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九章 新闻图片后期处理的原则及基本方法_3036098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新闻图片后期处理的原则及基本方法
一、新闻图片后期处理的原则
新闻图片的后期数码处理应该是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下对初始作品的合理处
理。
相对于传统相机,数码相机应用于新闻摄影为我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技术
性能的优越性,但数码后期处理技术出现让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
并不是所有对新闻图片的任何技术处理都是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的。
新闻图片的后期数码处理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经过处理后的新闻图片甚至可
能更具真实性。
新闻报道就是媒体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叙述、组合等方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摄影记者是要通过选择主体、选择背景、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拍摄手法,体现意图和倾向。如今的新闻图片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主题是否突出,突出主题也就要求作者要
将所有表达的倾向性明白无误地在图片中“说”出来。
后期数码处理对哪些新闻摄影照片是必要的、适度的?哪些是必须禁止的?新华社
中国图片总汇编辑部与2007 年 4 月23 日发布了一个关于新闻图片进行后期处理的规定。对新闻图片的影像质量、构图、无关主题的背景进行适当处理进行了业界的规范。
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对新闻图片进行后期处理的规定
签约摄影师应尽可能向编辑部提供成品稿,自己完成必要的后期技术处理(仅限于
压缩数据量和剪裁等)。对新闻图片进行技术处理应以再现拍摄现场的真实情景为原则,任何可能对读者信息接受造成误导的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对新闻图片的后期技术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利用Photoshop 等图片编辑软件只能重定图片大小以及平衡色彩和色调。对照片
进行任何本质修改将以制作假新闻照片论处。
2、不允许在画面上进行添加、合成、拼接和掩盖等造成原有视觉信息和空间关系改
变的加工。
3、可以适度调整照片的明暗和反差,但要确保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的真实气氛。
4、可以校正偏色,但不允许大幅度改变色调,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不失真”的范
围之内。
5、可以修掉画面上因非拍摄原因造成的污点。
6、使用拼版、多次曝光、加滤镜等特殊手段拍摄、制作的照片均需在文字说明中加
以注明。
7、对于没有EXIF 原始数据或有任何许可范围外改动痕迹的图片,图片总汇将不予
处理。
8、因后期技术处理不当导致新闻照片失实,给新华社造成不良影响的,当事人除承
担有关责任外,图片总汇将立即终止其发稿资格,并在网上予以公示。
中国图片总汇编辑部2007 年 4 月23 日五大图片网站出台图片处理规范图片规联合发表抵制虚假新闻
图片公告假新片公
摄影技术已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摄影图片通过数码技术手段能出现千变万化
的结果。这就使得新闻摄影面临新技术的挑战,数码技术也给制造虚假新闻照片提供了
条件以致真伪难辨。极少数摄影师以种种不正当理由,对新闻图片滥用数字技术进行随
意修改并发表刊登,这严重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从小的方面说,是造假者的职业道
德丧失,严重的虚假新闻将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
2007 年08 月27 日,由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人民图片网、中国新闻图片网、五洲
传播图片库及东方IC 图片中心等 5 家国内权威图片网站联合发表了抵制虚假新闻图片
的公告,这是每一名新闻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拍摄、发表新闻图片的行为准则。
五大图片网站抵制虚假图片联合公告摘录
——图片报道要确保其真实、客观、公正。反对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虚构和捏造新
闻事实,反对拍摄重现的新闻事实。反对摄影师干预新闻现场或对被拍摄对象进行导演
摆布拍照。
——不允许摄影师对拍摄的原始数码图像文件的数据作任何修改。绝不允许在照片
上随意增加影像或者删除局部影像,甚至改变画面内容(剪裁画面中无关的部分除外)。
——为了让照片保持画面清晰精确,对色彩或灰度只能作有限度的调节。对照片的
润饰仅限于去除画面上的擦痕或斑点。为了保证原创图片的真实性,照片色彩只能稍加
调节。出现反常色调时,要在图片说明中加以说明。
——摄影师在拍摄和制作拼贴组合图片、蒙太奇式组合图片、人物肖像、时尚或家
居设计插图等专题类摄影作品时,应该在图片说明中标明所采取的摄影和制作手段。例
如,应当标注“数字合成图片”。本条叙述的情况适用于非报道类的说明性配图。
——摄影师应给图片标注清晰的图片说明,说明文字要含新闻的基本要素,必要时
交代新闻背景。
——图片文字说明和标题要实事求是,反对图文不符、夸大其词、虚张声势的不良
文风,更反对无中生有的图片说明造假行为。
——在采访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应该尊重被摄者的隐私权。
——坚持抵制低级庸俗之风。不拍摄、不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违反
法律法规以及迷信、淫秽等有害信息的图片。
——依据以上规定,我们将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一旦发现摄影师有违反以上规定的
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所有图片网站将联合一致取
消其签约摄影师的资格,并在各图片网站公布其造假行为。
从上述的业界规则可以看到,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一名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必备
素质,也是新闻图片进行后期数码处理的根本前提。
案例:1 月9 日至1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江苏省考察工作。这是1 月10 日温家宝来到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信息学院看望师生时,一位学生把
一条自己织的围巾给总理围上。
这是一张发布在凤凰网上关于温总理到学校看望师生的新闻图片。再来看看在新华
网图片总汇发布的这张照片,经过对比,可以看到凤凰网发布的是经过后期处理的。从
两张照片对比看到,未经处理的画面略微有点欠曝,而经过处理后的图片,感光准确,
信息饱满,新闻主题突出,画面色彩均衡,同时又完整地保证了其真实性。这样经过处
理的图片,是符合后期处理原则的。
二、新闻图片后期处理的基本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