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3

徐润林3

3

 孙逸湘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 通过对采自广东省大鹏半岛的土壤混合样品进行纤毛虫定性和相对定量的分析,研究了大鹏半岛土

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其群落由42种纤毛虫组成,其中包括我国的新记录种4个;主要种类有蝶形康纤虫(Cohnilembus vexillarius )、背沟肾形虫(Colpoda henneguyi )、斯氏肾形虫(C.steinii )、苔藓织毛虫(Hist riculus m uscorum )、近亲殖口虫(Gonostom um af f ine )、旋转单镰虫(Drepanomonas revolata )、有肋薄咽虫(L eptopharynx costatus )及高山长颈虫(Dileptus al pinus )等.通过对该地区土壤样品中纤毛虫的培养,发现该群落的优势种从培养初期的近亲殖口虫和苔藓织毛虫演变为蝶形康纤虫,进而演变为肾形虫.比较了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群落与其它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可能因素.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 群落结构 大鹏半岛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iliated protozoan at Dapeng Peninsula.XU Runlin and SUN Y ixiang (School of L if e Science ,Zhongshan U niversity ,Guangz hou 510275)2Chin.J.A ppl.Ecol .,2000,11(3):428~430.

Wi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iliated protozoan sample from Dapeng Peninsula ,Guangdong province was studied.The comunity consisted of 42s pecies of ciliates ,including 4new records in China.The major species were Cohnilembus vexillarius ,Colpoda henneguy ,Clopoda steinii ,Hist riculus m uscorum ,Gonostom um af f ine ,Drepanomonas revolata ,L eptopharynx costatus and Dileptus al pinus.Culturing the ciliated protozoan in laboratory showed that the s pecies succession of domimant s peies during the culture was from Gonostom um af f ine and Hist riculus m uscorum n the early stage to Cohnilembus vexillaria ,and then to Col poda spp.The difference of soil cliated communities between in Da peng Peninsula and other regions was compared ,and the possibl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fference were analyzed.

K ey w ords S oil ciliated protozoan ,Community structure ,Dapeng Peninsula.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730070).

33通讯联系人. 1998-04-16收稿,1998-07-28接受.

1 引 言

土壤原生动物是土壤生物食物链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们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不仅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分泌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以及对某些土壤害虫起到生物控制的作用.同时,土壤原生动物还可用于土壤生态环境的评价.土壤纤毛虫是土壤原生动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文献报道每克天然土壤中有数千乃至上万个纤毛虫个体

[2]

.尽

管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有了土壤原生动物研究的报道[1],但真正重视并系统研究土壤纤毛虫还是近20年来的事情.在我国,有关土壤纤毛虫研究的报道较少[7].到目前为止,我国报道的土壤纤毛虫种数不及国际上报道种类数的1/2.为丰富我国在土壤纤毛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特征等资料,本文对采自广东省大鹏半岛土壤中的纤毛虫进行了研究.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方法

211 自然概况

大鹏半岛(114°30′E ,22°30′N )隶属广东省的深圳市,面积约120km 2.该半岛地处热带2亚热带的沿海地区.地形为低山丘

陵,半岛上的最高海拔867m.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3℃;年均降雨量1925.1mm.半岛上的主要植物种类有台湾相思(Acacia conf usa )、马尾松(Pinus m assoniana )、柠檬桉

(Eucadyptus cit riodora )、桔子(Cit rus reticulata )、岗松(B aeckea f rutescens )、红车(Syzygium rehderianum )、荔枝(L itchi chinen 2sus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纤毛鸭咀草(Lschaem um cil 2iare )、五节芒(Miscanthus japonicus )、甜根子草(S acharum spontaneum )、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 )、鹧鸪草(Eri 2ache pallesans )、水蔗草(A pluda m utica )、野古草(A rundinella hirta )、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等.半岛上的土壤为红壤,p H 偏

酸.

212 研究方法

21211土样采集 由于原生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呈不均匀态.

为保证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故本研究所用土样为混合样品,即在该半岛的多个地点的上述几种主要草本植物群落下取凋落物层和表层(0~5cm )土壤并加以混合.自然风干备用.

21212土壤纤毛虫的培养 采用“非淹没培养皿”(non 2flooded petri dish method )培养法培养[4].培养温度为20±1℃.21213纤毛虫种类的活体观察 分别在培养后的第7天、第14

天、第21天和第28天吸取土壤培养液,光镜下观察出现的纤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6月 第11卷 第3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J un.2000,11(3)∶428~

430

毛虫种类.

21214纤毛虫染色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标本的制作按照Foiss2 ner[3]的方法;光镜下观察;并对各片上的虫体进行计数,以得出各种类在不同培养时期的相对丰度.

21215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的计算选用Shannon2Weaver指数.

3 结果与讨论

311 纤毛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特点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共观察到隶属于33属的42种纤毛虫(表1).在所有种类中,以肾形目(Colopdida)表1 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

T able1List of soil ciliated protozoan from Dapeng Peninsula

哥斯达黎加双冠虫Bicornella co staricana吻瓶口虫L agynophrya rostrata

蝶形康纤虫Cohnilembus vexillarius有肋薄咽虫Leptopharynx costatus

诺氏板壳虫Coleps nolandi3片状漫游虫L itonotus f ascicola

僧帽肾形虫Colopda cucullus曲扭头虫Metopus contortus3

背沟肾形虫Colopda henneguyi相似小胸虫M icrothorax sim ulans

膨胀肾形虫Colopda inf lata颗粒尖毛虫Oxytricha granulif era

斯氏肾形虫Colopda steinii草履虫Paramecium sp.

苔藓膜袋中Cyclidium m uscicola腐生拟康纤虫P seudocohnilembus putrinus

粘液篮环虫

Cyrtolopho sis mucicola陆生拟裸口虫P seudoholophrya terricola

高山长颈虫Dileptus alpinus长尾刀口虫S pathidium longicaudatum 旋转单镰虫Drepanomonas revolata苔藓刀口虫S pathidium m uscicola

胃形斜口虫Enchelya gateroste长刀口虫S pathidium procerum

累枝虫Epistylis sp.变藓棘毛虫Sterkiella histriomuscorum3

凹扁前口虫Fronotonia depressa汤普生棘毛虫Sterkiella thom psoni3

近亲殖口虫Gonostom um af f ine尾侠盗虫St robilidium caudatum

纤毛殖口虫Gonostom um ciliophorum绿急游虫St robilidium virids

大弹跳虫Halteria grandinella尾毛虫U rotricha sp.

弯棘虫Halteria sp.星状钟虫V orticella asylif ormis

苔藓织毛虫Histriculus m uscorum沟钟虫V orticella convallaria2com ples

似织毛虫Histriculus similis钟虫V orticella sp.

乙状全列虫Holosticha sigmoidea澳洲吴氏虫Woodruf f a australis

3为我国新记录种.

肾形虫属(Colpoda)的种类最多,有4种;此外还发现隶属于肾形目的粘液篮环虫(Cy rtolophosis m ucicola).肾形目中的许多种类具有强烈倾向于生活在土壤环境的特性,加上它们都能在水分不足时形成包囊以抵御环境的变化并能在包囊中进行无性分裂,故非常适合于生活在土壤中[5].在其它各目中,以下毛目(Hy2 potrichida)的为最多,共有9个属的种类出现.该现象的出现应与大多下毛类纤毛虫是以爬行的方式运动有关.土壤环境不可能象任何水体那样有丰富的水分和游动的空间,因而为爬行种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结果表明,除上述两类纤毛虫外,一些被认为是土壤纤毛虫中的广布种和常见种如凹扁前口虫(Frotonia de2 pressa)、苔藓膜袋虫(Cycli di um m uscicola)、旋转单镰虫(D repanomonas revol uta)、大弹跳虫(Halteria grandi nella)和有肋薄咽虫(L eptopharynx costat us)也同样存在于大鹏半岛的土壤中.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国内新记录4种:诺氏板壳虫(Coleps nolandi)、变藓棘毛虫(S terkiella hist riom uscorum)、汤普生棘毛虫(S.thom psoni)和曲扭头虫(Metopus contort us).

到目前为止,有关热带地区土壤纤毛虫研究的报道多集中在各地土壤中纤毛虫的种类区系研究上. Foissner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土壤的一个样品中就曾发现了80个种类[6];在我国海南省尖峰岭和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多份土壤样品中,分别有42和63种纤毛虫的记载[7].笔者曾在广州竹林土壤纤毛虫群落中发现了44种纤毛虫.通过比较,发现,存在于大鹏半岛土壤中的纤毛虫中分别有10种和17种为国内海南省尖峰岭和云南省西双版纳这两个热带地区所共有;与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土壤相比,则有12个共有种类;即使与距离大鹏半岛较近的广州竹林土壤相比也只有14个共同种.应用群落相似性的Jaccard匹配系数对这些群落进行相似性比较(表2).

表2 大鹏半岛与其它热带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的相似性比较

T able2Comp arison of community similarities of soil ciliated protozoan from Dapeng Peninsula with other tropical regions.

海南尖峰岭

Jianfegling,

Hainan 

云南西双版纳

Xishuang

bannan,

Yunnan

广州竹林

Bamboo

forest,

Guangzhou

哥斯达黎加的

热带雨林

Tropical forest,

Costa Rica

群落共有种类10171412 Coexist species No.

群落相似系数011531011932011944011091 Similarity index

群落相似性上的差异证明不同地区土壤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尽管不同热带地区土壤纤毛虫种类组成有较大差异.但相对而言,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种类组成与同是中国大陆地区的两个地区的种类组成相似性要大于有海峡相隔的海南,更大于万里之外的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

312 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群落培养条件下的种类演替以及优势种

图1显示了在不同培养时期土壤纤毛虫群落的种类数和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表明在培养的第7天和第14天时群落的种类数较高.图2所示的是在相对丰度上起主要作用的数种纤毛虫在不同培养时期的变化状况.不同时期纤毛虫群落的种类数与多样性指数并不呈完全对应的关系.这是由于培养的前半段时期,虽然群落的种类数较高,但种类的均匀度较差. Shannon-Weaver指数的特点在于种类均匀度好的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种类的均匀度差的群落,多样性指数低.从图2可以发现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群落在室内培养下第7天时,以下毛类(Hypotrichida)的近亲殖口虫(Gonostom um af f i ne)为第一优势种,苔藓织毛虫(Hist ricul us m uscorum)为第二优势种,两者的相对数量超过了总相对数量的80%;第14天时膜口类(Hy2 menostomatida)的蝶形康纤虫(Cohnilem bus vexillar2

924

3期 徐润林等: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ias )以占相对数量的60%多成为第一优势种并在以后

仍保持较高的相对丰度.而从第21天时,大鹏半岛土

壤纤毛虫群落的优势种呈现多元化,种类的均匀度增加了,因此才会出现群落的种类数虽然减少,但多样性指数反而上升的现象.

与广州竹林土壤纤毛虫群落的种类演替不同的是,在大鹏半岛土壤中肾形虫属的种类(Col poda spp.)只在第21天后才呈优势态.

出现这种现象的因

图1 不同培养时期纤毛虫群落的种类数(Ⅰ

)和多样性指数(Ⅱ)Fig.1Species number (Ⅰ)and biodiversity indexes (Ⅱ)in different cul 2tured

time.

图2 不同培养时期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群落主要种类的相对丰度

Fig.2Relative abundance of main species of ciliate community from Dapeng Peninsula in different cultured time.

11其它种类Other species ,21有肋薄咽虫L.costat us ,31高山长颈虫D.alpi nus ,41旋转单镰虫D.revolata ,51近亲殖口虫G.af f i ne ,61苔藓织毛虫H.m uscorum ,71斯氏肾形虫 C.stei nii ,81背沟肾形虫 C.henneguyi ,91蝶形康纤虫C.vexillari us .

素可能与两地的生境条件有关.由于两地的植被种类不同,故掉落在土壤表面上的凋落物也不同.广州竹林的植株密度非常大,土壤表面几乎终年处于阴湿状态;而大鹏半岛的植被密度相对较低,太阳光可以照射到土壤表面,因而两地土壤中的水分上也就有了差异.同时可能的因素还有两地土壤结构、土壤化学等的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影响到纤毛虫在土壤中的分布.虽然两地的土壤样品均是在自然干燥后进行培养的,但由于以包囊形式存在于土壤样品中的原有纤毛虫种类不同,因而导致了培养过程中群落上演替的差异.尽管纤毛虫的生存与分布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食物类型和多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土壤环境的特殊性,土壤纤毛虫中的绝大部分是食细菌的[3,7].与其它地区一样,图2所列大鹏半岛土壤的8种相对丰度较大的主要种类中,除高山长颈虫(Dilep 2

t us al pi nus )为肉食性、苔藓织毛虫(Hist ricul us m usco 2rum )为杂食性外,其余5种均为食菌性的.

由于本实验培养过程中,除了定时补充水分外并不添加其它营养物.因此,作为土壤纤毛虫食物的细菌是以土壤原有的各种物质为自己的营养物.随着培养

液中营养物的分解和消耗,细菌可利用的物质日趋减

少,使得细菌生长受到了影响.细菌密度也势必下降.以细菌为食的纤毛虫也渐渐失去令其保持高速生长的基本条件,因而在培养的第21天以后,群落中不再出现前一段那样有一个极优势的种类控制着群落中的虫体丰度;同样的原因,群落的主要种类在丰度上的作用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Ehrenberg CG.1838.Die infusionsthierchen als volkommene Organ 2ism.Voss ,Leipzig ,pp.612.

2 Foissner W.1987.Soil protozoa :fundatmental problem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daptions in ciliates and testaceans ,bioindicators ,and guide to the literatures.Progress i n Protistology ,2:70~212

3 Foissner W.1991.Basic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meth 2ods for taxonomic studies of ciliated protozoa.Europ J Protistol ,27:313~330

4 Foissner W.1992.Estimating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soil protozoa using

the “non 2flooded petri dish method ”.In :Lee JJ and Soldo A.eds.Pro 2tocols in https://www.360docs.net/doc/bd2488084.html,wrence :Allen Press.

5 Foissner W.1993.Colpodea.Stuttgart :Gustav Fischer Verlag.pp.

798.

6Foissner W.1995.Tropical protozoan diversity :80ciliate species

(Protozoa :Ciliphora )in a soil sample from a tropical dry forest of Cos 2ta Rica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genera and seven new species.A rch Protisenkd ,145:37~797 Ning Y 2Z (宁应之).1996.Studies on taxonomy and ecology of soil

protozoa in typical zones of China.Ph D.Thesis.Wuhan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Academia Sinica.pp.255(in Chinese )

作者简介 徐润林,男,1960年生,理学博士学位,从事原生动物生态学研究,发表论文近50篇.E 2mail :lsscrl @https://www.360docs.net/doc/bd2488084.html,

034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1

“三岛一区”战略定位:大鹏半岛拟建世界级度假区

“三岛一区”战略定位:大鹏半岛拟建世界级度假区 建国家级海洋公园保护珊瑚 大鹏新区拥有深圳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市政协委员林界群提出建议要在这里建设以珊瑚礁保育修复为核心的国家级海洋公园。 林界群表示,大鹏半岛有良好的珊瑚礁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为了加强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省海洋与渔业局自2007年引进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监测计划Reef Check,每年对全省珊瑚礁资源进行普查。经过长期监测观察,发现大鹏湾珊瑚覆盖率为全省之最,高达68%,大亚湾珊瑚覆盖率则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达40%。研究表明,大鹏半岛处于东南亚近海珊瑚礁群黄金区域边缘。 目前,与深圳紧邻的惠州、香港都已建立保护区。反观大鹏半岛沿岸能源企业遍布,核电、LNG项目对周边海域海水温度有一定影响;传统养殖业投放鱼药、饵料对海洋环境污染较重;近岸捕捞无序作业致使渔业资源几近枯竭,非法捕捞对珊瑚礁也有一定破坏;盗采珊瑚违法行为偶有发生。通过海洋公园的建立保护珊瑚刻不容缓。 将大鹏所城打造成5A景区 大鹏所城是深圳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深圳“鹏城”之称的起源。同时还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海防遗址,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成为深圳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名片。 市人大代表、大鹏新区旅游协会会长李建齐表示,2005年以来,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大鹏所城的保护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进行指挥协调。到目前为止,已投资约2亿元,分两期对大鹏所城近百处文物建筑、市政设施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修缮和提升。目前,二期保护与修缮工程正在按期进行中。 目前,随着所城接待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加,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旅游设施配套不足、保护与利用存在冲突、规划方案滞后以及群众利益无法充分体现等。 李建齐建议,将大鹏所城打造历史文化5A景区,恢复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大鹏所城保护与利用”领导小组的工作,并由大鹏新区管委会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对“深圳大鹏所城历史文化5A景区”运营模式进行研究,以PPP模式编制景区运营招商方案,吸引有实力的社会机构与政府合作。 活化古村落为乡村旅游项目 除了所城之外,大鹏新区的古村落也是极具特色的。据统计,大鹏半岛目前有俄公、高岭、鹤薮、丰新等约30个基本保留原貌的老屋村,其中东山社区高岭古村,位于七娘山系北麓的一座小山的半山腰,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深圳大学2006年开展的《深圳东部滨海地区历史价值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确定的121个传统村落中排名第一;又如南隆社区半天云老屋村,曾被评为“广东省最优美乡村”之一。 这些古村落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等,李建齐建议市规划国土委等单位加快推进旧村落的保护利用。

深圳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管理规

深圳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 管理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大鹏半岛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大鹏半岛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大鹏半岛内进行的保护、开发建设及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大鹏半岛包括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道办事处、大鹏街道办事处以及南澳街道办事处的辖区。 第三条大鹏半岛实行分级保护的以保护为主和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统筹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第四条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设立的东部滨海地区规划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大鹏半岛保护和发展进行统筹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工作。 第五条龙岗区人民政府和市规划、国土、水务、财政、环保、发展改革、旅游、农林渔业、文物、城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大鹏半岛保护和发展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政府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大鹏半岛从事生态保护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分级保护 第七条市政府在大鹏半岛内实施空间管制,划定核心生态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进行分级分区保护。 第八条核心生态保护区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 (二)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其它地区; 列入自然保护区的地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在自然保护区外核心生态保护区内,除符合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园外,不得开发建设。 第九条建设控制区包括: 一级建设控制区:西冲片区、东冲片区、鹅公湾-洋筹湾片区以及桔钓沙片区的可开发建设区域。 二级建设控制区:下沙-迭福片区、新大-龙岐湾片区以及南澳-水头沙片区的可开发建设区域。 三级建设控制区:大鹏中心片区、鹏城片区、葵涌中心片区、溪涌片区、土洋片区、坝光片区、官湖片区、下洞片区以及岭澳片区的可开发建设区域。 各级建设控制区具体范围由相关法定图则规定。 第十条一级建设控制区除可以发展海洋、高端休闲类特色旅游业、高端会议展览业以及符合规划的原村民非商品住宅外,禁止其它开发建设。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一、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前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最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1995年有耕地面积94970.9千hm2,占国土面积不足10%,概括起来,我国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 1.类型多样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热带,南北长约5 500kin,跨越49个纬度。其中,中温带至热带的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2%,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占28%,热量条件良好。东起太平洋沿岸,西达欧亚大陆中部,东西长达5200km,跨越62个经度。其中,湿润、半湿润区土地面积占5 2.6%,干旱、半干旱区占47.4%。由于水热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组合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生物资源很丰富。 2.山地面积大国是个多山国家,丘陵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仅占34%,按海拔高程统计,低于500m的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7%,500~1000m的约占16%,1000~1 500m 的约占18%,1 500~3000m,约占14%,超过3000m的约占25%,广大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据粗略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的40%,有林地的90%,天然草场的一半分布在丘陵山区。 3.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按现在技术经济条件,可以被农林牧渔各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资源仅62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其他的1/3的土地是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原等,在可被农业利用的土地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其中耕地约1.35 亿hm2,林地约1.67亿hm2,天然草地约2.8亿hm2,淡水水面约0.18亿hm2,建设用地约0.27亿hm2。 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据统计,我国尚有疏林地、灌木林地与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1.23亿hm2,其中,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者约3 530万hm2,仅占国土面积的3.7%,而质量较好的一等地仅有310万hm2,质量中等的二等地有800万hm2,质量差的三等地有 2430万hm2,可见,数量少、质量差是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同时,这些后备土地资源又大多数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垦难度大。 二、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许多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可以用劣地、空地、荒地的占用良田现象普遍。1998年仅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就有三起严重违法滥占土地事件,并揭露了一些地区为了赶在国务院冻结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规定之前抢征、虚征甚至弄虚作假,许多良田被占用。 2.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括动破坏植被,就会引起水力对土壤的侵蚀,随即引起水土流失,这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我国解放初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20世纪90年代初已增至150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土壤流失量每年达50亿t,居世界第一位,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最为突出,年侵蚀模数5000~15000t/km2,长江流域由于上游森林砍伐,水土流失也很严重,目前其泥沙量已接近黄河,1998年长江流量特大洪水同时也是一次特大范围、集中性的水土流失,对土地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我国水上流失造成土壤肥力的损失量每年相当于4000万t化肥,价值340亿元。水土流失区使江河湖库淤积,内河通航里程缩短,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增加。

《中国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

“水火交融的地质记忆”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项目设计

Projects / 046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澳,地质遗迹保护面积56.3km 2。园内的古火山地质遗迹、海岸地貌景观类型和生态环境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探索深圳市地质历史演变发展的天然窗口和实验室,是体现深圳生态、旅游、滨海三大特征的主要载体。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作为先行启动项目,旨在保护、恢复、完善园内的古火山地质遗迹、海岸地貌景观类型和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大鹏半岛地质遗迹和海岸地 “水火交融的地质记忆”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项目设计 A Geo-memory of Water and Fire Landscape Design for Shenzhen Dapeng Peninsular National Geo-Park 图01 总平面图 图02-05 博物馆效果图 图01 貌等多种自然资源,为游人与科研工作者提供认知、探索深圳地质历史演变发展的机会与场所。揭碑开园建设项目的圆满完成将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奠定坚实的基础,又为深圳这座生态园林城市增添一张新的绿色名片。 1 总体及景园设计 该项目主要包含“地质记忆”——地质博物馆设计、“水与火的印记”——海岸景 观道设计、“火山之旅”——山海径三部分的设计。山、海、石作为贯穿始终的设计元素,力求展现场地“水火共存,山海相依”的美妙自然景观与水火交融的独特地质记忆。设计中延伸地质本貌,诠释地质文明,运用地质语言于景观设计之中,使景观成为地质记忆中的亮点,并恰如其分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1.1 “日涉成趣”——传统山石游赏空间 1 主入口 2 主碑 3 停车场 4 户外展区 5 地质博物馆 6 博物馆主入口 7 综合楼 8 户外条形座凳 9 消防环道10 季节性旱溪11 室外展场12 冷却塔13 垃圾中转站14 卸货场15 新大管理站入口16 户外地质风貌景观17 恐龙雕塑18 登山道

深圳气象资料

深圳气象资料 气象要素月平均气候值(1971-2000年) 月份月平均月平均最高月平均最低月平均降雨日数月平均月平均日照月平均日雨量0.1 日雨量50毫米日雨量100毫米气温(度) 气温(度) 气温(度) 雨量(毫米) (天) 气压(百帕) 日照时数(小时) 相对湿度(%) 0.1毫米或以上米或以上或以上 1 14.9 19.7 11.7 29.8 7.07 0.03 0.00 1017.0 147.9 71.7 2 15.5 19.7 12.7 44.1 10.07 0.00 0.00 1015.4 98.8 76.8 3 18.7 22.7 16.0 67.5 10.77 0.20 0.03 1012.9 101. 4 79.5 4 22. 5 26.3 19.9 173. 6 12.73 0.9 7 0.17 1009.5 110.2 81.0 5 25.7 29.3 23.2 238.5 15.60 1.33 0.27 1006.1 149.8 81.7 6 27.8 31.1 25.2 296.4 18.4 7 1.47 0.20 1002.9 173.6 81.8 7 28.6 32.2 25.7 339.3 17.00 1.80 0.53 1002.3 220.0 80.5 8 28.2 32.0 25.5 368.0 18.30 1.93 0.47 1002.0 188.6 81.8 9 27.2 31.2 24.3 238.2 14.83 1.13 0.37 1006.2 181.2 78.8 10 24.7 28.9 21.6 99.4 7.63 0.50 0.17 1010.8 199.5 72.4 11 20.4 25.1 17.1 37.4 5.63 0.23 0.00 1014.9 184.3 68.4 12 16.4 21.5 12.9 34.2 5.97 0.10 0.00 1017.4 178.5 67.1 年值 22.5 26.6 19.6 1966.3 144.07 9.70 2.20 1009.8 1933.8 76.8 深圳市各季的入季时间及各季平均天数、气温、雨量统计表 项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入季时间最早12 月21 日 3 月27 日9 月28 日11 月19 日 最迟 3 月6 日 5 月23 日11 月17 日 2 月28 日 平均 2 月6 日 4 月23 日10 月25 日 1 月13 日 平均季长76 天185 天80 天24 天 平均气温19.0 ℃26.7 ℃17.7 ℃14.4 ℃

深圳市大鹏新区

深圳市大鹏新区 大鹏新区大鹏新区成立于2011年12月30日,原属龙岗区,是深圳市最年轻的一个功能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辖区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4.18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六分之一。截至2014年,下辖大鹏、南澳、葵涌三个办事处,25个居委会,总人口约20万,其中户籍人口4.7万。[1] 2013年,新区GDP为2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全年接待游客数862.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25亿元。大鹏半岛森林覆盖率超过76%,因为作为生态保护的对象,整个大鹏半岛也称为深圳最后的“桃花源”,还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2] 中文名称大鹏区外文名称Dapeng New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功能区所属地区中国华南下辖地区大鹏,南澳,葵涌三办事处政府驻地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金岭路1号电话区号0755 邮政区码518116 地理位置华南面积294 .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方言客家话粤台片新惠小片,大鹏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著名景点大鹏所城、东涌、西涌、七娘山、较场尾、艺象iD TOWN国际艺术区车牌代码粤B 特色民俗舞麒麟,舞草龙目录1 新区成立政协提

案民间传播市府通报会正式成立2 地理位置3 区 划人口4 经济发展5 历史人文6 文化大鹏话大鹏凉帽太平清蘸舞草龙渔民娶亲7 生态环境8 城区建 设9 现任领导10 旅游资源资源概况主要景点新区成立大鹏新区成立于2011年12月30日,原属龙岗区,是深圳市最年轻的一个功能新区。政协提案早在2009年2月份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深圳市旅游协会会长翦迪岸提出了《加快大鹏半岛旅游开发、打造深港国际旅游圈》的提案,建议将大鹏半岛上的三个街道划分成行政新区。同年(2009),深圳市政府已完成大鹏半岛保护和开发行动规划,《深圳东部生态组团分区规划葵涌、大鹏、南澳(2005-2020)》获审批。[3] 大鹏半岛包括南澳、大鹏、葵涌三个街道,陆域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盐田区,完全可以独立设区。民间传播在龙岗区十二五规划中,东部三街道所在的大鹏半岛被频频提及和重点规划。如规划的“两线五区十大产业基地”中,“大鹏半岛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为五区之一,而坝光新兴产业基大鹏新区美景地、下沙滨海旅游度假区则占了十大产业基地的两个席位。在保证严格生态保护的同时,此前龙岗区一直推动的下沙片区的开发以及大鹏半岛高星级酒店群建设将提速。高端会议、商务、航海运动、海洋生物、影视文化、海上娱乐休闲度假等项目将加速引入。市府通报会2011年1月、深圳市委、市

深圳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管理规

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大鹏半岛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大鹏半岛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大鹏半岛内进行的保护、开发建设及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大鹏半岛包括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道办事处、大鹏街道办事处以及南澳街道办事处的辖区。 第三条大鹏半岛实行分级保护的以保护为主和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统筹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第四条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设立的东部滨海地区规划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大鹏半岛保护和发展进行统筹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工作。 第五条龙岗区人民政府和市规划、国土、水务、财政、环保、发展改革、旅游、农林渔业、文物、城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大鹏半岛保护和发展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政府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大鹏半岛从事生态保护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分级保护 第七条市政府在大鹏半岛内实施空间管制,划定核心生态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进行分级分区保护。 第八条核心生态保护区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 (二)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其它地区; 列入自然保护区的地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在自然保护区外核心生态保护区内,除符合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园外,不得开发建设。 第九条建设控制区包括: 一级建设控制区:西冲片区、东冲片区、鹅公湾-洋筹湾片区以及桔钓沙片区的可开发建设区域。 二级建设控制区:下沙-迭福片区、新大-龙岐湾片区以及南澳-水头沙片区的可开发建设区域。 三级建设控制区:大鹏中心片区、鹏城片区、葵涌中心片区、溪涌片区、土洋片区、坝光片区、官湖片区、下洞片区以及岭澳片区的可开发建设区域。 各级建设控制区具体范围由相关法定图则规定。

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㈠土地利用特点 ⒈建设用地增加较快。与1989年土地详查资料相比,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了12371.4亩,增长1.74倍;交通用地增加了1719.8亩,增长1.08倍。上2类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增加2013亩。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国家、省、市建设用地不少,如东深三期供水工程,广深准高速铁路、东深公路和莞惠公路改扩建等,先后征用土地约1300多亩;二是港澳台同胞及外商在本地投资办厂、置业等十分涌跃,已成为投资热点之一;三是本地房地产十分红火,经批准房地产项目120多个,已建在建80多个,已销售3万多套商品房,大部分已为香港居民购买,每逢周末、节假日,大量香港人回来短住、访亲、度假等,又促进了本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四是自身各项建设用地等。 由于地形狭窄,中心区城镇建设已到了见针插缝的地步,同时高层建筑不少,已建成10层以上多层商住楼有93座,最高商住楼为43层,这对于镇级城镇建设来说是少见的。 ⒉园地大量增加。本地种果历史悠久,加上荔枝经济效益较可观,近年来农民上山种以荔枝为主的果树热情高涨,园地面积大量增加。与1989年详查比较,新增加园地1万亩,增幅66.1%左右,新增园地基本上为荔枝园地。 ㈡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耕地减少过速。1989年土地详查耕地面积为8949亩,至199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则为2971.9亩,减幅很大。1989年人均耕地为0.6亩左右,现只为0.15亩。80年代初耕地种植以水稻为主,粮食可自给;现在耕地以种菜为主,所需粮食大部外购,变化巨大。1989年以来减少的耕地面积约1200亩用于挖鱼塘、耕地种果、退耕还林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约4800亩用于城乡居民点、工业、道路、房地产开发及水利水工设施建设等。 ⒉土地开发随意性较大,土地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土地宏观管理缺乏科学依据,同时过去对外商、国内投资方等用地选址过于迁就,造成土地开发随意性较大、布局不够合理等现象,不利土地利用与保护协调工作。1992年前后经济过热时平整了大量土地,以及石场到处开采废石渣大量堆填形成的平整地等,至1996年底止,土地利用中,存在少征多用,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现象,全镇闲置地尚有3500多亩,有的已闲置多年,造成资金积压浪费且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前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最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1995年有耕地面积94970.9千hm2,占国土面积不足10%,概括起来,我国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 1.类型多样 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热带,南北长约5 500kin,跨越49个纬度。其中,中温带至热带的面

大鹏湾旅游景点明细

大鹏湾旅游指南 景点---葵涌 景点景点简介景点一瞥 柚柑湾---适合心灵的桃花源深圳最柔软最宁静的生态乐土柚柑湾,位于深圳最东端的大鹏半岛,东冲海滩和西涌海滩在大鹏半岛的东边,柚柑湾在半岛的西边,与香港的塔门岛和大浪湾遥遥相望。柚柑湾坐落在深圳的第二大山——七娘山下,背后三面环山,面朝大海,中间相隔大鹏湾,与香港隔海相对。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红色记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原为意大利式天主教堂,建于1912年。主体建筑为两层的夯土木构楼房,外形及装饰颇为西式化。 坝光---乡村人文体验坝光乡村风景区位于龙岗区葵涌。由18个自然村组成,散布在16公里的海岸线旁,山多地少。这里蓝天白云,低丘连绵,山林葱茏,绿野广阔,风景迷人。是游人远离嚣闹都市,拥抱自然,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好去处。村里的古树品种多,姿态美,树龄在百岁以上的古树比比皆是。沿海岸线还有红树林群落。由于这里地处偏远,过去交通不方便,所以这里水土保持良好,如今仍是山清水秀,果丰林密,海产丰富。在瓜果飘香的季节,满山的荔枝、黄皮、龙眼,伸手可得。访客忙里偷闲,误入悠悠小村,仿佛进入一个梦中的世外桃源。

玫瑰海岸--浪漫心悦体验玫瑰海岸是以“人文龙岗,山海龙岗”为背景,以“婚纱摄影和海滨玫瑰海岸景区”为载体,以“生态型滨海养生度假区”为目标,整合自然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景点结构,精化产业链条打造“文化、爱情、生态”高度融合的养生亲水景区。 ID TOWN--独特艺术体验艺象iD TOWN国际艺术区位于深圳大鹏新区葵鹏路106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艺象iDTOWN国际艺术区前身为1989年建成的深圳鸿华印染厂,由19栋旧工业厂房构成,分为创意办公区和自营配套区两大板块。整合“创意设计、国际艺术交流、大师工作坊、教育培训、时尚发布、休闲旅游”等复合创意文化功能。 沙鱼涌--未来的滨海文化小镇沙鱼涌沙滩位于深圳市大鹏葵涌油码头以东约500米处,藏着一个山水环抱的小村落—沙鱼涌村。沙鱼涌河环村流过直通向海,沙鱼涌村两面临山、一面临海,斜坡上长满了葱绿茂盛的树木,静得听得到海鸟扑翅的扑拉声。比起节奏紧张、混凝土堆积的嘈杂都市,沙鱼涌村低调、悠闲、宁静。 杨梅坑杨梅坑位于大亚湾,是深圳最 美的溪谷.在南澳镇的西北面 位于七娘山脉与老虎坐山之 前,有一片长满了杨梅的山丘, 山丘下面的村庄就叫做“杨梅 坑村”。杨梅坑是由两条大坑汇 合而成。一条是正尾坑,源头 在大雁顶与三角山之间;另一 条便是大坑湖,源头是七娘山。 一路清潭连连,风景秀丽,两 侧林木茂盛、鸟雀争鸣。 景点--大鹏

深圳市气候特征和主要灾害性天气15页

第1章深圳市气候特征和主要灾害性天气 孙晓玲李辉 深圳濒临南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陆域位置为东经113°45′44″~114°37′21″,北纬22°26′59″~22°51′49″。全市总面积1952.84平方公里,呈东西狭长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和阶地丘陵。东南部的大鹏、葵涌主要为低山;中部和西北部主要为丘陵,也有500米以上的低山突起,山间有较大片冲击平原;西南部主要为较大片的滨海冲击平原,平原占陆地面积的22.1%。海岸线长257.96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 1.1 深圳市气候特征 深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夏季长达6个月,春秋冬三季气候温和。受季风的影响,深圳旱涝季节明显:4~9月为雨季,主要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和季风低压影响,盛行偏东南风,湿热多雨;其它时间为旱季,主要受中高纬度西风带天气系统影响,盛行偏东北风,干燥少雨。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深圳城市发展的影响,深圳气候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强度加大,日照减少、湿度下降、能见度降低的趋势。 深圳市年平均气温22.5℃,东北部气温较低,特区内和西部气温较高,东南部居中。一年中,以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4.9℃,7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6℃。根据深圳国家标准气象站50多年观测记录,极端最高气温为38.7℃(1980年7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0.2℃(1957年2月11日)。建立经济特区以后,气温逐渐增高,1980年以后的平均气温比1980年以前提高0.9℃,增幅超过1.0℃的月份有1、10、11月,其中10月增幅最大,达到1.5℃,而5月气温变化较小,为0.3℃。深圳年平均日较差为7.1℃,秋、冬季日较差大于春、夏季,各月中12月份平均日较差最大,6月份最小,日较差极端最大值为18.3℃,出现在1973年12月31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等原因,夜间气温增加明显,致使日较差明显减小,减幅达0.9℃。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1).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我国的土壤资源极为丰富,类型多样,初计有13个土纲49个土类。不但具有世界上主要的森林土壤,而且具有肥沃的黑土、黑钙土以及其他草原土壤,同时还具有世界上特有的青藏高原土壤,因此对发展农、林、牧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面积少,平原盆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6%,丘陵占10%,山地面积占64%,而且许多海拔在2000米以上。寒漠、冰川有两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约110万平方公里;石质山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所以我国土地面积中有20%开发利用上是有困难的,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阔的丘陵、山地,复杂而多变的山地气候,也为我国发展多种国林、药材等经济林木以及开发牧场提供了场所。 3.)耕地面积少、分布不平衡。据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只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0.41%,而印度、丹麦、法国等国的耕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都在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50%,我国耕地面积的绝对数量约100万平方公里,只占世界同类耕地的7%。居世界第四位。同时分布上又很不平衡,大部分分布在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总的来说,我国人均耕地不仅少,而且分布过于集中。 4.火山灰土的特征如何 火山灰土又称“暗色土”。指晚近火山活动地区火山灰母质上发育的各种土壤。主要分布于世界近火山活动较频繁的地区。我国仅有零星分布。成土年龄较轻、发育程度低者,仍保留火山灰原来的特征,剖面分化微弱;发育程度较深者,已有明显的剖面分化,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15%以上,土色暗灰,肥力颇高。这种土壤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易受侵蚀,含有大量火山起源的矿物(如火山玻璃、火山碎屑等),其量超过70%;粘土矿物以水铅英石为主,对磷有固定作用。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精)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实习时间:201X.7.19实习人员:古伟唐李康铭曲俊樵麦 桂冰姚兰 实习地自然概况: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龙岗区东南部,约114°28′~ 114°37′E,22°26′~22°34′N,总面积约为 106.7km2。该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漫长,长达65km,约占 深圳市海岸线的33%。绵长曲折的海岸为各种滨海植物的 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200m以上的地区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其中最大的山脉为七娘山脉,主峰海拔为867m。此外,东部的大燕顶海拔800m,抛狗岭海拔429m,花山顶328m。在山丘之间零星分布着一 些小的盆地,如新大盆地,南澳圩镇盆地等。土壤属于赤红壤、红壤。土壤的酸性较大,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少。这 些地带多生长着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多种灌丛和草本群落。海滨沙滩上的冲积土多生长着红树林群落。气候属于 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及其变性气团的影响,天气干凉。年均气温22.3℃,年均降水量为2000mm,

年均雨日140d,相对湿度达80%,属于我国的高温多雨地区。地带性植被的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主要有榕树(Ficusmicrocarpa)+假苹婆(Sterculialanceolata)+水石梓 (Elaeocarpushaina2nensis)群落、香蒲桃(Syzysiumodoratum)+密花树(Rapaneaneriifolia)+银柴(Aporosachinensis)群落、浙江润楠(Machiluschekiangensis)+荷木(Schimasuperba)+降真香(Acronychiapedunculata)群落、乌榄(Canariumpimela)+金叶树(Chrysophyllumlanceolatum)+五月茶(Antidesmabunius)群落。此外,大鹏半岛的植被类型还包括常绿阔叶林,主要有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降真香(Acronychiapedunculata)+大头茶 (Gordoniaaxil2laris)群落、川鄂栲(Castanopsisfargesii)+罗浮栲(Castanopsisfabri)+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群落、沟谷雨林,主要有浙江润楠(Machiluschekian2gensis)+粗毛野桐(Mallotushookerianus)+假苹婆(Sterculialanceolata)群落以及红树林。 前言: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广东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概况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东部,距深圳市区约50公里,西与香港隔海相望。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园区面积l50平方公里。地质遗迹保护区范围56.3平方公里。半岛景观以古火山和海岸地貌为特征。具山、海、林、天立体景观组合,融幽、秀、奇于一体,堪称国之瑰宝。 大鹏半岛有一座秀丽 俊美的大鹏山,三面环海, 由七座形态各异的山峰组 成,其中最高的七娘山,海拔 为古火山遗迹、海岸地 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以 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为主体,兼有典型的火山岩相剖面,古生物产地(包括古文化遗址)、断层褶皱构造、瀑布跌水、崩塌地质遗迹、海底珊瑚礁等。 高度869 米。地质公园类型 成因 大约距今1.35亿年前晚侏罗世时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当时深圳处于大陆板块边缘,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并留

下了大量的古火山地质遗迹。当时的生 态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迁。 距今6500万年。在晚白垩世后,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历经喜马拉雅造山 运动。南海洋盆扩张离裂,大鹏半岛与香港地块 分离。至18300年至38400年晚更新世中期及全 新世,先后发生两次海侵,海岸长期受水动力作 用,不断冲刷、掏蚀,从而造就出许多奇异的海 积和海蚀地貌景观。 主要看点 ▉大辣甲、双峰洲 海岛景区以大辣甲、双峰洲最具特色和代表性,位于大鹏半岛杨梅坑南5公里,属惠州所辖的大亚湾海域。有着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 和洁白的沙滩。大辣甲以雄伟高大的海蚀 柱、海蚀平台、海蚀窗,海蚀洞以及洁白 的沙滩和海上观光为特色,是旅游渡假不 可多得的好去处。 ■七娘山 七娘山位于深圳大鹏半岛东部中心位置,为深圳市第二高峰,主峰海拔高程867米。山体雄壮巍峨,悬崖硝壁,三面环海。分别由七娘山穹丘,第一峰“火山柱”、摇摆石“火山柱”、磨朗钩“火山柱”、770高地“火山锥”、鸡公秃“火山锥”;大燕顶穹丘、大燕顶“火山

2011年深圳市气候公报(完整版)

深圳市气候公报SHENZHEN CLIMATE BULLETIN 2011年 深圳市气象局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目录 1 概述........................................................................................................................... - 2 - 2 主要气候特征 ........................................................................................................... - 3 - 2.1局地暴雨多,龙舟水偏重 (3) 2.2海上台风强,影响我市轻 (3) 2.3冬季北风强,一月冷彻骨 (4) 2.4盛夏逢酷暑,大运战高温 (5) 2.5冬春遇重旱,雨水难觅踪 (5) 2.6春季大雾浓,大鹏湾尤重 (6) 2.7雷暴天数少,闪电强度弱 (6) 2.8霾日数减少,能见度转好 (6) 3 气候要素状况 ........................................................................................................... - 8 - 3.1平均气温偏低 (8) 3.2年降水量偏少 (9) 3.3日照时数偏多 (10) 3.4相对湿度偏低 (10) 3.5平均风力偏弱 (11) 4 天气影响事件 ......................................................................................................... - 13 - 4.1冷空气 (13) 4.2暴雨 (13) 4.3雷暴 (13) 4.4高温 (14) 4.5热带气旋 (14) 4.6霾 (15) 5 2012年气候趋势展望.............................................................................................. - 1 6 - 6 附录......................................................................................................................... - 1 7 - 6.12011年深圳气象要素统计表 (17) 6.2资料来源和统计说明 (19) - 1 -

第六章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六章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教学目的:掌握土壤资源特征和功能;了解世界土壤利用现状。 教学重点:土壤资源利用的问题 学时:2 第一节土壤资源 一、土壤资源 1、土地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土壤资源特点: 1)土壤具有一定的生产力,通过人的劳动可以在土壤上生产出人类必需的各种有机物质的产品。 2)土壤资源的面积(数量)是有限的。 3)土壤资源具有可更新牲和可培育性。 4)土壤资源在空间上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等变化。 3、土壤的功能: 1)支持和调节地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 2)影响地表的水循环以及热量平衡; 3)影响地表水分的下渗、径流; 4)保护岩石圈,延缓风化; 5)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二、世界土壤资源概况 1、低质量的土壤资源比例大 地球上陆地总面积约14900万平方公里,而无冰覆盖的陆地面积约1300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23%,已耕地仅有1400万平方公里,只占陆地面积的10.7%,可见耕地面积是很少的。 2、类型繁多,利用差异大 3、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开发有一定潜力 耕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0.7%,已耕地面积占可耕地的42%,尚有1600万Km2可耕地待开发,但①开发难度大,难以利用。②分布不平衡,与人口分布不相适应,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人口少,但可开发耕地多。 耕地面积不仅小,而且分布上也很不均衡。 主要问题:分布不均、耕地面积小、减少、退化、污染 三、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中国的水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土壤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核心。文章在研究我国土壤资源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粮食安全正面临着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的挑战。提出要解决我国耕地土壤和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实施“藏粮于土”的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我国土壤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主要内容是: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实施基本农田严格保护机制;开发土壤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有弹性有应变能力的种植制度;防治土壤污染,保障粮食安全;适度开荒复垦,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 关键词:土壤资源;生态环境;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我国粮食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粮食增产息息相关。本文从土壤学的角度,对土壤资源与粮食生产、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与粮食安全的出路作一探讨,以期有助于缓解资源约束和保障粮食安全。 1 土壤资源与粮食生产 1.1 土壤资源丰富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土壤资源与粮食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是土壤类型多,绝对数量大。我国地域辽阔,国土总面积有960万km 2。气候类型从热带到寒温带,由湿润区到干旱区。在全国有14个土纲、39个亚纲、138个土类和588个亚类[1]。雏形土、干旱土面积超过国土的10%,有机土、铁铝土、变性土、火山灰土和灰土占1%,其余的人为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新成土等介于两者之间(表1)。这样丰富的土壤资源,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而且耕地、林地和草地的绝对数量都居世界前列,分别为第4位、第8位与第3位。 1.2 人均耕地不足 我国多山,耕地面积小,人均占有量少。我国65%是山地,有一半土地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耕地仅占国土总面积14.5%,而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按人口平均,耕地仅占0.11 hm 2, 林地占0.17 hm 2,草地占0.26 hm 2,人均占有农、林、牧用地只有世界平均数的1/3[2]。另一方面,土地浪费情况又十分严重。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承包土地荒芜,或被城镇和经济开发区滥占后长期闲置。 1.3 耕地土壤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土壤质量参差不齐。根据我们的资料,西部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5.7%,其中包括干旱土,寒冻雏形土和盐成土,不利于农业利用。然而,经过长期的农业利用,培育了大面积稳定的基本农田,如灌淤条件下形成的灌淤土,堆垫条件下形成的土垫人为土和泥垫人为土,蔬菜栽培条件下形成的肥熟土和水耕条件下形成的水耕人为土等。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3],我国现有耕地中,按产量分,高产田占21.54%,中产田占有37.24%,低产田占41.22%。然而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0.5%的耕地约占10%,缺磷耕地占59%,缺钾耕地2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指出,长江中下游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上升,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华北地区全氮和速效磷增幅较大,但速效钾含量损耗很多。东北地区肥力下降较为明显。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沙化的耕地共计占53%,受工业三废污染和酸雨侵蚀的耕地有853.33万hm 2 [4]。 1.4 后备耕地土壤资源有限 我国是一个古老农业国,土地开发利用比较充分,可供继续开发的后备土壤资源十分有限。目前全国后备耕地土壤资源总量约1000万hm 2,主要分布在北纬40~50度之间的一年一熟地区,同时又是降水量少,干燥度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资源量少质差,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1.5 耕地土壤资源区域差异大 表1 中国主要土纲土壤资源的估算1) Table 1 Soil resources inventory of different soil orders in China 代号 土纲 面积率/% 代号 土纲 面积率/% A B E F G H 有机土 人为土 铁铝土 变性土 干旱土 盐成土 0.22 4.84 0.44 0.30 23.01 3.64 J K L M N 均腐土 富铁土 淋溶土 雏形土 新成土 其他土壤 8.67 8.89 7.42 21.51 9.76 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