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382037

课程名称(中/英文):历史文献学The Study of Old Documents

课程类型:平台课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 26 实验学时:6

学分:2

适用对象: 历史学、考古学本科生

先修课程: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古代史料学、版本目录校勘学

后续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学术史

开课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历史文献学》课程是历史学及考古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其目的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重要历史典籍的基本情况,了解主要史籍的编纂、版本、注本、史料价值和史学思想以及作者的相关情况等;进一步掌握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状况,从而对历史文献学领域内的重要问题具有较深刻、全面的认识;能够对该门课程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并具有较好的撰述能力和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水平。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籍的基本情况,这包括,其一,中国史学发展史的概况,也就是掌握一些史学史的知识;其二,史料学的内容,简单地说,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在研究某一段历史时,需要利用哪些大路的史料,也就是需要利用哪些纪传体史书(正史),编年体史书(实录等)、纪事本末体史著,私家所修的重要的别史(除正史外的史著),以及重要的笔记史料。从而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古籍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中国学术史、中国古史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绪论

一、“文献”释义

二、历史文献与历史文献学

(一)什么是历史文献

(二)什么是历史文献学

三、课程性质

四、课程内容

五、学习任务和目的

六、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八、课时安排

九、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历史典籍的丰富;中国历史典籍的发展;中国历史典籍的分类;学习此学科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讲先秦史籍概说与《尚书》介绍(历史文选课讲过,此不再重复)

教学内容:介绍《尚书》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先秦时期是中国史籍的萌芽时期,史籍很多,史体较杂、体例不完备,但为后世史学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讲《春秋》与《左传》(历史文选课讲过,此不再重复)

教学内容:介绍《春秋》、《左传》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先秦时期是中国史籍的萌芽时期,史籍很多,史体较杂、体例不完备,但为后世史学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讲秦汉史籍介绍之《史记》与《汉书》(历史文选课讲过《史记》,此不再重复,仅讲《汉书》,强调二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内容:介绍《史记》、《汉书》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何谓纪传体,其优缺点及发展情况;从司马迁的经历明确撰写史书搜集真实史料的重要性,了解汉代史学的重要地位,以及班马异同论。

第五讲魏晋南北朝史籍介绍——史学的多途发展

教学内容:介绍《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魏晋南北朝史籍发展概况;代表性著作《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第六讲隋唐宋元史籍概说及《史通》介绍

教学内容:介绍《史通》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隋唐宋元史籍发展概况;代表性著作《史通》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第七讲《通典》介绍

教学内容:介绍《通典》的文献学价值、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通典》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第九讲《资治通鉴》及“通鉴学”介绍(一)

教学内容:介绍《资治通鉴》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资治通鉴》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第十讲《资治通鉴》及“通鉴学”研讨(二)

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讨论《资治通鉴》的学术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资治通鉴》的学术价值和影响。

第十一讲《通志》介绍

教学内容:介绍《通志》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通志》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第十二讲《宋史》介绍(一)

教学内容:介绍《宋史》的撰述过程、其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中国传统史学上的正闰之辨。教学要求:了解《宋史》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第十三讲《宋史》研读(二)

教学内容:研讨《宋史》撰修过程中出现的正闰之辨。

教学要求:了解《宋史》的学术价值。

第十四讲《宋史》研读(三)

教学内容:研讨。将元修《宋史》与明代学者所修宋史著作相比较。

教学要求:了解《宋史》的学术价值;明代的宋史研究成就。

第十五讲明清史学概说及《明儒学案》介绍

教学内容:介绍明清史籍发展概况;《明儒学案》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魏明清史籍发展概况;《明儒学案》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第十六讲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

教学内容:介绍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教学要求:了解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地位。

四、课程建设与改革(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思想: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注重启发性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专题讲授。

第一,通论一个时期的历史文献学概况及特点;以一部书为一个专题,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献学活动一个专题。

第二,采用指导性讲授法。避免对于知识性的内容满堂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第三,讲授时注意知人论世(即对著者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学术背景、著者学行的介绍),着重于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学术公案、史学观念的介绍。有详有略。

第四,选取史著某些篇章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