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基础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创新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理论
1.技术创新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的观点如今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最早从技术的角度研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人是约瑟夫·熊彼特。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创新的内容包括五种情况:一是引入新产品;二是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五是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他把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且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而技术创新是熊彼特创新概念的重要部分(还包括制度创新)。他认为,创新推动产业走向繁荣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为了谋取额外利益,企业纷纷进行创新;二是其他企业为了分享这种利益而开始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模仿;三是那些采取旧方式的企业为了生存而进行适应性模仿(即进一步的推广)。后两步即是技术创新的扩散。
狭义上讲,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工艺创新。
综合分析研究各家之说,可以认为技术创新主要应指新产品和新工艺构想的产生(获取)、研究开发、投入或应用于生产、进入市场销售非实现商业利益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
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部分构成。产品创新主要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包括全新产品、显著改进产品。工艺创新主要是指对全新的或有显著改进的生产方法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包含新工艺、新设备等。
2.产业主导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新区内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了。它们把各种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高新区因此也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新区发展动力由前一阶段的外力为主转向外力内力并举,即政府政策推动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高新区R&D主要依靠外部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高新区内R&D机构不多,企业R&D能力较弱。此时人们对高新区的增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我国目前大多数发展较好的高新区基本上处于这一阶段,标志着“一次创业”基本完成。
3.创新突破阶段。随着高新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质量及其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区内产业及其骨干企业的R&D能力大大加强,各类R&D中心由区外大批转移到区内。各类创新活动(主要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高新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大量风险资本的进入、原创性创新的涌现、“创新文化”的形成、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大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高新区的国际化及绿色环保化趋势成为创新突破阶段的显著特点,其增殖手段主要是“创新链”。高新区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和对地区乃至全国的巨大贡献十分显著。目前我国的高新区还难以完全进入这一阶段。从国外经验看,也只有美国的硅谷等少数科技园区可以认为是处于这一阶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二次创业”实质上是高新区从“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的转换。
2.技术创新的概念与特征
从广义上说,技术创新是一个导致发明实现的全过程。它包括从最初的发现,直到最后商业上的成功。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认为技术创新即:一项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这些说法过于笼统。又有人说,技术创新是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结合。任何在工艺和产品上的改进,并使其成功地引入生产,使之商业化,都叫技术创新。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专利等则不等于技术创新。这种说法较为明确,但不很全面。还有人说广义的技术创新除产品和工艺创新外,还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开拓等。这种说法除了未包括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以外,几乎囊括了创新的全部内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技术创新指的是新产品的产生及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和新工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过程。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这两种说法比较确切一些。
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它是技术经济概念,强调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是一个技术经济过程;强调技术变化,并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投入为前提,注重新技术的首次应用;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判断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其市场实现程度,而不是技术上的完善程度。
运用波特的理论对高新区进行分析,其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核心竞争力也不同。
1.要素群集阶段。我国高新区作为一种人为创造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区域,最初主要依靠优惠政策的“外力”驱动,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纷纷涌入,区内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生产要素也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土地及自然资源低效率使用,从而使得高新区处于低附加价值产出的状况。此时高新区发展和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我国一些发展水平偏低的高新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创新理论
一、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麦克尔·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时曾经提出,国家的发展可以分为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4个阶段。一个国家在这4个不同的阶段里,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阶段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一样,同时在不同阶段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也不同。
4.财富凝聚阶段。随着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高新区内聚集着高价值的“财富级”的有形与无形品牌,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财富级”人才资源,运作着具有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资本,从而形成了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崭新“要素”。这种“三高”要素既是高新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是巨大的精神财富。高新区成为人们创业和工作的“事业发展中心”,同时还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生活乐园”。在这一发展阶段,高新区内新的“财富级”要素有序和有机地结合,使高新区在竞争中形成了“高势能”的优势。这种“高势能”优势通过强有力的扩张,持续发挥着对区外经济的巨大牵引作用,也使高新区在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循环。财富凝聚阶段既是我们尚未亲眼目睹的更高层次的高新区发展阶段,又是高新区螺旋式上升的一个崭新起点—一个新的“要素群集”阶段。
(一)技术创新理论
1.技术创新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的观点如今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最早从技术的角度研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人是约瑟夫·熊彼特。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创新的内容包括五种情况:一是引入新产品;二是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五是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他把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且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而技术创新是熊彼特创新概念的重要部分(还包括制度创新)。他认为,创新推动产业走向繁荣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为了谋取额外利益,企业纷纷进行创新;二是其他企业为了分享这种利益而开始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模仿;三是那些采取旧方式的企业为了生存而进行适应性模仿(即进一步的推广)。后两步即是技术创新的扩散。
狭义上讲,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工艺创新。
综合分析研究各家之说,可以认为技术创新主要应指新产品和新工艺构想的产生(获取)、研究开发、投入或应用于生产、进入市场销售非实现商业利益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
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部分构成。产品创新主要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包括全新产品、显著改进产品。工艺创新主要是指对全新的或有显著改进的生产方法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包含新工艺、新设备等。
2.产业主导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新区内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了。它们把各种生产要素重新进行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高新区因此也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新区发展动力由前一阶段的外力为主转向外力内力并举,即政府政策推动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高新区R&D主要依靠外部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高新区内R&D机构不多,企业R&D能力较弱。此时人们对高新区的增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我国目前大多数发展较好的高新区基本上处于这一阶段,标志着“一次创业”基本完成。
3.创新突破阶段。随着高新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质量及其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区内产业及其骨干企业的R&D能力大大加强,各类R&D中心由区外大批转移到区内。各类创新活动(主要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高新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大量风险资本的进入、原创性创新的涌现、“创新文化”的形成、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大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出和高新区的国际化及绿色环保化趋势成为创新突破阶段的显著特点,其增殖手段主要是“创新链”。高新区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和对地区乃至全国的巨大贡献十分显著。目前我国的高新区还难以完全进入这一阶段。从国外经验看,也只有美国的硅谷等少数科技园区可以认为是处于这一阶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二次创业”实质上是高新区从“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的转换。
2.技术创新的概念与特征
从广义上说,技术创新是一个导致发明实现的全过程。它包括从最初的发现,直到最后商业上的成功。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认为技术创新即:一项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这些说法过于笼统。又有人说,技术创新是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结合。任何在工艺和产品上的改进,并使其成功地引入生产,使之商业化,都叫技术创新。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专利等则不等于技术创新。这种说法较为明确,但不很全面。还有人说广义的技术创新除产品和工艺创新外,还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开拓等。这种说法除了未包括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以外,几乎囊括了创新的全部内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技术创新指的是新产品的产生及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和新工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过程。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这两种说法比较确切一些。
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它是技术经济概念,强调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是一个技术经济过程;强调技术变化,并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投入为前提,注重新技术的首次应用;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判断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其市场实现程度,而不是技术上的完善程度。
运用波特的理论对高新区进行分析,其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核心竞争力也不同。
1.要素群集阶段。我国高新区作为一种人为创造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区域,最初主要依靠优惠政策的“外力”驱动,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纷纷涌入,区内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生产要素也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土地及自然资源低效率使用,从而使得高新区处于低附加价值产出的状况。此时高新区发展和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我国一些发展水平偏低的高新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创新理论
一、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麦克尔·波特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时曾经提出,国家的发展可以分为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4个阶段。一个国家在这4个不同的阶段里,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阶段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一样,同时在不同阶段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也不同。
4.财富凝聚阶段。随着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高新区内聚集着高价值的“财富级”的有形与无形品牌,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财富级”人才资源,运作着具有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资本,从而形成了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崭新“要素”。这种“三高”要素既是高新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是巨大的精神财富。高新区成为人们创业和工作的“事业发展中心”,同时还是人们心中向往的“生活乐园”。在这一发展阶段,高新区内新的“财富级”要素有序和有机地结合,使高新区在竞争中形成了“高势能”的优势。这种“高势能”优势通过强有力的扩张,持续发挥着对区外经济的巨大牵引作用,也使高新区在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循环。财富凝聚阶段既是我们尚未亲眼目睹的更高层次的高新区发展阶段,又是高新区螺旋式上升的一个崭新起点—一个新的“要素群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