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梁》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桥梁》教学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建桥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材P22-23桥梁的分类,不同桥梁承受力不同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2、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3、能将桥梁分类。通过看桥梁,知道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三、教学重点:

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教学难点:

建“吊桥”。

四、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硬纸板、细绳、筷子、书、透明胶、重物、泡塑板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桥梁的信息、多媒体课件、钩码

五、课前预习活动设计:

1、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桥梁,收集桥梁的图片。

2、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复习折形状,搭支架的相关知识。

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加承受力;三角形支架最稳固,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的数量,使支架更稳固。(以谈话方式进行,学生回答)

2、根据复习的旧知,引入课题,并由学生小时候建桥谈起。(教师出示课题)

学习新知,实验探究。

(一)课前预习展示

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课前预习的成果,并尝试回答一下问题:

(1)你知道的桥梁有哪些?

(2)桥梁有哪两部分组成?

(3)你怎样给桥梁分类呢?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桥的组成及分类。强调分类标准不同,桥的分类就不同。

(二)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桥。

1、根据问题观看视频。

2、学生举手回答相关问题。

3、让学生根据图片给桥分类

(三)欣赏国内外名,教师讲解桥的历史,进行德育教育。

设计各种形状的桥梁

1、谈话:给你两个木块做桥墩,以及一张白纸两根绳子,你们能设计出几种桥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4、教师据生回答,将三种形状画在黑板上。

(四)实验探究桥梁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1、出示书上的三种桥梁图,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

2、学生讨论、猜测。

3、教师讲述实验要求及建桥注意事项。

4、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比较其承受力。

5、学生汇报结果。

6、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实验结论。

课堂小结,升华题旨。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

2、在本节课除了学到了文化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

么学习方法呢?

引申联想,课下实践。

1、布置学生课下使用瓜皮,建造承受力大的桥梁。

2、教师多媒体出示建瓜皮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限时作业,检测巩固。

当堂完成限时作业,师生共同矫正。

2016年4月1日

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建桥梁》导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3、

建桥梁

1

课前准备硬纸板、细绳、筷子、书、透明胶、泡塑板、重物

学习过程合作、探

究、交流学习

温馨提示

1、小组讨论:怎样才能较快地建三座桥,并研究三座桥的特点

以及承受力有什么不同?

2、小组合作,探究拱桥承受力强的秘密。做实验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剪纸板时,注意安全!

当堂检测

一、填一填

1、桥是由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2、桥的分类多种多样,按______分,可分为横梁桥、拱桥和吊桥。做实验时只改变桥的形状,桥面的材料、宽度、

4、与其他形状的桥相比______最结实,因为拱形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到桥基和河岸来承担。

二、做一做

组装平板桥、拱桥、吊桥,测试这三种桥中哪种桥的承受力最好?

(1)分小组实验。

(2)注意事项师:在做实验前老师要说几点注意事项。1、做实验要有一个实验记录(师展示记录表),组长负责填写。2、实验要在这张实验纸上做。(师展示实验纸)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时,一人汇报其余三人演示。

(3)小结: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斜拉桥比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长度、厚度,桥墩的距离不能改变,不然实验效果就不准确了。

板书设计

3、建桥梁

桥的承受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桥墩的距离

桥面的厚度

桥面的高度

承重力:拱桥>吊桥>平板桥

2016年4月1日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建桥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本单元有四节课,第一课《折形状》、第二课《搭支架》、第三课《建桥梁》,第四课《造房子》。我所说的是第三课,是在学生学习前两课,认识了形状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基础上的实践活动。通过建桥梁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形状、结构与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给学生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