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范围】

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胱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六淫侵袭感受寒邪内侵腹中,伤及中阳,凝滞气机,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绌急,不通而痛;夏月酷暑,外感暑热之邪,暑热夹湿,内结于腹中肠间,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情志因素七情过极,脏腑气机逆乱,气化失常,使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气病及血,血行不畅,血瘀络脉闭阻不通而痛。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食物内停于肠道滞而不化,腑气阻滞不通,或食物停积不化,酿成湿热结于肠,腑气不通;或过食生冷瓜果、饮料,中阳受戕,运化失司,寒积于中,使气机不和运行受阻,腹部脏器之经脉气血运行失畅;恣食辛辣之品,助阳生火,或过食膏粱厚味,助湿生热,致火热、湿热之邪壅遏肠道,气机阻滞不通。以上因素均可引起腹痛。

4.劳逸失度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日久则阴血不足,精气衰少,腹部经络血脉失养,不荣而发生疼痛。

5.正虚由于禀赋不足,素体阳虚,中阳衰惫,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煦、濡养,引起疼痛。

6.其它多由腹部手术以致经络受损,脏器之间粘连,使局部气血流行不畅或瘀滞不通,不通而痛。

二、病机

1.发病一般来说,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2.病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与大小肠及肠间经脉、脾、胃、肝、胆关系密切。

3.病性不外虚、实及虚中夹实三类。实者为寒邪内阻,湿热积滞,气滞血瘀f虚者为中虚脏寒;虚中夹实者为正虚而感邪。

4.病势病之初多为实证,日久可向虚实夹杂证、虚证发展。

5.病机转化因不通而痛的实证,日久不解,损伤正气,可以形成不荣而痛的虚证,同时虚证腹痛又可因复感诸邪,或痰浊、瘀血、食积、湿热等内留转为虚中夹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2.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放散与转移、范围、过程及诱因、病史和其它伴随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确诊。

3.腹部查体及必要的理化检查有助于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胃脘痛二者鉴别要点在发病部位的不同。胃居上脘,疼痛部位在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而腹痛疼痛部位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

2.蛔厥突发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并向背部放射,常常突发突上,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常为胆汁,也可吐出蛔虫,间歇期呈隐痛或完全不痛。多见于青少年,初次发病者多,反复发作者少,有吐蛔、驱蛔史。腹部查体多无阳性体征。便常规检查、肝胆B超检查、静脉胆道造影、钡餐十二指肠造影有助于确诊及鉴别。腹痛的疼痛部位与蛔厥不同,不难鉴别。

3.脾心痛突发上腹剧痛,并向肩背部放射,疼痛持续剧烈如刀割样,病人常自觉L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早期多伴恶心、呕吐,但吐后腹痛不缓解,腹部疼痛程度与区吐频度相一致。多于暴饮暴食后急骤起病。查体可见上腹部压痛、反跳痛、黄疸,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脐周围皮肤呈淡蓝色或棕褐色瘀斑,或侧腹部皮肤呈淡蓝色或棕褐色瘀斑。血常规、血、尿淀粉酶测定、胰蛋白酶含量测定、B超检查、X线腹平片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而腹痛无向肩背部放射的表现,不难与脾心痛鉴别。

4.胆石症右上腹季肋处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右肩或右肩胛下角

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黄疸等症状。胆石症很少有痛及脐腹和小腹者,与腹痛不难鉴别。胆囊B超检查,X线胆道造影检查有助鉴别。

5.肠痈初起为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呈钝痛、胀痛,数小时至24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此时疼痛呈持续性,并逐渐加重,早期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或其附近的局限性固定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血常规、腹部B超、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6.尿石症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小腹、外阴及大腿内侧放射、伴腰酸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多突然发作,但有反复发作病史。查体肾区叩击痛或少腹有压痛。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x线腹平片或肾盂静脉分泌造影及肾、膀胱系B超有助于鉴别。

7.胸痹心痛不典型者发病可以出现腹痛症状,但逐渐出现心前区疼

痛表现,严重者可伴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病人有胸痹心痛病史,服用治疗胸痹心痛的药物后腹痛症状可消失。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检查有助于鉴别。

8.腹腔内肿瘤癥积腹痛固定不移,并可于疼痛部位触及包块。多见

于中老年人。腹部B超、CT、MRI检查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慢性腹痛急性腹痛起病急骤,疼痛剧烈,病程短,数小时

至数天不等,需紧急处理;慢性腹痛起病缓慢,疼痛缠绵,或痛势不甚,病程长,可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常反复发作。

2.辨病位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之初起所致腹痛,痛在脐腹,病位多在肠胃;痛在少腹,伴有肝气郁结之象,因情志而致或触发者,病位多在肝;腹痛绵绵,痛在小腹者,病位在肾、脾。

3.辨病性痛势急剧,呈暴痛拒按,伴腹胀、呕逆者,属实;痛势隐隐,或久痛,喜按或可按者,属虚;疼痛急迫阵作,口渴身热,喜凉,便秘或大便秽臭者,属热;疼痛拘急,腹鸣切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者,属寒;疼痛时轻时重,攻冲走窜,伴胸胁不舒,嗳气腹胀,得矢气而后快,每因情志变动而疼痛加重,属气滞;疼痛呈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甚者可扪及包块,舌质隐青,或有瘀点、瘀斑者,属血瘀;疼痛欲便,便后痛减,伴嗳腐苔腻者,属食积。

二、治疗原则

腹痛以“通”立法,但决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分别施以“实者攻之”,“虚者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滞者通之”,“积者散之”。同时注意通补关系。“不通而痛”,为实证疼痛的病机,治当通利祛邪;“不荣而痛”为虚证疼痛的

病机,治当温补扶正。

另外,对于急性腹痛诊断尚未确定者,当禁食、胃肠减压,严禁滥用止痛剂、泻剂、灌肠或注射刺激肠道蠕动的药物。应静脉补充水、电解质、营养,有厥脱征象或有厥脱者,应积极抗厥脱治疗,若有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三、分证论治

1.寒凝腹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