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作家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台湾女性文学创作代表人物

林海音(1918~2001),本名林含英,台湾省苗栗县人。1948年底从北平返回台湾。曾任《国语日报》编辑、《联合报》副刊主编。1967年创办《纯文学》月刊,次年创办纯文学出版社。结集问世的小说、散文、随笔、评论、儿童文学、剧本共计29 部。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烛芯》;长篇小说《晓云》《春风丽日》《孟珠的旅程》;散文集《冬青树》《两地》《剪影话文坛》《家住书坊边》等。

孟瑶(1919~2000),本名扬宗珍,生于湖北汉口。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1949年迁台,一直任教于大学中文系。历任台中师范学校、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兴大学中文系主任。

孟瑶代表作有《心园》《穷巷》《屋顶下》《乱离人》《黎明前》《危楼》《畸零人》《剪梦记》《这一代》《磨剑》《满城风絮》《望乡》《一心大厦》《春雨沐沐》《女人,女人》,以及历史小说《杜甫传》《龙虎传》等。

郭良蕙,山东巨野县人,1926生于河南开封市。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48年迁台,曾创办《世界音像》杂志。1953年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已出版作品60余种。

郭良蕙的作品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银梦》《禁果》《第三者》《台北的女人》等;长篇小说《黑色的爱》《心锁》《遥远的路》《四月的旋律》《金色的忧郁》《黄昏来临时》《我心·我心》《早熟》《焦点》《邻家有女》《蚀》《花季》《两种以外的》等。

琦君(1917~2006),本名潘希真,浙江省永嘉县人,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央大学、中兴大学教授。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与他年说梦痕》《母心似天空》《水是故乡甜》,小说《菁姐》《百合羹》《橘子红了》等。

张秀亚(1919~2001),河北省沧县人,北平辅仁大学西语系毕业。曾主编《益世报》副刊,来台后任静宜英专、辅仁大学研究所教授。散文、小说、诗歌作品结集为41种。张秀亚主要出版有散文集《三色堇》《牧羊女》《怀念》《爱琳的日记》《北窗下》《湖水·秋灯》《白鸽·紫丁花》《杏黄月》等,小说《寻梦草》《七弦琴》等。

蓉子(1928~),本名王蓉芷,江苏省吴县人,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服务部实验科毕业,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企业管理教育中心结业。主要写作新诗,兼及散文和儿童文学。蓉子主要出版有《青鸟集》《七月的南方》《维娜丽莎组曲》《天堂鸟》《这一站不到神话》《只要我们有根》等17种诗集,散文集《千泉之声》等。

罗兰(1919~),本名靳佩芬,今天津市宁河县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师范部毕业,台湾警察广播电台节目制作兼主持人,有散文、小说、剧本、论述31种结集出版。罗兰主要作品有系列散文《罗兰小语》《罗兰散文》以及《给

青年们》《歌与春及花》等多种散文集;小说《花晨集》《绿色小屋》《飘雪的春天》等。

聂华苓(1925~),湖北省应山县人,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毕业。1949年定居台湾,任《自由中国》文艺编辑。1967年和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一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聂华苓出版有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三生三世》;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王大年的几件喜事》;散文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

欧阳子(1939~),女,本名洪智惠,台湾省南投县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小说创作班硕士。后定居美国。出版有小说集《那长头发的女孩》《秋叶》,散文集《移植的樱花》《生命的轨迹》等。

於梨华(1931~),浙江省镇海县人,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新

闻硕士。曾执教美国,后专事写作。於梨华主要出版有长篇小说《梦回青河》《变》《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考验》《傅家的儿女们》《三人行》等,中短篇小说集《归》《雪地上的星星》《白驹集》《会场现形记》等。

谢霜(1943~),本名谢文玖,台湾省苗栗县人,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长篇小说《梅村心曲》《渡》《耿耿在此心》《梦回呼兰河》等;散文集《绿树》《心画》《抹不去的苍翠》《无声之声》《霜天小品》《青山的邀约》等。

李昂(1952~),本名施叔端,台湾省彰化县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毕业,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戏剧硕士,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昂主要出版有:小说集《混声合唱》《人间世》《爱情试验》《杀夫》《她们的眼泪》《花季》《暗夜》《一封未寄的情书》《甜美生活》《北港香炉人人插》等;长篇小说《迷园》《自传の小说》等。

廖辉英(1948~),台湾省台中县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职广告公司,任《妇女世界》、《高雄一周》总编辑,现专事写作。1982年跻身文坛,以长篇创作为主。

廖辉英主要出版的小说有:《油麻菜籽》《不归路》《盲点》《今夜微雨》《窗口的女人》《朝颜》《木棉花与满山红》等30余部,另有散文集《谈情》《说爱》《自己的舞台》《两性拔河》等。

朱秀娟(1936~),江苏省盐城人,台湾私立铭传商业专科学校毕业。多年服务于香港、美国以及台湾商界。

朱秀娟主要出版有:长篇小说《雨荷》《再春》《破落户的春天》《归雁》《万里心航》《女强人》《花落春不在》《没有明天的女人》《丹霞飘》等;短篇小说集《走上艳红的地毯》等。

曾心仪(1948~),本名曾台生,江西省永丰县人,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系夜间部毕业。《台湾日报》《民众日报》记者、编辑。结集出版的中短篇小说有《我爱博士》《彩凤的心愿》《那群青春的女孩》《猫女》等。

张晓风(1941~),浙江省金华县人,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出版有《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黑纱》《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三弦》《从你美丽的流域》等散文集,另有《晓风戏剧集》等戏剧集。

二、香港女性文学创作代表人物

20世纪60年代,香港成为一座国际性的经贸大都市。在东西方文化冲突、接受、融合进程中成长起来的香港文学,具有鲜明的都市文学特征。香港新文学起步较晚。在五四新文学影响下,新文学获得较大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文化人南下,活跃了香港文坛。

1997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中英政权交接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西西西西是香港现代主义的重要作家,她的小说是现代主义与本土性相结合的实践。

自称其小说为“顽童体”的“童话写实”:把童话和小说两种文体复合起来,将香港历史、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童话的思维和语言记录下来。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我城》,短篇《浮城志异》等。

亦舒:香港第一个将爱情小说定位于城市的作家。亦舒小说中探讨的是城市人在内化了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后所剩无几的爱的能力。亦舒的爱情故事,能把握生活与浪漫的辩证关系,写出现代商业社会中男女的恋爱困境。都市、都市女性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亦舒小说的基本要素。《我的前半生》续写鲁迅《伤逝》中人物的香港故事。离婚后的子君,在个人奋斗的经历中,头脑灵活了,精神独立、成长了。亦舒在关注现代女性出路与命运的同时,也表现了女性自身的弱点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困惑。

亦舒将充满欲望的城市和女性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揭示拜金的都市现实对爱情的异化,如《喜宝》和《胭脂》。

亦舒常为中产阶级女性“画像”,如《曾经深爱过》和《银女》。

亦舒注重开掘人的情感世界,表现人性深层的悲剧。小说常出现与爱情相反的力量—寂寞与死亡,如《玫瑰的故事》《她比烟花寂寞》。

亦舒用死亡的痛苦隔断阳世的深情,如《香雪海》《曾经深爱过》。

梁凤仪 1989年起,梁凤仪以《豪门惊梦》、《千堆雪》、《九重恩怨》等长篇小说轰动了香港文坛。

梁凤仪讲述财经界、商场里的爱情故事。小说探讨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她们经历了依附男人—被男人遗弃—自立的精神成长。

林燕妮林燕妮是善于言情的女散文家,出版有《懒洋洋的下午》《粉红色的枕头》等十几本散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