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师生问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师生问好

一.导入

齐读课题。《诚实与信任》

师:你对诚实是如何理解的?

生:言行一致

师:信任呢?

生:信任就是相信别人。

再次齐读课题

【直接导入,引导孩子理解课题中的两个关键词语,再次读题,感受自然有所不同】

二.检查预习

1.谈收获

师:课文读了几遍

生:三遍,五遍等。

师: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吗?

生:读完课文,我发现诚实与信任有一定的联系,只有诚实,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孩子的这句回答实在是太妙了,能有这样的体会真是不简单】师:谁还想谈?能提出问题也可以?

生:为什么题目是诚实与信任?

师:是呀,换成其他的行不行呢?

【教师的这句强调,巧妙的将课文的一个重点抛了出来】

师:同学们掌握了一个学习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书。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那就不进了。

【这个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此时,教师就要迅速的收手,收获谈不出,那就换思路,能不能提个问题呢?

我常常疑惑,教师在课堂上究竟要说些什么呢?语言精练,不当学生的跟屁虫,除此之外呢,“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像这样的名句,既简练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句子真是应该多说啊】

2.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

【这个环节的处理有了大师的风范。赵主任请学生读课文时,没有先点名。“谁愿意读”一石激起千层浪,就选第一个举手的孩子读第一段。其他的段落则是随机。难能可贵的是赵主任给了孩子充分的读书时间。读错了即时指导改正,包括正音,包括断句。

第三段是重点理解的一个段落,孩子读的不好。那就停下来,反复读,出错的孩子读,全班学生都要读,从一点联想到全班的掌握情况,如果是自己班的孩子,我想,这种情况就更要注意了。

“有个标点,如果你能读出来,那就不别扭了。”“读的多好啊,这就是进步”恰当的表扬给了孩子鼓励。】

3.字词。

自读课后词语,齐读一遍。

师:这些词语你有好的办法记住它们吗?

生无应答

师:那老师教给你一个方法。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大家看:

诚——成辆——两毕——比障——章

厘——里址——止碎责寄

师:仔细观察,这些字前后有什么特点

生:读音非常相似

师:是呀,这些是形声字,读音非常的相似。掌握了规律,识记时就简单多了。

【这个环节是识记字词的方法指导。我在设计这课时没有设计字词,而赵主任牢抓语文工具性的根,渗透方法的指导,这环节可谓是亮点一】

师:仔细观察这些词,待会听写。

听写:

师请两位学生上台听写,一人四个词语,

驱车责任环顾字条

感谢歉意感动后悔

【直觉告诉我,这个听写的设计,绝对是有目的的,果不其然啊!】4.概括课文

【听写过程中有个小插曲,有个孩子写不出词语,赵主任说,不会写的词语可以看看大屏幕,也可以查书。这个孩子实在写不下去了,赵主任请其他孩子帮忙完成。我想起了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幽默课堂的三个支柱》里的一段话,做法是类似的。“在学生

听写词语的时候,很多学生一时没有集中注意力,写了前面的两个词语,后面的忘记了,或者某个生字一时写不出来,我说默不出可以偷看,只能偷偷地看一眼自己的书,不能看别人的,小心别人的也有错的哦!学生会心地一笑,一扫紧张和不安,看的特别仔细,记得也特别牢固。由此,学生也记住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以后自然会有所准备。”两位老师的做法是相似的,学习,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到达,善意的怜爱,无疑是比批评来的容易接受】

师:前四个词语是从课文里面选的,用上这四个词语就可以概括前三段的内容

生:尝试概括

师:齐读后四个

用上这四个词语就可以概括后面部分的内容

生:尝试概括

师:这些词语有的可以用,也可以不用。谁能用这些词概括整篇课文的内容。

生概括

【方法渗透:抓关键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赵主任注重苏教版四年级教材概括课文内容的特点,通过几个关键词概括了课文,渗透了方法,此为亮点二】

三细品探究

师:抓关键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也适用于读课文。大家可以试试,自己读读1-3段,找不不明白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

交流责任探究句第三段

1.责任探究句

生:“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师:老师也找的这句。出示

齐读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答不到点子上

教师指名方向。“应该“换成了”完全“,再读读,有什么不同

生:小红车的主人也有错,但是作者却完全承担了责任。

师:在这场事故里,作者是主动承担了责任,尽管对方也有错。

【刚开始学生是答不到点子上去,结果两个句子一出示,孩子的思路打开了。这就是从未知到已知。我设计的是“你们认为责任应该在谁呢?“这样的设计总是太直白,而赵主任的多处设计,总是不露痕迹,词语互换法的渗透在此处得以体现,两个句子一对比,区别就出来了。此为亮点三

这几句的处理方法是:读——谈收获——词语互换体会不同从而明确责任——再读】

2.第三段

出示:“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有没有不理解的词?

学生答不出时。“环顾“变色。

师:“环顾“是什么意思?

生:向四处看

师:你能不能说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生:仰视,目不转睛…

师:老师也给大家积累了几个。出示单字的,双字的,成语…

师:为什么此刻唯独用了“环顾呢“

生:因为作者向四处都看了。

【词语的积累太重要。以关键词语为切入口。环顾,有没有其他关于看的词语,学生说完后,老师补充类似词语,单字的,双字的,成语,可谓是别有用心。最后仍是回扣到环顾,为什么此处单单用了这个词呢?拓展开去,还要再回来。此为亮点四】

师:是呀,他环顾四周,无人,便留下了字条。假如你就是作者,你会如何写这张字条呢?动手写

写完后交流

适时的评价,在评价中让孩子理解字条应该是如何写

师:如果你就是小红车主人,读到这样的字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感动,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