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大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掌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建筑艺术 二、园林艺术 三、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第二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实用性与审美性 二、表现性与形式美 三、民族性与时代性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一)摹仿说 (二)巫术与图腾崇拜说 (三)表现说 (四)游戏说 (五)劳动说
二、对几种艺术发生的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艺术发生的原初形态 一、从石器的造型上看艺术的发生 二、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艺术的发生
(一)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艺术活动的社会功能? 2、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有哪些?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了解西方现代哲学与现代 派艺术,理解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了解宗教艺术,理解艺术与宗教的关 系;了解艺术中的道德内容,理解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对 艺术的渗透和影响,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的关系。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1
第一章 艺术的本2
质与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2
源
第三章 艺术的功2
能与艺术教育
第四章 文化系统2
中的艺术
第五章 实用艺术 2
第6章 造型艺术 2
第七章 表情艺术 2
第八章 综合艺术 2
第九章 语言艺术 2
第十章 艺术创作 2
第十一章 艺术作4
品
第十二章 艺术鉴4
赏
合计
32
实验学时 实习学时 总学时 1 3
二、表演性与形象性 三、节奏性与韵律美
本章教学重点是艺术特性。 本章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本质。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中国历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结合善(功利)来研究 2、结合具体的艺术样式、风格来研究 二、西方历史上对艺术的几类主要研究方法: 1、主观精神说 康德、尼采、克罗齐、科林伍德; 2、客观精神说 柏拉图、黑格尔等;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 4、形式主义 毕达哥拉斯;荷加斯;克莱夫·贝尔等; 5、结合社会历史文化 丹纳、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等。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 (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 征,认识并熟悉艺术主要门类的基本知识,从美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 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进而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 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 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 习的历史责任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的创作更有自觉性、思 想性、创新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运用跨学科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贯彻理论 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及相关领域发现、分析问题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实例与图片资料,对艺术的本质与构 成、艺术创作与流派、艺术发生发展、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进行深入
浅出的阐析与探讨。 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交流为辅,以相应的课内外练习
2
2
2
2 2 2 2 2 2 4
4
32
五、教材与参考书
使用教材: 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主要参考书: 1.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 版。 2.王岳川:《西方艺术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年4月。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的;艺术的社会功能。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二、审美教育作用 三、美感作用 第二节 艺术教育 一、中外历史上关于审美教育的论述 (一)中国 1、追求以仁为中心,以美善的结合为基础的审美境界。 2、重视艺术在陶冶性情上的作用。 3、近代 (二)西方 1、古代 2、近代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2027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Art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广告学方向)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艺术概论》是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方向)专业本科 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它概括、 简明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阐述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之间的基本问 题。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对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主要有哪些思路?
四、思考与练习:
1、中外历史上,对艺术的本质问题有哪些主要观点? 2、艺术的形象性特征主要有哪些? 3、艺术的主体性特征主要有哪些? 4、艺术的审美性特征主要有哪些?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艺术发生的原初形态;理解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 产劳动实践;掌握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欣赏和讨论相关实用艺术的图片和录像。
四、思考与练习:
1、结合实例说明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2、说明工艺美术品的实用和观赏的双重属性。 3、联系实例,说明园林艺术的特点、功能以及与建筑的关系。
第六章 造型艺术(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掌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搜集相关原始艺术资料,运用相关艺术起源理论来说明。
四、思考与练习:
1、关于艺术发生问题有哪些主要学说? 2、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关于审美教育的主要观点;理解艺术教育 的任务和目的;掌握艺术的社会功能。
1、熟悉艺术史; 2、掌握和使用分析工具。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艺术概论与美学概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思考与练习:
1、《艺术概论》的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艺术概论》? 3、《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一章 艺术本质与特性(3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对艺术本质的主要看法;掌握艺术的形象 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特性。
(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 (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审美性 (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艺术与哲学、宗教、道 德、科学的关系。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艺术同哲学的关系? 2、如何理解艺术同宗教的关系? 3、如何理解艺术同道德的关系? 4、如何理解艺术同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五章 实用艺术(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一、 文化与艺术
二、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一、 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
一、 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第四节 艺术与道德 一、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第五节 艺术与科学 一、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含讨论、作业、考勤)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 方式。布置4次作业,字数800-1500,以其平均分作为考查的最后成 绩。作业评分为四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平时成绩占总成绩 的30%;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的方式,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八、说明 (无)
为补充。通过抓好预习、授课、作业 、讲评、复习、考试等到环节, 把艺术理论的学习与艺术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3、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中外艺术史、文艺理论、美学等课程联系较为紧密。对文 学艺术发展历程及文艺基础理论的通关通识有助于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深 化。
4、 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 讲课学时
绪论
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门类划分;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创作 主体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的接受与艺术的功能等等。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
把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 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 生观;提高审美和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创作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二)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 表情艺术(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掌握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 音乐艺术
二、舞蹈艺术 第二节 表情艺术Fra Baidu bibliotek审美特征
一、 抒情性与表现性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大纲
绪 论(1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理解《艺术概论》的学 习目的,掌握《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重点:《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难点:《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方面: 1、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2、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 学、戏剧学;3、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 学、艺术管理学。 (二)《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绘画艺术 二、雕塑艺术 三、摄影艺术 四、书法艺术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造型性与直观性 二、瞬间性与永恒性 三、再现性与表现性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欣赏和讨论相关造型艺术的图片和录像。
四、思考与练习:
1、结合实例说明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2、建筑与雕塑都是占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但是建筑在哪些方面有 别于雕塑?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本课程涉及到美学、心理学、文艺学、艺术史等多方面的内容,针 对学生实际,教师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授要简明而有系统,着重阐述艺术的一般基础理论。力求做 到:
(1)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历程以及艺术家的创造和欣赏角度来揭 示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功能;
(2)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各种门类的艺术的特征和关系; (3)强调实践的观点,强调文学艺术实践,从而与美学、心理学 有区别。 2.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生动、直观的影 像资料来辅助理论教学,使学生加深了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加深对该课 程的兴趣。配合课堂讨论等互动形式,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可将在社 会生活中的艺术现象介绍给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 力,可采用作品分析、游览观光、社会调查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热情。也可鼓励学生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对学科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为学生开列艺术学必读书 目,要求学生按书目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若干篇。借助读书笔记,教师 可以窥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艺术理论的 重点和难点,提高写作水平,为毕业时写作相关论文打下基础。
本章要求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掌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建筑艺术 二、园林艺术 三、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第二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实用性与审美性 二、表现性与形式美 三、民族性与时代性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一)摹仿说 (二)巫术与图腾崇拜说 (三)表现说 (四)游戏说 (五)劳动说
二、对几种艺术发生的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艺术发生的原初形态 一、从石器的造型上看艺术的发生 二、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艺术的发生
(一)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艺术活动的社会功能? 2、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有哪些?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了解西方现代哲学与现代 派艺术,理解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了解宗教艺术,理解艺术与宗教的关 系;了解艺术中的道德内容,理解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对 艺术的渗透和影响,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的关系。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1
第一章 艺术的本2
质与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2
源
第三章 艺术的功2
能与艺术教育
第四章 文化系统2
中的艺术
第五章 实用艺术 2
第6章 造型艺术 2
第七章 表情艺术 2
第八章 综合艺术 2
第九章 语言艺术 2
第十章 艺术创作 2
第十一章 艺术作4
品
第十二章 艺术鉴4
赏
合计
32
实验学时 实习学时 总学时 1 3
二、表演性与形象性 三、节奏性与韵律美
本章教学重点是艺术特性。 本章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本质。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中国历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结合善(功利)来研究 2、结合具体的艺术样式、风格来研究 二、西方历史上对艺术的几类主要研究方法: 1、主观精神说 康德、尼采、克罗齐、科林伍德; 2、客观精神说 柏拉图、黑格尔等;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 4、形式主义 毕达哥拉斯;荷加斯;克莱夫·贝尔等; 5、结合社会历史文化 丹纳、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等。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 (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 征,认识并熟悉艺术主要门类的基本知识,从美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 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进而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 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 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 习的历史责任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的创作更有自觉性、思 想性、创新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运用跨学科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贯彻理论 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及相关领域发现、分析问题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实例与图片资料,对艺术的本质与构 成、艺术创作与流派、艺术发生发展、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进行深入
浅出的阐析与探讨。 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交流为辅,以相应的课内外练习
2
2
2
2 2 2 2 2 2 4
4
32
五、教材与参考书
使用教材: 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主要参考书: 1.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 版。 2.王岳川:《西方艺术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年4月。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的;艺术的社会功能。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二、审美教育作用 三、美感作用 第二节 艺术教育 一、中外历史上关于审美教育的论述 (一)中国 1、追求以仁为中心,以美善的结合为基础的审美境界。 2、重视艺术在陶冶性情上的作用。 3、近代 (二)西方 1、古代 2、近代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2027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Art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广告学方向)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艺术概论》是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方向)专业本科 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它概括、 简明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阐述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之间的基本问 题。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对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主要有哪些思路?
四、思考与练习:
1、中外历史上,对艺术的本质问题有哪些主要观点? 2、艺术的形象性特征主要有哪些? 3、艺术的主体性特征主要有哪些? 4、艺术的审美性特征主要有哪些?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艺术发生的原初形态;理解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 产劳动实践;掌握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欣赏和讨论相关实用艺术的图片和录像。
四、思考与练习:
1、结合实例说明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2、说明工艺美术品的实用和观赏的双重属性。 3、联系实例,说明园林艺术的特点、功能以及与建筑的关系。
第六章 造型艺术(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掌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搜集相关原始艺术资料,运用相关艺术起源理论来说明。
四、思考与练习:
1、关于艺术发生问题有哪些主要学说? 2、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关于审美教育的主要观点;理解艺术教育 的任务和目的;掌握艺术的社会功能。
1、熟悉艺术史; 2、掌握和使用分析工具。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艺术概论与美学概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思考与练习:
1、《艺术概论》的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艺术概论》? 3、《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一章 艺术本质与特性(3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对艺术本质的主要看法;掌握艺术的形象 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特性。
(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 (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审美性 (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艺术与哲学、宗教、道 德、科学的关系。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艺术同哲学的关系? 2、如何理解艺术同宗教的关系? 3、如何理解艺术同道德的关系? 4、如何理解艺术同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五章 实用艺术(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一、 文化与艺术
二、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一、 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
一、 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第四节 艺术与道德 一、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二、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第五节 艺术与科学 一、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含讨论、作业、考勤)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 方式。布置4次作业,字数800-1500,以其平均分作为考查的最后成 绩。作业评分为四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平时成绩占总成绩 的30%;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的方式,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八、说明 (无)
为补充。通过抓好预习、授课、作业 、讲评、复习、考试等到环节, 把艺术理论的学习与艺术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3、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中外艺术史、文艺理论、美学等课程联系较为紧密。对文 学艺术发展历程及文艺基础理论的通关通识有助于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深 化。
4、 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 讲课学时
绪论
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门类划分;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创作 主体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的接受与艺术的功能等等。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
把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 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 生观;提高审美和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创作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二)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 表情艺术(2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掌握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 音乐艺术
二、舞蹈艺术 第二节 表情艺术Fra Baidu bibliotek审美特征
一、 抒情性与表现性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大纲
绪 论(1学时)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理解《艺术概论》的学 习目的,掌握《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重点:《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难点:《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方面: 1、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2、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 学、戏剧学;3、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 学、艺术管理学。 (二)《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绘画艺术 二、雕塑艺术 三、摄影艺术 四、书法艺术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造型性与直观性 二、瞬间性与永恒性 三、再现性与表现性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欣赏和讨论相关造型艺术的图片和录像。
四、思考与练习:
1、结合实例说明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2、建筑与雕塑都是占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但是建筑在哪些方面有 别于雕塑?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本课程涉及到美学、心理学、文艺学、艺术史等多方面的内容,针 对学生实际,教师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授要简明而有系统,着重阐述艺术的一般基础理论。力求做 到:
(1)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历程以及艺术家的创造和欣赏角度来揭 示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功能;
(2)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各种门类的艺术的特征和关系; (3)强调实践的观点,强调文学艺术实践,从而与美学、心理学 有区别。 2.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生动、直观的影 像资料来辅助理论教学,使学生加深了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加深对该课 程的兴趣。配合课堂讨论等互动形式,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可将在社 会生活中的艺术现象介绍给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 力,可采用作品分析、游览观光、社会调查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热情。也可鼓励学生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对学科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为学生开列艺术学必读书 目,要求学生按书目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若干篇。借助读书笔记,教师 可以窥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艺术理论的 重点和难点,提高写作水平,为毕业时写作相关论文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