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态度与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途径:
(1)改变行为,
使对行为的 认知符合态度
的认知。
(2)改变态度,
使其符合 (3)引进新的
行为。
认知元素,
改变不协调
例如:这个人 把拿起来的 烟放下。
例如:接受 吸烟有害的
想法。
状态。
例如:吸带 过滤嘴的烟, 说过滤嘴已经
将有害物质
去除了。
案例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 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 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针对性
核心成分是价值观
态度的 特性
内在的心理结构
持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协调性和不一致性
(三)态度与偏见
偏见
1.偏见的定 义 偏见是一种不 正确的态度, 是指对人、对 己、对事、对 团体等所持有 的缺乏事实根 据的态度。
2.偏见产生 的原因及主要 特征。
1.往往以有限的或不 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渐渐地,如果老板有事情脱不开身时,就让他代为处理。他还在 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丁作,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份内的工 作,而且在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也力求做得更好。
有一天,公司负责行政的经理因故辞职,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 他。在没有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已经身在其位了,这正是他获得这个 职位最重要的原因。当下班的铃声响起之后,他依然坐在自己的岗 位上,在没有任何报酬承诺的情况下,依然刻苦训练,最终使自己 有资格接受这个职位,并且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了。
二、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1
态度的形 成和转变
2
态度形成 和转变的 过程
3
影响态度 形成和转 变的因素
(一)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1.态度的形成:指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 种态度,从简单的态度到复杂多样态度, 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态度的过程。
2.态度的转变:指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 程。它包括以下二个方面:
2.社会刻板印象、首因效应、 自傲或自卑是导致偏见的主观因素;
3.带偏见的人易走极端,或没主 见,易从众,或固执己见,缺乏
灵活性。
偏见产生的原因 及主要特征
(四)态度的功能
态度与学习效率 态度与工作效率
态度的功能
态度与社会性的认知判断
态度与人的忍耐力
态度与团体的相容性和凝聚力
态度的激励作用
态度对人的活动起着明显的动力或阻力作用
四、态度的测量
(一)态度测量的概述
态度测量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首先由 L.L.Thurston开始的,这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困难 的工作,除了要考虑态度的特征、态度的方向和 态度的强度以外,还要考虑与态度相联结的情感 强度、态度的双向性和重要性,认知的复杂度, 表现于行为的程度,以及与其他态度的关联度、 灵活性和意识化的程度等等。
态度决定命运,不同的态度 不同的命运,有的时候只要 你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就 能改变命运!
案例
有一个公司老板聘用了一个年轻人做自己的司机,年轻人只领取 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酬金。而可贵的是,这个年轻人并不满足于此, 还经常为老板寄发一些信件,处理一些手头上的问题。这样一来, 他对公司的一些业务也了解了很多。
态度的转变
1.方向上 的改变,即 质的改变。
2.程度上 的改变,即 量的改变。
(二)态度形成和转变的过程
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和转变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服从(顺从) 或模仿
同化
内化
1.服从(顺从)或模仿
(1)受外力的影响(强迫、诱惑); (2)表面顺从,内心并不相信; (3)服从往往是一时性的; (4)从被迫服从逐渐形成习惯,就转化为
选4:你只打有把握的仗,十足的现代人,有自信,会推销自 己,商场上讲战术,头脑冷静,但是你有点儿锋芒毕露,切记 不要抢人家的功劳,否则会为你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题2.假如今日是你第一天上班,请你想想, 下边哪一样你一定要随身携带?从第一日 上班必定要带的物件,可以看到你的事业 心和工作态度。由你的选择判:
(2)宣传者(信息发出者)方面的因 素
a宣传者的权威 b宣传者的个性特征 c宣传者与被宣传者之间的关系
宣传者
(3)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因素
A 宣传内容(信息是否被接受)
B 宣传形势 (口头、文字、形象化宣传)
C 单面与双面宣传
D 宣传要求 (逐步提出要求与一次集中提出要求)
(4)情境因素
a信息繁多的情境 b令人分心的情境 c信息重复的情境
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
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 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实际上,在拿破 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受 了这项职位。
这位年轻小姐的办事效率太高了,因此也引起其他人的 注意,很多更好的职位对她虚位以待。对这件事拿破 仑·希尔实在是束手无策,因为她使自己变得对拿破仑·希 尔极有价值,她的价值还不止于她的工作,更在于她的进 取心和积极的态度,她给公司带来了和谐和美好。因此, 拿破仑·希尔不能冒失去她做自己的帮手的风险,不得不 多次提高她的薪水,她的佣金达到她当初来拿破仑·希尔 这儿当一名普通速记员的4倍。
答案:
解读:
三个泥瓦匠对待自己的工作态度各不相同,第一个讨厌他的 工作,工作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折磨;第二个不喜欢他的工作, 觉得工作对他而言只是一种责任,一种挣钱的形式;第三个则 全然不同,他不仅喜欢而且热爱他的工作,工作对他来说是一 种享受!态度决定成败。对事情都应抱有积极、热情的态度, 才会享受人生享受快乐。在人生航程中,你会遇到狂风暴雨, 或者更多的困难,但,请记得要以积极态度对待,这样你才可 能充满勇气扬起帆,绽开笑脸看清罗盘,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进。
态度的测量即是对人们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 记录并据此进行间接推断的过程。
(二)态度测量的方法
1 量表法(自我评断法) 2 问卷法(自我报告法) 3 投射法(测验法) 4 行为观察法
5 生理反应法
(三)态度测量在管理中的运用
在组织管理中,管理人员想要了解的大多数态度 都是员工们有所体验的态度。如果能具体陈述有 关态度的问题,管理者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这 对制定与员工有关的决策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但是管理者们呈现出一系列陈述或问题。理想情 况是这样的,针对管理层希望回答的分数相加可 以得到一个人的态度分数,以这些分数为基础还 可以得到工作群体、部门、整个组织的平均数。
选C:你的事业心非常强,目标未达到你不会轻言放弃。 因为你的自尊心强,而且对自己要求高,所以造成沉重心 理压力。得闲的时候,多去旅行玩玩,轻松一下 。
选D:你的优点就是爱钻研,而且懂得人情世故,处事圆 滑的你,经常扮演和事佬角色,帮手调解公司内大大小小 的争执。
爱情态度测试
你有时间感吗?现在要你计算三十秒的时 间,你会用什么方法 ? A、凭感觉 B、手表、时钟 C、用秒表,一秒也不差 D、请别人帮你计算 E、麻烦!不计算
自觉服从。
2.同化
同化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 信念、态度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 行为逐渐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与行为 相接近的过程。他人或团体的观点、信念、 态度和行为是否有吸引力,是同化的重要 条件。
3.内化
内化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 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这意味着 他把外部的新思想、新观点归于自己的思 想体系之中,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内化阶段是人们的态度真正 形成或彻底转变的阶段,也是人的态度和 行为最稳定、最持久、较为系统的阶段。
管理心理学
态度与管理
目录
1
态度概述
2 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3 有关态度的理论
4
态度的测量
一、态度概述
(一)态度
1.定义: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对象(人、事、 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2.态度的三种成分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意向成分
指人对某 种对
象的看法、 评
A.纸巾/毛巾 B.化妆品 C.笔记簿/电子秘书(快译通) D.工作证/身份证
答案: 选A:你这个人没有野心,属于默默耕耘不问升职只求加 薪的类型。你的工作态度非常好,只要肯钻研的话一定会 得到上司的赏识。
选B:你好出风头,就算集体努力的成果你都会争功。提 醍你,千万不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要在事业上有所 成就,良好的人缘是必须的。
态度测试
工作态度测试:
题1. 许久没有背上钓竿了,今天如果正巧 有伙伴一同去钓鱼,你会选择何处? 1.海岸边 2.山谷的小溪 3.坐船出海去 4.人工鱼池
答案: 选1:你是个讲究投资报酬率的人,会以最少的资本追求最
高的利润,很有生意眼光,所以你会到海岸边去钓躲在岩缝里 的小鱼,虽然体积不大,但是数量却很多。
价及带评 价意
义的叙述。
指人对 于态
度对象 的一
种情绪 情感
体验。
是个人对 态度 对象的 反映 倾向, 即个 体对态
度对象准备 做出
的某种反应。
例如:
“歧性。” (情感成分)
“因为我对小张的厌恶感情以至我可能选择躲避他。” (行为成分)
三个泥瓦匠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记住, 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从那天起,她把这句格言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心里,并 付诸行动。她开始比一般的速记员提早来到办公室,而 且在用完晚餐后又回到办公室,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 没有报酬的工作。
她开始研究拿破仑·希尔的写作风格,不等口述,直 接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室来。由于她的 用心,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完全一 样好,有时甚至更好。
情境因素
(三)态度转变的方法
(1)
(2)
(3)
(4)
参与 活动
增多 接触
角色 扮演
利用 团体 规范
三、有关态度的理论
(一)平衡理论
1958年,海德提出。海德指出有些认知对象之 间是有关联的,组成一个整体被认知,它们之间 的关系被称为单元关系。海德认为个体对单元中 的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例如, 我喜欢一个人,一般地,也喜欢他的朋友。当个 体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情感关系相一致时,其认 知系统呈现平衡,反之当个体对一个单元内的两 个对象的情感关系相矛盾时,其认知系统呈现不 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引起个人心理紧张,产生 不满情绪。为了恢复平衡,就要消除这种不平衡, 于是改变对其中的一个对象的态度,以达到平衡。
例如:
喜欢
喜欢
甲
乙
乙的兴趣爱好
又如: 甲 不喜欢
也不怎么样
丙
丙的朋友丁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菲斯廷格在1957年提出 的。
当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认知和自己行为的知 觉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知不协调。例如, 一个人认为吸烟不好,可是此时他正拿起 一只烟准备吸,这就产生了不协调。 但不协调时产生心理紧张,于是个体要消 除紧张就要进行协调。如何达到协调呢? 有三种途径:
(三)影响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需要和愿望的满足 知识和信息
个人所属团体(团体的风气、规范等) 个性(兴趣、爱好、理想、世界观等差异)
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社会风气等)
2.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1)主体方面的因素
A 自己原有的态度体系的特点
B 个体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 C 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D 是否有准备
印度国王哈里什和儿子打猎途经一个城镇,空地上有三个 泥瓦匠正在工作。哈里什国王问那几个匠人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粗暴地说:“我在垒砖头。” 第二个人有气无力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但第三个泥瓦匠热情洋溢、充满自豪地回答说:“我在 建一座宏伟的寺庙。” 哈里什国王回到皇宫后,立刻召见了第三个泥瓦匠,并 给了他一个总督的职位。国王的儿子问:“父王,我不明白, 为什么你那么欣赏第三个工匠呢?” “一个人有多成功,最终是由他做事时的态度决定的,” 哈里什国王回答说:“有智慧的人可以看到事业最后的结果, 而不是手头的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动 力。”
选2:你对工作企划有一套,眼光远大,能安排好一个月以后 的行程。只可惜你做事太保守,缺乏种动,不能专一的投注, 不然你为何贪峦山谷的美景,而不把全部心神投注在钓鱼上。
选3:工作狂热症的代表,就象坐船时乘风破浪的快感,你是 一古脑儿的拼命,也就是说,拼命起来没大脑,你只能听指令 行事,但是绝对不能让你规则,因为你会急得脑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