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中文摘要 0

Abstract (1)

1 前言 (2)

2 文献综述 (3)

2.1道德敏感性 (3)

2.2利他行为 (4)

3问题提出 (5)

4 方法 (6)

4.1被试 (6)

4.2研究工具 (6)

4.2.1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问卷 (6)

4.2.2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 (6)

4.3数据处理 (6)

5 结果 (8)

5.1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分析结果 (8)

5.2网络道德敏感性与性别及年级的差异分析结果 (8)

6 商议 (10)

6.1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结果分析 (10)

6.2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 (10)

6.3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现状分析 (11)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13)

8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附录 (18)

中文摘要

道德敏感性是指在现实复杂情境中个体对道德问题的觉察能力,它是道德行为的一部分,是理论上道德行为发生过程的初始环节,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情境下的道德,包括道德敏感性问题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利他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不求回报甚至需要付出代价的助人行为,已有研究表明道德敏感性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它与利他行为在现实和网络情境下都表现出复杂的关系,本文尝试使用问卷测量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和网络利他行为,证明二者具有正相关,还发觉网络道德敏感性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在年级上则存在差异,为未来研究揭示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德敏感性,网络道德,网络利他行为

Abstract

Moral sensitivity describe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sensitively that some aspects of a complex issue have moral implications,it’s a part of moral behaviour an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ocess of moral behavior.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the moral sensitivity in network situation has become a research subject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ltruism behavior belongs to prosocial behavior.It’s the tendency to help others without expecting of any favor in return.Many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at there i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sensitivity and altruism behavior .This study measures college st udents’moral sensitivity and altruism behavior with two scales ,and the result examines that they are positively related,then putting forward suggestion to future studies.

Keywords:Moral Sensitivity,Internet Moral,Internet Altruism Behavior

1 前言

道德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许多研究者都曾定义过道德这一概念,并提出过相应的理论框架。Rest(1984)提出的四成分模型就是其一,他将道德行为划分为四种成分,分别是道德敏感性、道德推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其中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是该模型中的第一部分,其内涵包括对情境中的道德方面的理解,即敏锐地察觉到某一情境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和对各种行为可能造成结果的认知。

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网络道德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主题之一。网络道德是人们在网络情境下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漆小平,

2003),是使用电子信息网络时发生的社会行为的伦理准则(严耕, 陆俊, 孙伟平,

2000)。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有关网络道德或计算机伦理的研究开始涌现,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异同也在许多著作中有了详细的描述。吕本修(2012)总结了网络道德不同于现实情境中的道德的以下特点:(1)自律性:网络道德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更为宽松,社会舆论、身份、声誉等因素对网络使用者的约束更小,使人更可能表现出自身真实的道德需要和潜在的道德追求;(2)生成性:现实社会的道德已经趋于稳定,而现今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则更多是出于现实社会的道德准则的照搬和直接借鉴,它尚没有形成固定的系统,因而还处在形成的过程中;(3)底线性:在现实社会的道德中,底线道德与崇高道德共存,是二者的统一,而网络道德来源于全球的文化,其具体内涵千差万别,甚至有些方面是完全相悖的,这使得网络道德存在很大的争议和不确定性,因此网络道德亟待寻觅各个文化的共同点并达成最低底线的共识。

如上文所述,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既有相关又有相异,研究网络情境下的道德现象,格外是作为道德推断和道德行为的前置部分的道德敏感性,对于了解网络道德现状,更好的指引人们在网络社会中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2.1道德敏感性

道德敏感性最早被Rest(1984)在其道德行为的四成分模型中提出,四成分模型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道德模型,它没有将道德从知、情、行这三个层次进行简洁划分,而是将道德行为产生的四个心理成分组合成一个复杂的系统。Rest提出,在解释实际情境中的各种道德问题时,可以将四成分模型作为一个理论框架,但他同时也指出,这四种成分并非单纯按顺序依次进行,而是在认知与情感的复杂作用下,有时分别出现,有时相互作用,比如个体能否察觉出情境中的道德问题决定个体在行动时是否会进行道德推断或产生道德动机,但同时道德敏感性也会受到道德推断和道德动机的影响。这与实际情境中道德问题的复杂性有关,格外是一些现实世界中的道德难题,例如死刑、人类基因技术或者堕胎(Troy, 2004)。

后续的研究者对道德敏感性的定义和解释进行了新的探究,有研究者将道德敏感性定义为个体将潜在的道德内涵从其他信息中识别出来的能力(Bebeau,

1985)。还有研究者对道德敏感性这一概念进行了细分,认为其包括道德知觉以及道德解释两个成分,而且它们具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Narvaez,

1996),前者是无意识的直觉感受,只涉及对有无道德因素的感知和情感感受,后者受意识控制,是认知对具体道德问题的加工。而Reynolds(2006)提出访用道德意识一词代替道德敏感性,他认为个体在做出道德决策和道德行为之前一定首先察觉到道德问题的存在并将道德因素从情境的其他干扰因素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在解决某一行为是道德还是不道德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区分道德与非道德,而道德意识更加着重描述对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分。对于如何测量道德敏感性,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探究,比如最早由Bebeau和Rest在1985年编制的牙科道德敏感性测验(DEST),该测试包括若干个假定的情境,让被试代入情境并接受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得出被试的道德敏感性。还有的研究者将道德敏感性操作定义为个体在某一情境中识别出道德问题的数量(Owhoso,

2002)。根据这一定义,一些研究者开发出了量表型的测量工具,比如,为了测量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Clarke在2002年使用社会科学中的道德难题为材料编制的科学领域道德敏感性测验(TE 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