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发展迅速,但整体逆差 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664.6亿美元, 2008年上升 到3044.5亿美元,增加3.3 倍,年平均增长约30%。 2008年出口额为1464.5亿美元,世界排 名第五位
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比较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收支情况差异 较大——旅游业占整个服务贸易总收入 的半壁江山。
[3]张晓兵.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分析及对策[C].中国知网
[4]任宏森.我国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 研究[C].中国知网
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于服务贸易中,因而 可以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基石,将服务 贸易合商品贸易统一在一个体系中。
代表人物有麦尔文、斯皮尔、卢茨、辛 德利、斯库兹等人
1981年,斯皮尔和卢茨选择了货运服务、 客运服务和保险服务三个行业,运用52个 国家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是: 传统贸易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服务贸易模式。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的应用
吴海彬 夏欢 邓海艳 白氏梅香
我国状 学者观点
建议策略
“有利择重”、“不利择轻”理论是否 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
1.不适用论
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 贸易。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源于不同的 概念范畴,应有不同的理论渊源。
1979年,R迪克(R Dick,1979)和H迪克(H Dick,1979)使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标分析知识 密集型服务贸易,以要素禀赋为基础对各种显 示性比较优势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没有证 据表明比较优势决定服务贸易的模式。于是认 为,如果不考虑贸易扭曲,要素禀赋理论在服 务贸易中没有解释力。
代表人物
1984年,迪尔多夫(A.Deardorff)从比 较优势的局限性入手,认为服务的特征 可能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失灵。
小组观点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已经不适用于国 际服务贸易,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动态 的比较优势理论。
1965年,日本学者鬼城和宇泽两个人提 出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模型,认为任 何一国的比较优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都将随着这一国的要素状况的变换而发 生变化。当一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动后, 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也要随之而改变。
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建议和策略
加速国内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产业结 构调整与优化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实施服务品牌战略 建立完善服务贸易领域的立法及管理体
系 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
参考资料
[1]李江河.动态比较优势与中国服务贸 易升级研究[C].中国知网
[2]王玉娟.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 [C].中国知网
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 是同时发生的,提供的劳动活动一般不 可储藏
统计方式不同,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在 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显示,而在各国 海关进出口上没有显示,因而不足以用 来分析与服务贸易相关的问题。
2.适用论
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说是普 适的,即使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存在一 些差别,但该差别并未大到足以推翻该 理论的地步。
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菲科特克蒂(G. Feketekuty,1988)对此问题的分析从服务贸 易的特点出发,认为服务贸易与商品具有明显 的差别。正是国际服务贸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 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不适用性。
国际服务贸易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是提供劳动活动与货币的 交换,而不是物与货币的交换
1986年,拉尔就海运和技术服务的国际贸 易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证 研究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同样适用于服务 贸易,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再具体技术的 掌握或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标准化服务等方 面积累起比较优势。
3.改进轮
介于前两种观点之间。认为比较优势理 论的“合理内核”适用于服务贸易,也 承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 上已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对其进行 修正。
代表人物
克鲁格曼的“干中学”效应:
强调贸易开放后贸易品产量增加通过学 习效应会形成比较优势,该思路为 后来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奠定了基 础。
Young.A在知识国内溢出的情形下进行分析, 认为服务贸易是由技术差异引起的
劳动规 规模效


技术知 识增长

比较优 势
在“干中学”效应的作用下,一国如果 能很好的将资源集中于其现有能力所能 达到的技术水平产品的生产,就越容易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