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过程中抗炎因子白介素(IL)4、10、13、16等升高水平及升高持续时间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ELISA检测178例炎症患者血清IL4、10、13、16等因子水平,以及各因子升高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多数IL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发病1~2 w后,感染组IL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自身免疫组不能恢复正常水平,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不同组间多数IL水平异常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两组间多数IL水平有显著差异,自身免疫组IL水平异常持续时间长于感染组。

【关键词】炎症反应;白介素;感染;自身免疫

白介素(IL)4、10、13、16是少数集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IL。IL与炎症关系的研究报道已较深入,但老年感染性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炎症之间免疫抑制性IL的差别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炎症患者多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异常升高持续时间方面的差异,探讨该类因子在不同炎症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揭示两类炎症反应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2~2004年住院炎症患者178例,分为感染性炎症90例(感染组)和自身免疫性炎症88例(自身免疫组)。感染性炎症包括脓毒血症22例,急性扁桃体炎10例,急性肺炎、支气管炎49例,急性肾盂肾炎5例,急性化脓性脑膜炎4例;自身免疫性炎症包括成人still病23例,类风湿关节炎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9例,皮肌炎5例。两组男∶女均为1∶1,年龄60~8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无其他急慢性疾病。各组疾病诊断按《实用内科学》标准。健康对照组50例(学生)。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者于发病时、发病后72 h、1、2、4 w采集静脉血,检测各细胞因子水平,再于发病后3个月(可能已出院)、6个月、1年复查。所有入选者均按协议完成观察期限内指标测定。各疾病治疗均为常规治疗。

1.2.1 血清IL4、10、13、16测定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值,测定仪为北京核仪器厂提供。试剂盒由法国DIACLONE、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2.2 血清采集

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20℃保存至同批测定。3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1。健康对照组IL4、10、13、16含量分别为(10.88±2.13)、(15.00±1.33)、(5.50±1.23)、(82.80±21.30) ng/L。感染组发病后各因子水平均升高,于发病1~2 w后下降至正常水平;自身免疫组表1 各组患者IL4水平比较(略)

IL4、13降低,IL10、16增高,各因子水平迟至2 w才开始逐渐恢复,各因子在观察期限内均不能恢复并稳定至正常水平,表 2 各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比较(略)表3 各组患者血清IL13水平比较(略)表4 各组患者血清IL16水平比较(略)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发病时IL4、10、13水平自身免疫组低于感染组,IL16自身免疫组高于感染组(P<0.05)。

2.2 两组患者各抗炎因子变化持续时间

感染组各因子升高持续时间为10~18 d,自身免疫组则分别为30~330 d,见表5。表5 两类炎症患者各抗炎因子变化持续时间比较(略)

3 讨论

临床上炎症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炎症。从本质上讲,两类炎症均与生物学因素(抗原)有关,但结果却不同。IL家族作为一

类细胞因子,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产生,作用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或其他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部分或全过程,在免疫激活、免疫趋化、免疫应答、炎症放大或炎症抑制方面起重要作用。自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会议上首次命名IL1以来〔1〕,已有30余种IL得到国际公认。目前已知,大多数IL在免疫反应中都发挥免疫增强作用,只有少数几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中,IL4、10、13、16最为典型。多项研究显示,本组因子水平在哮喘、变态反应、感染性休克时均有不同程度变化〔2,3〕。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各IL水平均有异常变化,但变化幅度和持续时间不同。感染组中各因子水平多于发病后升高,72 h 后开始下降,1~2 w后降至正常水平,且不再升高。自身免疫组中IL4、13水平发病后降低,IL10、16水平升高,2 w后缓慢恢复,并且直到观察结束,仍有3种IL水平不能恢复正常(IL4、10、13),甚至出现反复的现象。炎症时,病原微生物(细菌、原虫、病毒)及其产物均能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启动IL的基因转录与合成〔4〕。使其产生增加〔5〕。变态反应、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时,B细胞、T细胞异常活化,膜表面分子(包括IL)异常表达〔6,7〕。本组细胞因子均为抗炎因子,系Th2细胞分泌,能抑制Th1细胞增殖,从而降低致炎因子功能,有利于炎症反应停止。感染组中,本组因子水平明显增加,有助于清除致炎因素,机体重新恢复免疫稳态。自身免疫组中,本组因子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IL4、13水平低下,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

中促炎因素反复或过度放大〔8〕,使得细胞因子平衡被打乱,抗炎因子分泌低下有关,使机体不能恢复免疫稳态,甚至累及到自身组织,导致机体组织及功能损伤,从而表现为一种非良性过程(恶性炎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组间IL水平升高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别(P<0.01),感染性炎症中多数因子水平升高呈单峰形态,自身免疫性炎症诸因子变化各异,恢复缓慢,其过程复杂,呈双峰甚至多峰形态。由于两种炎症过程预后迥异,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结局间因果关系,十分复杂,深入探讨炎症时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窦肇华,张远强,郭顺根,等.免疫细胞学与疾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6:85683.

2 Ayala A,Chung CS,Song GY,et al.IL10 mediation of activation induced Th1 cell apoptosis and lyphoid dysfunction in polymicrobial sepsis〔J〕. Cytokine,2001;14(1):3748.

3 Calandra T,Echenacher B,Roy DL,et al.Protection form septic shock by neutralization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J〕.Nat Med,2000;6(2):164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