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老师排课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师排课现状

在学校工作二十几年,辗转三个学校,我对学校教师排课颇有感触。

老师们的安排大概有三种常见模式:

第一、精英悍将集中打拼。现在每个学校人员流动大,特别是市直学校每到暑假都有十几个转出去,转出去的几乎都是教学上的成手,当然也会有十几个补充进来,转进来的新教师以刚毕业的学生最多,从乡下初中或者高中下来的也占相当一部分。学校顾虑到五、六年级的重要性,五、六年级的教师清一色的是学校拔尖教师,经验丰富且干劲十足,有些教师几乎是学校里的拼命三郎,为工作是兢兢业业,为学生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一旦成绩低于同行,不等领导来说点什么,自己已经自责的无地自容,茶饭不香,没精打采,好象低人一等,直到奋起直追,一翻含辛茹苦、费尽心血,直到下一次测试成绩斐然,方敢抬头挺胸,看一看远处的天空。说这些绝非是天方夜谭,而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声。

按照他们付出的努力,他们的绩效工资应该很高,但是事与愿违,学校里的评奖是按照积分排序的,积分分为三大块,成绩、教学教研、师德。最能拉开同组积分距离的就是成绩,与其他组别的同事相比,他们并没有便宜可占,反而因为几个人能力相当,不会因为某个人考试成绩低,与其他人拉开档次,让别人加点分。而其他年级,比如说,有一个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格外低,平均六十多分,其他四个班级平均七十、八十多,五个班级平均之后,他自己扣分,其他四位老师全部加分。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就是有一个老师力量薄弱的特别厉害,否则正常情况,一个或者两个老师加分,一个或者两个老师扣分。对比之下,付出的心血多,但未必与积分成正比。

第二、鱼目混珠搞穿插。如果把学校强兵干将穿插进任何一个年级,他们的成绩即使不加分,也绝对不会是扣分者。但这又会造成学校高分集中的情况,随之带来的后果就是教师节表彰总是围绕学校的几个人在打转,今年是他,明年还是他,其他老师几乎要很久被压抑在几个仅有的优秀者之下,积极性就会大大折扣,成就感就会降低,甚至产生挫败感,更严重

的是他们就会消极对待工作。

第三、部分老师被定位

1、老年教师容易被定位。老年教师年轻时候也有被经常调换的,但是在一个单位久了,就可以找领导提出自己的诉求,一般会选择自己比较顺手的班级任教,知识就是这么些知识,几年工作下来,反来复去就是这么一些内容,连续坚持教个几年也就形成了某个年级的经验型老师,再安排去其他年级也不想动位子了。

2、年轻、有能力的老师被定位。据我观察,领导一般安排人事时候还要考虑对外活动,因为对外讲课一般安排给年轻人,参与活动的学生的年龄段最好在2-4年级,一年级孩子太小,五、六年级面临小升初,出外活动太多,难免影响教学,固定一个年级,教材重点把握、学生情况了解都占优势,可以省去许多摸索的程序,可以减轻活动参与人的负担。

那么,教师形成定位带来的弊端是什么呢?

1、惰性滋生。很多工作,本就是教师的职内之事,但部分教师却把它们当作外加给自己的负担,于是心态发生变化,使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烦恼的工作状态,惰性滋生。举个例子,学校肯定要重视教师的教研工作,但部分教师认为老师只要教好书、教学质量高就可以了,把教研活动和相关工作完全当作是学校强加给他的负担。其实,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不要考虑如何上好课?要不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要不要考虑提高作业的效果?一位教师一旦开始考虑问题,其实就已经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中了——这不是研究又是什么呢?对教师而言,“教”即“研”,也只有教研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现实当中,很多教师还没有把“研究”当作自己的工作,而是看成一种负担。

2、缺乏创新感。部分教师,无论安排到哪一个年级,都喊不适应,就要求固定在一个年级,究其原因就是不想接触新事物,不想创新,只想获取现成东西。

换一个年级,绝对不那么轻松,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刚从六年级下到五年级,着实心里长出一口气,觉得自己可该轻松一下了,教五年级还不

是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哪知,两周下来,其中的不利因素铺天盖地而来。首先,学生的课堂纪律,这些孩子没有一会老实的,一节课摸摸这,看看那;转转笔,抠抠手,我不停的维持纪律:看谁坐的好,坐的端正。其次,是作业的送交方面,每天的课间,我们总是要到教室里转一圈,嘴里吆喝着:谁的作业没有交,快点拿来,但是未交之人无动于衷者大有人在,一放学按学校规定时间离校,他们也随之逃之夭夭,八十个人的班级,每天的交作业者近七十,余者常和老师捉迷藏。其他任课教师总是说我们像鬼子进村,一天到教室几“扫荡”。和六年级学生形成更明显对比的是教学设计,上完一节充满自信、感觉效果良好的课,反馈到学生的作业上面,却是一塌糊涂,自己一时产生了怀疑,同样的教学策略和设计,为什么会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仿佛会教六年级,到了五年级就仿佛是隔行、隔山的感觉。

这三种情况的教师人事安排,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情况,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它毕竟是一个团体,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是领导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希望自己的团队拥有正面情绪是领导们迫切希望实现的愿望。

这几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思想,不论教哪一个年级,都有各年级学生所特有的特点,都有各自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没有不起风浪的大海;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教一个新的年级,不能掉以轻心,学生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要随机应变,教育没有一层不变的模式。我更反思自己曾经在某些评课场合,对其他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不科学的评价,对自己曾经的傲慢和偏见不安和愧疚。

新毕业的学生至少可以打破这一个格局。

我听过二年级一个老师讲轴对称图形,她不知道高年级对轴对称的定义是:两侧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二年级孩子虽然不接触轴对称的定义,但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些特点是一定要按照定义说的,他没有教过高年级,也不知道这些说法,一节课就出现“对称”,“沿中间对折”“两边一样”,“两边一样”与“完全重合”能相提并论吗?“沿中间对

折”和“沿着一条直线对折”能混为一谈吗?

新毕业的学生不把数学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材都熟悉一遍,教几个轮回,就不能熟知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层次,讲起课来就会出现超出范围或者不能做到每节课的承前启后,高年级老师评课时候爱抱怨低年级没有打好基础,没有培养好的习惯等等,低年级教师听见这些就皱眉头,不乐意听,他们不知道自己完成的不仅是自己年级的课程,还要兼顾到一个衔接作用,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应该做好那些衔接,做到什么程度,不在小学段不摸索几个轮回,仅凭主观臆断,绝对解决不了问题。

当然,学校也要尽量采取循环排课制度,保证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新鲜感,促使其专业素养的提高;又能使每位教师进一步体验不同年级教学中的辛苦和特殊性;还可以减少高、低年级老师之间凭主观臆断而引起的猜忌和埋怨。这些矛盾只有在角色互换中才能得到不用解释就自然的解决,还望学校能考虑周全,不要顾忌短时利益,让每位教师都活力四射。我这样讲,好比是鱿鱼效应,必须得让老师们有前进的空间,找到自己不足和努力方向,才有前进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