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
林中乐队 教学设计
![林中乐队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c0272a2af90242a895e5d3.png)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有小动物的音乐。
2、师:你有感受?3、指名回答。
4、师:在森林中,小动物的叫声美妙的音乐,组成了林中乐队。
5、板书课题:林中乐队。
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朗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其余同学仔细倾听,听一听的朗读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听,注意读音。
2、学生读后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词。
(2)用形象法理解词语。
:带“口”字旁的字。
3、感知文意。
(1)师:大家扫清了阅读的障碍,大家来找一找“林中乐队”的有谁呢?找到后画。
然后,四人交流,到底乐队奏出怎样的乐曲。
(2)四人交流。
(3)指名回答。
三、小结这么美妙的乐曲是谁演奏,作者为能描绘这么美妙的景色,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再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一、看图说话1、师: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都在做呢?2、指明回答。
二、细读理解课文1、师:请大家地默读课文,用直线画下中心句。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3、学生刚才的阅读回答。
1)师:用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2)过渡:走,让走进林中,听一听美妙的音乐吧。
3、再指名读课文。
师:林中的音乐都有哪些?分别在哪个自然段描写了?A自然段:夜莺的特点。
B自然段:动物的声音。
C、四自然段:小洞“乐器”和“演奏方法”。
4、师:你喜欢哪音乐?把自然段读。
(学生的喜好汇报。
)A、有感情朗读B、师:你想象一下这是样的感觉C、学生想象后回答。
D、教师学生汇报评价。
5、师:音乐由哪些动物演奏的?A、学生的回答。
B、齐读和指名读相。
6、师:跟作者的脚步,你都到?用曲线画。
A、指名学生读课文,画出句子。
B、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1、师:你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2、指名回答。
四、小结1、以前曾经过海底世界有奇妙的声音,的学习,又让领略到了大森林中的音乐,现在就来谈谈你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设计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设计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45754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4.png)
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设计教案及反思四班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设计《林中乐队》叙述了各种小动物的叫声都是奇异的音乐,他们共同组建了林中乐队。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四班级语文《林中乐队》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四班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熟悉8个生字,写字6个。
连续练习写摘录笔记和独立识字。
2.能说出“异想天开,不折不扣,悦耳,悦耳,喧嚣”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象声词。
懂得有破折号句子的意思。
3.准确标画文中的重点语句。
用学过的方法品尝重点词语,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4.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想象,感受倾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愉悦心情,培育同学喜爱自然,喜爱动物的情趣。
重点难点:1、体会倾听林中乐队演奏时愉悦的心情。
2、能理解文章用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统领作用。
教具预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法学法:导读法小组合作沟通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1.播放一段有各种小动物的音乐。
2.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
3.师:在森林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都是奇异的音乐,他们共同组建了林中乐队。
5.板书课题:林中乐队。
同学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指名朗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指名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留意读音。
2.同学读后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同学读生词。
(2)用形象法理解词语。
重点:带“口”字旁的字。
3.初步感知文意。
(1)师:大家扫清了阅读的障碍,大家来找一找“林中乐队”的成员有谁呢?找到后画出来。
然后,四人小组沟通,究竟乐队奏出怎样的乐曲。
(2)四人小组沟通。
(3)指名回答。
这么奇异的乐曲是谁演奏,为什么能描绘这么奇异的景色,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一、看图说话1.师:认真观看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2.指名回答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中心句。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PPT课件8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PPT课件8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24e16da32d7375a4178065.png)
探究中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 学生
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等能力
重 难 点
四、 图片,铁架台、定滑轮和动滑轮、钩码等的工具 教 盒,
测力计。 学
准 备:
教学过程
教
教师引导过程
学
学生参与过程
内容
一、 1、看书本升旗的图片,请 导同
2、(学生虚拟升旗 的过
入 学回忆升旗的情境,做一做 程)描述旗帜是怎样
流。
学生打开工具盒,小
5、揭题:滑轮
组合作,从中选出支 架、滑轮等工具,做
7、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板 一 个模拟升旗的装置,
书)
并 上下拉动。
6、观察桌上的滑轮结
构
二、 1、出示图片或利用课本图 2、观察比较。(并对
新和
照
滑轮 授 1、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课件)两组使用滑轮吊 重物在方法上有什么
认 4、帮助学生归纳:
(什么样的)
(动物)
(用什么)
(干什么)
森里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 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 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 各的奏法。
小练笔(写在课堂本上)
模仿三种句式中的一种练习写一种小 动物的声音。
生(乙):与水温升高多少(△t)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生(丙):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多少都有关,质量越大、水温升 高 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 善,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 书结论。) 师(继续提出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 如 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 相 同?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 (让学生参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教 师加 入学生的探究设计,倾听学生的思路,并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 生的 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014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案
![2014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1820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0.png)
2014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案教学设计案林中乐队》是___版第七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
课文的条理性很强,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具体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
这篇课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篇课文,我准备采用两条线的教学思路。
首先,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体会作者聆听___演奏时的心情。
这里的朗读,包括教学开始时的范读、学生感悟时的自由读、评价时的分组读,以及评选小歌手、___手时的赛读等多种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熟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聆听___演奏时的愉悦心情。
其次,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研究“用具体内容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
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录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描述各种动物是怎样唱歌奏乐的。
课堂不仅有说的训练,而且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既是想象练,又巩固了本课的写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法;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用多种方法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___演奏的心情,抓住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么写具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研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激发学生投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___演奏时的心情,以及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并体会这种写法。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们可以采用自读自悟、联系生活实际、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方法。
在教法与学法方面,我打算采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代讲等师法,听、读、悟相结合等学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课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3b770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54.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课文及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林中乐队》课文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
孩子们都觉得奇怪:它什么时候睡觉呢?原来春天鸟是没工夫睡大觉的,它每次只能睡短短的一小觉:它唱一阵,打个盹,醒来再唱第二阵;半夜里睡一会儿,中午睡一会儿。
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秦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在森林里可以听到清脆的独唱、拉提琴、打鼓、吹笛;可以听到嗥声、咳嗽声、呻吟声;也可以听到吱吱声、嗡嗡声、呱呱声。
燕雀、莺和歌声婉转的鸫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
甲虫吱吱嘎嘎地拉着提琴。
啄木鸟打着鼓。
黄鸟尖声尖气地吹着笛子。
母鹿咳嗽着。
狼嗥叫着。
猫头鹰哼哼着。
蜜蜂嗡嗡地响着。
青蛙咕噜咕噜地吵一阵,又呱呱呱地叫一阵。
没有好噪子的动物,也不觉得难为情。
它们都会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乐器:啄木鸟寻找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
它们那结实的嘴,就是顶好的鼓槌。
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的响——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蚱蜢用小爪子抓翅膀:它们的小爪子上有小钩子,翅膀上有锯齿。
一种火红色的水鸟把长嘴伸到水里,使劲一吹,把水吹得扑噜扑噜直响,整个湖里轰传起一阵喧嚣,好像牛叫似的。
沙雉更是异想天开,它竟用尾巴唱起歌来了:它一个腾身冲入云霄,然后张开尾巴,头朝下直冲下来。
它的尾巴兜着风,发出一种“咩咩”的声音——不折不扣,活像羊羔在森林的上空叫!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
《林中乐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写字6个。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和独立识字。
2.能说出“异想天开,不折不扣,清脆,婉转,喧嚣”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精选12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9233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8.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教案(精选12篇)学校四班级语文《林中乐队》精品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四班级语文上册《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班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最终一篇精读课文,在前面两篇课文观赏了人类音乐的基础上,观赏人类音乐的起源——自然界自然的音乐。
课文围绕中心句“森林里全部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有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 详细地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
教学中要让同学感受到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并受到这种情怀的感染;同时,也要领悟用详细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1. 体会倾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 能说出是用哪些详细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并体会这种写法。
三、教学难点在体会写法的过程中,感受酷爱大自然的情怀。
四、教学目标本课是前苏联作家的作品。
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读通课文有肯定的难度。
因此,第一课时花了大量的精力通读课文,熟悉生字、词语,感知课文描写的氛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次课时的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喜爱大自然的情怀。
2. 说出是用哪些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3. 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策略1.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大森林中动物欢快唱歌、演奏的情境,以跨越时空突破难点。
2. 紧密联系同学阅历世界,阅读教学与同学生活相结合,体会作品的语言美及的情感美。
3. 采纳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增进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交往与互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六、教学资源储备1. 师生搜集维塔利· 比安基及其作品的有关资料。
2. 制作表现大森林动物唱歌、演奏的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一)过渡导入,创设情境1. 师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导入,“让我们再次走进林中去倾听这奇妙的音乐吧!”2. 播放“林中乐队” 的演出课件。
3. 同学沟通感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精品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94601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6.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精品教案《林中乐队》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精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写字6个。
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和独立识字。
2.能说出“异想天开,不折不扣,清脆,婉转,喧嚣”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象声词。
懂得有破折号句子的意思。
3.正确标画文中的重点语句。
用学过的方法品味重点词语,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想象,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情趣。
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愉悦的心情。
2、能理解文章用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统领作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法学法:导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1.播放一段有各种小动物的音乐。
2.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
3.师:在森林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都是美妙的音乐,他们共同组成了林中乐队。
5.板书课题:林中乐队。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指名朗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其余同学仔细倾听,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读音。
2.学生读后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词。
(2)用形象法理解词语。
重点:带“口”字旁的字。
3.初步感知文意。
(1)师:大家扫清了阅读的障碍,大家来找一找“林中乐队”的成员有谁呢?找到后画出来。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到底乐队奏出怎样的乐曲。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
这么美妙的乐曲是谁演奏,作者为什么能描绘这么美妙的景色,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一、看图说话1.师: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2.指名回答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中心句。
《林中乐队》教学教案
![《林中乐队》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d9d2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2.png)
《林中乐队》教学教案第1篇:《林中乐队》教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第九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它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生机勃勃的动物发出的奇妙声音,叙述条理*强,能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
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总目标:(一)基础*目标:1、认识14个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那颗可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而善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发展*目标:1、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2、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的写具体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想像,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
三、教学重点:1、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细心阅读,抓重点句理解一段话,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四、授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清结构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文中相关动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播放一段带有各种小动物叫声的音乐。
问:你听了有什么感受?2、学生回答3、导入在森林中,小动物们组织了一支乐队,(板书课题)演奏出了美妙的乐章!走,让我们一起走进林中欣赏一番吧!(创设情境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林中乐队》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形象地读好拟声词,学会运用。
2.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3.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重点:读中感受林中乐队演奏的幽美乐曲,领悟大自然的*美。
教学流程:一、回顾文本。
1.教师板书课题《林中乐队》,学生齐读。
2.用文中的句子概括作者聆听林中乐队的感受。
(多媒体出示句子“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PPT课件2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PPT课件2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7769317cd184254b35359a.png)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小动 物唱歌奏乐的情形的呢?
森林里有这么多小歌手, 小乐手,你最喜欢谁的演奏呢? 把它的精彩表现通过感情朗读 体现出来。
莺老是尖叫着、啭啼着
森林里所有动物都在唱歌奏乐
乐队
唱歌
奏乐
尖声尖气 枯树枝
哼哼
脖子
清脆、纯净
爪子抓翅膀
呱呱
嘴
咩咩
尾巴
……
基础练习: 1.写字组词。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D.蓑.衣(suō) 应和.(hè) 自诩.(xǔ) 2、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蓦.地 (mò)
莫名其妙 、卑躬曲膝
) A、长年累月 随声附和 栩栩如生
一筹莫展 B、雷励风行
鬼鬼祟祟
侧隐之心 肆无忌惮
如法炮制 C、 刚愎自用
浮想联篇 D 惹事生非
混然一体
素味平生 A. 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显得老.气.横.秋.。
喜欢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理由: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共 50 分) (一)古诗文赏析(4 分) 9、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 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 分)
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
是:
,
。
5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 返自然志
愿的诗句
是:
,
。
6崔颢的《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
是:
,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林中乐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fda1186f1aff00bfd51eb7.png)
பைடு நூலகம்热爱森林 热爱动物 热爱大自然
总: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 成的 (5)
总结
作者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介 绍了“森林乐队”的成员发出的声 音,并具体介绍了演唱者和演奏 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动物 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启发我 们要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谢谢!
莺
甲虫
同桌齐读课文第三 四自然段,找出作者围 绕中心句具体写了哪些 小动物奏乐的情形,想 象小动物们演奏时的情 景,美美的读一读。
天牛 蚱蜢 水鸟 沙雉
小爪子 长嘴 尾巴
转动脖子
长嘴伸到水里吹
用尾巴唱歌
火红色水鸟
找出文中的象声词
一、什么是象声词? 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 词。
1、填空,体会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词 语形容动物发出的声音?
燕雀、莺和鸫鸟——歌声( 清脆 ) ( 纯净 )。
黄鸟——( 尖声尖气 )地吹着笛子。
2、读一读,用词语置换的方法,想一 想,如果是你,会怎样表达句子画线 部分的意思?
A、没有好嗓子的动物,也不觉得难为 情。
这是一个拟人句,描写动物们热 烈地、起劲地参与奏乐的情景,表现 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包括虫、鸟、兽等几类。说明了森林中 动物之多,因此组成了森林乐队。
2、四个“各有各的……”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动物之多,说明了声音非常的繁杂。
3、作者为什么把动物们的叫声比作“唱歌奏乐?
不仅是动物们的声音好听,更是作者喜 爱这些动物们。
结构梳理
总:森林里所有鸟儿都在唱歌 奏乐 (1)
林中乐队
分:各种声音
默读课文第二自 然段,找出作者围 绕中心句具体写了 哪些小动物的声音 特征?
《林中乐队》语文教案范文
![《林中乐队》语文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c40c4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d.png)
《林中乐队》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群森林中的动物组成的音乐乐队,追求梦想、战胜困难的故事。
本文将结合教案的要求,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其教学价值进行探讨。
一、《林中乐队》的教学价值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林中乐队》采用的是二维动画的形式,色彩鲜艳、灵活活泼,丰富多彩的画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2.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电影中的各种人物角色,形象鲜明、个性鲜明,在影片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例如:小猪的口吃、老鼠的经典语录等等,这些都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在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场景都有自己的细节。
这样的情节布置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外语的听力理解、语感、语调、节奏等方面的感知。
4.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林中乐队》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有内涵和情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认识,培养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设计一节《林中乐队》的语文课1.学习目标本节课学生将通过观看《林中乐队》电影的方式,掌握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分析故事主题等方面的知识。
2.学习内容(1)导入通过投影展示电影的剧照、海报等,为学生创造展开观后讨论的氛围。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启学生的阅读兴趣。
(2)展开分析学生观看电影期间,老师可以将电影的核心内容与教材内容有关部分对照,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
学生的重点讨论内容可以包括:A.故事情节分析。
B.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C.故事主题分析。
(3)小结课堂结束时,让学生总结这次课程所学到的知识,提问:通过这样的电影欣赏和分析,让我们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有了什么理解?3.验收评价以一个单独选段或者一张剧照为例,让学生口头描述所分析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3篇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5bc32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2.png)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林中乐队》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中乐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体会作者在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抓住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么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了解“乐队”吗?板书:乐队。
谁来说说?(人数比较多,由不同的乐器来演奏)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支特殊的乐队,它们在林中(板书:林中)(边写边说)让我们走进林中,去感受林中乐队带给我们的妙趣吧!一起把课题读一读,起。
3、下面先请同学自己读读课文,记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想一想林中乐队里有哪些演唱者和演奏者,还有哪些乐器?开始。
4、检查自学:这篇课文是苏联作家维塔利·比安基写的,里面有很多生疏的字词,看看谁通过预习已经能正确地读这些词语了。
(示词)谁先来读第一行?第二行谁来?第三行呢?吠声嗥声婉转喧嚣咩咩呻吟沙雉(恭喜你全都读正确了!)啭啼着打个盹兜着风丸花蜂白山鹑(把轻声都读好了,真不错)咕噜咕噜吱吱嘎嘎扑噜扑噜嘎吱嘎吱(这些声音真有趣)5、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
让人奇怪的是,它究竟什么时候睡觉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学生根据第一自然段回答)一起读一读第一段。
6、是啊,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一起读(出示: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你可以轻声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默读,你可以自己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总之,用你喜欢的方式,带着刚才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开始。
(完成板书)。
林中乐队(说课稿)(4)
![林中乐队(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426827cb69dc5022abea0008.png)
《林中乐队》说课稿一、教材简析《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九组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课文条理性强,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具体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
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同时,也要领悟用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2.能说出作者是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并体会这种写法。
三、教学难点在体会写法的过程中,感受作者酷爱大自然的情怀。
四、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3.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五、设计理念: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大森林中动物欢乐歌唱、演奏的情境,以跨越时空,突破难点。
2.《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读书时注意词句的理解、分析、欣赏,通过教师的圈圈点点引导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学会做学习批注,达到师生融合到文本中来,积累语言材料。
六、教学资源储备:制作表现大森林动物歌唱、演奏的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森林情境的录像后,指名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最后带着感情齐读课题。
(二)游戏“连一连”电脑出示打乱的动物及其叫声,指名学生连线后,全班同学齐说一遍。
啄木鸟——打鼓狼——嗥叫蜜蜂——嗡嗡青蛙——咕噜咕噜、呱呱猫头鹰——哼哼天牛——拉提琴(三)熟读课文,体会情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四、五自然段,再听课件配乐朗读课文,通过自己读文、听范读后,让同学们谈谈认识了课文中哪些动物的叫声,接着让同学们找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PPT课件8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PPT课件8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540b29f46527d3250ce011.png)
电流通过蓄电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引出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电流做了多少 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那么电流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 出示示教板,讲述:实验中,我们通过小灯泡的亮暗来确定电 功 的大小,小灯泡越亮,说明电流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就越多。 启发:小灯泡发光时,灯泡中必须有什么流过?灯泡的两端存 在 什么?
3、
引导学生提
出问题。
4、
练习
5、
画滑轮工作
图
2 、深 为什么定滑轮既不省力,又
不费力,动滑轮省力一半?
层 说明:本节内容可以放在杠
杆后再上,这样可以用杠杆
作用来分析滑轮;也可以仅
研 究: 用平衡力来分析以上问题。
《电功》教学设计
云龙镇中学
蒋静琤
一、教材分析: 初中学生在学习电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了解在日常 生活中 是如何运用电学的,它包括: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生活 用电常识 等。《电功》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电流是能够做功的,电流 做功实质 上就是电流通过用电器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通 过列举一些 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有多少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或者 说消耗了多少电 能,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本节重点通过探究电流做 功的大小跟什么因 素有关,从而让学生知道电流所做的功就是消耗电 能的多少等于电压、 电流、通电时间的乘积。
1、母鹿咳嗽着。
(动物) (怎么样)
2、黄鸟尖声尖气地吹着笛子。
(动物) (怎么样) (干什么)
3、歌声婉转的鸫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
(什么样的)(动物) (用什么)(干什么)
1、母鹿咳嗽着。
(动物)
(怎么样)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PPT课件8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PPT课件8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0e803e6bd97f192279e928.png)
(动物) (用什么)
(干什么)
森里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 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 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 各的奏法。
小练笔(写在课堂本上)
模仿三种句式中的一种练习写一种小 动物的声音。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 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 解决办法。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前
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变序教学法。
说学法
1、阅读归纳法 2、朗读想象法 3、合作交流法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二)尝试感悟,谈出见解。 (三)想象模拟,拓展延伸。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板书设哼哼
脖子
清脆、纯净
爪子抓翅膀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林中乐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 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 然的情怀。 能力目标 :继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 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以提高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呱呱
嘴
咩咩
尾巴
……
作业:
基础练习: 1、写字组词。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探究性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唱歌奏 乐的,把它写下来。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