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治疗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治疗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 with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

黄海林,成刚*,谭学书

HUANG Hai lin,CHENG Gang,TAN Xue shu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绵阳621000)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Mianyang Sichuan 621000,China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经验。方法:对 4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30例次,其中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5例,钻孔外引流19例,骨窗开颅蛛网膜撕口4例,积液腔腹腔分流2例。结论: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应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法。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179(2009)01-0019-0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s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Methods:Clinical data of 46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Non surgical treatments were given to 20 patients and surgical procedures including lumbar drainage,bur

hole external drainage and cranioectomy were selected accordingly to the other cases.Conclusion:A individualized strategy should be administrated to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

Key words:subdural hygroma;treatment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TSH )发病率占颅脑外伤的0.5%~2%。随着颅脑CT和MRI检查普及,临床诊断该病较易,但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部分病例迁延不愈。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科共收治TSH 46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2~90岁,平均45.7岁。首次发现积液时间为外伤后第1~180天,平均17天。致伤原因有车祸伤36例,跌伤10例;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4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6例。

1.2临床表现:

意识清醒无明显头痛、头昏11例,伴头痛、头昏者30例。意识朦胧5例。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46例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其中15例行MRI成像。双侧积液31例,均位于额颞部。单侧额或颞部12例;其中合并纵裂积液6例。单纯纵裂积液3例。

1.3治疗方法:

2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早期行高压氧、腰穿、应用扩血管药物,减用或停

用脱水药物等处理。手术治疗30例次,其中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5例,钻孔外引流19例,骨窗开颅蛛网膜撕口4例,积液腔腹腔分流2例。其中再次手术者4例。

2结果

随访3~12个月,35例患者颅内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7例无明显改变(其中3例转化成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积液复发。症状好转或消失41例,无效5例。

3讨论

TSH的发生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①颅脑创伤过程中,脑表面的蛛网膜破裂形成单向活瓣,使脑脊液易进入硬膜下腔,但不能回流。外侧裂区蛛网膜破裂者,大脑中动脉搏动可成为脑脊液经蛛网膜裂孔进入硬膜下腔的推动力;②颅脑创伤后破坏了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成分大量渗出,形成积液聚集于硬膜下腔,其蛋白含量高,渗透压亦高,周围脑细胞水分和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多。老年患者因脑萎缩的存在,使颅内游离间隙增大,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多,有利于本病的发生[1]。

一般将TSH分为急性与慢性2型。急性型常发生在伤后72小时内,无包膜形成。慢性型多在伤后数周形成,有包膜包裹[2]。2003年,刘玉光在观察了192例TSH的基础上提出了分为消退型、稳定型、进展型和演变型的新分法[3]。他把CT动态观察积液逐渐减少,临床症状好转者分为消退型;CT动态观察4周内积液无增多或减少,相应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者分为稳定型;CT动态观察积液逐渐增多,且脑受压或相应的临床症状逐渐加重者分为进展型;CT动态观察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出现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分为演变型。除了演变型头外伤至出现症状的间隔时间较长外,其余均在1周至3周之内。

主要鉴别诊断:①外部性脑积水。多见于小儿,是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

[4]。CT表现为额区,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前部半球间裂增宽,相邻脑沟增宽、加深,其他部位蛛网膜下腔不宽或稍宽。外部性脑积水脑组织变薄,密度低,脑沟普遍加深。增强扫描见点状强化血管影与颅骨内板相邻,而硬膜下积液的血管影远离颅骨内板。②外伤性脑萎缩。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广泛性增宽,不局限于额顶区,大脑半球间裂增宽范围亦为整个纵裂,多伴有脑室扩大[5]。

首选非手术治疗。本组中大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多数患者的症状为脑挫伤、脑肿胀等原发脑损伤所致。填塞效应消失后,加上脑萎缩、脑软化等因素常致硬膜下间隙增宽,此时脑压不高,手术引流难以奏效,术后积液易复发,或导致原有的症状加重。此类积液最好不要急于手术[6]。临床上单孔钻颅引流也可取得良好疗效[7]。是否手术应从临床症状,腰穿测压是否增高,CT或MRI显示是否有占位效应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应仅以蛛网膜下腔是否增宽作为诊断和手术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值得注意。手术方式有: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钻孔引流术,积液区蛛网膜造瘘术,积液腹腔分流术,开颅积液囊剥离术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4参考文献:

[1]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第二军医出版社,1999.

[2]刘玉光,朱树干,江玉泉,等.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