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中文摘要 0
Abstract (1)
1 前言 (2)
2 文献综述 (3)
2.1道德敏感性 (3)
2.2利他行为 (4)
3问题提出 (5)
4 方法 (6)
4.1被试 (6)
4.2研究工具 (6)
4.2.1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问卷 (6)
4.2.2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 (6)
4.3数据处理 (6)
5 结果 (8)
5.1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分析结果 (8)
5.2网络道德敏感性与性别及年级的差异分析结果 (8)
6 商议 (10)
6.1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结果分析 (10)
6.2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 (10)
6.3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现状分析 (11)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13)
8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附录 (18)
中文摘要
道德敏感性是指在现实复杂情境中个体对道德问题的觉察能力,它是道德行为的一部分,是理论上道德行为发生过程的初始环节,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情境下的道德,包括道德敏感性问题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利他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不求回报甚至需要付出代价的助人行为,已有研究表明道德敏感性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它与利他行为在现实和网络情境下都表现出复杂的关系,本文尝试使用问卷测量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和网络利他行为,证明二者具有正相关,还发觉网络道德敏感性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在年级上则存在差异,为未来研究揭示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德敏感性,网络道德,网络利他行为
Abstract
Moral sensitivity describe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sensitively that some aspects of a complex issue have moral implications,it’s a part of moral behaviour an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ocess of moral behavior.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the moral sensitivity in network situation has become a research subject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ltruism behavior belongs to prosocial behavior.It’s the tendency to help others without expecting of any favor in return.Many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at there i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sensitivity and altruism behavior .This study measures college st udents’moral sensitivity and altruism behavior with two scales ,and the result examines that they are positively related,then putting forward suggestion to future studies.
Keywords:Moral Sensitivity,Internet Moral,Internet Altruism Behavior
1 前言
道德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许多研究者都曾定义过道德这一概念,并提出过相应的理论框架。

Rest(1984)提出的四成分模型就是其一,他将道德行为划分为四种成分,分别是道德敏感性、道德推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

其中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是该模型中的第一部分,其内涵包括对情境中的道德方面的理解,即敏锐地察觉到某一情境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和对各种行为可能造成结果的认知。

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网络道德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主题之一。

网络道德是人们在网络情境下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漆小平,
2003),是使用电子信息网络时发生的社会行为的伦理准则(严耕, 陆俊, 孙伟平,
2000)。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有关网络道德或计算机伦理的研究开始涌现,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异同也在许多著作中有了详细的描述。

吕本修(2012)总结了网络道德不同于现实情境中的道德的以下特点:(1)自律性:网络道德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更为宽松,社会舆论、身份、声誉等因素对网络使用者的约束更小,使人更可能表现出自身真实的道德需要和潜在的道德追求;(2)生成性:现实社会的道德已经趋于稳定,而现今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则更多是出于现实社会的道德准则的照搬和直接借鉴,它尚没有形成固定的系统,因而还处在形成的过程中;(3)底线性:在现实社会的道德中,底线道德与崇高道德共存,是二者的统一,而网络道德来源于全球的文化,其具体内涵千差万别,甚至有些方面是完全相悖的,这使得网络道德存在很大的争议和不确定性,因此网络道德亟待寻觅各个文化的共同点并达成最低底线的共识。

如上文所述,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既有相关又有相异,研究网络情境下的道德现象,格外是作为道德推断和道德行为的前置部分的道德敏感性,对于了解网络道德现状,更好的指引人们在网络社会中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2.1道德敏感性
道德敏感性最早被Rest(1984)在其道德行为的四成分模型中提出,四成分模型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道德模型,它没有将道德从知、情、行这三个层次进行简洁划分,而是将道德行为产生的四个心理成分组合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Rest提出,在解释实际情境中的各种道德问题时,可以将四成分模型作为一个理论框架,但他同时也指出,这四种成分并非单纯按顺序依次进行,而是在认知与情感的复杂作用下,有时分别出现,有时相互作用,比如个体能否察觉出情境中的道德问题决定个体在行动时是否会进行道德推断或产生道德动机,但同时道德敏感性也会受到道德推断和道德动机的影响。

这与实际情境中道德问题的复杂性有关,格外是一些现实世界中的道德难题,例如死刑、人类基因技术或者堕胎(Troy, 2004)。

后续的研究者对道德敏感性的定义和解释进行了新的探究,有研究者将道德敏感性定义为个体将潜在的道德内涵从其他信息中识别出来的能力(Bebeau,
1985)。

还有研究者对道德敏感性这一概念进行了细分,认为其包括道德知觉以及道德解释两个成分,而且它们具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Narvaez,
1996),前者是无意识的直觉感受,只涉及对有无道德因素的感知和情感感受,后者受意识控制,是认知对具体道德问题的加工。

而Reynolds(2006)提出访用道德意识一词代替道德敏感性,他认为个体在做出道德决策和道德行为之前一定首先察觉到道德问题的存在并将道德因素从情境的其他干扰因素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在解决某一行为是道德还是不道德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区分道德与非道德,而道德意识更加着重描述对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分。

对于如何测量道德敏感性,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探究,比如最早由Bebeau和Rest在1985年编制的牙科道德敏感性测验(DEST),该测试包括若干个假定的情境,让被试代入情境并接受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得出被试的道德敏感性。

还有的研究者将道德敏感性操作定义为个体在某一情境中识别出道德问题的数量(Owhoso,
2002)。

根据这一定义,一些研究者开发出了量表型的测量工具,比如,为了测量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Clarke在2002年使用社会科学中的道德难题为材料编制的科学领域道德敏感性测验(TE SS)。

2.2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它指出于自愿的、没有明显利己动机的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A ronson,
2005)。

利他行为来源于利他主义,这是一种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情愿帮助他人的倾向,Aronson认为这种由利他主义激发的亲社会行为,区别于期望得到某种回报的出于利己主义
的助人行为,格外值得关注。

网络利他行为是网络情境中发生的利他行为,它的实质仍是利他行为,但网络环境的特别性又使它区别于现实情境中的利他行为。

有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上的利他行为要多于现实社会中的利他行为(Wallace,2001;郭玉锦, 王欢, 2010),这可能解释为在网络上人们更情愿帮助他人,而且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其公开和共享的特性都使利他行为的受众更广(程乐华,
2002)。

有研究者推测网络虚拟空间和网络人际交往的隐蔽性减小了群体中“责任分散”的可能性,甚至与之相反,网络中潜在的助人者越多,越简单发生助人行为(王小璐, 风笑天, 2004)或者说网络情境下不存在“旁观者效应”(危敏,
2007)。

与此同时,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行为也存在着种种联络,二者不仅在实质上都是利他行为,还有研究证明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且现实利他行为通过网络社会支持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着网络利他行为(郑显亮, 2013)。

3问题提出
大学生作为马上步入社会的公民,他们的道德状况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同时大学生也是网络社会常驻成员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更多的参加网络社会交往,也必定会遭遇过网络情境中的种种道德问题。

有研究结果表示,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与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显著正相关(李婧,
2015),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对其在网络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多少具有预测作用,该研究将包括网络当事人敏感度在内的六个维度与网络利他行为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维度均呈显著相关。

另一研究则证明道德敏感性在人格特质及道德同一性和亲社会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亲社会行为间具有显著相关(范翠英,
2013)。

还有研究发觉道德同一性能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Sachdeva, Lliev,& Medin, 2009),也可能通过影响道德敏感性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Kroger, 2000; Roth, 2002),人格特质对亲社会行为也有直接影响,而且能通过对道德同一性及道德敏感性的中介作用影响亲社会行为(Schmitt, Gollwitzer, Maes,& Arbach, 2005)。

利他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它是亲社会行为的最高表现层次,目前尚没有研究证明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而且国内外对于网络情境下的道德敏感性的实证研究也存在空缺。

本研究试图使用问卷测量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及网络利他行为,探究二者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所得结果的差异,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以及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为未来教育者引导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在网络情境下更多的助人行为提供建议,并为之后网络情境下道德敏感性的研究提供实证研究资料。

4 方法
4.1被试
随机选取苏州大学在校学生345人,大一年级66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24人;大二年级8 7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46人;大三年级102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60人;大一年级90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53人;男生总162人,女生总183人。

4.2研究工具
4.2.1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问卷
为测量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采纳了范翠英编制的网络道德敏感性问卷(2013),共24个项目,其中2项为反向计分的项目,分为五个因素,分别为网络感受性、网络道德认知偏向、网络移情能力、网络人际反应性以及网络环境知觉。

问卷要求被试对每项所陈述的内容进行自评,采纳五点量表,选项从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到完全符合,每项得分在1到5之间,得分越高与项目的符合程度越高。

该量表的五个因素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52.96%,重测信度为0.87,各个因素的重测信度在0.53至0.82之间,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4.2.2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
为测量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采纳了郑显亮编制的量表(2010),该量表共26个项目,分为四个因素,分别是网络支持、网络指导、网络分享和网络提醒。

量表要求被试对进行项目描述的行为的频率进行自评,选项从从不、间或、经常到总是共四项进行计分,每项得分在1到4之间,得分越高进行每项行为的频率越高。

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59,分半信度为0.891,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4.3数据处理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查,如果发觉有问卷由漏填、错填等未按要求填写的情况,则该问卷作废。

本研究所有均输入计算机由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

5 结果
5.1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分析结果
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的平均总分为84.71,每项平均得分3.53,结果高于理论均值。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平均总分为52.84,每项平均得分2.03,结果低于理论均值。

计算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系数r=0.152**,二者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表 1 网络道德敏感性与利他行为的相关分析
M SD r p
网络道德敏感性84.71 4.24
0.1520.005
网络利他行为52.84 3.26
5.2网络道德敏感性与性别及年级的差异分析结果
在网络道德敏感性上,男生平均分为85.12,女生平均分为84.36,男生与女生在道德敏感性上没有显著差异(t(343)=1.671,p=0.096)。

表 2 网络道德敏感性与性别的差异分析
M SD t p
男生85.12 4.49
1.6710.096
女生84.36 3.98
在道德敏感性上,大一年级平均分为86.97,大二年级平均分为84.67,大三年级平均分为8 3.67,大四年级平均分为84.29,年级之前具有显著差异(F(3,341)=9.226,p=0.000),其中大一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大一与大二,其他三个年级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

表 3 网络道德敏感性与年级的差异分析
M SD F p 大一86.97 4.37
9.2260.000
大二84.67 3.86
大三83.67 4.04
大四84.29 4.18
表 4各年级间的网络道德敏感性的差异分析
F(p)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一
大二0.67(0.001)
大三0.65(0.000)0.60(0.095)
大四0.66(0.000)0.62(0.540)0.59(0.294)
6 商议
6.1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测验被试在网络道德敏感性问卷中得分高于理论平均分,表明大学生在网络情境中其道德敏感性水平较高,能够敏锐地领会道德问题的存在,并对复杂情境给予正确的反应,这可能表明大学生能够学习并领会大学课堂中的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他们比较关注道德问题,能够认识到网络上诸如诈骗、谣言、恶意炒作等行为的存在并从道德层面进行自己的推断,而且大学生也更加关注网络中他人的感受,会对网络上的那些良好事迹和感人故事感到欣慰,当他人在网络上诉说自己的不幸时也能给予理解。

而被试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中的得分则低于理论平均值,表明目前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利他行为还不太多,并不十分积极地对网络中的他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可能说明大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网络上他人的困难,但却缺乏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不能经常主动分享有用的资讯和资料给他人,在看到虚假信息时也不会主动举报,没有将帮助他人便利他人应用到实际网络活动中。

6.2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
根据研究结果,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这与之前的假设相符。

移情是道德敏感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移情水平的高低导致儿童对道德和非道德情境的认知加工产生差异(施宵霞, 郑信军, 2012)。

同时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也具有正相关,有研究者将被试对他人幸福的察觉和之后的亲社会行为多少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二者呈正相关的结论(Marsh, Ambaby, 2007),这两个结论可以作为道德敏感性与利他行为具有相关关系的解释之一。

移情是指个体察觉到他人情感并与之感同身受的能力,它从定义上就与道德敏感性具有相近之处,二者都强调对环境的领悟,但移情不仅限于道德问题,它存在于各种情境中。

移情水平高的个体,能够更加敏感地感受到周围人的情感,比如幸福或悲伤,这可能使他们在道德情境中对他人受到的不道德待遇产生更敏感的反应,表现出更高的道德敏感性,同时对道德问题的觉察以及对他人境遇的感同身受促使他们产生助人行为,乃至利他行为。

纵观以往的研究可以发觉,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并不仅仅局限于移情的作用。

人格因素如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等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对道德敏感性
产生影响(Schmitt, 2005; Harenski, 2009),而范翠英(2013)则在研究中将人格特质、道德同一性、道德敏感性都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认为人格特质和道德同一性能直接影响网络道德敏感性,并通过网络道德敏感性的中介作用,同时影响网络亲社会行为。

可见,人格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也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之一。

6.3大学生网络道德敏感性现状分析
道德敏感性在性别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这一问题在先前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争议。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并无性别差异,这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果相符(Reynolds, 2008; 范翠英, 2013),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支持在道德敏感性方面,女性要强于男性这一假设(Di You, 2011)。

支持后者的研究者认为,男性和女性被社会给予的性别角色不同,受到社会及周围环境的期望也不同,因而使女性具有更强的情境觉察能力,也使女性对道德事件更加关注,对道德问题的体会更深。

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测量道德敏感性的方法和所设立的情境对测量结果具有很大影响,被试对情境所涉及领域的熟悉度使道德敏感性具有情境特异性(郑信军,
2008),所以不同的测试情境下的结果可能不能相互比较。

网络情境不同于现实情境,人与人的交往形式更多地局限于文字交流,这使得个体所接受的信息更加单一和不全面,可能对情境的理解产生偏差,这可能使得女性在网络情境下没有表现出比男性更多的道德敏感性;而且由于网络情境更为宽松,网络交往更加隐蔽,个体受到的道德约束和社会期望都有所减弱,但是个体内在的道德需要或道德追求得以激发,这也可能使道德敏感性测验在网络情境中与在现实情境中得出不同的结果。

道德敏感性在年级上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大一年级的网络道德敏感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而其他三个年级之间不具有显著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大一学生刚刚从繁忙的高中学业中解脱,进入更加自由的大学校园,更加渴望展示自我并积极从事各种社团活动及志愿活动,对周围环境及社会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表现出更高的道德敏感性。

而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已经习惯并适应了大学生活,比起大一新生更忙于学业、升学或就业,因而没有表现出对网络上的道德问题或事件更高的关注。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次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测量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与网络利他行为,证明白二者的相关关系,探究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现状。

但是本次研究的被试都选取于同一所高校,且被试数量有限,所以其结论不能拓展到其他总体中去,可以扩大被试选取范围,增加被试数来让测量结果更加可信。

本次研究只是对网络道德敏感性及网络利他行为的粗浅的测量,虽然得出了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的结果,但这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还有待今后的研究者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而且本研究对道德敏感性的探究也非常有限,道德本身就受到认知、情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道德敏感性作为道德这一概念下的一部分,它不仅同样受到认知、情感的影响,还受到其他相关的部分,如道德推断、道德动机等,乃至其他心理现象的影响,要清楚地梳理并探究出道德敏感性与这些因素的关系还需要很多实证研究去探究,拓展并完善四成分模型,进展更加科学的道德理论框架是今后研究者需要深入挖掘的课题。

8 结论
本研究使用问卷方式测量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及网络利他行为,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及网络助人现状,得出二者间存在正相关的结果,并进行了网络情境下道德敏感性与性别及年级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道德敏感性在性别上没有差异,而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一年级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而其他三个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一下几个结论:
(1)在网络情境中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可以作为其利他行为多少的预测因素。

(2)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水平总体偏高,大学课程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3)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总体偏低,缺乏在网络中更加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

参考文献
陈会昌. (2004). 道德进展心理学.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丁芳. (2000). 儿童的道德推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 77-80.
范翠英. (2013). 网络道德心理研究.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李婧. (2015). 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研究及教育对策.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吕本修. (2012). 网络道德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漆小平. (2003). 解读网络. 中山大学出版社.
王小璐, 风笑天.(2004). 网络中的青少年利他行为新探.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01), 16-19.
危敏. (2007). 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山东大学.
严耕, 陆俊, 孙伟平. (2000). 网络伦理. 北京:北京出版社.
郑显亮, 祝春兰, 顾海根. (2011).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5), 606-608.
周守珍, 黄知荣. (2003). 心理学.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70-271.
Bebeau, M. J., Yamoor, C. (1985). Measuring dent al students’ethical sensitivity.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moral education, 49(4), 225-235.
Di You. (2011). Gender Differences in Moral Sensitivity:A Meta- Analysis.Ethics & Behavior, 21(4), 263-282.
Harenski, C. L., Kim, S. H.,& Hamann, S. (2009). Neuroticism and psychopathy predict brain activation during moral and nonmoral emotion regulation. Cognitive, Affective, &Behavioral Neuroscienc e, 9(1), 1-15.
Kirsi Tirri, & Petri Nokelainen. (2007). Comparison of Academically Average and Gifted Students‘S elf-Rated Ethical Sensitivity’.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Kroger, J. (2000). Ego identity status research in the new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4(2), 145.
Narvaez, D. F. (1996). Moral Perception: A New Construct?.
Rest, J. R. (1984).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morality. Morality, mor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24-38.
Reynoolds, S. J. (2006). Moral awareness and ethical predispositions: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recognition of moral issu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1(1), 233.
Sachdeva, S., Lliev, R., & Medin, D. L. (2009). Sinning saints and saintly sinners. Psychological Scienc e, 20(4), 523.
Schmitte, M., Gollwiter, M., Maes, J., & Arbach, D. (2005). Justice Sensitivity:Assessment and Location in the Personality Spac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1(3), 202.
Troy, D. (2004). Moral sensitiv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resolution of socio-scientific issue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3(3), 339-358.
Wallace, PM. (2001).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致谢
大学四年的学习马上结束了,我也马上就要离别这所教育我哺育我的学校了,相信在这四年中我学习到的一切会让我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深远。

怀着万分感谢的心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明教授,在我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他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我还要感谢陈艾睿学姐,她非常有耐烦地帮助我整理思路,规范格式,是他们的帮助让我顺利地完成了论文的写作。

接下来我要感谢这四年教育我的老师们,他们在课堂上或严谨学术或幽默风趣的教导,不仅教授给了我专业知识,还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我的舍友,她们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给我安慰,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暖和。

附录
亲爱的同学:你好!本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上网状况,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请不要漏题。

本问卷所得结果只做团体性分析,不做任何个别呈现,对外肯定保密,请放心作答。

谢谢你的合作与支持!
性别:□男□女
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年龄: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请你仔细阅读以下每一道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每道题都有5种选项(1.完全不符2.不太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项并划上“√”。

回答没有好坏之分,在同一题上不要斟酌太多时间,根据自己的第一反应尽快作答。

题目完全
符合
不太
符合
不确

比较
符合
完全
符合
1.在网络聊天过程中,我能很快地识别网友的情绪。

12345
2.上网时看到别人遭遇不幸,我深感同情和关怀。

12345
3.在众多的网络事件中,我不太关注与道德有关的事件。

12345
4.在网络上指责他人之前,我会先换位思考一下。

12345
5.我认为网络造假行为还有许多没被曝光。

12345
6.我认为网络恶意炒作的现象太多了。

12345
7.当我对网友不满时,我通常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

12345
8.我很关注网络中的不道德行为。

12345
9.在网络中看到别人因被骗而难过时,我也同样难过。

12345
10.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我能很快了解别人的感受。

12345
11.我能很好的理解网友的想法。

12345
12.上网时看到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心里真不好受。

12345
13.我很关注网络中与道德有关的现象和行为。

12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