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应用现状,评价其合理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6月~2008年5月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对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所用抗菌素种类和数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1800份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有976份,使用率为54.22%。三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分别为23.47%和21.01%。其中联合用药312份,占32.00%。DDDs前四位的均为口服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结论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整体上存在用药起点高、档次高的问题,并存在预防用药、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不合理等现象。分析结论显示,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问题不容忽视,基层医院作为患者就诊的第一站,更应该慎重而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减慢细菌耐药的几率。

[关键词] 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临床用量最多的药品之一。目前,国内医院应用抗菌药物比较普遍,滥用情况严重,特别是基层医院,硬件与软件力量薄弱,更易造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病原体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对多种药物不敏感,表现出耐药性(resistance),从而不仅仅增加了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本文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基层医院门诊使用抗菌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以及搞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7年12月~2008年5月门诊处方1800份。记录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口服剂型处方数,注射剂型处方数,抗菌药物名称、给药方法、日剂量、用药天数、联用种类、联用天数、患者的疾病诊断等信息。

1.2 方法用统计软件SPSS对抽查的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抗菌药物使用率,口服剂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用药频度进行数据分类、排序、统计等处理。

1.3 分析指标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药品使用情况的分析判断指标。用药频率(DDDs)=总用药量/DDD。DDD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及《新编药物学》(第16版)[1]及《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2]推荐的成人每日平均维持剂量确定。未收载的其他药品按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来确定。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方式1800份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有976份,使用率为54.22%。其中联合用药312份,占32.00%,在联合用药中以二联为主,二联应用有300份占30.73%,三联用药12份占1.23%, 四联用药未发现。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方式,见表1。

2.2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率分析按《新编药物学》(第16版)的分类方法,本次抽查分析的抗菌药物分为7类,为了了解头孢菌素类的具体使用情况把头孢菌素类分为一、二代头孢和三代头孢(四代头孢属限制级用药,未使用)进行调查,见表2。

2.3 用药频度分析抽查处方所得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3。

3 讨论与分析

3.1 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从表1显示,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5

4.22%,高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50%的规定和WHO<30%的规定[3]。而比其它医院的87.20%和79.00%低[4]。急诊科和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高达80.56%、74.44%,提示有滥

用的现象,妇产科68.89%、外科68.33%、五官科65.00%,都明显偏高。抗菌药物单联用药率为68.04%、二联用药率为30.73%、三联用药率为1.23%,二联、三联用药率偏高,特别是三联用药,有滥用、大包围用药的情况。

3.2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表2显示,三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分别达到23.47%和21.01%,是临床最广泛使用的品种,其中以高价,医保用药品种最多。二者新产品多,尤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方便,无需皮试,抗菌谱广,临床应用普遍,但耐药率也在增长。三代头孢主要应用于杆菌感染,目前由于这一原本适用于较严重感染的抗菌药物被广泛运用,产生了破坏抗菌药物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使肠杆菌科等多种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耐药。青霉素类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分别为16.09%和1

4.55%,也是主要使用的品种。由于基层医院所处的社会环境,诊所、药店滥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严重,加上基层医院细菌敏感性实验条件有限,抗菌药物的选用不能做到有的放矢,造成细菌耐药率升高,迫使医生在选用抗菌药物的时候起点较高、档次高。

3.3 用药频度分析表3显示,DDDs前十四位均为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前四位为口服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通过统计,2007年12月~2008年5月门诊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口服剂型所占的百分比率为63.18%,这符合抗菌药物应用的原则, 能口服的药物不肌注给药, 能肌注用药者不静脉给药, 尤其对轻症感染或胃肠道感染者更应强调口服给药。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为儿科抗感染的首选用药,与儿科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情况相符。注射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和其他β-内酰胺酶、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有关。硫酸依替米星针排名第十四位,而氨基糖苷类药按《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对门诊、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不宜选用该类药物治疗,本次调查,门诊在未能有效监测肾毒性的情况下,大量使用硫酸依替米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3.4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本次分析除对用药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外,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作了一些归纳总结,主要有:(1)病毒性疾病或无明显细菌感染适应症而选用抗菌药物:上呼吸道感染中90%为病毒感染,而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的疗效不确切,但仍然应用;(2)存在感染而未明确为何种病菌感染时,大包围用药。如抗病毒和抗细菌药联合应用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一般的感冒。(3)给药方案不合理:多数抗菌药物按每日1次给药方案进行治疗,血药浓度达不到MIC值或超过MIC的时间未延长,不但起不到抗感染作用,还容易造成细菌的耐药。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来说应该尽可能使其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延长。青霉素类药物及其它头孢菌素类药物半衰期不到1h,常规剂量下,24h 给药3次时其血药浓度大于MIC时间不到50%,因此每日应用药4~6次[5]。(4)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偏长。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疗程最长者14d,为“上呼吸道感染”病例。

4 结论

总之,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也将增多,造成菌群失调、机会性感染、大量抗菌药物耐药等,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及广大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基层医院作为患者就医的第一站,更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尽可能减少、减慢细菌对药物的耐受性,从而为严重、难治性感染赢得治疗的时间,提高治愈的几率。基层医院要切实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关于抗菌药物管理的要求,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医院内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办法,降低抗菌药物特别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指标,调整用药途径的结构,考虑感染病例应积极送检并针对送检率低阳性率低的各种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定期公布医院细菌敏感谱,使抗菌素的使用有的放矢,从而达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