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的女性写作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中的女性写作的特点:
1.女性形象的传统化、片面化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可以看出来大多描述的社会是父系社会,主要是靠男性运作的社会,女性的角色活动常被忽略而不谈,极少写到的女性,通常极端地强调”女主内“的家务角色,局限于家庭生活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角色形象设置不平等
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出现的部分人物图片的整理,我们发现,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母亲、祖母,大约占百分之六十,其次是教师,其次是教师,大约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他约占百分之十,包括运动员、理发师等,而英雄、科学家约占百分之五。
相比之下,男性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父亲、祖父、军人政治领袖,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
我们还发现,女性大部分出现在家庭领域,男性大部分则出现在公共领域。
比如都出现在家里,图片上的女性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包括洗衣服、做饭、照顾孩子、打扫卫生、织毛衣等等;而出现的男性多为指导孩子读书、陪客人聊天。
母亲的形象要么没文化,要么文化低,不谙大事,遇事没有主见,一心一意照顾子女,侍候丈夫,孝敬公婆,而且有时候还唠唠叨叨的:而父亲的形象都是学识渊博、微言大义,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
这里间接看出母亲或妻子形象有更多的负面性。
总之,在具体的角色分配,严格遵循着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的性别模式。
其次,女性形象的片面化主要体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避开政治写女性。
女性对人类历史贡献着墨较少。
教材中出现的母亲或妻子被描绘为生活型女子,还将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女性也赋予了家庭化、传统化的角色特质。
例如三年级的课文是以宋庆龄为歌颂对象的,然而在文中,宋庆龄并不是一位政治家或领导人,却以奶奶的身份出现,表现宋庆龄对待祖国下一代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一面,为这位杰出女性赋予了传统道德价值。
又例如科学家居里夫人曾在人类科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她的事迹被安排在五年级的一篇基础训练中,且其伟大功绩完全淹没在母亲细心教子的形象之中。
这些典型的形象都被安排在小学课文中,却只体现了女性传统型的一面,却忽视了他们在社会历史中非常重要的那一面。
2.女性语言意识的被动与客观性
小学课文中女性特征趋向于原始化和本能化,缺乏鲜明的性格特征。
这个也可以通过男女之间的比较得出来的结论。
课文在着力表现男性的性格特征,歌颂男性的个性品质,因此男性特征戴上了主体和智能化的特点。
例如小学课文《落花生》中,描写了家人共处的场景。
开垦荒地、种植花生、收获花生是母亲辛勤劳作的写照,但庆贺的时候,父亲却居于一家之主的地位,对家人进行教导,表现深刻的思想和领导权威,母亲这时倒成为旁观者和对丈夫的崇拜者,以维护丈夫的尊严为己任,只是站在一旁点头而已。
课文将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性格表现的活灵活现。
再例如,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白杨》,介绍了一对扎根边疆的夫妻,文章通过白杨品德的歌颂,赞誉父亲,边疆建设者有坚强、有志、无私的优良品格。
还有,三年级一篇课文,70多岁的邓颖超,戴着老花镜安详地给周总理补睡衣,她面前摆着也许是二万五千里路上留下的针线框萝,使人想到女性应当始终不忘自己贤妻的使命。
可是同为边疆建设者的母亲,作为父亲的附属品被一笔带过。
而课文中所反映的女性无私和奉献,不仅使我们无法感到欣喜和宽慰,更多的是女性缺乏主体意识的可悲。
在描写两性词汇上,女性数量少,我们如果把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有人物性格特征作总结,并按照性别予以区分和总结。
可以看到,课文整体是以弘扬为主,肯定性的性格特征为32项,其中除去28项词汇共同服务于两性wait,单纯描绘男性性格特征的词汇就有84项,单纯描绘女性性格的词汇仅有15项。
由此看出课文对女性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男性。
在男性独有的84项特征中,肯定词性局主流,
总体而言,对男性的肯定大于否定。
就女性看来,若加上共用词汇,则对女性的肯定占百分之七十,因而与男性相比,对女性的性格特征的否定比值偏高。
这一点在教材上的用语也有所反应,大部分教材的人都称”他”,而不是“她,这强化两性之间的不平等。
”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上。
第一点,语言上出现被物化的女性,她们不作为人的存在,例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姑娘,这里小姑娘不是一个人,而是父亲赚钱的一个工具,在家里没有地位,所以父亲才会这样残忍地对她,让她在冰冷的风雪交加的夜晚光着脚卖火柴。
第二点是小学课文里的女性也是男性、父权中心思想下的产物,天使妖妇形象对立,而且,大多是以天使的形象出现的,她们或是在外表是美丽,柔弱,持家。
知书达理,反映出典型的男权文化的审美情趣,或是在精神上忍耐、克制、忠诚,迎合男权文化的占有欲。
通过以上的特点,我们的教材有必要增加一些具有独立意识到新女性形象,以培养包括男性在内的全体健康的平等的现代性别意识,采纳女性视角,运用女权主义批判的一些方法分析教材,也可以一定程度活跃课堂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时代感,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