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如何提高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摘要:气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既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是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城乡公共气象服务非均等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如何提高公共气象服务。
关键字: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气象现代化策略
一、引语
建设气象事业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中国气象事业要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和保障。
二、文献回顾
1、许建民,孙家栋.《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第四卷.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
4、郑国光在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2008.9 三、正文
(一) 城乡公共气象服务非均等现状及原因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发展新经济、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追求新生活等方面对气象服务有着
旺盛而迫切的需求,但是,相对城市公共气象服务而言,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存在明显失衡和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象信息的覆盖面、覆盖率有较大差距。二是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式和便捷程度有较大差异。三是获取气象信息的成本、承受能力差距较大。四是在享受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实行“城乡分割”二元化的社会经济制度大格局下,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明显向城市倾斜,气象部门的人、财、物的配置呈上重下轻的倒三角型,导致城乡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失衡。不可避免出现了农村公共气象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气象事业发展缓慢,农村公共气象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明显不足,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严重缺失。
(二)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目标
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主要依托,以资料与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产品专业化、服务队伍专职化、服务管理规范化。中国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气象信息覆盖面、提高气象服务满意度、提高气象服务效益。
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以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满足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为目标,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气象预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系统;提供气象信息、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增加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上。
(三)提高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策略
1、实现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纳入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尽最大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科技趋利避害的作用,建立健全气象经费稳定增长机制。
鼓励各级地方政府投入,大力发展民间网络气象网站,服务百姓生活和社会防灾减灾,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
2、提升气象各方面服务能力。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积极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系统建设。
3、建立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重点要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队伍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机构的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务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服务管理规范化。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其中包括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系统,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气象灾害防御业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队伍建设,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岗位设置。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和科研专职队伍建设,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机构建设,包括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和决策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4、保障措施。增强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业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作用,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建设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研究机构建设,同时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人才机制,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公共气象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公共气象服务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加大公共气象服务科研开发经费的投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学管理,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规划,建立和健全运行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
四、结论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