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学案窦娥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1.丰富背景知识,调动参与热情。采用探究学习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关汉卿、曹禺、莎士比亚等作家的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他们作品的理解,在品读课文时能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2.强调诵读,揣摩语言,获得体验。诵读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通过诵读,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人物语言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戏剧的诵读,特别要注意剧本要素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语境,体会戏剧中人物语言的动作性,揣摩其言外之意,使学生了解语言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读写结合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很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学习戏剧单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体验,重视

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形式,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突出戏剧特色,增加参与空间。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可让学生观摩戏剧演出,参与课本剧表演,编写课本剧。自编自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戏剧的魅力,在多样的语义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又落实了对鉴赏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鉴赏戏剧作品,学会解读人物,提高他们欣赏戏剧、表演戏剧的能力。

第1课窦娥冤

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出生三个多世纪,一生创作的杂剧有60多部,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

关汉卿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同时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另外,当时贪污之风横行,冤案不计其数。元世祖死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就是元成宗。元成宗时期,这种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多件。《窦娥冤》的冤案就发生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关汉卿在民间传说“东海孝妇”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完成了这部著名剧作的创作,用以反映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1.元杂剧

元杂剧是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1)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作品是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是一个音乐组织的单元。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分别称为“末本戏”或“旦本戏”。楔子,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篇幅短小。一般放在剧首,类似现代戏曲中的序幕;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2)角色:末、旦、净、杂。

末、旦: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在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净的次要角色叫副净。

杂: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例如,卜儿(老妇)、孛老(老翁)、徕儿(儿童)、孤(官员)、洁郎(和尚)、驾(皇帝)等。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通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2.“苌弘化碧”“六月飞霜”“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2)“六月飞霜”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3.秀才

秀才指才之秀者,在科举制之前指优异之才;在科举制出现后,指通过“童子试”的人。

4.春榜

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