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初步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号:2011153

工程名称:辽宁省博物馆

目录

1设计总说明………………………………………………… ~ 页2总平面设计………………………………………………… ~ 页3建筑设计…………………………………………………… ~ 页4结构设计…………………………………………………… ~ 页5给排水设计………………………………………………… ~ 页6暖通空调设计……………………………………………… ~ 页7强电设计…………………………………………………… ~ 页8弱电设计…………………………………………………… ~ 页9消防设计…………………………………………………… ~ 页10人防设计…………………………………………………… ~ 页11节能和环保设计…………………………………………… ~ 页

辽宁省博物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 设计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第十二届全运会文化场馆设计招标招标文件

2)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3)建设用地红线图及现状地形图

4)有关市政公用设施(道路、管网等)资料

5)国家现行规范、规定(详见各专业说明)

1.2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辽宁省博物馆工程

2)建设单位:辽宁省博物馆

3)建设地点:沈阳浑南新城中心广场北侧

4)总用地面积:9.0591公顷

5)建筑主要功能:博物馆及配套用房

6)建筑面积:101184m²

7)建筑特征:

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高度23.9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

地下室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

8)基础形式:

地下室部分库区及设备机房采用梁板式筏基;

地下室部分汽车库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加抗水板;

无地下室部分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9)建筑使用年限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100年。10)工程概况

辽宁省博物馆工程位于沈阳浑南新城中心广场北侧区域,周边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无污染性项目,该区域是沈阳浑南新城核心地带。省博物馆是该区域内的重点建筑之一。地上3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约101184万平方米。

1.3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用地红线以内的全部设计工作(不包括布展工程设计及布展区域装修设计)以及用地范围内室外空间及环境的全部设计工作,并承担设计总承包工作。

2 总平面

2 .1 建设场地概述

2.1.1建设地点周边环境状况

辽宁省博物馆工程位于沈阳浑南新城中心广场北侧区域,周边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无污染性项目,该区域是沈阳浑南新城核心地带。省博物馆是该区域内的重点建筑之一。项目用地为长方形,东西约为354米,南北约为261米。项目建设用地南边紧邻规划中的省科技馆,东边为中心广场,北边为由全运会运行中心及其东西向行政管理设施群。

2.1.2 建设场地地形、地貌

基本为平地。

2.1.3建设用地内的现状

现地上无古树或保留树木,无拆迁要求。

2.2 总平面设计

2.2.1总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

本工程包括四大基本功能:陈列展览区——序厅、陈列展厅、文物库房功能,观众服务区——动力设备区、内部停车场、报告厅、纪念品商店、宣教业务用房、观众互动体验区、活动中心、视听室、会议室、观众餐厅等功能,文物保护工作区——展览制作、文物修复、实验室、材料库、专家休息室等功能,综合业务区——办公用房、库房、食堂等功能,以上四个功能的动静分区和连接,如何趋利避害、相得益彰,分合有致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

在总体布局上分为两部分,陈列展览区与观众服务区组成的建筑主体对采光通风要求不高,布置在用地西面,文物保护工作区与综合业务区组成的建筑主体布置在用地东面,有利与室内空间的采光通风。

两部分建筑主体围绕着一个室外中庭,层层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主立面面向西侧城市中心绿化广场,作为博物馆观众的主要出入口。

从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出发,本设计发展了“空中平台”的室外空间概念,考虑到博物馆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和分隔,营造了一个立体层次的“休闲平台”空间,作为接待、休息、交通的枢纽空间和主要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并且使得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高效便捷。观众可在此停留休息,观赏周围城市景观风貌。

建筑主要功能区从空间、体型上形成有机整体,构成气势恢宏的新博物馆布局。

2.2.2交通组织

建筑的交通组织采用不同功能区域设置共同入口和单独入口的方式,使之便于管理和使用。

建筑物主体西侧设置主题广场,作为观众人流的集散空间与城市主要人行空间紧密相连,也可作为室外展陈或大型活动之用。观众可由主题广场沿入口进入博物馆门厅。

用地南侧作为观众的车行出入口,沿市政路布置带形停车场,减少地面车流对用地内观众人行活动的过多干扰,并与城市机动车交通路线结合紧密。停车场与建筑主体之间设置庭院绿化,供市民参观之余休憩散步之用。

文物保护工作区与综合业务区的主出入口位于地段的东侧,可作为藏品和内部办公人流的出入口,相对独立且便于运输,有利于文物安全和内外交通的隔离。

建筑主体北面为博物馆次入口,市民可由此无须买票进入观众餐厅品尝美食。

3 建筑设计

3.1 设计原则

博物馆功能区域的规划和平面布局在新馆建筑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博物馆在新馆建设中参与最多的一个环节。合理地划分馆内功能区域可以使新馆在建成之后更有效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同时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的办馆理念。

本工程包括四大基本功能:陈列展览区——序厅、陈列展厅、文物库房功能,观众服务区——动力设备区、内部停车场、报告厅、纪念品商店、宣教业务用房、观众互动体验区、活动中心、视听室、会议室观众餐厅等功能,文物保护工作区——展览制作、文物修复、实验室、材料库、专家休息室等功能,综合业务区——办公用房、库房、食堂等功能。在总体布局上分为两部分,陈列展览区与观众服务区组成的建筑主体对采光通风要求不高,布置在用地西面,文物保护工作区与综合业务区组成的建筑主体布置在用地东面,两部分建筑主体之间为室外绿化中庭,可为室内空间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中,博物馆在进行功能分区和平面布局时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3.1.1符合博物馆的功能定位

功能区域的划分与平面布局必须符合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作为国家级博物馆应该是整个地区的文物展示中心、文物收藏中心、文化教育及交流中心、城市居民的学习与研究中心。博物馆的区域划分要满足博物馆的各项观众服务功能:文物的流通、展示、观众教育与培训等;满足城市居民日常学习、休闲和学术交流等功能;满足文物储藏功能;满足其他行政和业务活动的功能。

3.1.2创造大众化走向的博物馆建筑

以往博物馆设计中存在的四种忽视大众的现象:忽视观众参与展览积极性的考虑;忽视观众之间交往的需要;忽视观众其它休闲和娱乐的需求;忽视与公众日常生活的联系。因此要树立大众化的博物馆建筑设计观,即:一个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在此实现多方位自我完善的都市公共活动中心,创造吸引公众参与的室内外部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诱导公众的逐步参与,满足公众的不同使用,提高展览空间的灵活性,增强展览空间组织方式的应变能力。

3.1.3合理的流线

博物馆内的流线可以分成观众流线、藏品流线和馆员流线。流线设计的原则是不交叉、不迂回、不重叠。应该以观众流线为中心,谋求馆员流线和藏品流线的最佳组合。在考虑观众流线时,应该以观众到博物馆后的观赏行为为依据,让观众在展示空间内移动的距离越短越好。因此,观众流量大的展示区域应靠近主入口。

馆员流线设计以藏品的处理流程为依据,业务关系紧密的部门互相连接。馆员流线连接行政和业务区内的各功能空间,既要自成体系,又与观众服务区、藏品展览区域有机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