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汉典故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试论英汉典故翻译
夏 敏
(安徽大学外语系研究生 合肥 230039)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汉语典故英译的词典译法和行文译法;英语典故汉译的直译、意译和变通翻译法。
通过对英汉典故翻译问题的具体探讨和研究,指出翻译典故时,一要正确
理解典故的出处、结构和民族色彩;二要准确把握典故的本义、寓义和具体语言环境。
再根据
具体情况通过或直译或意译或变通的手法,将典故准确、传神地再现在目的语中。
关键词 本义、寓义、具体语境
据《辞海》解释,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由此可见,典故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人物、事件溯源有本、流传至今令人回味的古代故事,如“游刃有余”;二是语源清晰可考,含蓄冼炼、寓意深刻的词语,如“乘风破浪”。
典故因其隽永含蓄、形象生动及令人遐思而倍爱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多达七百多条,莎士比亚作品中援引典故数百条,《红楼梦》中引经据典之处更是不胜枚举。
典故内容之丰富,用途之广泛,由此可见一斑。
典故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亦给典故的翻译造成很大的障碍。
典故翻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更要有对原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透彻了解。
有六十年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经验并编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希腊罗马神话典故》的戈宝权教授就曾发出“翻译典故难”的感慨。
为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典故理解上的困难,一批富有责任心和
《西方使命感的翻译工作者编著了各类典故词典,如《中外典故大词典》、
《多形式典故词典》、
文学典故词典》等。
这些词典解决了典故翻译中最基本的难题对典故来源、内容及意义的把握,却没有涉及行文中典故翻译的具体方法。
在翻译理论日益发展与完善的今日,探讨典故翻译的论文还屈指可数,研究典故翻译的专著更是寥寥无几。
典故翻译期待着更多的翻译工作者对它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本文不揣冒昧,仅以翻译典故的一点心得和体会对英汉典故的互译谈几点看法,意在抛砖引玉。
一、汉语典故的英译
汉语典故多数由四字组成,形式简炼,意义精辟,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翻译时要正确理解汉语典故的含义,把握其在行文中的话语效果,尽量做到形义兼顾,既使读者了解汉语典故的形式即其本义,又使读者理解它的深层意义即寓义。
在二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要“重神似不重形式,”(傅雷《论翻译书》)把忠实原典的意义放在首位,把忠实原典的形式放在第二位。
典故在词典中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词典译义有必要也有可能用精炼的文字表现典故的全貌,包括形、义、神、色。
只有尽可能表现典故的全貌,读者才能对典故的来历及意义有通盘的了解,应用时才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
421
以“得陇望蜀”为例。
陇:古地名,相当于现在甘肃省东部。
蜀,古地名,相当于现在四川省中西部。
《后汉书・岑彭传》中记载,东汉初年,隗嚣占据陇地,公孙述占据蜀地,各霸一方。
光武帝派岑彭等诸将攻隗嚣于西城和上邦两地。
在给岑彭的信中,光武帝说:“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后人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心不足。
陈欣望编著的《汉英语林》译为:
Having got G ansu one aspires after Sichuan to have insatiable desires To covet the land of Sichuan after capturing the region of G ansu to fly at
higher game.
两种译文前半部分皆以平实、简炼的语言直译出典故的形式,体现本义;后半部分则准确、精辟地意译出典故的寓义,真实地再现典故的感情色彩贪得无厌,欲望的永无满足。
译文完整性与准确性融为一体,成功地再现了“得陇望蜀”这一典故的全貌。
翻译离不开词典,又不能完全依赖词典。
行文中一字一词的翻译不可照搬词典的词条,典故的翻译则更不能生搬硬套词典译法。
行文中的典故不是孤立的,有其特定的上下文语境。
因此行文中典故的翻译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典故的含义和色彩,说话者使用典故的用意,再用适当的译文传达相应的信息。
“得陇望蜀”这一典故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
不同的情境,译者杨宪益对其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1.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我劝你且缓一缓。
”(四十八回)
“The more you get,the more you want!”chuckled Pao-chai.
2.只因薛蟠是天性“得陇望蜀”的,如今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头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受,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他。
(八十回)
Now Hsuch Pan was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saying“To covet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legion of Long.”After marrying Chin-Kuei,he was struck by her maid Pao-chan’s charms.As she seemed approachable as well as alluring,he ofter flirted with her asking her to fetch him tea or water.
3.得陇望蜀,人之常情。
(七十回)
It’s only natural for men to hanker for more.
例1的上下文语境是:香菱遂了往日心愿搬进向往已久的大观园与宝钗为伴。
趁此机会,她又请求宝钗教她作诗。
宝钗因笑说,“我说你‘得陇望蜀’呢……”这里宝钗借“得陇望蜀”这一典故来比喻香菱向往大观园的愿望满足之后得陇,又滋生了习诗的愿望望蜀。
由于香菱的两个愿望都是向往着美好事物,因此“得陇望蜀”这一典故在此便失其“贪得无厌”的贬义色彩,而转成中性词,经宝钗笑而道出,愈显出宝钗对香菱的喜爱与亲近。
这里“得陇望蜀”的翻译切不可拘泥于词典译法,而应根据该典在句中具体的意义和感情色彩,采用相应的译文形式。
“The more you get,the more you want,”虽然没有忠实原典的形式,却真实地传达了原典的信息,形不似而神似。
例2说的是薛蟠娶了金桂之后,见其丫头宝蟾有几分姿色,举止又轻浮随便,便生了撩逗亲近之心,可见是天性“得陇望蜀”的。
句中“得陇望蜀”加有引号,被作者直接引用以讽刺薛蟠的朝秦暮楚,其征服女人的欲望与光武帝征服土地的欲望难分上下。
杨宪益在此直译
521
典故的形式,运用典故原有的故事情节生动地表现了薛蟠的贪婪,并给读者以充分的遐想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例3是湘云与黛玉在凹晶溪馆赏月时说的一席话。
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
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
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湘云用“得陇望蜀”一词来形容人类的天性:无论处在何种境况,总有未遂的心愿。
贫穷的人无法事事顺心,富贵之家亦不能万事如意。
这里的“得陇望蜀”亦不具有贬义色彩,而表中性意义,表达人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心理特点。
杨宪益对此典的处理非常巧妙。
他没有套用词典译义,而将其译为“hanker for more”,准确表达了典故的意义,“hanker”一词的应用也符合湘云与黛玉的小姐身分,符合她们的知识层次。
有些典故因使用频繁已近乎一般成语或俗语的特点,在行文中其寓义的应用明显超过对其本义的应用。
翻译此类隐性典故(典故性不明显)时,多数情况下将其当一般成语或俗语处理,意译其寓义,而无须再现典故的形式。
如“司空见惯”译为“common sight”。
但在某些特殊环境,为达到特定的行文效果,经作者巧妙安排,某些隐性典故的典故性凸显出来,传达一定的意义,表达一定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若仍将忠实原典的意义放在首位,意译典故的寓义则大大削弱了原文的艺术效果,反而成了翻译中的败笔。
“锦囊妙计”是个隐性典故。
旧小说里常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应付可能发生的事变的办法写好放在锦囊里,交给有关的人,让他在危急时打开看,按预订的办法去对付。
后人用“锦囊妙计”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问题的好计策。
其典故成份“锦囊”一般都是虚义,即便力争面面俱到的词典译义中亦是忽略不译的:
instructions for dealing with an emergency;wise counsel(危东亚主编的《汉英词典》修订版)
但在下面的例句中,“锦囊妙计”和诸葛亮联系在一起便显其典故性:
“他[倪焕之]叫一声‘麻烦’。
陆三复咬着舌头,狡狯地射过来冷冷的一眼,好像说,‘诸葛亮,为什么叫麻烦?你的锦囊妙计在哪里呢?’”(叶圣陶《倪焕之》第十二章)“‘Damn!’he exclaimed…Chewing his tongue,Lu San-fu shot him a cold,crafty glance which seemed to say,‘What are you damning about,Chuke Liang?What’s happened to your beautiful schemes now?’”(A.C.Barnes译)
例句中的“诸葛亮”显然指的是倪焕之。
陆三复实际上是以此称呼来嘲讽倪焕之的:你倪焕之既然聪明如诸葛亮再世,那么你的锦囊妙计又在何处呢?文中的“诸葛亮”与“锦囊妙计”前后呼应,完整再现典故的人物、事件,典故的内容情节栩栩如生。
A.C.Barnes的译文中,“诸葛亮”直译为“chuke Liang”显其本义,“锦囊妙计”又意译为“your beautiful schemes”藏其典故性。
一显一藏,前后处理相互矛盾,削弱了原文讽喻的效果。
这里应打破惯例,直译典故“锦囊妙计”,使其与“诸葛亮”遥相呼应,再现说话者的弦外之音。
试译如下:……“What are you damning about,Chuke Liang?What’s happened to your instructions hidden in the embroidered bag?”
二、英语典故汉译
英语文化为多元文化,英语典故之源也较为广泛。
较古代的典故多源于希腊、罗马神话或基督教的《圣经》。
英国16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著的经典名剧也是英语典621
故的宝贵文库。
英语典故中许多家喻户晓的人典、事典或语典皆源于此,如“Shylock”(夏洛克)等。
英语典故中还有一部分典故来源于各国各时期的寓言、民间传说、故事或礼仪风俗等。
如“the dog and the cook”(吃一堑,长一智),”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等。
英语典故结构也比较灵活。
可以是片言只字,也可以是词组及短语,甚至是一个句子。
英语典故结构灵活不仅表现在字数可多可少,而且表现在其结构的非固定性。
作者可根据作文的具体需要改变典故的形式,通过增减词、变更词、颠倒次序、短语变句子或句子变短语等不同方式灵活运用典故,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如将“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明珠暗投)颠倒次序变成“caster swine before pearls”喻一事物(swine)在另一事物(pearls)眼中不值一看,不值欣赏。
无论英语典故的结构如何变换,意义如何转换,都是建立在原典的结构、意义基础之上的。
因此,了解典故本身的结构框架、比喻关系和寓义有助于领会和掌握英语典故的灵活运用。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英语中有些典故已成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的外来语。
对于这类典故的翻译,直译不但能为中国读者理解接受,而且还能较好地保持原典的民族色彩。
如“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
In ancient times,if a man’s eye was put out by his enemy,he might get revenge by putting his enemy’s out.This was the rule of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古时候要是一个人的眼睛被敌人挖了,他可以把敌人的眼睛挖出来作为报复。
这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
“the dove of peace”(和平鸽)等。
类似的典故还有“dark horse”(黑马)、
英语中大部分典故仅凭其字面意义无法揣摩其寓义。
只有追根溯源、刨根究底才能正确把握其内在含义。
翻译这类典故若采用直译法,虽然颇具“异国情调”,却令中国读者摸不着头脑。
巴金在《一点感想》中曾说,“译者在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要想到他是为着谁在做这工作……他至少应当让读者看得懂。
”连让读者看得懂这一起码的标准都没有达到,既便形式再完整、民族色彩再浓,也是失败的翻译。
这类典故多用意译法表现其寓义。
如“have an axe to grind”,若直译则为“有斧子要磨”,而其真正的寓义是“表面装得好,实际怀有个人目的”,意即别有用心,另有企图,与“磨斧子”毫无干系。
行文翻译时,根据具体环境意译:
1.Franklin:He……assures me his visit is quite disinterested;but why should he come if he has no axe to grind(B.shaw“Back to Methuselah,”partⅡ)
弗兰克林:他……向我保证说他的访问是没有私心的;但是,如果他不是别有用心,他为什么要到这儿来?
2.Like all politicians,he says he wants to do good for people,but I think he has an axe to grind.
像所有的政客一样,他说他要为人民做好事,可是我疑心他另有个人打算。
英语典故的翻译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究竟应直译其本义,还是意译其寓义应视具体语言环境、典故的实际功能等因素灵活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法方能再现原作的神韵。
请看“the family skeleton”的译例:
“Oh,tell us about her,Auntie”cried Imogen,“……she is the skeleton in the family, isn’s she?…”……“she was much of a skeleton as I remember her,”murmured Euphemia.
721
“extremely well covered.”(Chancery by G aslwothy)
“哦,告诉我们关于她的事,姑太。
”伊摩根喊着。
“……她是家庭里的‘家丑’,是吗?”……“据我所知她并不像一付‘枯骨’(骷髅)”,尤菲米亚低声说,“肌肉挺丰满的呢。
”
正确理解例句,把握例句一语双关的修辞色彩必须对skeleton一词的不同意义有所了解。
skeleton原意是“骷髅”,但在典故“the family skeleton”或“skeleton in the cupboard”中则作“家丑”角。
伊摩根说“她”是家庭里的“家丑”,尤菲米亚故意曲解伊摩根,取skeleton的“骷髅”一意,并借此发挥,讽刺挖苦“她”,表露对“她”的不屑之情。
译文将前一个“the skele2 ton in the family”译成“家丑”,又将后一个“skeleton”译成“枯骨”,虽然意义上忠实于原文,却抹煞了原文一语双关的巧妙与幽默,割断了两个“skeleton”之间的联系,这里的两个“skeleton”均宜直译如下:
“哦,把她的事儿讲点给我们听听吧,好姑姑。
”伊摩根嚷嚷着;“……听说她是咱们家衣柜里的骷髅,是真的吗?……”
“哼,我记得她模样可不怎么像骷髅,”尤菲米亚咕噜了一句,“那一身肉肥着呢。
”
这里通过变通的方式,直译典故“the skeleton in the family”,既准确传达了原文信息,又再现了原文一语双关的机智与风趣。
综上所述,直译和意译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却不可一味教条地套用规律,而应“着眼于接受者的感受: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的作用大体对等”(金阝是、奈达《论翻译》)。
典故翻译只有准确地把握典故的本义、寓义和具体语言环境,才能做到在言语功能上忠实原文。
只有对典故的出处、结构和民族色彩了如指掌,才能通盘考虑,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才能将典故所表达的信息成功地移植到目的语中去。
参考书目:
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版。
陈淑华编著:《英语修辞与翻译》,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陆国强编著:《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Jin Di,Eugene A.Nida:On Translation,1984年版。
责任编辑:吴章胜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