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与课例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教师的“教”应突出六个维度
①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②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③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看教学思路设计 看课堂结构安排
④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⑤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看板书: 看教态: 看语言: 看操作: ⑥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评学生的“学”应强调四个状态
互助式观课的步骤一般是:
第一、双方在课前共同商定好观课的主题 和 重点。 第二、观课者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记录 下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 第三、开展课后讨论。讨论要针对主题和 要点,问题一定要具体。 第四、后续行动。上课教师要把改进措施 实施到后续课堂教学活动中。
5.邀请式观课
以前听、评课,教师一般都是被动接受安排的。 邀请式观课则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 课。 如果说,互助式观课例重于问题——诊断,那 么邀请式观课则侧重于成果——鉴定。 教师就课改的某一专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探 索后,取得成果,课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为 了从理论并从多角度上对自己的改革探索成果进 行评价,教师主动邀请有关专家、教研员和同事 前来观课。
说课的程序一般包括:
①说课标、说教材(说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 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界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等) ②说教法、说学法(说自பைடு நூலகம்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 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如 何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 ③说程序、说结构(说自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
2.多人同课循环
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 问题的跟进。第一个教师上完课, 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课堂存 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个教师 针对第二个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上 第三次课……,每次上课方案都是 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
3.同课异构
同一课,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 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 共同提高。 其流程一般为:教研组或备课组商定 出相同的教学(教研)主题(内容), 由二个以上的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 师集体听课、评课。
①参与状态分析: ②交往状态分析: ③认识状态分析: ④情绪状态分析:
从发展性评价理念来看,评课要致力于 建立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双向的、互动的、 相长的关系,评课一方要以平等、友好的姿 态与被评价者沟通、交流,积极肯定被评教 师的优点和长处,认真地指出缺点和不足, 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被评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评课活动中来,以开 放的心态与评价者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 上,认真听取大家意见,使评课成为自身专 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很多困 惑:什么样的自主是真正的自主?什么样的合作是 有效的合作?什么样的探究是有价值的探究?…… 自己吃不准,想请别人来指点,又不敢在专家面前 “献丑”,同时也害怕学校领导的“评价”。那么 互助式观课便是最安全的选择了。 这种观课由于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 在课堂中无需刻意展示自己的长处而隐藏自己的短 处,完全可以真实地表现自我,使课堂保持自然性, 而观课者由于能观察到真实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 地帮助授课教师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答案。
(2)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 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听课,对上 课教师而言,是展现自己教学观念、教学个 性、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平台; 对听课教师而言,是学习、借鉴同行教师经 验和教训的机会。
为什么需要听课
①取长补短: ②资源共享: ③教学研讨: ④专业成长:
其流程一般是:
第一、教师公布自己上课内容和研究主题。 第二、填写邀请卡,向其他教师发出邀请。 第三、观课教师认真阅读相关资料。 第四、观课教师进入课堂现场观察,并针对 研究主题作出相对规范性的评价。
6.反思式观课
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这种课 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带来实行的,其流 程一般是:学校在不加修饰和打扮,即 “纯自然”的状态下,为教师摄制“家常 课”,然后,由授课教师自己反复观看, 实事求是地剖析和反思自己的成功之举和 不足之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批评和 自我批评。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与教学 课例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 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 学实录+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 规划和设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 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 创新和研 究 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 就无所谓设计了。
(2)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 开,以文字或录相再现。教学实录不同 教学设计,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 的翻版,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 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 活动则具有生成性。
(3)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 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 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它包括 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 伴的建议。
3.说课、听课、评课
说课、听课、评课是课例研究的三
种基本活动形式。
(1)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 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 与听者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 究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 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那么说课则是教师 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从 这个角度上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 式。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 化活动;对于上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更为缜密 的科学准备活动。
4.互助式观课
通过观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 发展也是课例研究的一种新形式。 “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 导”活动,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 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 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观课,其目的主 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 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 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一)“课例”是什么
简而言之,是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分 析,从教学规律上得出一些有教者个性色彩的结 论。 具体而言,是写给教师同行看的自己是如何上这 节课的,它是以教学设计者为叙述者,把自己上 这节课的背景、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 面平实地加以描绘和反思,让观者一起体验教者 的成功和不足,达到产生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具体流程一般为:
第一轮:独立课。由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 独立备课、上课,展示教师个人的思想和经 验,暴露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存在的问题。 第二轮:会诊课。备课组或教研组听了教 师独立课之后,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 行分析、讨论,献计献策,通过集思广义, 上课教师形成新的方案,第二次上课。
第三轮:反思课。上课教师和同伴对 第一轮课和第二轮课进行对比,明确进 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 修订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构成一个循 环,上课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 课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年青 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 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显著。
(二) “课例”的性质
是叙事研究的一种 ,但不同于教育叙事。 不同于教案,教案像电影剧本是写给自己 的教学设计;而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 给所有学科的教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 “过程”或“故事”。 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 “为什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 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
第一、教师教学经验背景不同,教学个性、 教学风格差异明显,对所教内容确有不同的 思路和观点; 第二、所选教学主题(内容)具有一定的 开放性,易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 创造性。多元性是新课程、新课堂的基本特 征,教师要善于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 学习和借鉴他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 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行 动模式)
全国课改实验区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例 研究模式,择其主要列举如下: 1.一人同课多轮 2.多人同课循环 3.同课异构 4.互助式观课 5.邀请式观课 6.反思式观课
1.一人同课多轮
这里的“课”既可以是指40或45分 钟的一节课(时间维度),也可以 指一篇课文或一个课题(内容维 度)。顾名思义,一人同课多轮就 是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 内容重复,但行为不断改进。
(3)教学案例:是教学课例的特殊化,课例展示的 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是 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完整,课例是案 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 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 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同时又高于课 堂教学生活,相对而言,课例研究重在于课本身的 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重在于案例的搜集和开 发,是一个典型课例。 从课堂到课例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 节。
怎么科学听课
①听 ②看 ③记 ④思 所以不少专家建议把听课改为“观课。
听课重点包括:
①看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热情高不高)、交往
状态(学生彼此的交往、互动如何)、思维状态 (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怎样)、生成状态(学生 的学习收获和成效大不大)等。 ②看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否?情境创设恰当否? 气氛调节如何?问题处理合适否?教师的观念先进 否?文化素养高否?等。 实际上,听课是一种很专业化的脑力劳动,不 仅需要听、看,还需要记、思。听课者应根据听课 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 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
课例研究与课例分析与您 分享
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成长历程无一例 外地显示: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在 研究状态下教学——教师研究状态。 ①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还须注 重纵向的理念引领。 ②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还 须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一、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以教为着眼点,研究直接服从服务于教 学的需要。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 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 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 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 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 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有研究含金量的 教案、教学设计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 是教学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十分行 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2)课例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行动研 究),主体是中小学教师,是以一节具体的 课为对象的研究,目的却不是指向新理论的 生成和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解决课堂
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 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课例显然是课
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如果说,课堂研究是 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那 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 “怎么做”。
反思式观课使教师看到了一个真实的 自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 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
(三) 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3.说课、听课、评课
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与案例研 究
三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1)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领域)研究, 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目的在于从理 论上阐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 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 题,从而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 质特征,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
(3)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 进一步交流和研讨。 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 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作为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评课要致力于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课例研究的 问题主要包括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 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高水平、针对性强 的问题是评课的关键,是搭建教师讨论与反思的平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