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原理及设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热量衡算 )
用以上两个式子进行计算时,必须预知溶液在一定浓度和温度 下的焓。对于大多数物料的蒸发,可以不计溶液的浓缩热,而由比 热求得其焓。习惯上取0℃为基准,即0℃时的焓为零,则有
i s = c *T0 i0 = c 0 t 0 − 0 = c 0 t 0 i = ct − 0 = ct
代入前面的两式得: D ( I s − i s ) = F (ct − c 0 t 0 ) + W ( I − ct ) + Q损
7.3 多效蒸发
① 利用二次蒸汽的潜热 ② 利用冷凝水的显热(如预热原料液) 多效蒸发蒸汽的经济性(利用率) 7.3.1 多效蒸发蒸汽的经济性(利用率)
D = 1 ⇒ D = W1 ,1kg生蒸汽在第一效中可产生1kg的二 W1 次蒸汽,将此1kg二次蒸(W1 )引入第二效又可蒸发1kg水,即
第一效:
(3) (4)
式中
D ——加热蒸汽消耗量,kg/s;
t 0 ,t ——加料液与完成液的温度,℃; i0 ,i ,s ——加料液,完成液和冷凝水的热焓,kJ/kg; i I I , s ——二次蒸汽和加热蒸汽的热焓,kJ/kg。 式中热损失 Q损 可视具体条件来取加热蒸汽放热量( Dr0 )的
某一百分数。
Fw0 = ( Baidu Nhomakorabea − W ) w
水分蒸发量: 完成液的浓度:
W = F (1 − w= Fw0 F −W
w0 ) w
7.2.1 单效蒸发的计算
(2)热量衡算 对蒸发器作热量衡算,当加热蒸汽在饱和温度下排出时,
DI s + Fi0 = ( F − W )i + WI + Di s + Q损 D ( I s − i s ) = F (i − i0 ) + W ( I − i ) + Q损
7.2.1 单效蒸发的计算
(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由传热速率方程得
Q A= K∆ K ∆t m
式中
A ——蒸发器传热面积,m2; Q ——传热量,w; K ——传热系数,w/m2·K;
∆t m——平均传热温差,K。
(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
由于蒸发过程的蒸汽冷凝和溶液沸腾之间的恒温差传热, ∆t m = T0 − t ,且蒸发器的热负荷 Q = Dr0 ,所以有
(1)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杜林规则 )
由该图可以看出: ① 浓度不太高的范围内,由于沸点线近似为一组平行直线,因 此可以合理的认为沸点的升高与压强无关,而可取大气压下的数 值; ② 浓度范围只需要知的两个不同压强下溶液的沸点,则其他压 强下的溶液沸点可按杜林规则进行计算。
7.2.2 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
7.3.2 多效蒸发流程
(2)逆流流程图7-15 蒸汽流动方向: 3→2→1 溶液流动方向: 1→2→3
w1 µ 优点: > w2 > w3 w ↑, ↑,1 > µ 2 > µ 3 , µ t1 > t 2 > t 3
µ t µ , ↑, ↓, 1 < µ 2 < µ 3
由式(3)或式(4)可得加热蒸汽的消耗量为:
D= F (i − i0 ) + W ( I − i ) + Q损 I s − is F (ct − c0 t 0 ) + W ( I − ct ) + Q损 I s − is
① 忽略浓缩热时 ② 浓缩热且 − ct ≈ r I
D=
Is ,− i s = r0
A=
Dr0 Q = K (T0 − t ) K (T0 − t )
7.2.1 单效蒸发的计算
(4)浓缩热和溶液的焓浓图 如图7-21为NaOH水溶液从0℃为基准温度的焓浓图。
7.2.2 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
蒸发器中的传热温差等于 ∆t m(T0 − t ) ,当加热蒸汽的温度 T0 一定 T (如用47k kN/m2(绝压)的水蒸气作为加热蒸汽,0 = 150 ℃),若蒸 发室的压力为1atm而蒸发的又是水(其沸点 T = 100℃)而不是溶液, 此时的传热温差最大,用 ∆t T 表示:
(2)液柱静压头和加热管内摩擦损失对溶液沸点的影响 按液面下处L/5溶液的沸腾温度来计算,液体在平均温度下的 饱和压力: 1 p m = p + L ρg 5 式中
p ——液面上方二次蒸汽的压强(通常可以用冷凝器
压强代替),Pa; L ——蒸发器内的液面高度,m。
(2)液柱静压头和加热管内摩擦损失对溶液沸点的影响 )
(4)效蒸发过程的计算 ①设计型计算:给定蒸发任务,要求设计经济上合理的蒸发器。 给定条件:料液流量 F ,浓度 w0 ,温度 t 0 以及完成液浓度 w ; 设计条件:加热蒸汽的压强以及冷凝器的操作压强主要由可供使用 的冷却水温度来决定; 计算目的:根据选用的蒸发器形式确定传热系数K ,计算所需供热 面积 A 及加热蒸汽用量 D 。
7.2.2 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
(1)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杜林规则 在相当宽的压强范围内溶液的沸点与同压强的下溶剂的沸 点成线性关系:
0 tA − t A =K 0 tw − tw
0 0 t A = t A + K (t w − t w )
0 式中 t A 和 t A 代表某中种液体(或者溶液)在两种不同压力下
(2)热量衡算 )
为了避免使用不同溶液浓度下的比热,可以近似认为溶液的比热 容和所含溶质的浓度呈加和关系,即
c0 = c * (1 − w0 ) + c B w0
c = c * (1 − w) + c B w
式中
c * ——水的比热,kJ/kg;
c B ——溶质的比热,kJ/kg。
(2)热量衡算 )
7.1 概述
(5)蒸发操作的特点 ① 沸点升高 蒸发的物料是溶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由拉乌尔定律可知: 在相同温度下,其蒸汽压纯溶剂的为低,因此,在相同的压力 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故当加热蒸汽温一定时, 蒸发溶液时的传热温差就比蒸发纯溶剂时来得小,而溶液的浓 度越大,这种影响就越显著。 ② 节约能源 ③ 物料的工艺特性 本章的重点就是研究上述问题,同时还考虑从二次蒸汽中 分离夹带液沫的问题。
D=
F (ct − c0 t 0 ) + Wr + Q损 r0
(2)热量衡算 )
c ③ 沸点进料,t 0 = t ,并忽略热损失和溶液浓度较低时, = c0 ,

D= W ( I − ct ) Wr ≈ r0 r0

D I − ct r = ≈ >1 W r0 r0
式中称 D / W 为单位蒸汽消耗量,用来表示蒸汽利用的经济程度 (或生蒸汽的利用率)。
(4)效蒸发过程的计算 )
② 操作型计算:已知蒸发器的结构形式和蒸发面积
w0 A K 给定条件: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与给热系数 ,料液的进
口状态 凝器内的压
t0
w0

A
,完成液的浓度要求
t0
,加热蒸汽与冷
D
w F强。 0
F w
K D 计算目的:核算蒸发器的处理能力 和加热蒸汽用量 。 或: 已知条件: , , , , 。加热蒸汽与冷凝 器内的压强; 计算目的:反算蒸发器 的并求 ;
∆t T = T0 − T = 150 − 100 = 50
如果蒸发的是30%的NaOH水溶液,在常压下其沸点是高于100℃。 若其沸点 t = 120 ℃,则有效传热温差 ∆t = T0 − t = 150 − 120 = 30℃, t比 ∆ ∆tT 所减小的值,称为传热温度差损失,简称温度差损失,用 ∆ 表示
1 ∆ ' ' = t ( p + L ρg ) − t ( p ) 液柱静压强引起的溶液温度升高: 5
所以沸腾液体的平均温度为 :
t = t ( p ) + ∆ '+ ∆ ' '
在大多数教材中,液柱内部的平均压力取的是液面压力和液柱 底部压力的平均值,即
1 LρG 2 1 ∆' ' = t ( p + Lρg ) − t ( p ) 5 pm = p +
7.2.2 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
(3)因蒸汽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 ' ' 在多效蒸发中,末效以前的二次蒸汽流到下一效的加热室的过程 中,为克服管道阻力使其压强降低,二次蒸汽的温度也相应的降低, 由此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 ∆ ' ' ' 。 总的温度差损失
∆ = ∆ '+ ∆ ' '+ ∆ ' ' '
7.3.2 多效蒸发流程
(1)并流流程 优点: ① 由于前效的压强较后效高, ,料液可借此压 强差自动地流向后一效而无须泵送; ② ,溶液由前一效流入后一效处于过热状态会 放出溶液的过热量形成自蒸发,可产生更多的二次蒸汽, 因此第三效的蒸发量最大。 缺点:溶液浓度, , ↑, ↑,便使得 溶液温度, , ↑, ↓,便使得
第二效:W2 = W1 = D ,1kg生蒸汽在双效中的总蒸发量
W W = W1 + W2 = 2 D , 所以 =2 D W 依次类推: 三效 = 3 ,……,n 效 W = n D D
7.3.1多效蒸发蒸汽的经济性(利用率) 多效蒸发蒸汽的经济性(利用率) 多效蒸发蒸汽的经济性
但实际上,由于热损失,温度差损失等原因,单位蒸汽消耗量 不可能达到如此经济的程度,根据生产经验,最大的 W / D 的值大 致如下: 效数
7 蒸发
7.1 概述 7.2 单效蒸发 7.3 多效蒸发 7.4 蒸发设备
7.1 概述
(1)蒸发操作的目的 ①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化工产品 或半成品。 ② 脱除溶剂,将溶液增溶至饱和状态, 随后加以冷却,析出固体产物,即采 用蒸发,结晶的联合操作以获得固体 溶质。 ③ 除杂质,获得纯净的溶剂。 (2)蒸发的流程
D W min W D max
单效 1.1 0.91
双效 0.57 0.175
三效 0.4 2.5
四效 0.3 3.33
五效 0.27 3.70
7.3.2 多效蒸发流程
多效蒸发操作蒸汽与物料的流向有多种组合,常见的有: 并流: 溶液与蒸汽的流向相同,称并流。 逆流: 溶液与蒸汽的流向相反,称逆流。 错流: 溶液与蒸汽在有些效间成并流,而在有些效间成逆流。 平流: 每一效都加入原料液的方法。 下面以三效为例加以说明: (1)并流流程(图7-14) 蒸汽流动方向: 1→2→3 溶液流动方向: 1→2→3
7.2 单效蒸发
7.2.1 单效蒸发的计算
对于单效蒸发,在给定的生产任务和确定了操作条件以后,通 常需要计算以下的这些内容: ① 分的蒸发量; ② 热蒸汽消耗量; ③ 发器的传热面积。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应用物料衡算方程,热量衡算方程和 传热速率方程来解决。
7.2.1 单效蒸发的计算
(1)物料衡算 溶质在蒸发过程中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是个定态过程,单位 时间进入和离开蒸发器的量相等,即
7.1 概述
(3)加热蒸汽和二次蒸汽 蒸发需要不断的供给热能。工业上采用的热源通常为水蒸气,而 蒸发的物料大多是水溶液,蒸发时产生的蒸汽也是水蒸气。为了 区别,将加热的蒸汽称为加热蒸汽,而由溶液蒸发出来的蒸汽称 之为二次蒸汽。 (4)分类 ① 按蒸发操作空间的压力可分为:常压,加压,或者减压(真 空)蒸发。 ② 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可以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7.2.2 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
传热温差损失 溶液沸点 有效传热温差
∆ = ∆t T − ∆t = (T0 − T ) − (T0 − t ) = t − T
t =T +∆
∆t = ∆t T − ∆
温度差损失的原因 : ① 溶液沸点的升高。这是由于溶液蒸汽压较纯溶剂(水) 在同一温度下的蒸汽压为低,致使溶液的沸点比纯溶剂(水)高; ② 蒸发器中静压头的影响以及流体流过加热管是产生的摩 擦阻力,都导致溶液沸点的进一步上升。
0 的沸点, t w 和 t w 代表溶剂在相应压力下的沸点。
(1)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杜林规则 )
如图7-22为不同浓度NaOH水溶 液的沸点与对应压强下纯水的沸点的 关系,由图可以看出,当NaOH水溶 液浓度为零时,它的沸点线为一条 45° 对角线,即水的沸点线,其它浓 度下溶液的沸点线大致为一组平行直 线。
蒸发过程的传热温度差(有效温度差):
∆t = T0 − t = T0 − t ( p ) − ∆
注意: 注意 ∆ 中 ∆ ' ' '为前一效蒸汽到下一效时由于阻力损失而引起的温度差 损失。若单效蒸发,已知入口蒸汽(生蒸汽)的温度,则时要计入 ∆ ' ' ' = 1 ℃吗?
7.2.2 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