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治疗

合集下载

婴幼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外科治疗

婴幼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外科治疗

婴幼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外科治疗目的比较几种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

方法63例婴幼儿硬膜下积液,35例行钻孔硬膜下置管外引流术,其中2例改行硬膜下-腹腔分流术,1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切除术;28例保守治疗。

结果35例行钻孔硬膜下置管引流术的患者,18例痊愈,14例好转,3例无效;28例保守治疗的患者,20例痊愈,8例好转;2例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及1例开颅手术积液包膜切除术的患者均痊愈。

全组无手术感染及死亡。

结论婴幼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视具体情况可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硬膜下置管外引流术为首选。

【Abstract】Objective To campare the treatment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nldren traumatic subdral effusionin.Methods Among the 63 infants and young chinldren with traumatic subdral effusionin,35 cases underwent trepanation subdural atheter drainage,2 of which changdely underwent subduralloperitoneal shunt and 1of which changdely underwentcraniotomy capsularectomy,and another 28 cases were treat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ResultsIn the 35 cases underwent subdural atheter drainage,healed 18,useful 14,effective 3.In the 28 cases underwent conservative treatment,healed 20,useful 8.2 cases underwent subduralloperitoneal shunt and 1 case underwent craniotomy capsularectomy had healed.In the group,there is no surgical infection and death.Conclusion In treatment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nldren with raumatic subdral effusionin,surgical treatment o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houd be applicated accoding to accurence.Subdural catheter drainage for subdural effusionin is the fist treatment of surgical treatment.【Key words】Subdral effusionin;Infants and young chinldren;Surgical treatment硬膜下積液是指脑损伤后在硬膜下间隙出现的CSF 积聚,在颅脑损伤中此并发症约占1.16%~10%[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3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3例临床分析

分 泌 等 处 理 。手 术 治 疗 1 8例 ( 定 型 3 ,进 展 型 1 稳 例 5例 ) , 其 中 单 纯 钻 孔 外 引流 1 5例 ,平 均 3 5d拔 除 引 流 管 ,包 括 ~ 夹 管 观 察 2 ,硬 膜 下一 腔 分 流 术 3例 。 4h 腹
2 结 果
异 。笔 者 建 议 针 对 临床 分 型 ,分 别 予 以诊 治 。对 于 稳 定 型 未
引 起 明显 压 迫 症 状 和 颅 内压 增 高 的 患 者 ,可 行 非 手 术 治 疗 , 反 之 行 手 术 治 疗 ;对 于 消 退 型 的患 者 可 自行 消 退 ,无 需 手 术
非手术治疗 1 5例 ,其 中 l 3例 痊 愈 或 好 转 ,影 像 学 表 现 为 积 液 消 失 或 积 液 腔 明 显 缩 小 ;1例 死 于 进 展 型 积 液 , 因 处 理 不 及 时 ,导致 颅 内 压 急 剧 升 高 , 出现 颅 高 压 危 象 ;1例 死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预 后 较 差 。文 献 报 道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死 亡 率 达
9 ~ 1 .5 r] .7 2 2

本 组 资 料 中 2例 死 于 原 发 性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1例 死 于 术 后 感 染 ,1例 死 于 处 理 不 及 时 。 因 此 ,笔 者 认 为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的 预 后 还 与 诊 疗 时 机 、 术后 并 发 症 等
时 ,脑 水 肿 、脑 肿 胀 、颅 内 血 肿 等 压 迫 挤 压 硬 膜 下 腔 ,不 易 发生积液有关 。 临 床 上 ,外 伤性 硬 膜 下 积 液 通 常 为 亚 急 性 或 慢 性 过 程 ,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临 床 少 见 。我 科 2 0 0 7年 1月 至 2 1 01 年 6月 来 共 收 治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3 3例 , 临 床 表 现 复 杂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

232鱼!i d!Q££h!!i丛14堡!!刍S!Q!!堂堕2Q Q8,№!§,堕Q:12主垦匡苎i i壹2Q Q§:生2旦星§鲞差12塑小理想,甚至死亡。

这除与手术时机、出血部位、出血量、术后处理、并发症的处理等闪素有关系,还与脑出血后的病理变化有关。

参考文献[1]罗秀忠,董俊峰.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死亡原因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病杂志.2002;5(4):35[2]H enon H,G o dgr oy0,L e ys D.e t.a1.E a r ly Pr edi ct or s of deat ha nd di subi l it y aft er acut cer ebr a i sche m i c ev ent,S t r ok e,1995;26:392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金永信【摘要】为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移{液的发病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对外伤性硬膜F腔积液204例的发生时问,部位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在天幕上,一侧或双侧额颞部50例钻孔引流术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9例行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恢复良好。

蛛网膜裂孔的单向活瓣作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机制。

连续C T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钻孔引流术是比较常用的简便方式,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值得推荐。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232-02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04例,其中男163例,女41例;年龄3个月~89岁,平均43岁。

外伤发现积液时间:3天内73例,3天~3周110例,超过三周2l例。

均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

积液均位于幕上,其中单侧128例,双侧76例;额颞部多见,额顶部及颞项部次之。

积液量20~260m l,其中少于60m l189例,60---100m l86例,超过100m l29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钻孔引流术治疗的 5 O例患者 中,2 2例治愈总有效率 为 6 5 %。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大多数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钻孔引流术
塞不通。2 3 例输卵管通的当中,因为有7 8 %的人输卵管通而不畅 ,在
术后再 患宫外孕 的人 占已受孕人次 的8 0 %,而只有5 %的人通 过患侧输
卵管正 常受孕。 3讨 论
色液流出,表明输卵管通畅。
1 . 2方法
此5 9 例患者 术后 转我 院生殖 中心建 卡追踪 ,从术 后 1 个月开始 行 输 卵管通 水及碘 油造 影 ,以观 察输 卵管的通 畅情 况 ;3 个 月开始 监测 卵泡 及排卵情 况 ,一般 嘱其半年左 右怀孕 ,通过 观察排卵来 确定 同侧 输卵管 受孕情况 。 2结 果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尉 军
( 四平市第一 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吉林 四平 1 3 6 0 0 1 ) 【 摘要】 目的 分析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 j 盘 床 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 院外伤性硬 膜下积液患者 1 0 0 例 ,其中 5 0例采用保守治疗 ,另外 5 0
例 采 用钻 孔 引流术 治疗 ,对这 1 0 0 例 患者 的症状 、 临床 分型 、检 查结 果 、治疗 手段 、 治疗 效果进 行 分析 。结果 经 保 守治疗 或 手术 治疗后 , 1 0 0例外 伤 性硬 膜 下 积液 患者 中好 转 型 3 1 例 ,稳 定型 3 3例 ,加 重 型 2 6例 ,演 变型 1 0例 。其 中非 手术 治疗 的 5 0 例 患者 中 ,4 3 例 治愈 ;
园睚|团隅
■2 0 1 3 年1 1 月第 1 1 卷 第3 3 期

临床研 究 ・ 8 9

阿托伐他汀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脑损伤疾病治疗中以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的意义。

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01-2022.02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作2组,在治疗中对照组以常规疗法施治,观察组则联用阿托伐他汀施治,统计施治后两组总疗效、积液改善情况与治疗时间指标差异。

结果:经对组间总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经对组间积液改善情况及治疗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上联用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症状及体征,进一步提升疗效的同时,还能促进积液尽快消退,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利于促进其尽快康复,适宜基层医院借鉴应用。

【关键词】创伤性硬膜下积液;阿托伐他汀;疗效;治疗时间;积液改善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属于特殊的一种脑损伤类型,临床症状主要为头部不适,未见有全身症状存在,对于此类患者治疗,临床大多以保守疗法为主,但患者恢复时间比较少,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易术后易存在并发症及复发风险[1-2]。

为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施治的价值,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所选对象是100例存在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脑损伤的患者,组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对组间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年龄在35岁至75岁,均龄值在55.78±6.87岁,男性32例,女性18例;观察组:年龄最高在70岁,年龄最低在37岁,均龄值为54.25±6.43岁,男性与女性占比例在30例及20例。

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具备对比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提供常规保守疗法,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予以营养神经药物及补液治疗等;观察组则联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9990258)施治,每次口服剂量为20mg,每日服用1次,结合患者病情合理调整用药及治疗时间,在治疗中观察患者用药反应,若发生异常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对疗效造成影响。

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

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

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发表时间:2016-05-12T10:26:05.5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作者:代宏彬[导读]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400)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难治性颅骨高压[1]。

在治疗难治性颅骨高压,神经外科医生常采用去骨瓣减压术。

代宏彬(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400)【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我院外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由于颅骨损伤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并在术后检查为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影像资料。

结果:1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恢复良好,有3例患者处于中残,有2例患者处于重残,有1例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

结论:对于颅骨损伤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并在术后检查为硬膜下积液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其发展为脑积水。

【关键词】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硬膜下积液【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065-02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难治性颅骨高压[1]。

在治疗难治性颅骨高压,神经外科医生常采用去骨瓣减压术。

该手术的机制为除去患者患病侧大脑半球的大片骨瓣,并剪开患者的硬脑膜,已达到减轻脑组织压力的作用。

虽然临床医学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有益作用,但普遍认为该手术对部分特定患者具有救治其生命的作用。

相关研究显示,该手术虽然过程简单,但患者在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其中的硬膜下积液是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对该症状的临床报道也十分少见[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患者临床影像资料,为临床治疗和分析该疾病提供证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我院外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由于颅骨损伤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并在术后检查为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影像资料。

头部外伤所致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头部外伤所致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 s at O j c ie T 1C S h rp o m ng ru a i u d r 1e fs o .M t o s T e ew r i c ssf o a ,0 I Abt c 】b e tv :o d SUSt ea y t a ae t a m t csb u a f u 11 e h d :h r ee 5 a e r m J n 2 0 r
t e , 01I, I ft e u d w n r 1 r i a e, 0 c s su d r en o s r a i n t er p .R s t Th e a e i h dr 1 r i a e o D c 2 2 o h m n er e t d i ]d a n g 3 a e n e w t c n e v t o h a y e uls: r e c s sw t i1d a n g g u e n h s ia1o h r e e u c r d w e ] a i g h s i a .I otc r d 1 o p t 。 t e sw r n u e h n e v n o p t 1 n 6mon h , a e e1- c r d:2 f3 a e t on e v t o t s i6c s ss f ue 5 0 0 c s sw1 hc s r a i n t er p er u e n 6 mo t s, c s s u de we t r ni t my an t cu e a te mo t s pO t e a 1e1 .Co c1s on: h ayw ecrd n h 2 a e n r n c a o o d go r d f r 6 n h s 0p r t v y n ui Mos t
后蛛 网膜 撕裂 , 脑脊液积 累在硬膜下 腔。 很 多脑 外 伤患者 会 出现硬 膜下 积液 , 外伤 陛硬膜 下积 液 占文献 报道 的3 7 而 . %一1 .%…一 般认为 , 脑外伤这 一并 发症 的主要 手段 是钻孔 引流 , 00 。 治疗 但 通过 临床 观察我们 发现 , 外伤性 硬膜下 积液患者 钻孔 后积液 的量 没有 多数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探讨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探讨
钻孔引流 的方法 。我 院 2 0 0 1 年 6月 一 2 0 1 0年 6月 共 收治
2 0 H u , 与脑脊 液相仿 ; 积 液 宽度 <0 . 5 c m 4 0例 , 0 . 5 c m一
1 . 0 c m 5 2例 , >1 . 0 c m 2 6例 , 积液量 < 3 0 m l 4 7例 , 3 O m l 一
收障碍则行静 脉高营养支 持。及时 和合理应 用抗生 素。病
原菌暂未明前用广谱抗 生素如第 三代 头孢 菌素 , 病原菌培养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7 7 7 0 . 2 0 1 3 . 0 1 . 0 2 2

临床研究 ・
[ 5 ] 徐佳 , 耿 晓增. 老年脑卒中患者开 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 的临床 分析 [ J ]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2 0 1 1 , 0 8 : 4 6 .
[ 6 ] 汤 国太. 重型颅 脑损伤并发 肺部感染 的l 临床细菌学研 究 [ J ]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1 9 9 2, 3 : 2 3 1 . ( 收稿 2 0 1 2 - 0 7 - 0 2 修回2 0 1 2 08 - 07 - )
1 . 3 C T表现 单 侧额部 6 8例 , 双侧额 部 2 8例 , 双侧额 颞 部2 2例 , 均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影 ,C T值均在 l O~
外伤性硬脑膜 下积 液是颅 脑损伤 的一种 特殊类 型 , 属
于继发性脑损伤 , 发病率 约 5 % , 多发生 于中、 重型颅脑 损 伤后 , 由脑脊液 的循 环动力学 异常而 引起 , 传 统 的治疗采 取
1 . 4 分型 所有硬膜下 积液患者 均行综合 评估 , 包括 头颅

61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

61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

浙江创伤外科 2 1 0 2年 4月 第 1 第 2期 7卷
Z H

诊治分析 ・
外 伤性 膜下积液 5 2例治疗体会
过 宓 章 国海 吕庆伟 杨松 斌 沈 良军 吕志 坚
【 要 】 目的 对 外 伤 性 硬膜 下 积 液 治 疗 方 法 进 行 分 析 。 方 法 选 择 外 伤 性 硬膜 下 积 液 患 者 5 摘 2例 .积 液 量 :3 ml 1例 ,0 5 ml <0 2 3~9 6 例 ,0 0 m 7例 , 1 0 l8例 。保 守 治 疗 4 6 -10 l1 > 0 m O例 , 术 治 疗 1 手 2例 , 中单 侧 硬 膜 下 腔 一 腔 分 流 3例 , 侧 钻 孔 引 流 7例 . 侧 钻 孔 引 流 2 其 腹 单 双 例 。 结果 保守治疗 4 0例 中 2 9例 积 液 消 失 , 积 液 减 少 , 积 液 无 明 显 变 化 , 伤 后 2 3月 形 成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钻 引 流 术 后 治 7例 2例 2例 ~ L
语。 1 资 料 与 方 法
积 液 囊壁 。 后痊 愈 4 术 6例 , 转 1 好 0例 , 效 0例 , 亡 2例 。 无 死 疗 措 施 . 原 发 脑病 损 伤不 重 , 疗 及 时 、 理 , 后 良好 。 如 治 合 预
【 键词 】 硬膜下积液; 关 脑损 伤 ; 童 儿 【 中图 分 类 号 】 R 5 . 5 6 11 + 【 献标识码 】 A 文
1 资料 与方 法
行 额/ 部 颅 骨 钻 孔 硬 膜 下 腔 置 管 外 引 进 入硬 膜 下 腔 而不 能 回流 ,逐 渐形 成 张 顶
11 .
・ 资 料 : 1例 患 儿 中 , 男 性 4 流 术 ( 据 积 液 位 置行 单 侧 或 双侧 ) 全 力性 液 体滞 留 :同 时 脑 脊 液 可 随 着 患 儿 般 6 3 根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性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性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类型分为2组,50例手术组和50例保守组。

对比(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

(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积液改变情况。

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组治疗后积液均完全消失,对照组治疗后20例患者积液消失、18例患者积液减少,有12例患者积液未改变;研究组和对照组积液清除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76%(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发生后,采取手术治疗更能在短期内消除患者积液量,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外伤;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多发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目前临床上治疗硬膜下积液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目前学术界认为较少的硬膜下积液可采取保守治疗,但是对于积液量较大者,选择何种手术暂无统一意见。

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并且探讨两组治疗方法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因为高处跌落、车祸伤、钝器击打。

按治疗类型分为2组,50例手术组和50例保守组。

手术组平均年龄(51.7±12.7)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保守组平均年龄(52.6±13.7)岁,男性26人,女性24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阿托伐他汀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研究

阿托伐他汀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研究

药物与临床12药品评价 2019年第16卷第22期创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TSE)是继发于头部外伤的一类特殊脑损伤。

多数TSE患者以头部不适为主,未见全身症状,临床常采取保守治疗,恢复时间长;少数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面临复发和并发症的风险。

相关研究表明[1],TSE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H)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最新研究成果认为[2],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SH具有一定疗效,且该疗法简单、经济,患者接受程度高。

因此,本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TSE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TS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行CT 和(或)MRI检查,确诊为TSE;②试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脑疝等明显占位效应,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②积液同侧去骨瓣减压术患者;③合并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者;④合并严重消耗性疾病者;⑤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

观察组57例,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1.37±4.67)岁,单侧TSE 42例,双侧TSE 15例;对照组63例,男性46例,女性1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3.49±4.72)岁,单侧TSE 39例,双侧TSE 24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具体包括卧床休息,给予适当补液治疗避免使用强效脱水剂,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并使用高压氧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阿乐)(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10mg),口服,10mg/次,1次/d。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程度确定具体治疗时间,所有病例中,积液完全吸收或者超过6个月无改善都将停止研究。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5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5例临床分析
( 州大学第五临床医学 院, 扬 江苏 常熟 , 15 0 2 50 )
关键词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 5 . R6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33 2 0 )50 0 -1 6 22 5 (0 8 0-1 30
外伤性 硬膜 下 积 液 又名外 伤性 硬膜 下 水 瘤 , 在临床 较为 常见 。作 者 20 05年 5月 ~20 08年 5 月共 收治本病患者 3 5例 , 现分 析如下 。
使用高渗脱水剂可使脑体积缩小 , 硬膜下腔压力 降低 , 促使蛛网膜下腔液体进入硬膜下腔。对于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前
普遍认 同观点 是硬膜 下 积液形成 包膜且 积液逐渐 增多 , 易致桥静 脉 断裂或包 膜壁 出血 , 且积液 中 并 纤维蛋 白溶解 亢进 , 出现凝 血功 能障碍 , 出血不 使
颅血肿 引流术 而治愈 。手术 治疗 2例均痊愈 。治 疗 标准 : 个 月 后 复查 C 3 T硬 膜 下 积 液 消失 为痊
愈, 吸收量大于一半为显效 , 积液无明显吸收为无
效。
1 资料与方法
3 例中, 2 5 男 9例 , 6例 , 龄 8 9岁 , 女 年 ~8 其 中2 6例 >5 0岁 。致 伤原 因 : 通 事 故 2 交 2例 , 高 处 坠落伤 1 , 打伤 1 , 为 C 例 跌 2例 均 T或 MRI 证 实诊 断。除 1 8岁 患儿 MRI 幕 下 两 侧小 脑 例 示
收稿 日期 :20 07—1 2—2 9
作者简介:邵国平(9 3 , ,江苏常熟人 ,主治医师 。 17 一) 男
第 5期
刘旭红等 :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 少症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转归57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转归57例临床分析
了解 , 8 例 ( 7 %)对 其一 般 了解 ,3 1 2. 9 3例 ( 1 % )对 其 很 1. 4 了解 。健康教育前 ,本组 患儿 的轻度营养性贫血 为 6 . 6 %,中 6
对营养性贫血儿童及其 幼师 、 家长进行为期 6个月贫血防 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 方式包括 电视录像 、 广播、 幻灯 、 黑板报 、
积液 病 人 的 治 疗及 最终 转 归 的 临床 资 料 和 相 关 资 料 。结 果
本 组 4%的 外 伤 性硬 膜 下 积 液 演 变 为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3%外 伤 5 2
性硬膜下积液 1 月及 3个月复诊 头颅 C 个 T显示无明显变化 ,3 2 %外伤 性硬膜 下积液 3个月复查 头颅 C T积液消失。 结论 慢 性硬膜下积液 的转 归可有 3个方向 :1 ,发展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2 ,硬 膜下积液无 变化 ,3 ,硬膜 下积液消失,其转 归方向和 患者年龄及积液量有很 大相关性。
群, 对孕妇和准 妈妈也应进行健康教育 , 提高其对婴儿期膳食
营养知识和饮食 习惯 的认 知度 , 并进一步开展认知度调查进行
评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健康教育后有 7 例患儿贫血状况 7 消失,贫血状况有显著改善 ,说明通过对患儿及其幼师 、家长 的健康 教育干预 , 以有效的防治营养性贫血 的发生 , 可 应对 患 儿 的亲戚 、 教师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合理膳食 的好处 , 纠正患儿 偏食忌 口的习惯,多吃富含铁的蔬菜,并定期进行健康 体检 ,
极重度贫血
1 健 康教 育 方 法 . 2
采用 S S . P S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构成 l 7 比表示 ,阳性率 的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 。P 00 < .5为 差异有

头部外伤所致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头部外伤所致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胆囊合并肝 内外胆管的结石 , 还有4 例属于胆汁腹膜炎 。
12 研 究 方 法 .
121 手 术类 型 ..
老年胆结石患者, 受到疾病的影响 , 情绪 比较焦虑, 对手术治疗 方法认识 不足 , 不愿接受手术 , 延误 了治疗的时间 医护人 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 , 消除患其顾 虑; 掌握好治疗时间 , 进行术前药物治疗 ; 如病情得不到缓 解, 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4。 手术医生可按照患者 的体质状况, 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式,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本次研究中, 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的情 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本组 5 例老年胆结石患者,2 5 1例采用胆囊切除手术 ,1 l例采用T管引流手术 , 9 例采用胆总管割开去石手术,3 2 例采用吻合手术 。 通过手术治疗 , 0 有5 例治疗效果 良好 ,例出现并发症 , 5 经术后治疗 , 均恢复健康。 此外, 手术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 责任心 , 做好术前 、 术后的护理工作。 在术前 , 要注意患者存在 的各种疾 病, 高血压患者要事先服用降压药 , 防止其他疾病对手术的影响。 术后医 护 人 员要 认 真 观察 患 者 的生 命 体 征 , 时发 现其 术 后 不 良反应 , 采 取 及 并
2 例属 于 胆囊 结 石 , 1例属 于 胆囊 合 并发 胆 总 管 的结 石 , l例 属 于 5 有 5 有 l
病例。
3 讨 论
老年胆结石疾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而老年人的体质较
弱 , 疫功 能 下降 , 加速 了病 情 的扩 展 。 免 更 老年 胆结 石 疾病 的 I 临床特 征 并 不明 显 , 致 患者 不 能得 到 及 时治 疗 , 成严 重 的后 果 行 手 术治 疗 的 导 造 进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颅脑外伤后并发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高压氧疗等治疗。

结果:60例病人复查颅脑CT,硬膜下积液完全消失或者接近于基本完全消失。

16例病人复查颅脑CT存在硬膜下积液量较少,病情不再持续进展,对病人基本无影响。

其中2例病人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高压氧疗是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

关键词: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阿托伐他汀钙;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引流;高压氧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TSDE)是颅脑创伤,尤其是中、重度颅脑创伤后常见合并症或并发症之一。

大多数继发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小部分病人外伤后立即出现。

临床表现为头胀痛、眩晕、恶心,严重时呕吐。

部分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临床发现如果不经过及时的系统性治疗,部分病人,由其是中老年人会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

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TSDE病人,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同时给予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或腰大池置管释放脑脊液,以及采取高压氧疗等治疗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颅脑外伤后采取保守治疗的病人78例。

其中男 53 人,女 25 人。

年龄 38-89 岁,平均(56 ± 13)岁。

所有病人经过颅脑CT检查或者颅脑磁共振检查最终确诊有不同程度硬膜下积液,其中大部分病人初始影像学检查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逐渐转变成为创伤性硬膜下积液。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中国微循环 2004 年 12 月第 8 卷第 6 期
·393 ·
障的通透性 , 对促进硬膜下积液的重吸收起到了积 极作用 。
TSH 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 手 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是钻孔引流术 , 但复发率较高 。对 于多次复发的患者有时需进行开颅去骨瓣手术 , 风 险大 ,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 。高压氧治疗 TSH 具有风 险小 、创伤轻 、效果好和费用低等优点 , 但必须严格 选择病例 。对于量大的急性硬膜下积液 ,仍以手术治 疗为主 , 以免发生危险 , 而手术后残留/ 复发的硬膜 下积液 ,通过高压氧治疗仍有很好的疗效 。
中图分类号 : R840. 5
文献标识码 : B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 , TSH) 又称硬膜下水瘤 , 常继发于轻型和中型颅脑外 伤 , 单纯药物治疗积液吸收缓慢 , 完全吸收困难 。本 文总结我院 1996 年 6 月~2003 年 6 月高压氧治疗的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 42 例 ,疗效满意 。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四种 : (1) 治愈 : 积液消失 ; (2) 显效 : 积液大部分消失 ; (3) 有效 : 积液减少 ; (4)
作者单位 :214041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高压氧中心(季 惠君) ;神经外科 (蒋云召 陆华 唐志放)
第一作者简介 :季惠君 (1962 - ) ,男 ,汉族 ,江苏无锡人 ,主治医 师 。从事脑外伤促醒治疗工作 。
TSH 是一种张力性液体积留 ,常压下硬膜下腔吸 收功能差 ,积液可以较长时间存留 。通过对高压氧和 常规治疗发现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 , 我们 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1) 高压氧治疗可以使脑 血管收缩 , 脑血流量减少 , 从而减轻脑水肿 , 在不降 低脑供氧的情况下降低颅内压 , 有效地控制由于颅 内压增高引起的硬膜下积液扩大 。(2) 高压氧可促进 病变区域毛细血管再生及侧支循环建立 , 降低血液 黏度 , 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作用 , 促进脑损伤的恢复 和积液的吸收 。(3) 由于提高了血氧含量 、血氧张力 和脑脊液氧张力 , 加大血氧弥散半径 , 从而迅速改善 脑组织的供氧 , 使缺血 、缺氧后脑功能损害和代谢障 碍得到改善 ,有效挽救“缺血半影区”的神经细胞 ,加 速胶质细胞分化增殖 , 促进创伤后的修复 , 避免或减 轻外伤后脑萎缩 4 。(4) 改变了脑血管壁及血 —脑屏

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83例临床分析

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83例临床分析
6个 月 后 有 5例 转 变 为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因 在于 手 术 治 疗 不 能 解 决 蛛 网膜 单 向活
参 考 文 献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研究 ( S H)其 中单 侧 4例 , 侧 1例 。 予 瓣 作 用 的 问题 。 同时 由于 大 多 数 老 年 患 1 陶志强 ,刘伟 国. CD , 双 再
例 , 中单 侧 钻 孔 引 流 7例 , 侧 钻 孔 引 其 双 脑 循环 , 促进 积液 的吸 收 。 术 治疗 主要 渐 缩 小 。 同时 , S H 经 钻 颅 引 流 术 后 , 手 CD 流 4例 。术 后 1 月 C 个 T复查 , 3例积 采 取 钻 颅 积 液 引 流 术 , 疗 效 欠满 意 。 有 但 本 绝 大 多 数 均 能 治愈 。 液 完 全 消失 , 有 8例 积 液 仍 明 显 。 另 随诊 组 手术 治 疗 1 1例 , 期 愈 合 仅 3例 。原 I
额颞顶部 2 3例 。 蛛 网膜 下 腔 水 分 渗 入 积 液 内 ,导 致 积 液 而 形 成 血 肿 ,恶 性 循 环 导 致 更 多 的 桥 静
笔 在 r S 使 1 诊断 标准 :①有 明确 的头部外 伤 不 断 增 大 。 者 发现 . 老 年 r E发 生 脉 断 裂 出 血 , 血 肿 进 一 步 扩 大 …。 值 . 2 双侧 T E演 变 为 C D 时 , S SH 史 ; 头颅 C ② T显示硬脑膜 下有与脑脊液 过 程 中 .不 恰 当 使用 脱水 剂也 是很 重要 得 注 意 的是 ,
以 行钻 孔 血 肿 弓 流 术 而 痊 愈 。保 守 治 疗 者 有 不 同程 度 的 脑 萎 缩 存 在 , I 因此 , 颅 钻
7 2例 。治 疗 方 法 为 使 用 扩 张 脑 血 管 、 改 引 流 术 后 脑 复 张 困难 . 响手 术 效 果 。 影 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2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2例治疗体会
与 积液 部 压 . 脑 组 织 的 膨 起 复 位 、 为 缩小 硬膜 下 间 1 ~ 0岁 1 66 5例 .6 > 0岁 3 5例 。5 2例 均 有 脑 脊 液相 似 , 脑 组 织 边 界 清 楚 。 促 其 头 部 外 伤 史 , 中 车祸 伤 3 其 6例 . 伤 1 位 :双 侧 颞 额 部 2 跌 6 7例 ,单 侧 额 颞 部 1 隙 、 进 积 液 的 吸 收提 供 可 能 。 中 2例 6
3 2 0.
2 Le le si C, Hel s h Be in xr c r r l l bu c . n g e ta e b a
下 引 流 管 , 续 外 引 流 ; 对 积 液 量 少 以 持 ⑥
脑 挫 裂 伤 、 水 肿 为 主 者 , 给 降 颅 压 及 脑 先
l d c le t n i f n y ci ia r s n a f i o l c i n i n a c :ln c lp e e t - u o
硬膜下 积液患者 5 2例 ,总 体 疗 效 良好 。 治 疗 无 效 时 症 状 加 剧 , 出 现 呕 吐 、 神 致 积 液增 多 。 采 取 头 低 位 卧 床休 息 , 可 精 ② 适 现 将 治 疗 体 会 总结 如 下 。 异 常 、意 识 障 碍 、肢 体 乏 力 、癫 痫 或 失 当 增 加 液 体 量 , 用 神 经 营养 药 、 血 管 应 脑
f n s c a g n p te m a d n i ai n r a t :h n i g a tr n i d c to s f o
层 包 膜 即 可 . 强 去 剥 离 脏 层 包 膜 . 容 勉 极 易 引 起 脑 皮 层 表 面 出 血 ,术 后 放 置 硬 膜
北 京 :中 国 协 和 医 科 大 学 出 版 社 , 0 4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治疗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治疗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 with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
黄海林,成刚*,谭学书
HUANG Hai lin,CHENG Gang,TAN Xue shu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绵阳621000)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Mianyang Sichuan 621000,China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经验。

方法:对 4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非手术治疗20例。

手术治疗30例次,其中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5例,钻孔外引流19例,骨窗开颅蛛网膜撕口4例,积液腔腹腔分流2例。

结论: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应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法。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179(2009)01-0019-0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s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Methods:Clinical data of 46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Non surgical treatments were given to 20 patients and surgical procedures including lumbar drainage,bur
hole external drainage and cranioectomy were selected accordingly to the other cases.Conclusion:A individualized strategy should be administrated to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
Key words:subdural hygroma;treatment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TSH )发病率占颅脑外伤的0.5%~2%。

随着颅脑CT和MRI检查普及,临床诊断该病较易,但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部分病例迁延不愈。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科共收治TSH 46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2~90岁,平均45.7岁。

首次发现积液时间为外伤后第1~180天,平均17天。

致伤原因有车祸伤36例,跌伤10例;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4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6例。

1.2临床表现:
意识清醒无明显头痛、头昏11例,伴头痛、头昏者30例。

意识朦胧5例。

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6例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其中15例行MRI成像。

双侧积液31例,均位于额颞部。

单侧额或颞部12例;其中合并纵裂积液6例。

单纯纵裂积液3例。

1.3治疗方法:
2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早期行高压氧、腰穿、应用扩血管药物,减用或停
用脱水药物等处理。

手术治疗30例次,其中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5例,钻孔外引流19例,骨窗开颅蛛网膜撕口4例,积液腔腹腔分流2例。

其中再次手术者4例。

2结果
随访3~12个月,35例患者颅内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7例无明显改变(其中3例转化成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积液复发。

症状好转或消失41例,无效5例。

3讨论
TSH的发生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①颅脑创伤过程中,脑表面的蛛网膜破裂形成单向活瓣,使脑脊液易进入硬膜下腔,但不能回流。

外侧裂区蛛网膜破裂者,大脑中动脉搏动可成为脑脊液经蛛网膜裂孔进入硬膜下腔的推动力;②颅脑创伤后破坏了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成分大量渗出,形成积液聚集于硬膜下腔,其蛋白含量高,渗透压亦高,周围脑细胞水分和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多。

老年患者因脑萎缩的存在,使颅内游离间隙增大,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多,有利于本病的发生[1]。

一般将TSH分为急性与慢性2型。

急性型常发生在伤后72小时内,无包膜形成。

慢性型多在伤后数周形成,有包膜包裹[2]。

2003年,刘玉光在观察了192例TSH的基础上提出了分为消退型、稳定型、进展型和演变型的新分法[3]。

他把CT动态观察积液逐渐减少,临床症状好转者分为消退型;CT动态观察4周内积液无增多或减少,相应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者分为稳定型;CT动态观察积液逐渐增多,且脑受压或相应的临床症状逐渐加重者分为进展型;CT动态观察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出现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分为演变型。

除了演变型头外伤至出现症状的间隔时间较长外,其余均在1周至3周之内。

主要鉴别诊断:①外部性脑积水。

多见于小儿,是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
[4]。

CT表现为额区,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前部半球间裂增宽,相邻脑沟增宽、加深,其他部位蛛网膜下腔不宽或稍宽。

外部性脑积水脑组织变薄,密度低,脑沟普遍加深。

增强扫描见点状强化血管影与颅骨内板相邻,而硬膜下积液的血管影远离颅骨内板。

②外伤性脑萎缩。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广泛性增宽,不局限于额顶区,大脑半球间裂增宽范围亦为整个纵裂,多伴有脑室扩大[5]。

首选非手术治疗。

本组中大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多数患者的症状为脑挫伤、脑肿胀等原发脑损伤所致。

填塞效应消失后,加上脑萎缩、脑软化等因素常致硬膜下间隙增宽,此时脑压不高,手术引流难以奏效,术后积液易复发,或导致原有的症状加重。

此类积液最好不要急于手术[6]。

临床上单孔钻颅引流也可取得良好疗效[7]。

是否手术应从临床症状,腰穿测压是否增高,CT或MRI显示是否有占位效应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应仅以蛛网膜下腔是否增宽作为诊断和手术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值得注意。

手术方式有: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钻孔引流术,积液区蛛网膜造瘘术,积液腹腔分流术,开颅积液囊剥离术等。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4参考文献:
[1]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第二军医出版社,1999.
[2]刘玉光,朱树干,江玉泉,等.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360362.
[3]刘玉光,贾涛,刘猛,等.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分型与临床特点[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63765.
[4]Nishimura K, Mori K, Sakamoto T,et al.Management of subarachnoid fluid collection in infants based on a long term follow up study[J].Acta Neurochir(Wien),1996,138(2):179184.
[5]Wen ZQ.The CT diagnosis ang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xterior hydrocephalus[J].Chin J CT MRI,2004,2(2):1719.
[6]Marquardt G, Weidauer S, Lanfermann H,et al.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manifesting as bilateral subdural effusion [J].Acta Neurol Scand,2004,109(6):425428.
[7]Cao W,Chen FH,Wang JY,et al.The treatment of chronical subdural hematoma by improved mono hole craniotomy[J].Chin J Modern Med,2003,13(11):113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