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饰美学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研究

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研究

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研究蒙古族传统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经数百年的沉淀,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至今。

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人类的文化遗产,也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象征。

本文就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研究进行一定的讨论。

一、传统服饰的基本构成蒙古族传统服饰是一种具有很高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在蒙古族核心居住区域形成的服饰文化中,以今蒙古、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蒙古族服饰,构成了传统服饰的主体。

蒙古族传统服饰包括头饰、裙子、袍、外套、袜子等,其中头饰是蒙古族传统服饰的重要部分。

在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中,头饰的种类繁多、品质有高有低。

不同的头饰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地位。

例如在贵族家庭,女性戴的头饰比较华丽,尤其是在婚礼上,头饰更是荟萃了各种文化元素。

蒙古族的袍是各种传统服饰中的精品,朴素典雅、线条优美,且质地较为优秀。

袍的材质主要是采用棉麻等天然材料,时常会加以刺绣、缀镶等美化处理。

袍与民族文化的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紧密相连,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服饰之一。

二、传统服饰的文化意义传统服饰与人类的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艺术内涵。

传统服饰是人们表现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它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表现出了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特性。

在蒙古族历史文化中,传统服饰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或时髦装饰,更是蒙古族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传统服饰凝聚着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服饰中,头饰是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一部分。

蒙古族传统女帽是蒙古族女性的代表性头饰,以其华丽而喜庆的外貌深受人们喜爱,是蒙古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传承元素。

同时,传统服饰还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符号,如马头、火把、喇叭花等,这些都是蒙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传统服饰的传承与未来蒙古族传统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传统服饰的传承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而传承蒙古族传统服饰也成为了维护和传承蒙古族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内蒙古赤峰地区是蒙古族聚居地之一,这里的蒙古族同胞们生活在广袤的大草原之上,他们的生活和服饰受到草原文化的熏陶。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风情和审美情趣,也承载着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本文将从蒙古族服饰的类型、特点、历史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蒙古族服饰的类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分为男女两种,男性服饰包括长裤、长袍、马靴、腰带、斗篷等;女性服饰包括长袍、披肩、头巾、腰带、靴子等。

在不同的季节和场合,蒙古族的服饰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夏季,他们会穿着宽大的长裙和厚底的皮靴,以防止被草原上的高草和昆虫叮咬;而在冬季,则多穿厚实的皮袍和厚底的马靴,以抵御严寒。

蒙古族的服饰以及饰品多数以纯天然的原料制作,如羊毛、牛皮、鸟毛、珍珠、玛瑙等。

这些原料在他们的服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保证了服饰的保暖性和耐用性,也赋予了服饰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它们通常呈现出简单、朴实、耐用的特点。

在服饰的设计和用料上,蒙古族人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追求朴实无华的风格。

他们善于利用大草原上的天然资源,将羊毛、牛皮等纤维原料巧妙地加工制成各种服饰,使之保暖、耐用又美观。

蒙古族的服饰还具有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图案。

他们喜欢使用鲜艳的红、黄、绿等颜色,这不仅符合了蒙古族人爱好鲜艳的审美趣味,也能在广袤的草原上吸引他人的目光。

蒙古族服饰上常常绣有各种图案和纹饰,这些图案往往是蒙古族生活和信仰的象征,如天马、永恒之轮、太阳十字等,使得服饰更加丰富多彩。

三、蒙古族服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蒙古族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帝国时期,当时的蒙古族人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服饰风格。

在那个时代,蒙古族人主要以皮裘和羊毛制成的服饰为主,外加金属饰品和珠宝,形成了独特的蒙古风格。

蒙古族的服饰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也体现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他们的服饰通常以保暖为首要考虑,采用了很多天然的纤维和皮革原料,加上宽大的褶裥和斗篷,以适应草原上多变的气候。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一、本文概述蒙古族,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凝聚了深厚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蒙古族服饰以其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工艺,成为了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传承载体。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特点,通过对其历史渊源、种类与形式、材质与工艺、功能与价值以及现代变迁的细致分析,揭示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还能够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于美的独特追求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二、蒙古族服饰的材质与工艺蒙古族服饰的材质与工艺,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材质上,蒙古族服饰多选用天然材料,如羊毛、驼毛、皮革、棉布等。

羊毛和驼毛具有保暖、耐用和透气的特性,特别适合蒙古族人民在寒冷的气候中穿着。

皮革则以其坚韧和耐用的特性,常用于制作蒙古族的马具和靴子等。

棉布则多用于制作夏季的服装,因其轻薄透气,穿着舒适。

工艺上,蒙古族服饰的制作技艺精湛,独特且富有民族特色。

蒙古族服饰的缝制工艺讲究精细,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

蒙古族的传统刺绣工艺更是独具特色,图案多样,色彩鲜艳,寓意深远。

刺绣图案通常以自然元素和动物形象为主,如蓝天、白云、草原、马、羊等,充满了浓厚的蒙古族风情。

蒙古族服饰还注重装饰和点缀,如镶嵌、刺绣、挂珠等手法,使服饰更加精美和华丽。

蒙古族服饰的材质与工艺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体现,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材质和工艺也反映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三、蒙古族服饰的款式与色彩蒙古族服饰以其独特的款式和丰富的色彩,成为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充分展现了这一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款式上,蒙古族服饰注重线条的流畅与造型的实用性。

蒙古族服饰艺术浅析

蒙古族服饰艺术浅析

蒙古族服饰艺术浅析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

其丰富多彩的服饰,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也是该民族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至今蒙古族的服饰艺术都存在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服饰艺术是研究民族历史和民族风俗的宝贵实物,从蒙古民族服饰中,我们可以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审美心理。

标签:蒙古族;艺术;服饰;特色服饰蒙古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勤劳的光荣的民族,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从13世纪开始,蒙古民族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民族。

现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良好形势下,在蒙古族历史研究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蒙古族民族服饰文化颇有特色,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至今仍然光彩照人。

在内蒙古岩画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先民在腰间围着短短的兽衣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从其构成来讲,有帽子、袍子、坎肩、汗褟子、腰带、裤子、套裤、靴子、鞋等。

这些服饰“构件”,由于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职业分工以及环境季节的不同,就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各具特色。

但蒙古族服饰也像草原上的鲜花,顺应北方气候,扎根于温馨的土地——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其中,男装倾向于浑然大气,女装呈现为精细美丽。

加之五彩缤纷的佩饰,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由大方而不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格。

在辽阔的草原上游牧的蒙古民族,經年累月与朝霞、红日、蓝天、绿草、白雪、黄沙为伴,在这种环境下长期生活,使他们对纯净的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以赤、紫、黄色为最普遍。

蒙古民族四季都穿长袍,在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

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棉袍。

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

不同颜色各有象征。

袍子的颜色,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

蒙古族服饰特点简介

蒙古族服饰特点简介

蒙古族服饰特点简介
一、造型古朴、大气。

蒙古族服饰采用半紧身式剪裁,强调修身、宽松,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柔韧性和刚毅特质。

同时,蒙古族服饰的设计细
节也十分考究,如巧妙处理了袖口和领口,利用流线型、斜线型等面料的
布局,营造出流畅、动感的视觉效果。

二、色彩鲜艳、富有民族风格。

蒙古族服饰的颜色以鲜艳、明快为主,常用的颜色有红、黄、白、蓝等,还常用绿、青等清新颜色设计,呈现出
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装饰花纹独特、富于变化。

蒙古族服饰的花纹非常精美,常使用
抽象的线条、几何图案和自然景观等元素,在拼接中让花纹错落有致地呈现。

这些花纹不仅富于变化,而且流畅柔美,为蒙古族服饰增加了浓重的
异域风情。

四、配饰独具特色。

蒙古族服饰的配饰非常独特,如宽广的带子、亮
闪闪的铜制钩子、宝石镶嵌的耳环等,使整个服装更加华美、威严和古朴。

五、富有草原风情。

蒙古族服饰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融合了草原文化元素,如采用马奶制作的马奶酒袋、以马皮作为服装的材料等,蕴含着朴实、自然的草原风情,让人感受到蒙古族这个民族的深厚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
化气息。

以上是蒙古族服饰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在蒙古族服饰的设计、制作
和穿着中突出体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多
样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

蒙古族服饰源自草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现代化服装设计,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本文将探讨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其特点和意义,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蒙古族服饰元素的特点蒙古族服饰元素包括服饰款式、图案、颜色和配饰等方面的特点。

蒙古族服饰的款式以宽松、舒适为主,适合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男性常穿长袍和宽松裤子,女性则以长袍、披肩和裙子为主。

蒙古族服饰图案丰富多彩,常见的有蒙古文字、图腾、动植物等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蒙古族服饰的颜色以鲜艳明快为主,如红色、蓝色、绿色等,寓意吉祥和美好。

蒙古族服饰的配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项链、手镯、耳环等,多为银饰或骨饰,搭配在服饰上更显得具有民族特色。

二、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近年来,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设计师们将蒙古族服饰的款式、图案、颜色和配饰等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创造出了许多新颖且具有民族特色的时尚服装。

一些设计师将蒙古族服饰的宽松款式和丝绸面料相结合,设计出了富有东方韵味的连衣裙和长袍,让人们在穿着时既感受到了现代时尚的气息,又能够体验到蒙古族服饰的舒适和自然。

一些设计师也将蒙古族服饰的图案和颜色应用在了现代T恤、短裤等休闲服装上,使这些服装更具时尚感和民族风情。

还有一些设计师将蒙古族服饰的配饰元素融入到了现代配饰设计中,设计出了独具特色的耳环、手链等饰品,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三、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意义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服装的设计语言,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运用能够为现代服装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使服装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单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研究》范文

《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研究》范文

《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研究》篇一一、引言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作为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与服饰艺术至今仍然流传于内蒙古的高原。

特别是其女性传统服饰,无论是华丽精致的工艺、多彩多样的材质还是象征丰富的设计,都体现出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

本文将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详细阐述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的特点和价值。

二、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的概述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蒙古族服饰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设计精良,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服饰不仅在日常生活、庆典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的特色(一)材质与工艺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的材质以羊毛、驼毛、丝绸等为主,注重天然、质朴和舒适。

在工艺上,缝制精细,图案设计巧妙,特别是刺绣和镶嵌等工艺,无不展现出乌珠穆沁女性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审美。

(二)色彩与装饰色彩鲜艳、装饰繁复是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的另一大特点。

红色、蓝色、绿色等鲜艳的颜色搭配,以及各种装饰品如银饰、宝石等的使用,都使得服饰更加华丽和富有民族特色。

(三)款式与结构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的款式多样,包括长袍、短裙、头饰、腰带等。

长袍宽大舒适,短裙飘逸动人,头饰精美绝伦,每一款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象征意义。

同时,这些服饰都遵循一定的结构和规则,体现了蒙古族对和谐美学的追求。

四、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

它承载了乌珠穆沁人的历史记忆、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为现代服装设计和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五、结论总的来说,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浅谈蒙古族服饰图案

浅谈蒙古族服饰图案

浅谈蒙古族服饰图案蒙古族服饰文化是一门古老的文化。

蒙古族人民是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离不开美的民族,他们把对美的追求当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好的憧憬、夸张的想象及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蒙古族服饰图案的主要特征。

在憧憬和想象中再现了广阔的草原和大自然的多样现象,也体现了草原牧民淳朴的生活。

因而服饰纹样奇异动人,具有浓厚的情趣。

蒙古族服饰图案总是通过夸张的表现来创造一种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却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

从而体现了草原人民的精神之美,创造美的思想和心灵以及这种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

标签:蒙古族服饰图案审美一、图案在蒙古族服饰中的应用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蒙古族服饰中能够看到蒙古族社会各个时代、地区的蒙古人民的审美特征和爱好习惯。

蒙古图案在不同地区由于文化、审美、材料、制作方法的不同而形式也不同。

下面我简述及各地区的服饰纹样。

(一)主体服装中的图案应用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热爱家畜崇尚大自然。

所以常把云纹、水纹、山纹、火纹等大自然现象及牛、马、羊、骆驼等家畜的二方连续作为服饰、生活中的装饰图案。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的蒙古人由于半农半牧的生活,所以蒙古袍上的图案吸收了汉文化元素,也因为科尔沁地区的扎鲁特旗北部漫山遍野生长了梅花,迎春花,兰花,菊花,丁香花,牡丹,海棠花、杏花等数百种鲜花,当地的蒙古族人民常用花作为服装的装饰纹样。

科尔沁地区的妇女蒙古袍在袖子、前襟处大面积的刺绣花卉和蝴蝶。

察哈尔地区的蒙古人把吊了皮子里子的长袍叫做“珠布查德勒”,吊了羔羊皮毛的缎袍叫为“森森德勒”,均以库锦沿边,开衩处露出白色高羊皮毛,杈根部缝制一种叫做“吉萨”的镶有“秦达摩尼”盘纹图案。

妇女还会在肘关节处缝制环形装饰花纹,叫做“套海布其”。

乌珠穆沁地区的蒙古袍前襟和后背上镶有云纹,袍子下摆及妇女穿的“袄吉”开衩出镶有盘肠纹。

(二)鞋帽、配饰中的图案的表现科尔沁地区的蒙古袍中运用的大量花卉图案也会用在帽子上的中间部位做装饰。

蒙古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蒙古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1、长袍身端肥大,袖长,颜色多,且亮丽2、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

3、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

4、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

红、绿绸缎做腰带。

资料扩展
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

如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苏尼特、察哈尔、鄂尔多斯、乌拉特、土尔邑特、和硕特等数十种服饰。

他们为大体风格一致,各具特色。

基本形制为长袍、下摆两侧或中间开衩,袖端呈马蹄袖。

已婚妇女袍服外面还配有长、短不同款式的坎肩。

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

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沁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发套式,鄂尔多斯蒙古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粒宝石珠的链坠,使鄂尔多斯头饰成为蒙古各部中的佼佼者。

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

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

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

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

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则戴翻檐尖顶帽。

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共3篇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共3篇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共3篇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1蒙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服饰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服饰不仅仅是简单的穿戴用品,更是身份的象征、文化的表达以及美学艺术的展示。

本文将介绍蒙古族服饰的文化特点。

1. 富有阔气感的服饰风格蒙古族的服饰以雍容华贵、气势磅礴的风格著称。

在传统蒙古族服饰中,男性经常穿着长长的袍子和着装宽大的袍子、肩章、皮帽和长长的披肩来突显自己的阔气精神,女性常常穿着宽大的袍子和褡裢、宽松的襦裙、花边围裙以及华美的头饰等。

这种富有阔气感的服饰风格,不仅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气质,也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2. 独具特色的颜色和图案蒙古族服饰的颜色和图案也是其特色之一。

在蒙古族的服饰中,黑、白、红等色彩是最常见的。

黑色代表了蒙古族人的忠诚和厚重,白色代表了他们的洁净和纯洁,红色则代表了他们的热情和豪迈。

同时,蒙古族的服饰中也常常绣有独具特色的图案,如元宝、水波、龙凤纹等。

这些图案既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3. 崇尚自然、注重实用的特点蒙古族的服饰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崇尚自然、注重实用。

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之上,他们的服饰也必须适应草原上的恶劣气候和复杂地形,所以服饰要注重实用、舒适和防寒,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耐用性。

蒙古族的服饰材料多为天然纤维和皮革,如麻、棉、丝、羊毛等。

这些材料不仅舒适、柔软,而且透气性好,适合在草原上长时间穿着。

4. 性别差异的体现蒙古族的服饰也体现了性别差异。

传统的蒙古族男性服饰包括长衫、裤子、披风、帽子、围巾等,而女性则包括宽大的袍子、褡裢、宽松的襦裙、花边围裙和华美的头饰等。

男性和女性的服饰不仅颜色和图案不同,而且样式和款式也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突显了性别的区别,而且更加彰显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综上所述,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富有阔气感、独具特色的颜色和图案、崇尚自然、注重实用以及性别差异的体现。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作为内蒙古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特征。

其特点虽然受到传统的影响,但也融合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展现出了新旧交融的魅力。

本文将对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进行解读。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一:色彩丰富多样。

传统的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多以鲜艳的色彩为主,如红、黄、蓝等。

红色寓意吉祥,代表着热情与喜庆;黄色象征着富饶和祥瑞;蓝色代表着宁静和美好。

这些明亮的色彩不仅烘托出了蒙古族人民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也与内蒙古广袤的大草原相契合,形成了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独特的艺术风格。

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二:图案精美繁复。

传统的察哈尔蒙古族服饰以刺绣、缝纫、织造等传统工艺技法表现,图案几何形式丰富多样,色彩鲜艳夺目。

察哈尔蒙古族服饰中常见的图案有吉祥纹、花卉纹、云纹等。

吉祥纹代表着吉祥如意,寓意着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花卉纹则展现了察哈尔蒙古族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云纹则象征着幸福和丰饶。

这些繁复的图案不仅丰富了服饰的艺术表现力,也反映了察哈尔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三:材质考究典雅。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以羊毛、棉麻等天然材料为主,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后制成。

察哈尔蒙古族女性常常使用细腻柔软的绒羊毛和优质的棉麻面料制作衣物,使服饰更加舒适柔和。

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还经常使用蕾丝、贝壳、刺绣等装饰物,增添了服饰的独特风格。

这些考究的材质和精美的装饰使得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在艺术上更加典雅高贵。

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四:形制独特美观。

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包括袍、袄、裤、鞋等多种形制,每一种服饰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

传统的蒙古族袍以宽松的剪裁为主,具有夸张的袖口和下摆设计,使得服饰更显得庄重大方;蒙古族袄则以修身的剪裁和精致的绣花装饰为主,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妩媚。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内蒙古赤峰地区是蒙古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蒙古族服饰在这里也显得尤为重要。

蒙古族服饰以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手工艺术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从蒙古族服饰的起源、特点和种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蒙古族服饰。

一、蒙古族服饰的起源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蒙古部落时期,那个时期的蒙古族人民以捕猎为生,他们的服装也主要是以兽皮为材料制成的。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蒙古族渐渐地在服饰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蒙古族服饰。

1.色彩斑斓蒙古族服饰的色彩非常丰富,其主要特点是色彩斑斓。

比如,女性常常喜欢红色、黄色等明亮的颜色,而男性则喜欢蓝色、绿色等清新明亮的颜色,这就体现了蒙古族服饰的独特色彩。

2.奇特的图案蒙古族服饰所采用的图案也非常奇特。

如鹰、马、狮子、花纹等等,这些图案可以清晰地诠释蒙古族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特征,给服饰增添了丰富的艺术价值。

3.精湛的手工艺蒙古族服饰的制作非常注重手工细节,因此,其制作技艺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比如,制作马蹄钉服饰的工艺需要先将锡锤成薄片,再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剪裁、打磨、打孔等步骤,最后才能手工缝合各个部件,这整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

1.博克博克是一种上身长长的外套,由于其独特的剪裁和精湛的手工艺术,因此在蒙古族服饰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博克一般由锦缎或厚丝绸等贵重面料制作而成,常常采用刺绣或缎带等装饰,堪称蒙古族服饰中的代表。

2.衬衫衬衫是蒙古族传统服饰中最为基础的一种,其样式多半是宽松的,饰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和不同颜色的装饰。

一般而言,衬衫的颜色比较素雅,主要是黄、白、蓝等清新明朗的颜色,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3.马蹄钉马蹄钉是蒙古族民间传统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服饰以锡饰品为主要材料,构成一个拼接而成的图案。

马蹄钉制作复杂却相对精细,常常夹杂着丰富的蒙古族文化元素,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在现代社会,服装设计已经成为了一门复杂的艺术和工程学科,它既考虑到个体的审美需求,又要顾及到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运用成为了服装设计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蒙古族服饰源远流长,其独特的图案、面料和裁剪工艺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可能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蒙古族传统服饰元素的探讨,探究其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对时尚产业的影响和启示。

一、蒙古族传统服饰元素的特点蒙古族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而闻名于世。

在蒙古族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德勒”和“达尔”的元素。

德勒是指外套,通常用功能性较强的羊皮、狐皮等毛皮制成,以抵御恶劣天气。

达尔是指内衣,常用丝绸、棉布等柔软面料制成,注重穿着舒适和保暖。

蒙古族服饰还以其独特的图案和装饰工艺而著称,常见的有蒙古纹和草原花样等。

蒙古族服饰的图案设计多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主题,如马、鹰、羊等,寓意丰富多彩的自然奥秘。

1. 图案设计蒙古族服饰的图案设计以其独特的自然主题和奇特的几何构图而著称,这种图案设计风格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设计师们将蒙古族服饰的图案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打破了传统的图案形式和布局方式,为服装注入了新的时尚元素和文化底蕴。

2. 面料选择蒙古族传统服装以其天然、环保的面料而著称,例如羊毛、麻织物等。

这些天然面料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被广泛运用在时装、高定以及休闲装等不同的领域,为服装设计增添了一份原始和朴实之美。

3. 剪裁工艺1. 丰富了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运用为现代化服装设计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服装的文化底蕴。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日益加快,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运用使得服装设计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为时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2. 增强了服装设计的创新性3. 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蒙古族服饰元素的运用对服装设计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蒙古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思路与策略

蒙古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思路与策略

蒙古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思路与策略一、蒙古族服饰的设计特色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色彩鲜艳:蒙古族服饰的色彩鲜艳丰富,通常以红色、蓝色、黄色为主导色,同时还融入了绿色、白色等其他颜色,整体色彩充满活力和喜庆感。

2. 刺绣工艺:蒙古族服饰的刺绣工艺精湛,图案多样,常见的有牛羊等牲畜的图案,同时还有宗教符号、自然图案等,刺绣工艺赋予了服饰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

3. 质地厚实:蒙古族服饰以棉、毛、皮革等天然材料为主要面料,质地厚实耐穿,适合草原气候的特点。

4. 流畅宽松:蒙古族服饰设计注重舒适性和灵活性,多为宽松流畅的剪裁,方便驰骋草原。

1. 创新设计:蒙古族服饰本身就有着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元素,现代服装设计师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将蒙古族服饰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中,以此为灵感来源,创造出更具文化底蕴和时尚感的服装作品。

2. 融合时尚元素:通过融合时尚元素和蒙古族服饰的特色,设计出适合现代都市人穿着的服饰,既能展现出蒙古族服饰的独特之处,同时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穿着习惯。

3. 多元化风格:在服装设计中,蒙古族服饰的元素可以应用于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服装之中,比如运动休闲风格、民族风格、商务正装等,为服装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亮点。

4.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蒙古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元素进行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充满现代感的服装,让人们在穿着时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馨和魅力,同时又能展现出现代人的时尚品味和个性魅力。

1. 系列化设计:针对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系列化设计,比如在一季度推出以蒙古族刺绣图案为设计灵感的服装系列,下一季度推出以蒙古族传统色彩为主题的服装系列,形成连续性的设计风格,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

2. 文化创意营销:在设计服装的结合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创意营销,比如举办蒙古族文化周,举办服装设计比赛等,将蒙古族服饰元素和文化推广,提升品牌文化软实力。

蒙古族服饰特点及风格

蒙古族服饰特点及风格

蒙古族服饰特点及风格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风格多样,色彩鲜艳,穿戴整洁,
华丽醒目,可谓风格迥异,独具匠心。

以下是蒙古族服饰的特点以及
风格介绍:
一、材质特点
1、织锦服饰:边角处绣有花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服饰,选用的面
料以丝绸、绸缎为主,精致细腻,颜色鲜艳,在蒙古聚集地,绣有象
征牛、马、流星等图案,既精致又古朴。

2、绒羊绒服装:绒羊绒服装多以毛料、布料为主,穿上舒适温暖。


古族里特有的暖和大衣就是用绒羊绒制作,有多种服饰,如围裙、腰带、头巾等;
3、皮革服饰:皮革服饰以兽皮,牛皮为主,制作手工艺精湛,运用草
木籽、珍珠、勾结和刺绣工艺,美轮美奂,image得当。

二、风格表现
1、民族风格:蒙古族服装讲究民族风格,采用民族服饰贴近生活,穿
上更显朝气蓬勃,气质十足,在蒙古聚集地里深受欢迎;
2、古长袍风格:古长袍风格,以古代长袍装束服饰为主要基础,采用
尤拉缝纫,服饰上刺绣锦缎象征金玉良言,以体现蒙古族特有的古朴
恬雅;
3、彩绘服饰:彩绘服装以多种颜色的刺绣、缝纫服饰的漂亮花样为主,
以明亮的外衣让人驻足,展现蒙古族别致的浪漫风采。

三、搭配特点
1、元素向着古典化、农耕化发展:主要有“内宽袖短,外宽袖长”的制服设计,外套以古色调为主调,搭配精致的刺绣图案。

2、元素来源丰富:采用朋克、民族、文艺复兴、棱角时尚等元素,并对采用的元素进行改造,形成蒙古族独特的风格。

3、搭配彰显现代时尚:融合现代和老派的风格,既保留传统,又有现代气息,营造出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服饰穿搭。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定稿版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定稿版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定稿版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蒙古族的服饰文化是他们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介绍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一、服饰的种类蒙古族传统服饰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夹袄、长袍、袍褂、马褂和靴子。

夹袄是蒙古族的主要上衣,通常由丝织品或皮革制成,有长袖和翻领。

长袍是蒙古族的传统外套,前后闭合,具有保暖和隐形性的功能。

袍褂是一种宽松的外套,与长袍类似但不完全一样。

马褂是一种不对称的外套,通常有一侧较长。

靴子是蒙古族的传统鞋类,由皮革制成,具有保暖和防滑的功能。

二、颜色的象征意义三、装饰的细节蒙古族服饰的装饰非常讲究细节。

常见的装饰包括刺绣、珠子、纽扣、饰带等。

刺绣是一种蒙古族特有的装饰技艺,通过在服饰上刺绣花纹,可以增加服饰的美观和独特性。

珠子是蒙古族服饰中常见的装饰品,可以增加服饰的亮度和华丽感。

纽扣和饰带也是常见的装饰品,可以调节服饰的松紧度和形状。

四、服饰的功能蒙古族服饰不仅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有实用的功能。

由于蒙古族生活在北方的寒冷地区,他们的服饰通常有保暖和防寒的功能。

例如,夹袄和长袍都是由厚实的丝织品或皮革制成,可以有效地保护身体免受寒冷的侵害。

同时,蒙古族的服饰还具有防风、防水和防滑的功能,适应草原环境的特殊要求。

五、服饰的意义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具有深厚的意义。

首先,蒙古族的服饰是他们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象征。

通过穿着传统服饰,蒙古族人表达了他们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崇敬。

其次,蒙古族的服饰也是社交交流和亲友间互赠礼物的方式。

蒙古族人会通过送礼物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深情厚意。

最后,蒙古族的服饰也是重要的节日和庆典活动的一部分。

在传统节日和庆典中,蒙古族人会穿上盛装,展示自己的美丽和优雅。

总之,蒙古族的服饰文化是他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蒙古族的服饰种类丰富多样,颜色象征意义强烈,装饰细节讲究,功能实用,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其传统服饰渗透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展现出辽阔草原上的粗犷豪放和淳朴纯真。

下面将从简繁艺术两个方面解读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特征。

一、简艺术特征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简洁而大方,体现出草原民族的豪放和朴实。

其主要特征包括:1. 颜色淳朴: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颜色大多以深色系为主,如黑、灰、棕等。

这些颜色不仅与草原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也表现出蒙古族民族性格的豪放和坚毅。

2. 刺绣粗犷:传统的蒙古族服饰通常会在衣服的边缘和领口等处进行刺绣装饰。

这些刺绣图案线条粗犷,色彩鲜艳,通常采用对称或镜像的方式进行设计,表现出蒙古族民族的勇敢和坚毅。

3. 肥大款式:蒙古族服饰的剪裁和款式通常都比较肥大,给人一种潇洒豪放的感觉。

男性的长袍多为宽松的蓬松裙摆,女性的长袍也是宽大而飘逸的。

4. 原生材料:蒙古族传统服饰多采用天然的优质羊毛、骆驼毛等材料,这些材料质地坚韧,保暖性能好,也具有很强的环保特性。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繁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服饰的工艺和装饰上,展现出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精湛的手工艺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刺绣工艺: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刺绣工艺精湛,图案多为草原上的马、羊等动物、鲜花和祥云等。

刺绣工艺细致而繁复,色彩饱满而富有层次感,体现了蒙古族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

2. 皮革制品: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民族服饰还常常采用皮革装饰,如腰带、鞋子等,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经常采用雕刻、刺绣等技术,展现出蒙古族人民的勤劳和巧手。

3. 银饰装饰:传统的蒙古族服饰还会搭配银饰品进行装饰,如银钉、银扣、银环等,这些银饰品制作工艺考究,图案多为草原的花草和动物,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4. 多层叠穿:蒙古族传统服饰通常以多层叠穿为特色,上装、中装、下装都十分丰富,这种多层穿着不仅能够保暖,还能够展现出蒙古族服饰的繁复和多样化。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图片及特征蒙古族的特色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图片及特征蒙古族的特色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图片及特征蒙古族的特色
蒙古族服饰充满特色,在文化的表达上能够体现出蒙古
族的古老文化特性。

蒙古族的衣服主要有马褂、长褂、围裙等,此外还有珍贵的帐棚和软甲。

其中,马褂是由原始部族穿着,一般都用毛皮、皮革、棉布等材料制作而成,有褂子和袖子两部分组成,可使服饰更加保暖。

长褂是马褂长版,把服饰垂到膝盖以下,上面用皮带系紧,更加保暖,而且上装带有花纹,更能展示出蒙古族的特色。

围裙有很多类型,一般用棉布或毛皮做成,其花纹、色彩等十分精美华丽,有着表示蒙古族干旱自然环境雅致的特点。

帐棚是蒙古族古老的住房,用棉布、皮革和骨架制作成,覆盖在帐棚上的毛皮能够保护家中的人们不受冷风侵扰,表示了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特色。

蒙古族的软甲是用铁锈色的毛皮制作而成,软甲上有各种精致图案,显示出蒙古族威武、英姿的特色。

在整个蒙古族的文化中,服饰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
仅是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有 itself的艺术形式,表达着创造力与审美的观念。

蒙古族的服饰不仅具有实用的作用,而且能够体现出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特色。

通过一览服饰图片,不难发现它们搭配着美丽的色彩,精致的图案,完美地体现了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精髓。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内蒙古赤峰地区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之一,蒙古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文化也是别具特色。

蒙古族服饰在设计、图案和颜色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了蒙古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

本文将对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进行介绍,以带领读者了解蒙古族服饰的风格和特点。

一、服饰类别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分为男性服饰和女性服饰两大类。

男性服饰包括“哈达”、“贝子”、“达拉”等,而女性服饰则包括“博凤”、“凤羽”、“汉风”等。

“哈达”是蒙古族男子头饰的一种,通常由细绢或雪纺缝制而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而“贝子”是蒙古族男子的一种盛饰,多用来缀在头上的帽子和头巾上,用以体现男子的权势和形象。

至于“达拉”,则是指男子的外衣,多为长袍式的服装,色彩上注重对比,图案上多以草原、马群为主题。

而女性服饰在图案和颜色上更为绚丽多彩,有着独特的装饰和制作工艺,在服饰上体现出了蒙古族女性柔美的一面。

二、颜色图案蒙古族服饰的颜色以浓淡明朗,图案以简洁多姿为主要特点。

在颜色上,蒙古族服饰常以鲜艳的红、明快的蓝、沉稳的黄为主色调,以突显出蒙古族服饰的鲜明特色。

而在图案上,常以鹰、马、锦、格子等为主,这些图案多与草原牧民的生活和生产有关,反映了蒙古族服饰与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密切联系。

蒙古族服饰上还常常绣有一些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如蒙古族服饰上常见的龙凤图案就是代表吉祥如意的象征。

三、制作工艺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主要有刺绣、缝制、编织等。

在工艺上,蒙古族服饰是以手工制作为主,尤其在刺绣工艺上更是独具匠心。

蒙古族服饰的刺绣工艺以针线绣制和草编织为主要方式,不仅绣制出了美丽的图案和色彩,而且还注重对服饰质地和手感的处理,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蒙古族服饰的缝制工艺也是非常讲究的,其缝合线条细密,线路流畅,质地细腻,耐穿易洗,深受人们的喜爱。

编织工艺方面,蒙古族的服饰以皮毛编制为主,废旧的皮件常被重新加工,制成各种服饰饰品,体现了蒙古族的朴素和节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服饰美学特征分析■苑秀明蒙古族传统服饰反映了蒙古族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具有显著的游牧民族特性和美学特色。

通过对蒙古族传统服饰特征的分析以及对蒙古族服饰与其他民族服饰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族服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而形成和发展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美学特征。

一、蒙古族服饰整体风格蒙古族服饰的基本款式特征为长袍、腰带、大靴,面料敦厚粗犷,色彩鲜艳,且极为讲究饰品,冠饰独具特色。

其整体表现出质朴粗犷、雄健奔放的沉稳风格,自由大方中不失细腻精致,朴实中散发着自然舒展的浪漫情怀,古朴中散发着时空的神秘感。

从表象形式来看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服装式样简单,强调整体美感,删除了一些繁复的细节。

传统蒙古族服饰通常是长袍配合腰带、靴子、配饰。

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袖长且带马蹄袖,高立领或大翻领,右衽,多数地区为扇形大下摆不开衩,袍身宽大严实,封闭性很强,羊皮袍比较普遍,一般需要八张羊皮来制作,其款型处处体现着对游牧生活环境的暗和与顺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冬季防寒护膝,杂的思想情趣。

在中国,自古就以“黄”为贵,被尊奉为高贵而神圣的“正色”,象征宇宙万物之色由此派生,并且人们将黄色予以幸福的含义,借助这种光芒的色彩,将人们的无限寄托表现出来。

黄色与任何颜色匹配后都会用自身的光芒笼罩整个区域,就像欢快的民族乐曲,有“纵情高歌”、有“热情欢舞”,尤其其中的某些华彩段落,象黄色一样,将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人们肉眼可识别的颜色是成千上万的,原色有各自的间色,间色通过调配,又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彩倾向。

就像音乐旋律的种种变化,每一个音符的跳动,无不可以用微妙的颜色予以转化,这种抽象的、鲜明的情感变化,需要人们用身心的共同感受来创造出更多耐人寻味、别具哲理的色彩语境。

尽管,共感联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集中在造型艺术这一个领域与范围内,而且,共感联想也不仅仅是人类独有的特殊心理活动,但是仅就色听共感而言,无数艺术家利用这一才能,创造出了无数精彩的艺术作品,也日渐成为更多艺术作品独有的表现方式。

正如后印象派大师高更说的那样:“颜色本身给我们的感觉就像谜,也只能照谜一般的逻辑来使用,人不单只是用颜色来画,还用颜色来制造音乐,这种感觉流溢自颜色的本身、颜色的本质、颜色奥秘如谜的内在力量。

”〔5]参考文献:〔1〕崔唯,谭活能著.色彩构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二版.〔3〕〔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色彩论〔M〕.常又明译,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5〕〔日〕塚田敢.色彩美的创造〔M〕.易利森译,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与研究内蒙古艺术2008.139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白天穿在身,晚上还可以当被盖,大襟很长,又带里襟,扣子错开钉,撩起来干活方便,放下来可以暖肚防寒。

服装外形及内结构线条端庄流畅富有运动感,而且注重旋律美的表现,使各组成部分既富有变化又相互协调,构成整体的艺术美感。

第二、在处理主次关系上,多采用面积大小、质地优劣、装饰疏密等对比手法来突出主体,富有装饰情趣。

如传统蒙古袍大多有制作精美的镶边,利用和袍身面料具有对比效果的材质、色彩、制作工艺等手段使衣边与袍服大身之间形成面积、肌理、装饰疏密上的强烈对比,从而使平面裁剪的袍服具有立体美感。

第三、色彩采用具戏剧性,往往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常用面积大小的对比手法实现整体的和谐与平衡,注意色调和色度的处理。

另外同类色和邻近色也大量的使用,在色彩使用时注重配置组合效果和环境特性。

二、蒙古族服饰视觉因素的美学特征1、蒙古族服饰与视觉空间距离服装是形态各个要素构成的可视因素,空间感是这种视觉现象的决定因素。

蒙古族服饰很好的适合了其服饰的视觉空间距离。

从设计角度来讲,蒙古族服饰所处的空间是完全开放空间,开敞式的空间对人的视觉阻拦是极弱的。

蒙古族服饰在造型、色彩、材料整体组合中体现出强烈的视觉扩张感,在视觉通畅的开阔空间中强化了着装形象的存在感。

2、蒙古族服饰视觉因素的美学特征(1)造型整体造型稳健,线条舒展奔放。

男装多直线呈T型,夸张肩部,挺拔而有力,上松下紧,富夸张效果,衬托男性豪迈刚健的威武形象。

女装则上紧下松,袍服多呈A型、X型,体现女性线条美,曲线在造型中大量使用,衬托出女性的温柔与婀娜。

造型特征主要采取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强调等表现手法。

对称与均衡的美学法则是蒙装造型的主要构成方式,从西到东各部服饰无论是整体的服饰造型还是局部的饰品,随处可见中轴线的造型,有的中轴线是概念形态的,是靠两边的对称组合烘托出来的。

但是从蒙古族服装的具体物象中可以看出大至各式坎肩或套裤、外套等,小至头饰、靴子、绣片,直观的对称排列构成几乎在所有的服装造型中可见,如鄂尔多斯妇女传统服饰中从头饰到奥吉款式装饰都极力的表现了对称的魅力。

对称法则在服饰中广泛运用,其实是与人体的平衡性有直接关系。

从发生学角度讲,是实用功能引发的美学法则。

当然,蒙古族服饰已经超越功力目的,在设计上是有意识地运用对称法则,使得服饰具有端庄、严肃、平稳、大气的整体性格。

衡是量的表示,从形和量的方面给人均衡的感觉,蒙古族服装设计上的均衡法则运用也随处可见,如宽腰带和长袍在色彩和面积的对比中实现视觉的均衡感,头饰和服装的量感均衡等等。

对比也是蒙古族服装惯用的造型方式,通过对比来凸现特征使特点强烈的更加突出,使特点含蓄的更加神秘。

如服装注重边饰尤其是上衣襟的边饰最为复杂精美,男子服饰一般是上下装饰的繁简对比来凸现男子T型服饰特点,女装则注重头饰和衣襟饰边,紧身“奥吉”几乎全由精美镶边构成突出女性体形的美感,而内穿的长袍除袖口外,几乎不作装饰,整体服装在对比中实现风格的统一感。

(2)色彩通过对比总结可见,蒙古族服饰色彩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型:第一、服饰色调多以红、黄、蓝、绿、青、紫、粉、白、黑、深赭等对视觉冲击力强的纯色为主。

在整体服色基础上服饰局部多采用亮丽明快、对比强烈的红与蓝、黑与白、黄与紫等色彩。

比如繁复精致的镶边,以色块递增与排比的规律拼接,构成明快和谐、生动活泼的色彩效果。

这样复杂的色彩堆积是在图纹饰边中进行,所以构成整体效果,不会喧宾夺主。

强化了服饰及其配件间的整体协调统一,延展了服饰文化的视觉创作艺术空间,并加强了服装整体包装效果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传达。

服装色彩与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相和谐,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色彩选择源于栖息地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与自然斗争的表现,在蒙古高原广阔的生活环境中,只有鲜亮的色彩才会被感知,证明个体的存在。

色彩在情感表现上给人积极乐观、纯洁天真的感受。

其二、服饰色彩虽然鲜艳明丽,却不杂乱,一艺术设计与研究内蒙古艺术2008.140般以主色调为主,表现的是对比活泼的审美情调。

服装一般以蒙古袍大身色彩为主色调,利用饰品和附件色彩对比增加情趣。

其三、追求庄重深沉色彩的类型。

如传统服饰用色,以白色为崇尚色,象征纯洁善良、吉祥和平。

(3)面料蒙古族服饰面料的外观肌理、物理性能以及可塑性都很恰当的表现了其服饰造型和色彩风格。

日常生活装多采用光板绵羊皮、棉布或毛向内的羊毛裘、自捻羊毛制成的毡,粗犷凝重中显现生命的朴实单纯,温暖中洋溢着自然的生机,材料富有原始情趣和肌理美感。

面料内在品质与服装造型和色彩的设计和谐统一。

如粗犷的光板皮料,肌理特点明显,很好的配合了长袍造型特征突出、随意性强的特点。

另外,面料的组合使用也在服装上大量使用,不同肌理风格的对比使用丰富了服装的视觉效果,最常使用的是皮毛和锦缎的组合方式。

三、蒙古族服饰所反映的审美情趣“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敕勒歌》所描述的草原景观。

大自然变换无穷的美无时不丰富着蒙古人的感觉神经、浸润着他们的心灵。

因而也造就了蒙古人对美的天生的敏感和特殊的理解,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也是对蒙古草原千年来游牧审美的继承和发展。

对美的理解和追求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更多的是对美的创造。

与他们生活最贴近的服饰成为最直接的对美的表达方式,也因此形成了蒙古族服饰浓郁的抒情意味和浪漫主义色彩。

a.阳刚之美蒙古人刚毅豪爽,崇尚勇敢和力量,威武强壮、勇猛的勇士被视为美的象征。

服饰的整体造型特点充分演绎了这样一种雄健豪迈、洒脱浪漫的阳刚之美,浑然大气的蒙古袍、造型独特的帽饰,无一不流荡着一种豪放与大气,显示着生命的活力与民族的自信,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乌珠慕沁男子冬装,锦缎于皮毛的搭配,长筒靴与蒙古袍的组合,使男子形象给人大气勇武的心理感受。

b.崇尚自然蒙古服饰粗犷朴实,散发着浓厚的自然情趣,是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对自然无比崇敬的直接体现。

采用自然原料制作服装,用动物皮毛缝制的皮袍朴实敦厚,用羊毛檊制的毡子、织成的氆氇别具自然的肌理美感。

采用金、银、铜、铁、珊瑚、玉、骨等制成的佩饰更显现着朴拙随意的自然情趣,在服饰价值观里,天然便意味着最美和最好。

c.崇尚明快、纯净的色彩蒙古族服饰上对红与绿、黄与紫及赤与蓝等纯度极高、反差极大的色彩运用反映出蒙古人对鲜艳色彩的偏好,另外,蒙古人崇尚白、青等纯净色彩,也折射出他们坦荡率直、热情果断、是非分明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方式。

草原生活是单调寂寥的,只有鲜亮的色彩才能表达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而配色中黑、金等间色的采用使的蒙古族服饰呈现出大气沉稳的美感又折射出其民族悠久的历史沉淀感。

d.追求形式美、严格遵循对称法则蒙古族服饰遵循形式美的对称法则表现在服装样式的对称,服饰上的镶边、刺绣的纹样、图形的对称,以及饰物的对称等等诸多方面。

如“奥吉”长坎肩,整个服装色彩复杂,但在缝制中从款式到饰边都严格对称。

另外刺绣精美的蒙古布靴子也是严格遵循对称法则。

各部妇女头饰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仍遵循了对称这一形式美的古老法则。

参考文献:[1]段梅.东方霓裳: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乌云巴图,格根莎日.蒙古族服饰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3]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1[4]嘎尔迪.蒙古文化专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5]刘晓刚.中国古代服装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与研究内蒙古艺术2008.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