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陈山火龙鹤山市文化馆
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项目简介
民间音乐(3项)
1、台山广东音乐(国家级)
“八音”是指用“金、石、土、草、丝、木、匏、竹”等八类材料制造的乐器所奏的音乐的总称。台山的八音班,又称锣鼓架,实际上是锣鼓八音,它用木制成一个轿形的音柜,中间放着掌板用的木鱼、沙鼓等敲击乐。作为广东音乐的前身和创作、表演载体,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八音班,多是演奏佛教音乐和民间小调,人们称这些曲调为“广东音乐”;到了清朝中叶,八音班实行乐曲演奏和戏曲演唱相结合的道路,使八音班逐步走上成熟。
八音班的活动,一般在年节、盂兰会、跳禾楼和红白喜事中举行。曲目繁多,就演奏演唱内容来分,可分为锣鼓乐、吹打乐、吹弹唱三大类;就乐曲和唱本内容来分,有牌子、小曲小调、广东音乐和戏曲唱本四大品类。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2、新会大鳌咸水歌(市级)
咸水歌是疍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原始歌谣,在新会大鳌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水乡农村和水上居民日常生活、劳作,特别是在谈婚论嫁、丧葬等过程中,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以歌谣的形式描绘不同的情感。居住在新会、中山、珠海、顺德等珠江
口沿海一带冲积平原上的疍家人广泛传唱,至今仍保留传统的唱法。
咸水歌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姑妹歌、木鱼歌、龙舟歌等,统称为咸水歌。它是大沙田的传统优秀民间音乐,是大鳌的传统文化,是珠江三角及港、澳地区疍家人共通的“语言”,是岭南音乐的重要元素,是中国民歌的瑰宝。
3、开平民歌(市级)
开平民歌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很强地域性的民间音乐艺术种类。早在先秦时期,被称为南越的开平这块地方便有人居住。晋唐以来,中原多次战乱,大批民众避乱南迁,中原文化随之带入。人们口头创作、传唱的民间歌谣与周边地区的民谣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开平民歌。至20世纪初,木鱼、夹房歌、童谣、女嫁歌、哭丧歌等已颇为流行。后来又在喃呒(道士)歌的基础上发展了卖鸡调、禾楼歌、八仙腔、梅花调、小卖鸡等曲种,在民间广为传唱。民国时期,开平民间又创作、改编出版了一批木鱼书。新中国建立后,开平文化部门开展对开平民歌的挖掘、整理和普及工作,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开平民歌演唱活动的全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作者和歌手,创作了一大批民歌作品,使开平民歌从乡间田野走上了大舞台。
开平民歌是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侨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先进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根基,它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近年来,开平民歌唱出开平,唱到北京,唱出国门,并在全省和全国的比赛中屡获大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说明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此外,它还为五邑籍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所喜闻乐见,因而成了传递乡音、沟通乡情侨情的纽带。
民间舞蹈(2项)
4、荷塘纱龙(国家级)
荷塘纱龙始于南宋,明代时由四川传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舞法主要靠民间口耳相传传承至今。很久之前,荷塘的纱龙表演技艺简单,后经不断创新改良,在清初将原纱龙加大加长。如今的荷塘纱龙全长50多米,分24节,需26人共舞。另有龙珠,鲤鱼。龙身用纱布、竹、木等,粘贴上一个个金钱片制作而成。纱龙的特点是,龙身纱薄、长,龙身中的木板上还要点上蜡烛,舞的时候蜡烛不能停,还不能烧着龙身的纱布,难度非常高。纱龙一般在晚上表演,烛光把整条纱龙映照得明亮通透,熠熠生辉。纱龙的套路多,有20多种花款,表演时活灵活现,气势如虹。
荷塘纱龙以其制作工艺精湛、表演花式多样、表演技巧难度高以及普及性广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31年受香港总督邀请前往香港为英皇加冕演出;1993年2月到广州白天鹅宾馆参加庆祝盛会,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为其点睛。2005年11月,荷塘纱龙参加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荣获金奖。并先后到过澳门、上海、广州、珠海、顺德等地交流表演,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荷塘镇于1996年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纱龙之乡”,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
2008年6月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5、鹤山狮艺(省级)
鹤山狮艺,由冯庚长创立。冯庚长,1852年出生于鹤山沙坪越塘大朗村,自幼习武,武功底子深厚,长成后,师从在佛山开医馆、武馆的同乡冯了性学佛山狮艺,与佛山狮成为代表南国醒狮的两大派。
冯庚长创出了狮形猫步,把猫的动作与狮的性格融合起来,分为“八情”、八种舞步,还有“五法”、“六要”、“八节”等;他又把佛山型的狮头改进得更威猛,把狮被略改短,使之舞动更方便;他还创出一套雄壮、悦耳而节奏感强的“七星鼓”法。
冯庚长创出的鹤山狮艺有扎实的武功基础,又有高难度的采青,还有神态逼真、惟妙惟肖的情节表演,观赏性强。冯庚长被誉为广东狮王。冯庚长的鹤山狮艺,除在鹤山本土传承外,还被他的传人在有狮城之称的新加坡传承,鹤山狮艺在新加坡各种狮艺大赛中屡屡夺冠,享有“狮王之王”之誉。1999年3月新加坡鹤山会馆狮团回鹤山寻宗问祖,交流狮艺。鹤山狮艺在东南亚一带乃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2007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
曲艺(2项)
6、开平卖鸡调(市级)
开平卖鸡调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很强地域性的民间歌谣曲种。晋唐以来,中原多次战乱,大批民众避乱南迁,中原文化随之带入。人们口头创作、传唱的民间歌谣与周边地区的民谣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开平民歌。至20世纪初,木鱼、夹房歌、童谣、女嫁歌、哭丧歌等已颇为流行。后来又在喃呒(道士)歌的基础上发展了卖鸡调、禾楼歌、八仙腔、梅花调、小卖鸡等曲种,在民间广为传唱。其中的卖鸡调是最具开平本土特色的曲种,故称“开平卖鸡调”。它是由原来喃呒(道士)做法事时唱的歌演变、发展而成。原来唱词的迷信成分较多,后来,随着时代的改变,唱词也注入了新的内容。新中国建立后,开平文化部门开展对卖鸡调的挖掘、整理和普及工作,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卖鸡调演唱活动的全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作者和歌手,创作了一大批作品,使开平卖鸡调从乡间田野走上了大舞台。
开平卖鸡调是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侨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先进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根基,它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在《广东省曲艺志》的条目中,已把卖鸡调列为广东曲艺的一个曲种。近年来,开平卖鸡调唱出开平,唱到北京,唱出国门,并在全省和全国的比赛中屡获大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它是四邑籍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所喜闻乐见的曲艺,成了传递乡音、沟通乡情侨情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