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缘下侏罗统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合集下载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构造岩浆事件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构造岩浆事件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构造岩浆事件作者:曹远远陈飞赵斐来源:《新疆地质》2020年第03期摘要:頭屯河组、齐古组、石树沟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西山窑组玄武岩记录了准噶尔盆地中晚侏罗世火山事件,该火山事件为盆地内中新生代地层侏罗纪岩浆锆石提供了物源,导致盆地北缘中晚侏罗—早白垩世古地温场呈高凸型特征。

盆地北缘头屯河组与西山窑组区域性不整合及西山窑组玄武岩喷发与燕山运动A幕(火山幕)相对应。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构造不整合、裂变径迹记录的构造隆升、火山活动、盆地东部的逆冲断裂迁移、沉积沉降中心迁移等均呈自北向南渐进过程,显示主要受北方动力影响。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燕山运动;侏罗纪;火山活动;不整合燕山运动在中国北方东部诱发大量火山喷发,准噶尔盆地燕山运动具有普遍性,但侏罗系记录均为河湖沼相沉积。

盆地内中新生代砂岩中广泛分布侏罗纪岩浆成因锆石,显示盆地存在中晚侏罗世火山岩浆活动,此类锆石物源来自哪里?中生代南方特提斯域块体向北俯冲碰撞,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挤压,鄂霍次克板块向西俯冲及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板块的碰撞-拼贴等事件,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燕山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何方?基于此,本文从构造不整合和火山活动角度讨论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构造岩浆活动。

1 地层记录不整合参照中国地层表(2014),准噶尔盆地侏罗纪地层分为上、中、下3统,下侏罗统为八道湾组、三工河组,中侏罗统为西山窑组、头屯河组,上侏罗统为齐古组和喀拉扎组,盆地东北缘头屯河组+齐古组称石树沟组,前人曾将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合称水西沟群。

黄迪颖在《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一文中利用同位素年代学和生物地层学新成果将中、上侏罗统各阶位置大幅上移,将J/K界线从齐古组上部穿过、喀拉扎组归于下白垩统[1],本文侏罗纪时间框架参照黄迪颖认识。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地层区划为克拉玛依、乌伦古河、莫索湾、将军庙、玛纳斯、吉木萨尔、沙尔布尔提山、玛依力山、北塔山、卡拉麦里等地层小区(图1)[2]。

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钾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钾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钾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袁超;肖文交;陈汉林;李继亮;孙敏【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06(80)2【摘要】扎河坝钾质火山岩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北缘,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内.这些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具有较高的K2O含量(1.66%~4.63%)和K2O/Na2O值(0.36~1.65),并富Sr(665×10-6~906×10-6)、Ba(680×10-6~1596×10-6)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La/YbpM>8),显示出钾玄质岩石的特征.同时,这些岩石具有较高的TiO2(~1.7%),P2O2(~0.8%)和高场强元素含量,类似于高铌玄武岩.尽管具有较高的Nb含量(Nb=21×10-6~23×10-6),这些岩石仍呈现出明显的Nb~Ta亏损,显示了典型的岛弧特征.高的Nb/Yb(~5.9),Nb/Ta(19~21),Zr/Hf(46~51)值以及较高的钾含量表明这些岩石来自一个经交代作用富集的地幔源区.单纯的消减板块脱水难以造成高场强元素的富集,这些岩石较高的Ce/Th(47~50),Ce/Pb(13~19)和Ba/Th(341~777)值并缺乏明显的负铈异常等特征排除了消减沉积物熔体的加入.导致地幔富集的变质组份可能为来自消减板块的低程度熔体.扎河坝钾质玄武岩与稍早前报道的埃达克与富铌玄武岩一起,反映早泥盆世曾经出现过洋壳的消减事件.准噶尔盆地中存在的特征岛弧岩浆表明热消减机制曾经广泛地出现在准噶尔板块演化的不同历史时期,而岛弧地体在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组成中可能占有较大的比例.【总页数】10页(P254-263)【作者】袁超;肖文交;陈汉林;李继亮;孙敏【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51064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钾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J], 杨高学;李永军;佟丽莉;刘晓宇;闫存兴;杨宝凯;吴宏恩2.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橄榄岩单斜辉石、铬尖晶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铬铁矿成矿作用[J], 王召林;孟贵祥;汤贺军;袁璐璐;杨竹森;肖艳东3.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碱性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李海;李永军;徐学义;杨高学;王祚鹏;徐倩;王龙江4.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一带碱性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J], 汤贺军;孟贵祥;王召林5.新疆东准噶尔北部扎河坝富碱花岗质岩石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化学条件 [J], 张东阳;高阳;苏慧敏;王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准噶尔造山带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特征

东准噶尔造山带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特征

13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东准噶尔造山带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特征卢观送,余牛奔,何 伟(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东准噶尔造山带位于新疆东北部,夹持于阿尔泰陆缘弧带与天山陆缘活动带之间,北以额尔齐斯大断裂为界,南以艾比湖-博罗科努北坡-康古尔断裂为界。

调查区处于准噶尔造山带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地理上包括大小哈甫提克山、巴润塔拉山、库木苏凹陷等地。

本文探讨该地区构造环境演化过程。

关键词:东准噶尔;构造阶段;构造演化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131-2收稿日期:2020-09 基金项目:新疆东准噶尔地区1∶5万L46E019007、L46E019008、L46E020008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作者简介: 卢观送,男,生于1987年,汉族,江西修水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1 调查区构造环境演化调查区位于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它是在晚石炭世末期准噶尔造山运动之后的松驰阶段形成的,由于地壳拉张快速堆积了三塘湖底部的山麓堆积,裂谷继续发育大量中基性-酸性火山岩,形成三塘湖盆地原始轮廓[1]。

晚二叠世三塘湖裂谷火山作用明显减弱,沉积了黄梁沟组的正常碎屑岩,反映出陆相河流沼泽沉积。

三叠纪时由裂谷过渡为内陆断陷盆地,其范围继承了二叠纪裂谷盆地的轮廓范围,沉积三叠纪克拉玛依组河流相的陆源碎屑岩。

三叠纪末调查区隆升,缺失早侏罗世早期沉积,仅沉积早侏罗世晚期三工河组河流-滨湖相正常碎屑岩。

中侏罗世气候潮湿炎热,盆地内遍布煤层或煤线,晚侏罗世气候干热,仅在邻区沉积了红色粗碎屑岩[2]。

白垩纪是三塘湖的萎缩期,早白垩世在东侧三塘湖地区为湖相沉积,晚白垩世由于燕山运动而造成缺失。

第三纪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三塘湖盆地为泛湖期,湖水淹没了盆地及周边的准平原区,以红色沉积为主,第四纪以来盆地边缘山区急剧抬升,在山前地带形成宽阔的倾斜平原,形成了现在的盆山构造格局。

新疆西准噶尔哈图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新疆西准噶尔哈图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收 稿 日 期 :20190829;修 回 日 期 :20191026;网 络 首 发 日 期 :20191207 投 稿 网 址 :http:∥jese.chd.edu.cn/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项 目 (2018YFC0604001);新 疆 两 权 价 款 中 央 留 成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A161LQ14) 作 者 简 介 :李 永 军 (1961),男 ,甘 肃 天 水 人 ,长 安 大 学 教 授 ,博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理 学 博 士 ,Email:yongjunl@chd.edu.cn。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Hatuplutoninthesouthern marginof WestJunggarinvadesintoEarlyMiddleDevonian marinevolcanicsedimentarystrata.ThelithologyofHatuplutonis mainlycomposedof monzonitic granite,syenitegraniteandasmallamountofalkalifeldspargranite,whichisanidealobjectto
犌犲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犆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狅犳犎犪狋狌犘犾狌狋狅狀犻狀 犠犲狊狋犑狌狀犵犵犪狉狅犳 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犆犺犻狀犪犪狀犱犜犺犲犻狉犌犲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犛犻犵狀犻犳犻犮犪狀犮犲
LIYongjun1,2 ,LIYuhang1 ,WANG Zuopeng1
(1.SchoolofEarthScienceandResour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710054,Shaanxi,China; 2.KeyLaboratoryfortheStudyofFocused MagmatismandGiantOreDepositsof M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Xian710054,Shaanxi,China)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普里堪茨沙漠以及准噶尔盆地是古老地质期和生物特征的伟大实
验场所,其侏罗系的层序地层划分对研究地球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可以将准噶尔盆地古老的地层分成早、中、晚三个主要的层段,分别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


侏罗世代表着前期古生物的发展,其主要岩石类型为碳酸盐岩和薄层
砂岩;中侏罗世以海洋寒武纪为主体,属泥岩、灰岩和白云岩等岩石;晚侏罗世以石油和气体形成为主要特点,岩石类型由原始、中深海洋
环境下的薄层类型砂岩、泥岩和灰岩为主。

其次,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地层划分还包括磁场地层划分、叠层体,古生态,及地质过程和环境。

这些层段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和互补的关系,可以从岩石和化石类型综合评价不同地层段之间的年代及其形成
环境。

此外,侏罗系地层划分还可以储藏评价,地震探测,非常有助于
深入研究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结构,及其埋藏的油气资源。

这对于充分
利用地下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普里堪茨沙漠以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加深了
我们对地质古生物及其过去环境变化的认识,更有利于金属和油气资
源的勘探利用。

因此,以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为基础的研究仍将对古
生物的发展以及普里堪茨沙漠以及准噶尔盆地的地质历史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底界面古地貌恢复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底界面古地貌恢复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底界面古地貌恢复X王 俊(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古地貌恢复研究目前大都停留在定性阶段,沉积记录资料越多则恢复精度越高,故一些定量化手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研究综合利用钻孔、地震、测井等资料,在残余地层厚度平面图的基础上,经去压实校正,得出八道湾组的原始沉积厚度,并由此恢复出八道湾组沉积期的古地貌。

研究结果表明,古地貌对八道湾组沉积体系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古地貌;古物源;沉积体系;八道湾组;准噶尔盆地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1—0155—021 地质背景准噶尔盆地地处中亚腹地,位于新疆北部,行政上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

地理坐标大致介于北纬43°20′~46°40′和东经82°30′~91°30′之间,盆地四周被褶皱山系所包围,西北边界为扎伊尔山、哈拉阿拉特山;东北界为阿尔泰山、青格里底山和克拉美丽山;南界为天山;东西长,南北窄,略呈三角形,面积13.6×104km2。

地表条件主要为戈壁和沙漠,盆地发育中上石炭统—第四系沉积盖层,最大沉积盖层厚度可达15000m,是我国西部四大含油气沉积盆地之一。

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始于解放前1936年,但大规模的勘探是从解放后1950年开始的。

到2003年底,已先后发现了独山子、克拉玛依、石西、彩南、沙南、陆梁等25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47×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644.8×108m3,这些地质储量绝大多数分布在西北缘地区。

根据准噶尔盆地第三次资源评价,全盆地石油总资源量为85.87×108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20927×108m3,已成为我国陆上石油资源的战略接替区之一。

2 八道湾组底界面古地貌恢复的方法与思路2.1 编制八道湾组底界面的残余地层用厚度法恢复八道湾组古地貌的步骤如下。

新疆准噶尔盆地矿床地质概况及矿层沉积相特征

新疆准噶尔盆地矿床地质概况及矿层沉积相特征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准噶尔盆地矿床地质概况及矿层沉积相特征张 芮1,黄志发2(1.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四川 德阳 618099;2.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研究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本文运用沉积地质学研究方法,结合盆地周缘露头剖面和钻井、测井等资料,开展对八道湾组矿床类型及各沉积体系的展布规律研究。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共识别出辫状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等3种相类型,并进一步划分为7个亚相,14个微相,同时揭示出沉积相序列规律。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矿床;沉积相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3-0124-3Geological surve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ore deposits in Junggar basin, XinjiangZHANG Rui 1,HUANG Zhi-fa 2(1. No. 282 brigade of Sichuan Nuclear Industry Geology Bureau,Deyang 618099,China;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Abstract: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Jurassic eight Dao Wan formation of the lower Jurassic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good. In this paper, the deposit types and the distribution rules of the sedimentary bodies of the eight Dao Wan formation are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ata of the sedimentary geology, the outcrop section and the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 The lower Jurassic eight Dao Wan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has identified 3 phase types of braided river facies, braided river delta facies and lakes, and further divided into 7 subfacies and 14 microfacies, which also reveal the sequence regularity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Keywords: Junggar basin; deposit; sedimentary facies收稿时间:2018-06作者简介:张芮,生于1991年,女,河北任丘人,工学硕士,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地质矿产调查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沉积岩石学与岩相古地理。

准噶尔盆地南缘早侏罗世盆地原型及油气地质意义

准噶尔盆地南缘早侏罗世盆地原型及油气地质意义

新疆地质XINJIANGGEOLOGY2019年12月Dec.2019第37卷第4期Vol.37No.4中图分类号:P534.52;P6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845(2019)04-516-04项目资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ZX201605003002)资助收稿日期:2019-02-28;修订日期:2019-03-28;作者E-mail :wcr1211@ 第一作者简介:魏彩茹(1967-),女,河南内乡人,高级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地质专业,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研究通讯作者简介:李忠春(1965-),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E-mail :li_zc@准噶尔盆地南缘早侏罗世盆地原型及油气地质意义魏彩茹,王彦君,李忠春,马德龙(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摘要:前人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早侏罗世为弱伸展坳陷,最新研究通过地震沿层拉平恢复技术确定断陷盆地类型,结合地层厚度变化、不整合及沉积旋回特征,准确恢复了盆地原型,将盆地原型定为弱伸展断陷盆地。

断陷盆地是烃源岩和储集层发育的重要时期。

断陷根部发育类型较好的烃源岩,斜坡区及盆地以外地区水体浅,易沼泽化对烃源岩的影响较大,因此,中等至好质量烃源岩比例不高。

断陷盆地对油气成藏有明显控制作用,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先期拉张构造与晚期挤压背斜垂向叠置,下源上圈,垂向疏导,有利成藏。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早侏罗世;断陷盆地;烃源岩;储集层;有利成藏2008年之前,准噶尔盆地南缘勘探主要集中于浅层中上组合,发现独山子、玛河等一批“小而肥”的高效油气田。

2008年后,进行深层即下组合(K 1tg 泥岩为盖层的储盖组合)勘探探索,钻探5口井,分别见到良好油气,随gt1井在清水河组的突破,加快了南缘下组合勘探的步伐。

中下侏罗统为盆地南缘主要烃源岩之一,也是下组合重要的烃源岩,同时湖沼相煤系地层也是冲断断裂重要滑脱面。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侏罗系石树沟群古气候分析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侏罗系石树沟群古气候分析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侏罗系石树沟群古气候分析准噶尔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深盆地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于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特征和油气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阜康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南部,是该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多年的勘探和开发也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阜康凹陷的地质构造复杂,油气资源的富集与盆地的演化密切相关。

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的主要大地层,其中石树沟群是该盆地重要的油气层系之一。

石树沟群主要由下至上依次为琥珀沟组、塔中沟组和温都尔沟组。

琥珀沟组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层系,含油气层主要分布在下、中、上三段。

古气候是研究沉积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通过对沉积岩中生物、岩相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来确定。

在阜康凹陷的侏罗系石树沟群中,古气候的分析对于研究该区域的沉积环境、古地理和油气的形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石树沟群的研究,可以发现该层系中存在着多个古气候阶段。

琥珀沟组下段的主要生物群为红藻和侏罗海石,这表明该段时期处于温暖湿润的海洋环境下。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海洋生物的繁荣生长使得该段的生物残骸在地层中大量积累,为后期油气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琥珀沟组中、上段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这两个段位的生物群主要由硅藻和有孔虫组成,这表明这个时期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硅藻是一种对水温和营养盐含量较为敏感的生物,而有孔虫则喜欢较为稳定和营养丰富的海洋环境。

这说明在这个时期,石树沟群的海洋环境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变化,从温暖湿润的环境转变为较为寒冷和营养贫乏的环境。

通过对石树沟群的古气候分析,还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古地理变化。

根据研究发现,在琥珀沟组下段时期,准噶尔盆地南部可能是一个浅海湾或大陆架的沉积区。

而在琥珀沟组中、上段时期,该地区可能发生了海平面下降,导致湾盆环境向陆坡扩展。

石树沟群的古气候分析对于油气资源的寻找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古气候的分析,可以确定沉积环境的变化,从而为油气的富集提供有利条件的区域进行重点勘探。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有机显微组成及意义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有机显微组成及意义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有机显微组成及意义准噶尔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田之一,其中的煤系烃源岩是该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重要来源。

对于准噶尔盆地煤系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成及其意义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目前,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该区域的煤系烃源岩主要由腐殖质和一小部分胶质组成。

其中,腐殖质主要由类木质素和类藻质素等组成,胶质则主要为脂肪酸和蜡质。

此外,还存在一些稀有的有机物,如叶蜡烷和甾烷等。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煤系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成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烃源岩的成因和演化历史。

同时,还可以确定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热演化程度,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总之,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有机显微组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今后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应加强对该地区煤系烃源岩的研究,为能源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疆准噶尔盆地矿床地质概况及矿层沉积相特征

新疆准噶尔盆地矿床地质概况及矿层沉积相特征

新疆准噶尔盆地矿床地质概况及矿层沉积相特征张芮;黄志发【摘要】研究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本文运用沉积地质学研究方法,结合盆地周缘露头剖面和钻井、测井等资料,开展对八道湾组矿床类型及各沉积体系的展布规律研究.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共识别出辫状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等3种相类型,并进一步划分为7个亚相,14个微相,同时揭示出沉积相序列规律.【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13【总页数】3页(P124-125,127)【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矿床;沉积相【作者】张芮;黄志发【作者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四川德阳 618099;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2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随着勘探的深入,在盆地西北缘中生界侏罗统八道湾组地层中发现了大规模具有良好的可地浸砂岩型金属矿富集条件的一套暗色含矿碎屑岩建造。

砂体展布是影响金属矿勘探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砂体发育受控于沉积相展布特征。

由于研究区早期的构造改造与后期剥蚀作用强烈,前人对于八道湾组沉积相认识众说纷纭,本文以盆地周缘露头剖面和盆内钻井中心、测井、录井等资料为基础,运用沉积地质研究方法,系统地对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进行矿物学、沉积构造和沉积相研究,以期揭示准噶尔盆地矿区地质概况、矿床沉积相类型及展布规律,为以后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信息。

1 金属矿区地质概况准噶尔盆地是在前石炭系褶皱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大型多旋回叠合盆地,大致经历了3个构造演化阶段:前石炭世盆地基底形成阶段,震旦纪到古生代受古亚洲洋演化阶段及中新生代以来盆内造山及盆地形成阶段(金若时,2016)。

根据基底形态特征,盆地内部总体为凹隆相间、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格局(吴孔友,2005)。

金属矿区主要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部隆起带上(图1),西北为达尔布特断裂,西为准噶尔盆地西界扎伊尔山,东以克白-乌夏断裂带与玛湖凹陷相邻。

准噶尔西北缘早侏罗世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准噶尔西北缘早侏罗世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摘 要: 克拉玛依西蚊 子沟早侏 罗 世玄武岩 的发现 为解决新疆 北部 中生代 岩浆活 动 问题提 供了依据. 该岩体 由灰绿
色玄武岩和深灰色橄榄玄武岩组成 , 具有高 TO 、 F O、P 0 , K O 、Na0 的特 点, i2 e 25 富 2 2 属典型 的大 陆玄武岩 ; ( e t Nd )
定 的 陆 内演化 阶段 , 规 模 的 岩 浆 活 动 已基 本 停 止 , 气 生成 、运移 和 聚集 的研 究提 供 了重 要资料 . 大
在新 疆 北 部至 今 尚未见 到 有 确切 依 据 的 中 生代 岩 浆
岩 地 表 露头 L. 管 在准 噶 尔 油 田井 下 同位素 年 龄 资 1尽 j
文献标识码 : A
准噶尔西北缘 早侏 罗世 玄武岩 的发现 及 地质意义
徐新 , 川 , 天府 , 陈 一 , 丁 刘兴义 李华芹 ,
(. 1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资源环境 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00 ;新疆大学, 3002 . 新疆 乌鲁木齐 800 ; 300 3 . 新疆维吾尔 自治 区地质矿产勘查 开发 局第一 区调队, 新疆 乌鲁 木齐 800 ; 30 0 4 中国科学院 宜昌地矿研 究所, . 湖北 宜 昌 4 30 ) 4 0 0
基 金 项 目: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07 B 13 8, 国 科 学 院 知 识 创 新 工 程 重 要 方 向 项 目(zx 一w 17, 家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国 20 C 4 10 )中 kc2y 一0)国 (06 A 0 B 7, 20 B B 7 0 ) 国家科 技 支撑计 划(0 7 A 2 B 6, 20 B B 5 0 ) 国家重 点基 础研 究发 展 计划 (0 1 B 0 89共 同资助 20 C 49 0 ) 收 稿 日期:0 71 -9修 订 日期 :0 80 —2 2 0 —20 ; 2 0—10 第 一作 者简 介: 新(90) , 如皋 人, 授级 高级 工程 师,94年 毕 业于 北京 大学 地质 学 系, 事新 疆 区域地 质矿 产 调查 与研 究工 作 徐 14 一 江苏 男 教 16 从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OIB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OIB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V \ \ =@AB #==? =#$=? V !?$BV S>H, >, 4 2 <1 2 2 $* /1 01 ( +* ( ("岩石学报"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 ! #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 地质意义研究朱永峰! "徐新# "魏少妮! "宋彪$ "郭璇! % '( *+- !  . /#  01 3456!  37 895$ 5 8 7. *! & ) ,*+ '.* 2 ) / 6 / *: ' ;5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国家 $=@ 项目办公室 新疆资源环境中心 乌鲁木齐">$====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 $ '()+ + - + 2 $5 (, & /$ , + , :4 * (4 8,0 1 5& - 682 1 , * #1 #*4 - (+ # (2 <202 $1 01+, $  0/ $ 1 !!" %& * * * .* 0134 (06 785 9* 1 ; 01+ * 9 (,0 7 0( <2 * * 9 , (06 <= $ 1 $ >? @ : 5& 31 !==>?! 7 0( $1 A 0/ #1 #!B0A C5 2 (06 9 1 0D 0, $ $ @8D 1 11 (0/ $ 8+ 5 * $ 0:* $ 70, + E>$=== 7 0( + + #1 $!31 <F G >70, 7 0$ H(6$ & - $4 2 <202  31 !===$? 7 0( $1 A 0/ C; $ $ #1 5 2 D * I* /1 + $ * (4 1 $ $1 $ 5 A 0/ #1 #==AJ !B 收稿 #==?J =? 改回! =$J =@J$ &'  )  *+ - - 1 #20 & ) % ( &) , . /0 34 / 5677854 /9+ ; > 20 +< , , ,9 9 + %:,= 3< /09; ? 20+/? " @ +AB D 2B 0 < 9 10 , ! #< >A ,/C 2; < B ;, +< 0G& 112= + * %0 " & () " ++ $ ' $ $ K8NO C;= +< 0E< + ; F 2:2> 9 >  C ; = 0   H I ,25! # % # (*+ ,-" 6J8 K8JL M 5/? 2= , < 4-D/) HE / I -I * K H L 5 N OPO F H J Q +J FI R EFG55H* 4-F H J I E I <) M J 5 / 5 I -I * ;*+5 / S== N I H * I P H P-// 4 - J / 4/ T*-H )U I  H*+ P ; 29 D< < = ""C FI I G/ I I L F J )- : GO5 H- WE */ GJ P  H/ ) J TH *: I L E5I LE I / - D5- L4- EF< / ;J :/V  - WJ 4 - ;L -P *:-/ ) 5 P - / /P ;H ) 5 ;L / E- /- 4- *I H P ) I D/) H I P P 5 EP <3/P /H E: J E 5 H: * / ) J ZK I / 4--J P IF H C 4-D/) HE ) GE - ) - 5 5 OX N /  R@!?K  G5- ) YP* 3& 2 [:5*+ I H )T ;*/ 5 EFG55HDJ OF J J : I1 J 5 GJ * E I G5 -L N E 5 DJ / E G--- I - ) O EW: )G-L N : :;J 4-X J */J D- ) <C W ;H / ) J / *+I 5 L ) G) - ;H J : 4-Z 1:/J / D5- ) I H HE 5 4-HN H 4/ 1 H/ ) IJ L4--G55H J IG;I* I *H I -I 5 -5 I )-* /5 G55  79 <C /X Z 9  M [ 5 3J ) - H 5 F:-  5 5 L N79 <Z E/ I I [/5 K *I P5 H *: HE 2 4- H G 5  G *: E I J P*I WJ / E F O J 2 *I O O ) - I- ) 4- J J 5 E 5W N O 5 79 *)) / 5 N EH L G C % & [ 5 C )P   6 \5 [ ]=< ^ B>  %\ L[ ]!< ^!< < *: 2 GW ;H *) 5- ) 6 ) / 5 J L  *: / P;J G C K B# =< J&  K => !> J / 5O *+1 J E C P;J *P LI H 2V D-D/) G55H/ PI 45 4- - P5 P/5 4-)P J -) 4--79I O EF HE *:/ E I 5 HI II J J -*/ H *:H/ F H ;*+5 L N : :;J -F -) E * -IQ +J ) [E Y/ <C P;J *P L -DJ - Y/ 6 )J 5  !>>$ ^ #@$A K  N + 5PYP*H/ I H 2V D-D/) HE 5 ))  - P 4-)P J -) 6 ) ) J ) V -5 4-* I) P P 5 5N I / ) * 4--79I / J O EFG55H E I H +H I I E P*I *I P I 5 J E)P J / I 79I N + 5 ) P 5 J OE / I [E VH * 7 -* :;J 1 J ;+-I 45 ) ) / 5 J N I /H P;J : * 4- 2V D- 5N H;J *: - P : * 4- 5 )_ / P5 H : *- E ;H - 5 O P 5 / 5O *+ E [E Y/ 5 )) < - P F > C 3""[EFG55 C5-- N *I 8 )4- /J 7 -*/ H *: G55  79  0-I * Q +J + /=; /) HE J E -  -P NHO P5 P/5 E I P I E HE 2 I H J ;*+5 摘"要""克拉玛依西山的枕状玄武岩与浊积岩V 凝灰岩共生厚度大于 S== 米的枕状玄武岩层被火山角砾岩V 安山岩V 硅质 岩V 凝灰岩覆盖岩枕之间充填着硅质泥岩 锆石 3& 2 [定年结果表明枕状玄武岩可能在早寒武世形成 R ZK @!?K 这套地 5 层曾经一直被认为属于石炭系  枕状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含量!!?< ` aA ^ S != !@$< ` aA  和配分模式与洋岛玄武岩 79 A != 2 基本一致 枕状玄武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 XZ 5 [ 和 3J的含量变化较大 明显偏离 79 高场强元素 6 5 J H G9 M G  2 GC% &C 和 [ 相对 79和原始地幔没有表现出明显异常 -+  6 \5 [ ]=< ^ B> %\ L[ ]!< ^ !>  西准噶 L/  2 << G C K B# =< J&  K => !< 尔地区存在这套 79型海相火山V 2 沉积建造说明古亚洲洋在西准噶尔地区于寒武纪就已经存在 这套海相玄武岩岩枕中存在 大量古元古代新太古代!>>$ ^ #@$AK  岩浆锆石的事实说明早古生代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存在古老大陆地壳物质 5 关键词""枕状玄武岩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洋岛玄武岩 79  西准噶尔 2 中图法分类号""[ @>>< !S@ [ @B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批准号 S=@?#=$$ <第一作者简介 朱永峰 男 !BA@ 年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岩石学地球化学专业 1N / O 4;bDT;<:;<* V 5 L E Y - P!?S=H, >, 4 2 <1 2 2 $* /1 01 ( +* ( ("岩石学报 #==?! #$"?#层!前人将其划归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 新疆地质矿产局! !BB$# ) 徐新等"#==A# 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一套枕状玄武岩!!"引言新疆北部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复杂多样 的地质现象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着中外地质学家的目光 " -+! 8 )$(4! !BBB& 0/ - $(4! #==#& % *+ , < << 5 , < *:E , < O 45 $(4! #==#& e GJ HW #==$& . $ (4! #==$& % $ (4! #==@! ) I )! ; , < 4; , < #==?& ( * $ (4! #==?& 何 国 琦 和 李 茂 松! #===& 许 继 峰 ;5 , < 等! #==!& 何国琦等! #==@& 张立飞等!#==@& 何国琦和朱永 峰! #==A& 赵 振 华 等! #==A& 胡 霭 琴 等! #==A& 李 锦 轶 等! #==A& 韩宝福等!#==A& 王强等! #==A# ) 在西准噶尔地区至 少存在三期蛇绿岩' 中奥陶统的唐巴勒V 恰当苏蛇绿岩(中晚 萨雷诺海蛇绿岩和中泥盆统的达拉布特 志留世的玛依勒山V 蛇绿岩" 朱宝清等! !B>?& 张驰和黄萱! !BB## ) 蛇绿混杂岩 的基质以片状蛇纹岩为主!片状凝灰岩(片理化基性熔岩次 之!混杂的岩块基本上是蛇绿岩的组分!夹杂蓝闪石片岩(灰 岩和上覆的复理石碎屑岩) 唐巴勒蓝片岩中钠质角闪石的S= _ \ _ 年龄为 S@> ^ J J S?=K " 张立飞! !BB?# !代表蛇绿岩带 5 经受低温高压变质作用的时间) 从克拉玛依以西的红浅区 至克拉玛依以东的白碱滩地区出露的蛇绿混杂岩主要由深 海硅泥质和火山灰凝灰质复理石构成深海建造" 含放射虫# ! 该蛇绿混杂岩中蚀变辉长岩的锆石 3& 2 [年龄分成两组' ZK SK 和$$#K " 徐新等!#==A# ) 白碱滩蛇绿混杂岩 5 S!S< 5 的西部地区" 即克拉玛依西山# 广泛出露一套火山V 沉积岩地$B这套枕状玄武岩明显与太勒古拉组中的其他单元不同!他们 因此认为这套枕状玄武岩应该属于白碱滩蛇绿混杂岩带的 组成部分) 然而!地质文献中查不到有关这套枕状玄武岩岩 石学和地球化学" 包括年代学# 的研究记录!本文报道这套枕 状玄武 岩 的 地 质V 石 和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以 及 其 中 锆 石 的 岩 3& 2 [定年结果) ZK#"地质特征与白碱滩蛇绿混杂岩伴生的深海沉积增生杂岩主要由 枕状玄武岩(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和火山凝灰岩等组成! 枕状玄武岩在白碱滩地区零星分布于蛇绿岩的西侧!在克拉 玛依以西的红浅区出露面积较大!岩枕构造完整" 徐新等! #==A# ) 我们实测的枕状玄武岩露头"S@f$#g \ S!g # 6 >Sf 1 位于白碱滩蛇绿混杂岩带西南约 S=TN处) 该地区枕状熔岩 的地质剖面主要由枕状玄武岩(泥岩V 浊积岩和硅质岩夹凝 灰岩" 局部见粗面安山岩夹层# 组成!顶部被侏罗纪火山熔岩 " 橄榄玄武岩# 覆盖" 图 #5 ) 该地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规模 # # 出露枕状玄武岩" 图 #G a+ ) 岩枕保存完整!大小变化大 " 从几厘米到 !N左右# !部分岩枕被压扁" 图 #:# ) 部分岩枕 # 的横断面有放射状裂隙" 图 #+ ) 岩枕之间充填红褐色*灰 绿色硅质泥岩)图 !"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地层和蛇绿混杂岩的分布图" 据 !c 万区域地质图以及新疆地质矿产局"!BB$# 资料编绘!克拉玛依地区的地质单元依据本文和徐新等"#==A# 的资料做了重大修改! #= 图中标明了白碱滩蛇绿混杂岩和克拉玛依西山枕状玄武岩样品的位置 ,+!"C :/J / ) [E Y/ I I *: ) )I N E -/ F H J Q +J 4) / I E 5) ) D/) HE H - / I H D/ < 4- H/ ) L 5 )) J 55 D4// d *+ * -I * ;*+5 H F*+ 4- ) I* L EFG55H I : * 4/D5 J IG;I* - PH5 E- 5 P/ E I ;:/ <朱永峰等*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 79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2!?S!图 #"5 克拉玛依西山火山V  沉积岩剖面 G a  枕状玄武岩和火山角砾岩的露头 + ,+#"5 C -E / E-I* ) I ) 5 PH:/- 5 )T ;*// F H J K H L 5 N OXI G a  C ;I ) ) / <  4-+) + 5 HP) L4-WE */ - N *I OJ )P / P V J P I* -I * I <) M J 5 / 5 O + 4-) P DH L J I ) 5 PJ TH 4-WE */ ) < P P 枕状玄武岩层的下覆地层为凝灰岩V 浊积岩该沉积岩  与枕状玄武岩层之间的地段被断裂破坏 图 #5 局部糜棱 岩化 枕状玄武岩层厚度超过 S==N 被火山角砾岩 覆 盖 火山角砾岩的角砾无一例外地为玄武岩这种角砾状玄武岩 与枕状玄武岩在偏光显微镜下基本上没有区别 玄武岩角 !P !=P 砾 大小从 R N到 R N不等 的胶结物为灰绿色火山凝 灰岩 图 #P  这种火山角砾岩被杏仁玄武岩V  安山岩覆盖 其上还覆盖着凝灰岩V 硅质岩层 近水平分布的侏罗纪橄榄 玄武岩 含岩浆碳酸盐矿物薛云兴和朱永峰#==? 直接不 整合盖在这套枕状玄武岩V 凝灰岩V 火山角砾岩V 杏仁玄武岩V 安山岩V 硅质岩V 凝灰岩组合之上 图 #5   呈板状或长条状=< ^ #N  约占岩石总体积的 S=h ^ =@ =< N S@h 钛铁 矿 一 般 呈 细 小 纤 维 状 含 量 局 部 达 到  @h  图 $P  玄武玻璃 约占岩石体积的 S=h ^  @=h 呈浅黄褐 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脱玻化 安山岩 样品 M K ! 覆盖在枕状玄武岩之上 与玄 i !$V 武岩类似安山岩样品具斑状结构杏仁构造斑晶稀少 斜 长石斑晶占岩石体积的量 j $h  斑晶斜长石晶形完好呈 板状=< ^ AN   基质为交织结构自形程度较好的斜 S =< N 长石搭成格架钛铁矿和玄武玻璃充填其中 基质中的斜长 石=< ^ #N  占岩石体积的 #@h ^ =! =< N $@h 玻璃呈浅褐 S@h 色明显脱玻化含量约 $=h ^$"岩石学特征绝大部分枕状玄武岩样品含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的杏仁 杏仁边部多出现绿泥石集合体 图 $5 G  枕状玄武岩中偶   细晶斜长石构成格架 尔观察到斜长石斑晶 图 $5  微晶V 其中充填玻璃辉石和钛铁矿等 基质由具毡状结构的斜长 石辉石和玻璃组成 基质发育间隐V 间粒结构基质斜长石S"地球化学特征在对岩石样品进行详细手标本和偏光显微镜观察后挑 选较为新鲜杏仁较少的样品进行化学分析 先将岩石样品 用水洗净用稀盐酸浸泡 @N* 以便溶解其中的方解石杏仁 /  注 用于 . ,分析的样品没有经过酸处理 之后用去离 Z 子水反复浸泡和清洗 样品自然风干后用不锈钢擂钵破碎!?S#H, >, 4 2 <1 2 2 $* /1 01 ( +* ( ("岩石学报 #==? #$?图 $"枕状玄武岩的显微照片5斜长石斑晶和方解石杏仁单偏光 GV V 杏仁玄武岩正交偏光 P V 玄武岩中的钛铁矿斜长石和玻璃单偏光 :V 枕状玄武岩和上覆安 _ V7 V # 3/ /# E 斜长石2 V E 钛铁矿8玄武玻璃X V N V P方解石X V 4E 绿泥石 山岩的 C 3 图解 -3/# 对 M 7图解L 7 对 C7 图解[V #,+$"K P D4) + D4H) D/) HE / < /) I J J ) 5 L EFG55 J E I5 5/ E - *)J I5 5 O:5 / DE D) J- E4I GV O:5 / G55 P H D) J- E4I P E- I DE / E - *: + H H* V + P H D4- P H *: N + E: 5 DE ) 5 OH ) *- E / : /  5 + E: HE J H E / : /  VN */ 5 ) 5 5 E H / 5Y + N ) I ) V 5Y + / - +PH 5N IU DE D) J- E4I :V_ DE L I M E 5 WE */ J TH - E ) 3/# W<M 7 VE ) 3/# W< /# <[VE / E - 2 V 5/ 5 J *- E / : /  C 3 ) ) 4- - N O ) 5 P )  V ) L 7 H # L ) L 7 HC7 5Y + IJ 5 P P [I [I E 5)5  E [ +PH N H PX J2 - I 885H X V5 / X V4E / E */ VE  PX EI 4E ) I N -至 A= 目再用玛瑙研钵研磨至 #== 目以下 溶样采用中国科 X V3 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K 熔样流程处理操作在北 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进行使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K IX V 3 仪器 / + 5 2[K 测试测试方法同 % $(4 4; , <#==A 分析结果见表 ! 在基于 . ,分析 表 ! 的 C 3 图解 图 $: 上枕状玄 Z _ 武岩样品落在碱玄岩和玄武岩区覆盖枕状玄武岩的粗面安 山岩样品 M K ! 也表示在图 $:- 中作为对比 图 $: i !$V L a 还表示出了白碱滩蛇绿岩带中的玄武质岩石 其样品采 L 自白碱滩地区  本文的样品与徐新等#==A 的样品基本一 致但本文的枕状玄武岩中没有出现玄武质粗面安山岩 大 部分枕状玄武岩样品由于含由方解石和绿泥石组成的杏仁 烧失量比较高#< !@h ^ #$h表 ! 所获得的分析结果 B< 仅仅具有参考价值 枕状玄武岩的稀土总量较高!!?< ` aA ^ S != !@$< ` A != aA  轻重稀土分异显著 平均 i \ G 6比值为 B<  无 5( ?! 明显 1 异常 1 ]=< ^ =@  无明显 X 异常 X ; ; B= !< -] =< ^ ==  在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图上所有的岩石样 B! !< 品均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  土相对亏损略呈右倾型 图 S5  这种稀土配分模式与典 2 *: P ) 4 型洋岛玄武岩 79 相似 3;* 5 K e *;+ !B>B 枕状 玄武岩样品的曲线与 79基本一致 图 S5  粗面安山岩的 2  稀土含量明显高于 79 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 2网图中 图 SG 所有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均远远大于原始 地幔值且枕状玄武岩和粗面安山岩具有相似的配分模式 枕状玄武岩的 XVGV5M3J H 9 VV 的含量变化较大 除样品 Z M K 外其它样品均显示 M和 3J i =S 的负异常 除 C 显示弱 / 负异常外 粗面安山岩具有显著的 C 负异常 枕状玄武岩 / 的 [6 CVJ L VGV5%V 未表现出异常且 6 \5 & G C 之间基本无分异   6 \5 [ ]=< ^ B> %\ L G C K B# =< J& 之间分异也很弱  %\ J & [ ] !< ^ !<  鉴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中 图 LK => !> S5 枕状玄武岩样品与 79的一致性我们同时将 79标准值 2 2 3;* 5 K e *) 4!B>B用原始地幔标准化后投影在图上 *: P ) ;+ 图 SG 可见枕状玄武岩与 79的微量元素分布型式总体 2 很相似仅个别元素Z 9  M 3J G 5  存在明显差异其含量相 对较低但样品 M K 具较高的 9 和 3J i =S 5 含量@"锆石 3& 2 [年代学 ZK为确定克拉玛依枕状玄武岩的形成时代从剖面底部的 一个岩枕中采集了大样 R #=T+ 并从中分选出锆石 在北  ZK 京离 子 探 针 中 心 进 行 锆 石 3& 2 [年 代 学 研 究 锆 石 3& 2 [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依据宋彪等#==A 和朱 ZK 永峰和宋彪#==A  从该样品中分选出的大部分锆石颗粒 呈浑圆状 @=  大部分锆石具岩浆环带并且发育裂隙 N朱永峰等*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 79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2!?S$表 !"克拉玛依西山枕状玄武岩及其上覆粗面安山岩的主量元素 Fh 和微量元素 ` aA  分析结果 I != CGE!"Z DJ - 5W ) D)/) ) N k - N *I  . , Fh 5 I P E - H 2[K ` aA  ) D/) HE *: 5- - *I/ N H/ L 5 J E - H Z  I H I-P I*H ) *: J -- N *I X V 3 != 5 L EFG55H5 E I 5 H-/ I -I * K H L 5 N OXI *:-/ * 4-F H J I I <) M J 5 / 5 O玄武岩 样品号 3/# 7 C7 /# _# 7 E $ K7 + K *7 ,# 7 I - $ X7 5 6#7 5 M7 # [7 # @ 烧失量 总量 i / 9 3P l X J X ) 6 / X ; 8 5 Z G 3J ( % J 6 G X H 9 5 i 5 X [ J 6 : 3N 1 ; 8 : C G e O & ) 1 J C N ( G i ; & L C 5 [ G C 4 ' 1 Z 1 MK # i =$V S#< !? !< B= !@< B@ ?< B= =< !@ !=< $= >< #= #< >? !< SA =< #> >< A@ BB< >S B< => =< >! #B< !? #!>< B !A?< = S@< =B ?B< => A@< ## !B< =A $!< @@ $S$< ! ##< A$ !S#< $ #@< $$ =< BB ##=< ? ##< $# S@< ?$ @< S! #!< >@ S< B? !< A# S< B! =< ?B S< $! =< >@ #< !@ =< $= !< >> =< #> $< A$ !< @> #< >> #< ?# =< >B !!?< $? MK i =S SB< >A #< S? !S< =! @< ?B =< !A !#< #> ?< ?S $< S$ !< =B =< @# #< S= BB< ?S !?< $= !< ?S !?< >> !A!< A #?B< B $B< #S !!$< $ $@< $! #S< @A ##< $B ?BA< S #S< #S #=A< = S=< A> !< $> @AB< A #=< @S S#< B= @< ?B #A< >A A< S@ #< #? A< @B !< == S< B> =< B= #< =? =< #> !< A= =< #! @< !$ #< S# #< A? #< >$ =< ?! !##< SS MK ! i =@V S@< !A !< ?S !S< !$ >< @? =< !@ B< SA ?< $! $< S! =< $> =< $! B< #$ BB< >@ !>< ?B =< @S #!< >B !B!< S A$< ?@ $>< == @A< #$ SA< =@ !>< B@ A< $A !@$< S ##< SS !@B< = #B< $@ =< @$ BA< A= #A< $B @$< S@ A< $# #@< >= @< =? !< A? @< !$ =< >= S< #@ =< >@ #< !A =< $= !< >A =< #? $< BS !< ># #< S# $< #$ =< ?@ !$S< $# MK # i !#V S$< A! #< S> !S< A! A< @B =< !S !!< B? ?< !> $< >B =< A! =< $@ >< $B BB< >$ S@< ?@ !< $! #A< >$ #>=< ! @?< @S $?< $A $$< $= SS< #$ #=< #A >< !$ !>!< B #A< !> !??< ? $A< !@ =< @! ?>< B= $=< !! A=< @# ?< #? #B< A@ @< ?> !< B$ @< BS =< B$ @< =S !< == #< @@ =< $A #< #= =< $$ S< @? #< #! $< B$ $< A@ =< ?! !@$< A! 粗面安山岩 MK ! i !$V @>< $# !< #B !?< @$ =< S# =< => A< =S S< =! >< A= =< ?> =< A# #< !@ BB< >S A< !S !< S= ?< S= @!< >= !?S< A !A< >S B< S= #>< S? !B< @$ !@< B? #@S< S S$< ?= $SS< ! @B< @B =< >= !=!< @ @A< =? !=#< ? !#< SB SB< ?? B< A# #< >A B< ?S !< @$ >< S$ !< AB S< $= =< @B $< @$ =< @! >< #@ $< A$ S< S> ?< !? #< SS #A$< >$""注 . ,分析在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 杨斌指导  Z 2[K 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由靳新娣测试 X V3!?SSH, >, 4 2 <1 2 2 $* /1 01 ( +* ( ("岩石学报 #==? #$?误差校正& !L MO& LL MJ &C MJ & 'J MGC &J MC )JG MC G L O! M !N M G'N OM !' &) M! G& L &G MN LG M 'L '&LJ MC D&L MC&J MC&C' MO' . IJE 1!& &'' MJ)& '' M)G& )J MCC& 'G MCO&J MG!C & D& '' M!'' . I)E 1!G 'L MCC !C MG!L & D偏差HN GL 'CN!!)GL M'图 S"5 球粒陨石标准化 Z 1配分模式图 G 原始地幔  1 标准化的多元素图解  原始地幔和 79的标准值根据 2误差0 %! N,+S"5 X *:J-*) 5Y: Z 1D5-  G [/5 / <  4) /V J E- 1 I N / IJ I *H J J N O K *IV J 5Y: I P - N *I D5-  *) 5Y 5 E *) E- J - E - H IJ - N / 5 I *H J E/ N /*+ WE H *: 795- 3;* 5 K e *) 4 !B>B < 5 5 2 LJ ;I *: P ) ;+  图 @5  对这些锆石的 3& 2 [测定结果列在表 # 并表示  ZK 5 @!?K  最年轻的年龄 早寒武世 数据点落在谐和线内 最老的年龄数据点落在谐和线外而元古代年龄数据主要落 在谐和线上 早寒武世锆石的 ' !!S! `!= aA  和 C 含量 4 $SA DDN 较高其 C \  4 '比值为 =< $! 元古代和新太古代 A= ` aA ^ != @$> `!= aA  和 C 含量 $@ `!= aA ^ 4 锆石的 ' 4 '比值为 =< ^ >! 表 #  #A =< !?= ` aA  较低且变化大C \ !=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主要寻找年轻的锆石但唯一测到一个早 寒武世锆石 @!?K  大部分锆石具有古元古代的年龄 5 @!?K 不是谐和年龄表明该锆石可能受到了后期构造热事 5 件的影响 离该地区不远处 @==N 见图 #5 处侏罗纪玄  武岩 薛云兴和朱永峰#==? 覆盖在这套寒武纪火山V 沉积 岩之上 侏罗纪岩浆喷发是否导致该枕状玄武岩中的锆石 发生了铅丢失还需要进一步工作 本文只测到一个寒武纪 的锆石很难以此为依据确定所研究枕状玄武岩的形成时 代甚至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些枕状玄武岩形成于石炭纪的可 所示的浊积岩V 枕状玄武岩V 硅质岩的地层 能性尽管如图 #5 组合属于石炭系的可能性很小 枕状玄武岩中古老锆石的 成因有两个解释 一是岩浆源区残留锆石 二是玄武岩喷发 过程中捕获的地壳锆石 后一种情况可以明确排除因为该 地区没有寒武纪及其以前 形 成 的 地 层  新 疆 地 质 矿 产 局 !BB$ " $ & ( + -. 表 ! 克拉玛依西山玄武岩岩枕 样品 # % ') 中锆石的 * ,% 测定结果/1 ! 4 + - .56 8 6 ; 8 =0> 2 9 ;8 00 0 > $ & (; 0 @ B 02 "/ 3* ,% 0 94 9 =; ;8 8 2?1A2 A@ 2 % ') =# 9 0 3 07 3:< 2?7 @> 2 6 3# 03;* 5 K e *) 4!B>B *: P ) ;+& . IC. 1! 1年龄 0 %G& ON!C &C!' )C!' &!G )K9 99 8!L &% F &  年龄 0 G' . IJE 1!!C &H C)M )LGM JJJM )G)L ! GM'! M在 图 @G 存 在 三 组 年 龄  #@$AK  !>>$ ^#!S$K  5 50 %CM J)NM J'. 1G) GGJ J'!C &' / IJE 4!&) MO&N ML&J MG&) MJ&' MO!! 'F &  F &  G GH CGL &GN NGG ''C NH CGN GG!C '.< 1 D&G MN&! MJ&' MC&! MN&G M&G' L!C &GG M!G M'G MNG M'J M')G M点号CG MJG M&& M))J 'G' J!) 'C &EG) '/ 4C C' )&! MC&' MGG) C!C &'G GG !G )G !)C !O MC)N' M!G M) 'GC! M)&J MOGG MGJ MG& MG! M!! M偏差G! M& 'C M)O& 'L M')&C MNG! M&&J M&&C M)偏差&LJ MG& C' M)&L& M)&C) MO朱永峰等*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 79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2!?S@学特征 " 是 洋 岛 玄 武 岩# ! 不 应 该 属 于 蛇 绿 岩 的 组 成 单 元 " 蛇绿岩组合中的玄武岩通常以 K Z 7 9为特征!代表了洋中 脊海底扩张产物# ) 因此!克拉玛依西山枕状玄武岩不是早 古生代蛇绿混杂岩的组成部分!而是大洋环境中岛弧岩浆喷 发的产物" 即 79 ) 这些 79型枕状玄武岩与浊积岩V 2# 2 凝灰 硅质岩共生!在如图 #5 所示的地质剖面中观察到厚度大 岩V 于 S== 米的枕状玄武岩层被火山角砾岩V 硅质岩V 凝灰岩覆 盖!且岩枕之间充填着硅质泥岩" 它是岩枕之间唯一的充填 物!见图 #- + !表明枕状玄武岩形成于大洋环境) 在火山 ! # 角砾岩顶部出现一层褐色粗面安山岩表明!岩浆的喷发环境 逐渐变得相对更氧化) 从粗面安山岩中分选锆石" 安山岩中 的锆石应该较丰富# 可能对准确限定克拉玛依西山浊积岩V 枕状玄武岩V 硅质岩的形成时代更有效)A< #"岩浆源区地球化学特征 用 K\ GVG \ G 图解" 其中 K ] %! &! C! i! 6 ( 6 ( J L 5 5 :! 3N 1 ( C 可以区分地幔源区和岩浆上升过程中流体 ! ;! ! 4# 或熔体对微量元素的贡献!未受后期过程影响的元素应该投 影在地幔序列里" [5 -5 [5 ! !BB@# ) 我们分别选取 -J *: -I P CV5C 5iV4!用 ( 标准化!以 6 \ G 比值为横坐标作图!以便 G G ( 图 @"5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X # & G# 锆石的 3& 2 [ # i ZK 定年结果 ,+ @ " 5 C / < # 4-X I :) / H- -" X # /5- L 5 4) E *-P*P ;N i N +H) /) P ZK I - I / H H YP*H G# %J * 3& 2 [:5*+J ;E< /) & J 判断岩浆源区和后期过程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CV5C 落 5iV4 在地幔序列" 图 A# !且样品集中分布!说明这些元素主要受 岩浆源区控制!后期过程对其影响很弱) 如图 A 所示!枕状玄武岩和粗面安山岩样品的投影点与 79非常接近!远离 6K Z 2 V 7 9和 1K Z ) 结合稀土元素配 V7 9 # 分模式" 图 S5 和微量元素蛛网图" 图 SG# 所显示枕状玄武岩 样品与 79高度一致性的特征!我们认为克拉玛依西山枕状 2 玄武岩的岩浆来自具有 79特征的地幔源区) 微量元素蛛 2 网图" 图 SG# 表明!玄武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 XVGV5M[ H 9 VVG Z 的含量较低" 甚至表现出负异常# !且不显示明显的 6 CV GV5 %V L / J V 异常!说明岩浆受流体作用和地壳混染的可能性很 &C 小) 洋底 沉 积 物 含 C 较 高 " [5 5 i*+ ;/ !B>B& 4 E *T *: 5 N J ! [4N * $(4! !B>B& % $ (4! #==!# !少量沉积物的加入 I 5 , < 4; , < 可导致玄武岩具明显的 C 正异常) 克拉玛依寒武纪枕状玄 4 武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无 C 异 4 常!说明其岩浆未受沉积物的明显混染) 枕状玄武岩所表现 出来的明显负 3J 异常" 图 SG# 表明!该岩浆喷出后也没有受 到海水蚀变的显著影响" 海水的 3J 含量一般较高# ) 尽管克拉玛依西山枕状玄武岩中的古老锆石很有可能 是岩浆源区的残留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玄武岩的岩浆是古 老地壳物质直接部分熔融的产物)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也不支持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玄武岩岩浆的可能性) 如 5 略高于 79外!所 2 图 SG 所示!除一个玄武岩样品的 9 和 3J 有其它玄武岩样品的所有元素均略低于 79 2!而且!在地壳 中富集的 Z 3J 4V GV V M等元素与其它微量元素一样!表现出与 C 79完全一致的地球化学行为) 元素之间基本没有发生分 2 ;V# 异!枕状玄武岩的稀土元素不显示 1 X 异常" 图 S5 ) 这A"讨论A< !"枕状玄武岩产出环境分析 前人将克拉玛依西山和北山广泛分布的火山V 沉积岩地 层划归为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 新疆地质矿产局!!BB$# ) 然 而!本文在克拉玛依西山观察到的浊积岩V 枕状玄武岩V 凝灰 岩V 硅质岩组合明显与石炭系太勒古拉组的组成单元不同) 锆石 3& 2 [定年结果表明!枕状玄武岩中没有寒武纪之后 ZK 形成的锆石!这说明克拉玛依西山枕状玄武岩形成于早古生 代) 西准噶尔地区出露多条蛇绿混杂岩" 图 !# !玛依勒山V 萨 雷诺海及其西南部的唐巴勒V 恰当苏蛇绿混杂岩带形成于早 古生代" 中奥陶*中志留世!朱宝清等!!B>?# !这种认识也得 到同位素年龄的支持" 张立飞!!BB?# ) 对西准噶尔地区东北 部出露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目前还存在不同看法!朱宝清等 "!B>?# 认为达拉布特蛇绿岩带在中泥盆世侵位!而其南侧白 碱滩蛇 绿 岩 的 时 代 可 能 为 早 志 留 世 "  S!SK ! 徐 新 等! 5 #==A# ) 如果白碱滩蛇绿混杂岩在早志留世就位!那就可能 萨雷诺海蛇绿混杂岩基本同时形成!而晚于唐 与玛依勒山V 巴勒蛇绿混杂岩的侵位时代" 早奥陶世# ) 本文在克拉玛依 西山识别出的早寒武世枕状玄武岩因此不可能与上述蛇绿 岩伴生!原因如下' !# 枕状玄武岩岩浆的喷发时代可能早于 2 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枕状玄武岩具有典型 79的地球化!?SAH, >, 4 2 <1 2 2 $* /1 01 ( +* ( ("岩石学报 #==?! #$"?#?"结论本文提供的资料和数据显示!克拉玛依西山存在一套早 沉 古生代海 相 火 山V 积 建 造 " 玄 武 岩 岩 枕 中 最 年 轻 的 锆 石 3& 2 [年龄为@!?K # ) 枕状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和其它 ZK 5 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洋岛玄武岩" 79 基本一致) 微量元 2# 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克拉玛依西山枕状玄武岩属于典型的 洋岛玄武岩!因此!不应该属于白碱滩蛇绿岩的组成部分" 但 该枕状玄武岩可以是与白碱滩蛇绿岩有关的洋岛的组成部 分# ) 在岩枕 中 存 在 大 量 古 元 古 代*新 太 古 代 岩 浆 锆 石 "!>>$ ^#@$A K # !说明该地区存在古老的大陆地壳物质! 5 这种古老地壳物质如何进入到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并最终 定位于寒武纪枕状玄武岩中!类似南大西洋 05 /洋脊中发 EH W 现的大陆地壳物质" X5H *: Z -! #==A# (新疆塔尔巴哈台 E 5 )U H 山早奥陶世蛇绿岩中发现的古元古代岩浆锆石" 朱永峰 m 徐新!#==A# 以及西天山晚泥盆*早石炭世岛弧火山岩中发 现的元古代*新太古代岩浆锆石" % $ (4! #==@& 朱永峰 4; , < 等!#==A#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球动力学问题!对这个关键 科学问题的探讨将会地促进中亚地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不 断深入) 将来要讨论的问题还包括' 西准噶尔前寒武纪古 洋与位于其西北 M TP I 地区的前寒武纪古亚洲洋之间的 ) 4- W 5 关系) M TP I ) 4- W地 区 前 寒 武 纪 古 洋 在 寒 武 纪 俯 冲 消 减 5 " 3) E *: 345 TO !BB=& e GJ HW #==$& M I 5 5$ G) W5 I ! H ) I )! 5 ON , 5 (4! #==$# !且大陆地壳物质在该地区通过俯冲带的循环深 < " 4; *: +HF J 5 ! 度超过 #==TN % 5 7 55 5 ! #==#5 G# ) 致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S=@?#=$$# 和中国科学 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 丁天府高工" 新疆地勘局 图 A"K\ GVG \ G 图解 ( 6 (" K] 5 i! C !阴影区表示不同类型大洋玄武岩" 6K Z ! 1 C! 5 4# V7 9 V K Z 7 9和 79 相 应 元 素 的 变 化 范 围 " 标 准 值 根 据 3;* 5 2# *: K e *) 4!!B>B# P ) ;+第一区域地质大队# 和李瑞" 北大研究生# 参加了野外工作! 实验室分析测试工作得到杨斌(赵凤山" 北京大学# 和靳新娣 " 中国科学院# 的指导) 有关西准噶尔地区大地构造的问题! 作者曾多 次 请 教 何 国 琦 教 授! 得 到 他 的 热 情 指 导 和 帮 助) 赵振华(许继峰和袁超研究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提升本文的 质量有很大促进!特此感谢),+A"[) ) K\ GVG \ G L D/) HE / < EH L ( 6 ( ) EFG55< I J E IK ] C! i! 5 C 5 5 *: 4<345 : J / *:/ I 4-J -) )-*/ :- - ) + *H/ P -I 5 5 *+ L P5 P G55H 6K Z ! 1K Z *: 79 " *) 5Y HE " V 7 9 V 7 95 I 2# J E/ 5 H5N /*+WE ;- LJ3;* I 5 K e *) 4! !B>B# < *: P ) ;+Q ? +9; + =0+ +些特征表明!古老大陆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不能形成克拉玛 依西山枕状玄武岩的岩浆) 因此!尽管枕状玄武岩中存在的 古老锆石可能来自岩浆源区!但我们基于本文提供的地质资 料和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岩浆源区是具 79特征的富集地 2 幔!这种地幔岩石中存在古老的岩浆锆石" 至于富集地幔中 为什么出现古老的岩浆锆石!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地球动 力学问题# )X5H *: Z - [ #==A<X *I *I N I / / I H EF)-*/ E X5 )U_ < H ) / 5 5 J E* 4- 45) P5 P *- E - 5 E N *I 5 E 4) - /+I4- + 8 ) +! $S' !#B a - F:)HI - I J -E O ) !$# 5 e GJ HW6 <#==$<1 ) / ) H;P - L4-'5 ! M YT4H *! ) I) i WE ) L I I H) I J H 55 I ;I* J ;J E C- 345 5 _IV O* J / FI * I J V ) )5 L: / * *! *: E/ 5 - ) / 5 35 +* 4/ 4-'5 K *+E* ) E / E - _ 57 -E / ) -28 )Y ! SS' @ a#? " / -L/ /T5 * G- " [E VH P5 # <8 ) + E 5 ) / -* I Z H# ;H5 / 8 ) ! M- : Z % *+i$ (4 5Q E N ! 45 , <!BBB<>"D5 ) 4/ DJ H -E V J I L + - ;J\ F 4 4V H ) I D- I -J TH *: I I P/DE5) * I -I * C5 45 - J ;J ) 5 - ) N / I*H/ 4-F H J / N 5 P P */ P/ *H * K ;*I*H 6 X *5 Q;J EL - N J P -E O !?' A#! a ) 5 ! 0 4/ < ) *5)K I ) / 5 D4/8 ) +! ) A$A & * 9 ! Q Q ! 3) 5 , /n *+9$ (4 , <#==A<iI E Y/ - / E J I ) 5 -D5 )) JP + F4 L - PW I5 )朱永峰等*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 79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2!?S?P*I *I J I5 ;*: I Q +J 9 H .*k*+ X *5 ) / 5 ;H J *- EP ) 4- ;*+5 5/ * / /  4/ 5  D5 2  CN*+) HPEH *5 ;I H < _ I - ) + 5 J  I // LD)I )/) EDE ) N V E/ */ P 5[I E / J) P 3/ P ##@  !=?? a */ 5 !=>A  / X *-- / 1 E4 5 I P * 4/ H FI *+H GH5I 4 / J  M I 5 5 2 K J 5 5 3 5 [J *H* X < #==#< [-H 5 ON  5 5 N ;O *: 5 ) e T/ J ;J H V I D- I -I - I ) I M TP I ' [N I ) H :;P: - J ;J / D5 L4- ) 4- W & - N J N:- N 5 VN 4 5 5 D4/ L NN*- E*P / *: 3& 2 [+)4J E O) YP*H * J ) /J /E ) 5 ;H *H5 ZK -P ) ) L / ) <2 *) + J [J *H* X  M I 5 5  i) Q *: K J 5 5 5 ) e 5 ON 2 / 85 T/ 5 ; 5 N 3< -  <C ;O :H 4e5 ) G-J M TP I K HL M YT4H *< */ J E P:- O / *:V 5 *+ ) 4- W 5H 55 I ' W H _ 5 N N / 5 / 5 -5 $B@ [-H 2 < CTO $>! a J  *P ) ) H i; .  . Q & ; n  9 / & 5 i/ <#==?<C / Q ; , ) ( 5 % *: - K 4-8 )4- / E -P NP 5 X J I // L 5 N / 7 )I * 1 H Q +J .*+/  45 P JIH) M J 5/ D4// 5 - HP 5 E E-/ 5I ;*+5 / Q *+  5 [) I)Z:+ 3;G:;P) _ I[I E / 3/ P #$? !@B! J HL /:;P I*< P - ) + 5 */ / 5 J) P 5 a !A=#  / X *--FI 1 E4 5 I P * 4/ H / *+H GH5I 4 / J  [5 - _5 [5 e !BB@<CP */ /DE5) ) I PN H/ -J Q *: -I 0< P -I P N / I*H L4- ) D)/) ) P/ I* ) WE */ J 5N H **;5 -/ ) 5 4 5 [5 I O L ) 5 P5 P PN + 5<_ EZ W F L1 J *: E 5 I *- J 3P *PH #$ !=?$ !!=B / - [5 C 5 i*+ ;/ X < !B>B< C P NPEPN H/ ) E *T *: 5 N J & 4- 4- / 5 ) D)/) L I* H ;G:;P*+ - N *I *: / P*Ho;- - L I J I *: N *I< I H:/- 5 I ) - *PH ) 4-P 5 / H J ;H 5E X NPE -E O !S@ $#@ a 4- / 8 ) + 5 ) $BS [4N * 9  04/ I 5 e I -0K 5 [I I <!B>B<C *: 5 4P IQ 4-+)4- /J L -P NHO) I N J H:/- H /5 5 N + 5 +*-/ 5 P I 5 E 5 *- - N *I H *: J 5N - H  *: J V *I /  E P H ;HN #! J OE <1 J [5 I O / -iIJ BS ! a - P*+ 5 4 E 5 3P *P --  P / I *- J IH 3;* 33 5 K e *) 4 0, *: P ) ;+ <!B>B<X NPE *: / I OI 5P ) 4- / 5 H ) 5 ) D-HH N IH L - / )-*/ H/ 2 DE5) L N *I ) D)/) 5 DJ -HH P5 PG55H N / I* ) 5 E N H/ *: ) H < I P/ J -P I* P H_ *: ) OK  :H J 5N IN * 4-7 -* / 2 35 J e 5 6 J Q -  <K + 5H / I P5 * ;*:$!@ 9 H <8 ) 5/ *H -E P <3)<3D-<[ < S# $!$ a P ;GE 3) E G) W65 345 TOl *: I H 3<!BB=<e5 ) / *:H/ E / * +J I J N *P ) ;H *H/ 5 HL N *- ) N I ) P )TH 5 - $S$ ?S# a - N J J <6 I  5 D4/ P ;J SSA . ;-( *: % ( <#==?<8 *-/ L4-H J-/ Q J / E/ .5 4; , -H H) I / / * ;J H /*:- I 5 P)W G55 M E 5 .*k*+ 6 X *5 P [I E / 3/ P #$ HE - N O / /  0 4/ <_ I - ) + 5 */ I 5 5 5 J) P 5 @  !!=> a !!##  / X *-- / 1 E4 _ I P * 4/ H FI *+H GH5I 4 / J  . Q X HE Z X * ,  6; &  ( . *: % * % <#==$< ; , 5IE  4- Z / X ; (5 4- [ /)[ 8 )4- /J ) E-[E Y/ 5P/ ) )THL N I ;- / -P NHO L5 5 )) I I - PN L + ;HJ / *P J 4-M J ) I 5 5 .*k*+ *) 4F H X *5 2 DE5) ) P 5 5 E J  / /  J -I 4/  N / I*HL 5 I P/ JG5TV PN *I J -) / WE ) 4- / E -E O !B$!$? a ;I*<X NP 8 ) + 5 ) !@S  / )0Q$ (4 , <#==?<_ P I*5 J - / L 4PJ / J ) *H -) O) + H) I ( * X 3;* K .5 ;5  X *-- _I 2 / H L N [E Y/ + *// < X NPE 4/ H E/ *H 4I J 5 + ) 5 )) - P J I:H 4- / 5 ) 5 8 ) + :) !=< -E O / )  !=!A \<4- +) #==?< =!$ kP N -< =#< ( * X 3;* K i*+.  .5.  .5 ;5   ) [ / [ / )0Q i .  i* 3,5 X /  /& / *: 5 M< e #==?<X *H5 *+4- D)/) I - *: I I P P J ) I / I :- H/ / 5 - ) G5T+ ;*: J */ I* N P */ ) ) I & G5 8) ) I 4/ H E/ P - ) + 53/ P L4- 5 4- J ;D L4-X *--_I<_ I I E / */ 5 5[ J ) P 5 #$? !A$@ a !ASS 05 n % )  . Q  0O 5 e_ .) .i % ,5 9 / *+  45 %& ; , N*  / *+  / *: 5 % & #==A< X J */J 5 T/V + K 5 H- 6 - / : < 5 L) G) - ;H :5 I 4/ + *:-/ GV P - 4V I *J 4G55/ )T H I * I ) 4- C5 45 5 5 2 DE5) ) HEPJ I P ;/H/ 4-6 J J / I * *H * J  N / I*HL P/ J [ *- Y/ J I + F4 / I - J _ / 7)- P9 E 5 45 J ) ;H E J I * 4-X J5 H * J */ - *: ) PP 5 ) IE 5 + I X _ N*- E5) P [I E / 3/ P ##!  !! a  / ;V; / J / I*<_ I - ) + 5 */ 5Y / 5 J) P 5 $# * X *-- / 1 E4 5 I P 4/ H FI *+H GH5I 4 / J  0/ - , M) J _ 8 Q n 8 5 % *+ X #==#< *:E O9  J *-  ;)  ; 3 *: 45 < 6 ) ) J ) I [E Y/ -E O) I E/ J - 6 X *5 -DJ - Y/ ) 5 )) ) + L4-_I ) +* 0 4/  I) P - P+ ) 5 ) 6 FYP* 5-:5 *: I I P-) / - /) + I J 55 - ) P */ WE ) <8 )  !!= ?!B a ;I*<Q -E < ?$B % *+i  1E Q 0// H3 5 Q *+ 09 45 , EHe  / E5 EN *: / 5 <#==#< 'I V + E5 4 J 4/ DJ H - N I ) H / F H J C5 45 X *5 [J 2 - ;J - N J N * -I * / H 5 D4/ *H * 4/  5  I2 1 / *P J N + H-/ -E /<_ - P* K *- E / >? W :- -L N 5*-/ * P +- N J 5 / J ) H ) I )I / 5 +I >A! a >AA % *+i  _ (  i n$(4#==@< 4-) 5) 5 I I P WE / 45 , / i / , < C L N I* *: - ) -) ) J / P */ ;I* 5 5 ) ' [N I ) P E/ H;I -I * C5 45 .*k*+ P L & - N J G- * ) 4F H J / 5 D4/ I *H * / / <_ I [I E / */  #! !=#B a!=$>  / X *--FI 1 E4 - ) + 53/ P J) P 5 * 4/ H / *+H 4 / 5 IP GH5I J  % (  3;* 3& 8 i  7 55 5 ( Q *+ *: & *N & #==!< 4; ,  ; 9 +HF J  / 65 5 5 ) 5 < [J / WE */ * I K *+E* ) +*/ Y*- *) 4-HX *5 - 5 )5 H N * P N/ 4- ) )5 J - P )  J 5I 4/  / ) I 8 )4- /J N + 5 H;J H 5 D- ) +*-/ 8 ) + 5 -P NHO I 5N ) P - *: I E - H < -E / E J) H )P K +Y  !$>#  !=! a 55/ *!!@% ( *: 7 55 5 < 4; ,5 +HF J 5( #==#5 5 * J OE / )I <X J - P : *I 4-:-D 1 J G) P - 5 4 I 1 / *P: GO :) NI :/)// / H W :- E / ) - H P I* * ;G:;P) Y*- J TH H 5) I*V / ) ) < P 8 ) + $= BS? a -E O ) B@= % ( *: 7 55 5 ( #==#G<[ )) I 5 P-/ -HE / L N 4; ,5 +HF J < 5 4E D/ *: )H- U) ) J + I ;I* ) H J /P E DO U*- *I *5) E -E OZ W F SS >$! ;D- H/PP*) J - <2 - I*5 8 ) + -/  VE/ / ) J / ) a >$A % ( 5 3) 9 4; , *: *+ <#==A< [I E O 5 3& 2 [ P ) E O ) - ) + *: J) ZK 4J ) L *) + 5 )5 ;II I / * N E I- C5 - J I .*k*+ _H G) 4-:5*+) O */Y: / J+ */ / /  E ) / *+ 5 YP* 4O ) J 5 YP* J H * + */<_ I - ) + 53/ P / ) :J 4- E/ ) / / J I P J I N J N 5 5[I E / */ J) P 5 ## !$@ a !SS  / X *-- / 1 E4 _ I P * 4/ H FI *+H GH5I 4 / J  % ( *: . . #==A<C 4; ,5 ; < 4-:/ )- L 5 O7:)/5 ) )I H WJ 1 J J W / D4// P O) E P* E-N E -/ C- 45 / I  .*k*+ 6 X *5 P - ) + 5 5 *+ * 5J I K H G5 5 < / /  0 4/ <_ I I E / 5 5[ J ) P #>S#  / X *-- / 1 E4 _ I P * 4/ H FI *+H GH5I 4 / J  3/ P ##!#  #>$$ a */ 5 % (  % *+ , 8 i , < 4; , 45 i  ; 9$(4 #==@<C YP* 3& 2 [P ) E O 4- / ) ZK 4J ) J *) + 5 I P - N *I-P NHO L4- 5 */J WE */J TH* *: J - E - +)4- /J )I X J L ) ) 5 P ) / 5 I G) - ;H P P F H J C5 45 K ;*I*H 4/ H 3P *P 9 E/ @= ##=! a -I * / *H * ) 5 <X *-- / - ;EI / -* ##!# -P NHO *: / ) I J % (  8 . % *+ ,5 3) 9 #==A<8 )4- /J 5 YP* 4; , ;)  45 i *: *+ < 3& 2 [ :5*+ ) I iI [E Y/ WE */ J TH / F H ZK I / * 4- 5 5 )) ) 5 P ) - - P P P * -I C5 45 K ;*I*H  X *I E _ / .*k*+ < 8 E P / / *H * ) 5 / -J 5 H 5 //  5 ) 4N:I :H  !=!A \k P<#==A< <+5 =A< !$A! X *L - -_ I P  :) !=< ) - *P GH5I J J H / 8 )4/< )N P N _ I 3;DDE _ -P N X H )4/< P  5 < ?@@ % (  %*+( 5 8 i <#==A<8 )4- /J L4-J -N IV 4; , - 3 *: ; 9 -P NHO) I 5 - E I J 5 G-J 5 *+D-N I-*)$ W/ 5 J 5 : + */H/ I - I 45 / + 5I < - *: - I J I * 4-M T/ * E- 5 ;) / 5 / I 5 I J / _I N ;*I*H *) 4F HX *5 <_ / 1 J 3P *PH - ) EO ) 5  J -I 4/ <Q H * 5 4 / - + * #? A! a ?? % (  % ; Q *: %*+( 4; , 4) 5 - 3<#==?<C / -  9*+ G5 H 5 4-C5 J / :5 * 4-J *+ Y*-4)I +E :- H F H C5 45 6 X *5 D- )J P ) H: ) : D)/ -I / I *H * 0 4/  I + D4/ J 5 5 +)4- / E 45 P JIH J 8 ) + Z W F $#$$? a *: -P NP P J I // <7- -E O -/  5 5 - HP ) $A@附中文参考文献韩宝福季建清宋彪等< #==A<新疆准噶尔晚古生代陆壳垂向生长  2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时限<岩石学报## !=?? a  !=>A 何国琦李茂松< #===< 中国新疆北部奥陶V 志留系岩石组合的古构 造古地理意义<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BB a !!= 何国琦 成 守 德 徐 新 等< #==@< 国 新 疆 及 邻 区 大 地 构 造 图  ! c 中 #@===== < 北京地质出版社 何国琦朱永峰< #==A<中国新疆及其邻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中国 地质 $$ S@! a SA= 胡霭琴韦刚健邓文峰等< #==A<天山东段 !< 8 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S 5 3& 2 [锆石 '[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ZK VG 地球化学$@ $$$ a $S@ 李锦轶 何国琦 徐新等< #==A<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 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地质学报 >=!S> a !A> 刘希军许继峰侯青叶等< #==?<新疆东准噶尔克拉麦里蛇绿岩地 球化学 洋脊俯冲的产物<岩石学报 #$? !@B! a !A=# 徐新 何国琦 李华芹等< #==A<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带的基本特征 和锆石 3& 2 [年龄信息<中国地质$$ S?= a ZK S?@ 杨天南李锦轶文中田等<#==S<中天山地块南北两缘的韧性剪切 $!> 带<地质学报 ?> $!= a 张立飞< !BB?<新疆西准噶尔唐巴勒蓝片岩S= _ \ _ 年龄及其地质 J$B J 意义<科学通报 S# #!?> a#!>! 张驰 黄萱< !BB#<新疆西准噶尔蛇绿岩形成时代和环境探讨<地质 论评 A @=B a@#S 宋彪张拴宏王彦斌<#==A<锆石 3& 2 [年龄测定数据处理时系 ZK 统偏差的避免 标准 锆 石 分 段 校 正 的 必 要 性<岩 矿 测 试 #@ Ba !S。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型震积 地层 中 的震 积岩 也进 行 了广
泛 研究 , 建立 了地震 一海 啸序 列 ( 天 锐 , 9 8 、 宋 1 8 ) 碳
酸 盐岩震 动液 化地 震 序 列 ( 秀夫 等 ,1 9 ,1 9 , 乔 9 4 9 7
1 区域 地 质 背 景
对 比现代与 古代震 积 成 因 的沉 积 物之 后 , 出 了微 提 褶纹理 、 断裂 递变层 、 一层 作为震 积 沉积物 标 志性 均
的沉积 构 造 ( el h r 1 8 ) S i c e ,9 4 。二 十 多 年来 我 国学 a
拼合 的非干 化成 因 的泥 岩 角砾 等 , 为 这 些都 是 典 认
积活动性质 , 积岩沿克乌断裂带发育 , 震 显然 受 克 乌 断 裂 同 沉 积 活 动 控 制 , 断 裂 不 断 逆 冲 造 成 断层 下 盘 的研 究 区 该 基 底 持 续 沉 降 , 震 积 构 造 迅 速 被 掩 埋 并 得 以大 量 保 存 在 地 层 记 录 中 的重 要 原 因 。 是 关 键 词 : 积 岩 ; 罗 系 ; 山运 动 ; 陆盆 地 ; 噶 尔 盆 地 震 侏 燕 前 准
准 噶尔盆 地是 中一新 生代 陆 内坳 陷盆地 与海 西 期前 陆盆 地叠合 而 成 的 大型 复 合 盆地 , 自石 炭 纪 开 始塔 里木板 块 与西 伯 利亚 板 块 之 间 的碰 撞 对接 , 产 生南北 向挤 压力 而形成 盆地 西北缘 的克拉玛依 断裂 带 。海 西期 是 主干 断裂 带 的发 生期 和 主 要 推覆 期 , 印支期 加强 , 山 期 定 型 , 而 形 成 了断 裂 褶 皱 强 燕 从 烈 、 覆规模 较 大 的构 造格 局 , 区域构 造单元 可划 掩 其 分 出上 盘推 覆体 、 覆 尖灭 带 、 超 前缘 断 块 带 、 盘断 下 褶 带 、 斜带 等 5个部分 , 区位 于其 中断褶带 的外 单 八 缘 部位 ( 1 。下侏 罗统八 道 湾组 ( ) 图 ) J6 主要 为含煤 的砂 ( ) 泥 岩地层 , 砾 、 为一 套辫 状河 一辫状 河三 角洲 及 浅湖 沉积 ( 2 , 积 厚度 1 0 图 )沉 0 m~2 O 与下 伏 0 m, 上 三叠 统 白碱 滩组 不 整 合接 触 , 与上 覆 下侏 罗 统 三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及源区特征分析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及源区特征分析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及源区特征分析作者:朱钘刘云华高晓峰夏明哲查显峰罗居德来源:《新疆地质》2024年第01期摘要:准噶尔盆地南缘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地区,也是研究盆地构造属性、沉积环境演化的重要区域。

南缘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由上部主体浅青灰色-灰绿色长石岩屑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下部土黄色长石岩屑砂岩、含砾粗砂岩、砾岩组成,对上部样品进行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样品化学蚀变指数(CIA)为77.57,反映物源区经历中等风化作用;碎屑物质磨圆和分选较差,表明沉积物搬运距离短,成分成熟度低;Cu/Zn、V/Cr、V/(V+Ni)、Ni/Co及U/Th值指示古沉积环境为富氧的氧化环境-贫氧过渡环境;Sr/Cu、Al2O3/MgO值指示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Li,Sr,Sr/Ba,Th/U值指示淡水环境;综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其上部主体为浅湖亚相沉积,下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

样品中含流纹岩岩屑,La/Th-Hf、La/Sc-Co/Th和Ni-TiO2判别图指示三工河组源岩主要来自于上地壳长英质火山岩;出现少量安山岩岩屑和Th/Co、Th/Cr比值显示源岩有少量中-基性岩。

通过样品与不同构造背景杂砂岩成分对比、Th-Co-Zr/10、La-Th-Sc、Th-Sc-Zr/10判别图显示物源区应为大陆岛弧构造背景。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构造背景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侏罗统分为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属同一沉积旋回。

八道湾组为南缘主要烃源岩层位之一[1-3],三工河组同样具有油气成藏条件[4,5],具较好的油气藏勘探前景。

三工河组广泛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大部分区域。

前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沉积特征存在一定差异[4-13]。

前人对南缘和临近中央凹陷三工河组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沉积特征[6-8]、砂体结构和水动力条件[9-13],认为区域内沉积水体水动力条件自早期辫状河三角洲相到晚期湖泊相逐渐减弱[14-15],早期发育有河道强、弱冲刷叠置砂体组合等多种砂体组合样式[10]。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中侏罗统沉积相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中侏罗统沉积相

(( $ $(
’ 卷 !! !!!!!! 石 ! 油 ! 实 ! 验 ! 地 ! 质 !!!!!!!!!!!!! 第 %
!+ 4! 河口砂坝沉积 碳屑 纹 层 富 集 ! 并含大量的云母碎片和零散分 布的碳屑颗粒 ! 自上 而 下 碳 屑 纹 层 密 度 和 层 系 厚 度 均变小 ! 楔状交错层理发育且纹层平直 ! 纹层倾角约 为( ! 反韵律沉积发 育 ! 韵律上部为灰绿色块状含 " e 砾砂岩 ! 砾石为灰 绿 色 ! 泥 质 成 分! 韵律下部为灰绿 色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 图& $ ! 发育楔状 交 错 层 理 = " 图( $ %粒 度 概 率 曲 线 特 征 为 跳 跃 总 体 和 悬 移 总 A 体之间具有粗 # 细两个截点 ! 两个截点之间为过渡成 分! 表明三角洲前缘 河 口 砂 坝 环 境 复 杂 多 变 的 水 流 特点 " 图’ $ % =
万方数据
图 (!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侏罗系沉积构造 > ? + ( !W J H 4 D D ? ;D A = ? 3 A E < 4 H < H J ; < J H A ? EL 4 E A J 4 E4 H A 47 K W J 4 H5 4 D ? E @ OD @ h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中侏罗统沉积相
% 高 ! 雷!! ! 朱筱敏%! 吕雪雁&
! 国土资源部 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 北京 !! !+ " " " & (# 石油大学 " 北京 !!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北京 !! $ %+ " % % ( )# &+ " " " , &

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下侏罗统层序地层特征与聚煤控制因素分析

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下侏罗统层序地层特征与聚煤控制因素分析



≮~
嚣 参一
蔓 水 F
_ l _
≥、 角 {河 渊 道 位 秒、前 道 C 域 I 潮 ∽ I 一
缘 蝴 o
角 流 分

- K


河 组 毒


毫 i
_
湖 泥 滨
浅 坪
湖 侵 域
收稿 日 :20— 8 2 责任编辑 :李 勇 期 08 0— 2 作者简介 :刘爱华 ( 93 男 ,湖北荆州人 ,硕士 ,现从事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研究 。 18一
第 1卷 8
第4 期
刘爱华 ,等 : 噶尔 盆地 中拐地区下侏罗统层序地层特征与聚煤控制 因素分析 准
25 6
地 层 系 统
砂砾 岩 向上过 渡 为泥质 砂 岩 、 粉砂岩 , 在研究 区主要

西北缘 中拐地 区下侏 罗统进行层序地层划 分,总结 了层序和体 系域界 面的识别标 志, 下侏 罗统划分为4 将 个三级层序
和7 个体 系域 ,同时叙述 了各三级层序 的结构特征 。通过 对层序 内含 煤岩 系的发育特 点分析 ,发现 其主 力煤层主要 发
育在 Jq 和 Jq 湖侵体 系域 中,本文作者认为研 究区内湖侵时期 为有利的聚煤时期 ,聚煤作 用主要 受构造 沉降、物 S l s3
_ 系 统 组
-5 S 2Βιβλιοθήκη 3 P O O G 10 R 5


姥性
3 A l0 O C 6 3 R 10 O T 6
沉 积 柏
屡 序 地 层
相 监 相 徽 帽 兰级 屡 序 体 系 域 二
麓 o 鞠 _ z . o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覆带侏罗系油砂地球化学特征及Re-Os同位素定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覆带侏罗系油砂地球化学特征及Re-Os同位素定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覆带侏罗系油砂地球化学特征及Re-Os同位素定年黄少华;秦明宽;David SELBY;刘银山;许强;何中波;刘章月;刘俊杰【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18(25)2【摘要】盆地边缘浅部的油气充注史研究是探讨油气流体和砂岩型铀矿关系面临的关键难题.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覆带侏罗系油砂提取物进行饱和烃GC-MS分析、碳同位素测试及Re-()s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样品普遍遭受了至少5级的生物降解,部分甾烷化合物参数已不能客观反映油源特征.而萜烷抗降解能力强,其分布谱图比较相似,C20、C21、C23三环萜烷的相对丰度呈“上升型”;C23/H比值为0.75~1.34;G/H比值为0.27~0.65;以上指示了石油的母质以湖相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为主,形成于半咸水、偏还原的沉积环境.样品的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较轻且几乎一致,均低于-28‰,进一步表明该区侏罗系中的石油具有相同来源,初始来源于玛湖坳陷二叠系风城组,而与佳木河组和乌尔禾组的关系不大.油砂Re-Os同位素测年首次获得了等时线年龄为(155±51) Ma,表明西北缘侏罗系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了一期大规模的油气充注,进而掩盖和保护了中、下侏罗统于中、晚侏罗世阶段形成的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体,并增加了找矿难度.%The study of hydrocarbon charging history in shallow basin margin is the key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carbon fluid and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In this paper,the geochemistry,origin and charging history of hydrocarbon from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were investigated by GC-MS,carbon isotope analysis andRe-Os da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il sand samples experienced at least 5 levels of biodegradation,which rendered it impossible to characterize hydrocarbon source correctly by steraneparameters.However,the terpane distribution spectra were relatively stable owing to terpane's strong resistance to degradation.In the terpane spectrum,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C20,C21 and C23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and C23/H and G/H ratios were 0.75-1.34 and 0.27-0.65,respectively,in keeping with a lacustrine aquatic organism source formed in a brackish and anoxic environment.The consistent light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28‰) among different sample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hydrocarbons mainly sourced from the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Mahu Depression,rather than from the Jiamuhe and Wuerhe Formations.Here,the oil sand age is dated by Re-Os isotope (155 ± 51 Ma) for the first time.The age suggested that the northwest Jurassic strata experienced a large-scale hydrocarbon charging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period.This event covered and protected the paleo-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as well as paleo-uranium ore bodies formed in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era,but it also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in contemporary uranium prospecting.【总页数】13页(P254-266)【作者】黄少华;秦明宽;David SELBY;刘银山;许强;何中波;刘章月;刘俊杰【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杜伦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英国杜伦市DH1 3LE;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杜伦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英国杜伦市DH1 3LE【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P618.13;P597.3【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东北缘多福屯陆内基性火山岩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启示 [J], 胡晓佳;郭安林;宗春蕾;张朝锋;郭泱泱;张琳2.吉林省塔东大型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 [J], 邵建波;张希友;王洪涛;陈殿义;任强3.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10号岩体SHRIMPU-Pb和矿石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意义 [J], 李华芹;梅玉萍;屈文俊;蔡红;杜国民4.盆腹区张扭断裂带与盆缘造山带成因关系及油气成藏控制——以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东环带侏罗系为例 [J], 梁舒艺;洪扬;崔立杰5.鲁西隆起侏罗系碎屑主物源来自华北北缘:锆石U-Pb和Hf同位素年代学证据[J], 徐建强;李忠;石永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