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太平天国运动
【预习目标】
1、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
3、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
4、《天朝田亩制度》。
5、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6、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
7、《资政新篇》。
8、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
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的发
展进程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出现的新特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自主预习】
一、原因
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⑵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⑶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⑷西方宗教的影响
⑸“拜上帝会”的组织,六人领导核心形成
二、过程
1、标志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事件是金田起义。
2、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事件是永安封王
3、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定都天京,与清政府对峙局面
形成。
4、颁布革命纲领《》
5、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东征)
6. 标志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鼎盛的事件是天京突围
7. 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8.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事件是天京陷落
9. 太平天国前后期的纲领性文件各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解决土地问题
(2)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②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③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④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⑤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二无)
⑶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标志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③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②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
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
术发明
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④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①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
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
路的迫切愿望。
②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
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
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四、天京事变
(1)原因: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的思想日益滋长内部矛盾尖锐(直接原因)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影响: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五、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分散性的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的阶级弱点,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彻底的反封建瓜分侵略的革命纲领。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的结果。
六、太平天国的评价
1、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2、作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统治者
3、历史教训: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
命的重任
【合作探究】
1、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新特点?
(1)起义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6)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⑺对外态度新——利用的是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提出《资政新篇》。
2、有的人认为“《资政新编》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你是否赞成?
不赞成。
因为《资政新编》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而《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它反映的是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的力量社会的愿望。
《资政新编》承认并要发展私有制,而《天朝田亩制度》则否定了私有制,两者是根本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