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经济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与其他进入方式相比,许可的最大优点 是使流通企业只需要极少的前期投资, 成本最小,但对海外市场的控制程度也 最低。
• (2)特许经营
• 是指特许人授权给受许人,使其有权利 利用授权者的知识产权,包括商号、产 品、商标等。 • 特许的优点是可最大限度地扩大流通企 业品牌影响力,用较少的资本便可迅速 拓展国际市场,特许经营对受许人全过 程的控制比合资、独资的方式要低。
• 从过去只有商品、货物等有形商品韵流通,变 成了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等更多要素禀赋 加入的全要素流通;从生产和流通相对分离、 相对独立,变成了两者日益融合与统一的过程。 现代流通已经成为一种黏合物,把整个全球经 济连接在一起。所以,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 流通国际化。 • 换句话说,没有国际化的流通,也就无法实现 经济的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与流通国际化 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流通国际化的动因
• 推动因素和拉动因素是流通企业国际化的基本 动因。 • 推动因素是指由于母国的环境与流通企业特定 条件的影响,而鼓励流通企业向海外扩张的因 素,也可以认为是由于受母国环境与流通企业 的特定条件的制约,而使流通企业国际化战略 非常必要而紧迫的要素。 • 拉动因素则是吸引流通企业进入新的海外市场 的因素。
• 3、第三阶段:规范发展(1999-2001)
• 在这一阶段,国务院对地方越权审批的多家违 规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 展日趋规范化。
• 4、第四阶段:逐步全面开放(2001年至今) • 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逐步取消了外资企 业在申请资格、经营范围、地域范围等方面的 限制,同时在审批上进一步简化,使得外资企 业进入及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 (3) 该业态模式具备了超级市场与百货 店的双重功能又比之更具有优势,与中 国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相吻合,可以不与 中国传统超级市场(食品超市)在同一水 平线上竞争,达到领先市场的目的。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使得外资大型 综合超市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
• 3、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 •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经营时都非常重视本 土化战略的实施。
• (3)合资 • 合资是指与熟悉本地市场的合作伙伴合资经营。 合资方式缩短了进入新市场的适应时间,减少 了成本与风险,成本与控制水平居中。 • 通过这种进入模式,流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合 作伙伴的专门技能和当地的分销网络,从而有 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有利于获取当地的 市场信息,以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灵活的反应; 当地政府易于接受和欢迎这种方式,因为它可 以使东道国政府在保持主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 •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弊端,如双方常会就投资决 策、市场营销和财务控制等问题发生争端,有 碍于国际流通企业执行全球统一协调战略。
• 2、第二阶段:地方越权导致流通业利用 外资混乱 (1995-1999)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政府为 了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加政绩的考虑,开 始以各种形式大力引进外资,使得东南 沿海地区掀起了一阵招商引资的热潮, 外资企业大量涌入中国,一些外资企业 违规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我国利用外 资局面的混乱。
三、流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 1、流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基本类 型 • 流通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可以采取许可、 特许经营、合资、独资、并购等多种模 式,不同模式对应着不同的成本和控制 水平,不同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也具有 不同的优劣势。
• (1)许可
• 许可是指企业将它们的无形资产(专利、 贸易机密、技术诀窍、注册商标、信誉) 出售,向外国企业换取特许权。
• 本书认为,经济全球化包括两个重要的层面:
• 第一个层面是指“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既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 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的过程, 也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 动、配置,形成全球化统一大市场的过程; • 第二个层面是指“全球市场规则”的建立,即 世界范围内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以及以此 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全球机制的建立,它也是世 界多边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不断发展和健全的 过程。
二、外资零售企业的中国市场扩张
• 1、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区位布局
•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区位布局呈现从 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 在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其在地域 网点的布局上,仅限于发达地区和开放度较高 的东部沿海城市。但是后来外资零售企业的网 点布局逐渐从沿海大城市自东向西的全面推进。 尤其是西部地区外资零售企业门店增长的最快。
• 2、流通国际化的形式与特点 ——以零售业国际化为例 (1)零售国际化的形式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① 店铺选址国标化 ②商品供应国际化 ③资本国际化 ④信用卡国际化 ⑤非零售事业的国际化
• (2)零售国际化的特点
• 零售国际化的特点与制造业国际化相比 具有显著差异。
• 具体见书296页表9-1
• 外资零售业把投资焦点放在中国西部主要有三 方面的原因: • (1)出于自身整体扩张的考虑。 • (2)受政府实施的一系列鼓励外资西进的优 惠政策的吸引。 • (3)近年来东部地区零售市场发展的空间越 来越小,而西部零售市场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竞争激烈程度也远不如东部。 • 目前,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等均已在西部 地区的成都、昆明、西安等地开店。
• 但缺点是,企业很难发现和评估一个候 选企业,不同的会计标准或虚假的财务 记录可能使并购的过程复杂化。此外由 于东道国政府往往有针对外国收购的反 垄断政策,或者出于保护主义,它们可 能会限制外资流通业以收购的模式进入, 因此有时合资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 2、流通企业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 响因素 • 不同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具有不同的优 劣势,流通企业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时应综合考察以下因素。
•
目前在我国的大型综合超市中,外资占拥有 1万平方米以上门店企业数的61.5%。之所以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偏好于大型综合 超市这种业态模式,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 (1) 该业态是国际市场上的一种流行业态模式, 且在许多国家的发展都获得了成功。 • (2) 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 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及先进的管理技能,在经营大型综合超市方面 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大 型综合超市的经验。
第二节
流通国际化的机理与模式
• 一、流通国际化的概念、形式与特点 • 二、流通国际化的动因
• 三、流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一、流通国际化的概念、 形式与特点
• 1、流通国际化的概念 • 流通国际化的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 面:狭义的流通国际化是指流通企业主动的海 外扩张过程,也指伴随着国际流通企业的跨国 界经营而引发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成果的跨国流 通过程;广义的流通国际化,除包括国际流通 企业主动的海外扩张以外,还包括流通企业海 外扩张对东道国流通系统及东道国流通企业的 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国际流通企业的反作用。
第九章 流通国际化
第九章 流通国际化
•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 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流通的关系,掌握 流通国际化的概念与形式;了解中国流 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历程;理解外资零售 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以及中国流通 业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与流通的关系。 •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流通 关系。
• 在服务内容本土化方面,麦德龙针对中国大多 数客户无车、自运困难的现状,转变了其近40 年来的“顾客自行运货”的经营理念,对大件 商品推出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 在人力资源本土化方面,中国沃尔玛的员工, 90%都来自本土,中国家乐福除了少数法国高 层管理人员以外,95%的员工也都在当地招聘。 当地的员工与管理人员更了解当地的风俗、习 惯,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有着更深刻 的理解,更容易与政府、供应商打交道,更容 易将企业的理念融入日常经营之中,这对于外 资零售企业有效适应中国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流通 流通国际化的机理与模式 中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外
资流通业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流通
•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 二、经济全球化与流通国际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一般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 经济学家T.莱维于1985年提出,用来形 容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 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 资领域中的扩散。
•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 • • • • •
(1)贸易全球化。 (2)投资全球化。 (3)生产全球化。 (4)消费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 (6)信息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与流通国际化
• 虽然经济全球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我们 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流通国际化,因为贸 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全 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信息全球化的过程,都 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资本、生产、技术、信息 等要素资源的跨国流通过程。 • 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流通的发展已呈现国际 化趋势。在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全球分工和 交易空前扩大,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空前 发展的阶段,流通从过去局部的、片断的、不 连贯的、一国或几国的运动过程,变成了全球 范围的运动过程;
市场因素 东 道 国 环 境 因 素
经济环境因素
法律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海 外 市 场 进 入 模 式 选 择
企业规模
企业专业技能
国际化经验
流 通 企 业 特 定 因 素
第三节 中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 与外资流通业
源自文库
• 一、中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历程 • 二、外资零售企业的中国市场扩张
• 三、中国流通业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
• 在商品组合本土化方面,家乐福、沃尔玛进入 中国初期,本土商品占50%,但发现很多国外 商品并不能适应中国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所以 后来不断增加本土商品的比重,现在家乐福与 沃尔玛的店铺中,中国本土商品的比重已经超 过了80%。此外,家乐福为迎合中国人喜欢 “挑选”的需要,还增加了货架上同类商品的 供应量,家乐福在中国的每一个分店里都出售 豆腐、豆浆这类很“中国”的商品,甚至在中 国不同地区的分店里出售的商品都会不同,如 在重庆的分店里出售麻辣酱,在北京的分店里 出售烤鸭面皮。
• (4)独资 • 这是一种在东道国新建企业的模式,采 用这种方式的流通企业可以完全独立地 开发新市场,完全控制整个管理与销售 过程,经营利益完全归自己支配;
• 但是这也是一种费用极高的模式,尤其 在海外扩张初期阶段,因为起初销售收 入很少,而巨额的前期投资很难迅速收 回。
• (5)并购 • 并购为在东道国确立市场份额提供了最 快的途径。这种进入模式的显著优点是, 企业可以快速地进入海外市场。
一、中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历程
• 我国从1992年开始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大体 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1、第一阶段:定点实验(1992-1995) • 1992年7月,批准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 大连、青岛6个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为零售业对外开放的首 批试点城市。在这一阶段,中国流通领域的开 放仅仅是一定区域、一定范围的有限开放,而 且对外资企业的进入有严格的规定。
• 推动因素往往是一些不利的贸易条件、 环境因素,不如落后的经济条件、不利 的人文环境、严格的管制政策等等。相 反,拉动因素往往指在新市场的发展机 会及在目标市场的其他机会等有利因素。 • 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往往是推动因素与拉 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践表明,拉 动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且推动 因素与拉动因素的地位是相对的而不是 绝对的,在不同时期会发生交化。
• 在选址本土化方面,沃尔玛考虑到大多数中国 人还没有汽车,所以改变了其购物广场在城郊 选址的一贯做法,在进入中国初期,在深圳繁 华地段开设了购物广场。 • 在销售方式本土化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大 型综合超市与仓储式商场一律都是采取完全自 助的销售方式,但是在中国发展时,却增加了 店铺内的服务人员,以方便与顾客进行沟通, 适应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 2、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和 业态的选择 •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多样 化,主要包括合资、委托管理、移植物 业、授权导入、中外合资制造企业的分 销店、并购、战略联盟和独资等多种方 式; • 外资零售企业在冲国市场业态选择往往 以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大型家 居建材专业店、便利店、折扣店等在全 球最具成长性的新型业态。
• (2)特许经营
• 是指特许人授权给受许人,使其有权利 利用授权者的知识产权,包括商号、产 品、商标等。 • 特许的优点是可最大限度地扩大流通企 业品牌影响力,用较少的资本便可迅速 拓展国际市场,特许经营对受许人全过 程的控制比合资、独资的方式要低。
• 从过去只有商品、货物等有形商品韵流通,变 成了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等更多要素禀赋 加入的全要素流通;从生产和流通相对分离、 相对独立,变成了两者日益融合与统一的过程。 现代流通已经成为一种黏合物,把整个全球经 济连接在一起。所以,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 流通国际化。 • 换句话说,没有国际化的流通,也就无法实现 经济的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与流通国际化 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流通国际化的动因
• 推动因素和拉动因素是流通企业国际化的基本 动因。 • 推动因素是指由于母国的环境与流通企业特定 条件的影响,而鼓励流通企业向海外扩张的因 素,也可以认为是由于受母国环境与流通企业 的特定条件的制约,而使流通企业国际化战略 非常必要而紧迫的要素。 • 拉动因素则是吸引流通企业进入新的海外市场 的因素。
• 3、第三阶段:规范发展(1999-2001)
• 在这一阶段,国务院对地方越权审批的多家违 规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 展日趋规范化。
• 4、第四阶段:逐步全面开放(2001年至今) • 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逐步取消了外资企 业在申请资格、经营范围、地域范围等方面的 限制,同时在审批上进一步简化,使得外资企 业进入及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 (3) 该业态模式具备了超级市场与百货 店的双重功能又比之更具有优势,与中 国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相吻合,可以不与 中国传统超级市场(食品超市)在同一水 平线上竞争,达到领先市场的目的。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使得外资大型 综合超市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
• 3、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 •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经营时都非常重视本 土化战略的实施。
• (3)合资 • 合资是指与熟悉本地市场的合作伙伴合资经营。 合资方式缩短了进入新市场的适应时间,减少 了成本与风险,成本与控制水平居中。 • 通过这种进入模式,流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合 作伙伴的专门技能和当地的分销网络,从而有 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有利于获取当地的 市场信息,以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灵活的反应; 当地政府易于接受和欢迎这种方式,因为它可 以使东道国政府在保持主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 •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弊端,如双方常会就投资决 策、市场营销和财务控制等问题发生争端,有 碍于国际流通企业执行全球统一协调战略。
• 2、第二阶段:地方越权导致流通业利用 外资混乱 (1995-1999)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政府为 了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加政绩的考虑,开 始以各种形式大力引进外资,使得东南 沿海地区掀起了一阵招商引资的热潮, 外资企业大量涌入中国,一些外资企业 违规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我国利用外 资局面的混乱。
三、流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 1、流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基本类 型 • 流通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可以采取许可、 特许经营、合资、独资、并购等多种模 式,不同模式对应着不同的成本和控制 水平,不同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也具有 不同的优劣势。
• (1)许可
• 许可是指企业将它们的无形资产(专利、 贸易机密、技术诀窍、注册商标、信誉) 出售,向外国企业换取特许权。
• 本书认为,经济全球化包括两个重要的层面:
• 第一个层面是指“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既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 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的过程, 也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 动、配置,形成全球化统一大市场的过程; • 第二个层面是指“全球市场规则”的建立,即 世界范围内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以及以此 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全球机制的建立,它也是世 界多边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不断发展和健全的 过程。
二、外资零售企业的中国市场扩张
• 1、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区位布局
•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区位布局呈现从 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 在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其在地域 网点的布局上,仅限于发达地区和开放度较高 的东部沿海城市。但是后来外资零售企业的网 点布局逐渐从沿海大城市自东向西的全面推进。 尤其是西部地区外资零售企业门店增长的最快。
• 2、流通国际化的形式与特点 ——以零售业国际化为例 (1)零售国际化的形式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① 店铺选址国标化 ②商品供应国际化 ③资本国际化 ④信用卡国际化 ⑤非零售事业的国际化
• (2)零售国际化的特点
• 零售国际化的特点与制造业国际化相比 具有显著差异。
• 具体见书296页表9-1
• 外资零售业把投资焦点放在中国西部主要有三 方面的原因: • (1)出于自身整体扩张的考虑。 • (2)受政府实施的一系列鼓励外资西进的优 惠政策的吸引。 • (3)近年来东部地区零售市场发展的空间越 来越小,而西部零售市场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竞争激烈程度也远不如东部。 • 目前,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等均已在西部 地区的成都、昆明、西安等地开店。
• 但缺点是,企业很难发现和评估一个候 选企业,不同的会计标准或虚假的财务 记录可能使并购的过程复杂化。此外由 于东道国政府往往有针对外国收购的反 垄断政策,或者出于保护主义,它们可 能会限制外资流通业以收购的模式进入, 因此有时合资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 2、流通企业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 响因素 • 不同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具有不同的优 劣势,流通企业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时应综合考察以下因素。
•
目前在我国的大型综合超市中,外资占拥有 1万平方米以上门店企业数的61.5%。之所以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偏好于大型综合 超市这种业态模式,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 (1) 该业态是国际市场上的一种流行业态模式, 且在许多国家的发展都获得了成功。 • (2) 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 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及先进的管理技能,在经营大型综合超市方面 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大 型综合超市的经验。
第二节
流通国际化的机理与模式
• 一、流通国际化的概念、形式与特点 • 二、流通国际化的动因
• 三、流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一、流通国际化的概念、 形式与特点
• 1、流通国际化的概念 • 流通国际化的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 面:狭义的流通国际化是指流通企业主动的海 外扩张过程,也指伴随着国际流通企业的跨国 界经营而引发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成果的跨国流 通过程;广义的流通国际化,除包括国际流通 企业主动的海外扩张以外,还包括流通企业海 外扩张对东道国流通系统及东道国流通企业的 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国际流通企业的反作用。
第九章 流通国际化
第九章 流通国际化
•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 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流通的关系,掌握 流通国际化的概念与形式;了解中国流 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历程;理解外资零售 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以及中国流通 业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与流通的关系。 •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流通 关系。
• 在服务内容本土化方面,麦德龙针对中国大多 数客户无车、自运困难的现状,转变了其近40 年来的“顾客自行运货”的经营理念,对大件 商品推出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 在人力资源本土化方面,中国沃尔玛的员工, 90%都来自本土,中国家乐福除了少数法国高 层管理人员以外,95%的员工也都在当地招聘。 当地的员工与管理人员更了解当地的风俗、习 惯,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有着更深刻 的理解,更容易与政府、供应商打交道,更容 易将企业的理念融入日常经营之中,这对于外 资零售企业有效适应中国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流通 流通国际化的机理与模式 中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外
资流通业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流通
•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 二、经济全球化与流通国际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一般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 经济学家T.莱维于1985年提出,用来形 容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 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 资领域中的扩散。
•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 • • • • •
(1)贸易全球化。 (2)投资全球化。 (3)生产全球化。 (4)消费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 (6)信息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与流通国际化
• 虽然经济全球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我们 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流通国际化,因为贸 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全 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信息全球化的过程,都 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资本、生产、技术、信息 等要素资源的跨国流通过程。 • 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流通的发展已呈现国际 化趋势。在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全球分工和 交易空前扩大,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空前 发展的阶段,流通从过去局部的、片断的、不 连贯的、一国或几国的运动过程,变成了全球 范围的运动过程;
市场因素 东 道 国 环 境 因 素
经济环境因素
法律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海 外 市 场 进 入 模 式 选 择
企业规模
企业专业技能
国际化经验
流 通 企 业 特 定 因 素
第三节 中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 与外资流通业
源自文库
• 一、中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历程 • 二、外资零售企业的中国市场扩张
• 三、中国流通业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
• 在商品组合本土化方面,家乐福、沃尔玛进入 中国初期,本土商品占50%,但发现很多国外 商品并不能适应中国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所以 后来不断增加本土商品的比重,现在家乐福与 沃尔玛的店铺中,中国本土商品的比重已经超 过了80%。此外,家乐福为迎合中国人喜欢 “挑选”的需要,还增加了货架上同类商品的 供应量,家乐福在中国的每一个分店里都出售 豆腐、豆浆这类很“中国”的商品,甚至在中 国不同地区的分店里出售的商品都会不同,如 在重庆的分店里出售麻辣酱,在北京的分店里 出售烤鸭面皮。
• (4)独资 • 这是一种在东道国新建企业的模式,采 用这种方式的流通企业可以完全独立地 开发新市场,完全控制整个管理与销售 过程,经营利益完全归自己支配;
• 但是这也是一种费用极高的模式,尤其 在海外扩张初期阶段,因为起初销售收 入很少,而巨额的前期投资很难迅速收 回。
• (5)并购 • 并购为在东道国确立市场份额提供了最 快的途径。这种进入模式的显著优点是, 企业可以快速地进入海外市场。
一、中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历程
• 我国从1992年开始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大体 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1、第一阶段:定点实验(1992-1995) • 1992年7月,批准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 大连、青岛6个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为零售业对外开放的首 批试点城市。在这一阶段,中国流通领域的开 放仅仅是一定区域、一定范围的有限开放,而 且对外资企业的进入有严格的规定。
• 推动因素往往是一些不利的贸易条件、 环境因素,不如落后的经济条件、不利 的人文环境、严格的管制政策等等。相 反,拉动因素往往指在新市场的发展机 会及在目标市场的其他机会等有利因素。 • 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往往是推动因素与拉 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践表明,拉 动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且推动 因素与拉动因素的地位是相对的而不是 绝对的,在不同时期会发生交化。
• 在选址本土化方面,沃尔玛考虑到大多数中国 人还没有汽车,所以改变了其购物广场在城郊 选址的一贯做法,在进入中国初期,在深圳繁 华地段开设了购物广场。 • 在销售方式本土化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大 型综合超市与仓储式商场一律都是采取完全自 助的销售方式,但是在中国发展时,却增加了 店铺内的服务人员,以方便与顾客进行沟通, 适应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 2、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和 业态的选择 •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多样 化,主要包括合资、委托管理、移植物 业、授权导入、中外合资制造企业的分 销店、并购、战略联盟和独资等多种方 式; • 外资零售企业在冲国市场业态选择往往 以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大型家 居建材专业店、便利店、折扣店等在全 球最具成长性的新型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