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支护方案

一、设计依据

1、《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质建设工程公司,2011年11月。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11年11月基坑开挖图。

3、深圳市标准《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深圳市标准《深圳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09-2007)。

8、现场踏勘、专家评审意见以及本公司多年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及场地周边环境

场地位于北侧为学府路,南距滨海大道约350m,东距科苑南路约200m,交通较方便。

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995.14m2,地上建筑面积为81910㎡,地上层数43层,设3层地下室,建筑总高度为190.6m,裙房建筑地上高度25m;±0.000对应的绝对标高暂定为6.200m,场地设计地坪标高为5.70m,地下室深度分为6级,相对标高-4.40m~-18.60m。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主要为沿海滩涂,现有地形起伏不大。本场地已经人工填海整平为陆地,地面较平整,地表南部填土堆积较高,勘探期间孔口标高在4.70~8.53m之间,平均标高为5.38m,钻孔之间地面高差不大。

(一)工程地质条件

据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层按成因可分为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海积土层(Q m)、第四系残积土层(Q el)和下伏燕山期花岗岩(r52)。现按层序自上而下的顺序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 ml)

杂填土(层序号为①):褐、灰色,多呈松散状态,局部孔下部呈稍密状态。主要由含砂砾粘性土组成,建筑垃圾砼、砖块含量在10%~60%,多在30%左右,块径多在1~15cm,少量大于15cm;局部钻遇块径20~60cm微风化花岗岩块石;不均匀含少量生活垃圾。土质状态及成分极不均匀,不同地段不同深度变化均较大。该土层为新近堆填,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为 4.10~12.30m,平均为8.67m。做标贯试验16次,标贯击数值为2~17击,平均9.3击。

2、第四系海积土层(Q m)

根据土质成分不同,可分为二个亚层,其特征如下:

淤泥质土(层序号为②1):灰、灰黑色,流塑~软塑状态为主,局部呈可塑状态,粘性一般,不均匀含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含石英质粗砾砂约为30%,含少量有机质(含量在1.8%~2.5%,平均含量为2.5%)。该层仅在场地内ZK61、ZK62、ZK66、ZK67、ZK72、ZK75、ZK76、ZK80、ZK82、ZK84、ZK85、ZK89、ZK90、ZK91、ZK98、ZK100和ZK104号(17个)钻孔地段分布,厚度为0.60~5.50m,平均为2.09m;层顶标高为-3.34~1.10m,层顶埋深为4.10~8.60m。做标贯试验6次,标贯击数值为3~5击,平均3.8击。

砾砂(层序号为②2):灰色,饱和,稍密状态,砂成分为石英质,略具分选性,下部颗粒较粗,不均匀含淤泥质土约30%(含约 2.1%有机质)。该层仅在场地内ZK61、ZK78和ZK91号(3个)钻孔地段分布,厚度为1.40~3.10m,平均为2.10m;层顶标高为-3.68~-2.05m,层顶埋深为7.40~9.10m。做标贯试验2次,标贯击数值为8~14击,平均11击。

3、第四系残积土层(Q el)

砾质粘性土(层序号为③):褐、褐黄、灰白色,可~硬塑状态,原岩结构可辨,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石英质砂砾含量约为35%,粘性一般。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极不均匀,厚度为14.50~35.60m,平均为23.89m;层顶标高为-6.86~-1.58m,层顶埋深为7.00~12.30m。做标贯试验253次,标贯击数值为8~39击,平均22.5击。

4、燕山期花岗岩(r52)

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按风化程度不同由上而下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岩带。

全风化花岗岩(层序号为④1):褐、褐黄、灰白色,结构尚清晰,岩石完全风化解体,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手捏可成团。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极不均匀,层厚为2.50~25.00m,平均9.38m,层顶标高-37.90~-19.65m,层顶埋深为25.00~44.00m。做标贯试验107次,标贯击数值为40~69击,平均53.6击。属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

强风化花岗岩以下岩层详见设计依据1。

(二)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无地表水体。地下水根据其赋存介质及埋藏条件不同,可分三种类型: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其含水透水性不均匀,总体而言地下水量较贫乏;⑵第四系土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残积砾质粘性土中的孔隙水,地下水量贫乏;局部分布的第四系海积砾砂层中的孔隙水,地下水量较大,但因其粘粒含量较高连通性差且分布范围较小,其总含水量不大。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和中风化基岩裂隙中,根据钻探情况,其透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影响,其含水量一般。总体而言,场地内地下水含水量较小,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

临近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勘察期间(因场地范围较小施工期间漏水较多,地下水位较浅)钻孔中均见地下水,测得钻孔中稳定水位埋深为0.40~4.20m,标高为

3.72~5.50m。

四、基坑支护方案

本基坑支护深度为14.0~17.90m,局部深度18.60m,基坑周长约304.8m。基坑四周空旷,无重要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

基坑支护范围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淤泥质土、砾砂、砾质粘性土,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室外墙边线离用地红线仅为3.0m,基坑无放坡空间,采用垂直开挖和支护。

控制基坑的变形是本基坑首要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有效控制其变形,确保在基坑和地下室施工期间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采用桩锚支护结构较为可靠,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支护桩选择旋挖桩,水平受力构件采用预应力锚索,以控制其变形。

由于支护深度内分布有较厚的回填土,为控制基坑外地下水的下降,在此种地层和场地条件下,选用桩间三管高压旋喷桩和旋挖桩共同形成连续封闭的截水帷幕。

坑内地下水采用超前集水坑的方式进行降排,可满足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的要求。

五、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求

(一)旋挖灌注桩

1、旋挖灌注桩应跳桩施工,并在砼灌注完成24h后方可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2、施工中须严格控制泥浆的比重、粘度和含砂率等指标,并采用新鲜泥浆清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水下砼灌注。

3、旋挖灌注桩垂直度偏差≤0.5%,桩位偏差不得超过5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