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
摘要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应以人为本,讲究艺术性。
艺术化的教育批评,是沁人心脾的春风,是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教育艺术方式教师修养
陶行知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最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曾指出:“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
”要实现这一点,靠的不只是教师的学识,还要靠教师的精神面貌、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天天与学生打交道,可以说每天都要批评学生。
对学生的批评是一门艺术。
怎样按照陶老的思想,掌握好这门艺术,使我们的学生“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路上走”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实施批评,就是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促进他们改进自己的言行,并在以后不断改进、完善自己,走向成熟。
批评学生的本质应该是爱学生,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教师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法,以达到好的效果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值得我们深究。
首先要准确恰当,言之有理。
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能压服,只能说服,不能专制,只能讲道理。
批评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既不能轻描淡写,更不能草率从事,要认真对待,抓住要害,触及灵魂深处。
既要讲原则,又要讲团结,既严且慈,刚柔相济,言之有威。
教师在说理方面,千万不要掉以轻
心,要像上课那样认真备课,深思熟虑,然后找到一个最适合该学生独特个性特征的切入点。
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在批评错误的同时要表扬优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优点视而不见,没有说到要点上,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缺乏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造成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全面,失去自信心。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是个人形象的一次全方位的展示。
批评学生是为了帮助教育学生,是为了把他们身上的各种优点和长处都充分地发挥出来。
那种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只会伤害师生感情,而达不到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使学生提高觉悟,认清是非,变得更有修养。
可当教师在批评时缺乏道德修养,怎么会让学生有道德修养呢?所以,我们批评学生时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行为给学生作出榜样。
如孔子说过,为政与施教一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陶老也强调正人必先正己,他指出:“盖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人生利者。
”批评的语言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是最严厉的批评,也要使学生受到文明的教育,切不能用不文明的行为来教育学生。
批评更要分场合,择时而行。
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从爱护学生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尽量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提出批评,免得使对方受自尊心的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
批评教育学生应该找一个适合的场合进行谈心,可以于走廊阳台旁,校园小道上,花圃旁,还可以在上放学的路上……另外,把握最佳时机也很重要。
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产生需要时,我们再进行教育,才会达到预期的
效果,否则很可能效果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
孙子兵法上说:“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在学生情绪激烈或者敌对对,不宜进行批评教育,而应该耐心等待,人为创造一个缓冲阶段,进行“冷处理”。
老师要尽可能从侧面间接批评学生,措辞要含蓄、委婉。
学生也都有对错的观念,做错了,他一般情况下应该已经很内疚了。
这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严厉批评,从心理上来说,学生会更加内疚,会去尽力做得更好。
相反,不顾及学生的自尊,态度生硬,学生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对于错误明知故犯、自暴自弃,这就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了。
再者,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把握原则,注意尺度,本着“就事论事、平等信任、以理服人”的原则。
批评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心情。
多年的教育工作,我见过师生激烈的对峙、冲撞的场面,有的还酿成了悲剧。
很多都是因为老师批评学生时自己的心情不好导致的。
因此,我认为这一点特别重要。
坏心情使豁达的老师失去可宽容的美德;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丧失理智,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让老师树“敌”太多,失去大部分学生的支持;造成情绪污染,影响学生的心情,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导致恶性循环,使师生关系越来越坏。
可以说心情不好时批评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它让批评这把教育者手中的利器成了双刃剑,伤了学生,也伤了自己。
因此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应尽量避免这种无效的批评。
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表扬,从而获得心理的
满足,这是人之常情。
没有人愿意失败,愿意长期被人批评。
因此,批评学生时,不能只盯着缺点不放,似乎是一无是处。
应该看到无论任何人总是有一些优点、长处的,成绩差的可能体育好,不守纪律的可能头脑灵活,要在批评中适当表扬,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
人听了表扬后的批评,更容易接受。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应以人为本,讲究艺术性。
艺术化的教育批评是沁人心脾的春风,是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它更是一只号角,让“忠言”不再逆耳,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效果,催人不断奋进。
但愿我们每一位老师能吹好这只号角,适时、适事、适人、适度、适情地批评教育学生,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