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总论PPT课件(2)

合集下载

《小儿结核病》幻灯片

《小儿结核病》幻灯片
《小儿结核病》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分类:人型和牛型 特点:革兰氏阳性、抗酸、需氧、繁殖缓慢 传染源:肺结核患者、患结核病的牛 传播途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胎盘
4.少数病例因与开放性TB病人长期接触而再 感染致病,称外源性再感染
原发型肺结核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为结核杆菌初步侵入肺部发生的 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85.3%
包括:原发综合征与支气管淋巴结 结核
原发综合征:由肺原发病灶、局 部淋巴结病变和淋巴管炎组成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以胸腔内肿大的 淋巴结为主
二者是同一疾病开展过程中的两种 表现,在临床上难以区分,但在X线胸 片上有不同表现
分段
抗结核药物分类
杀菌药物
〔1〕全杀菌药:
异烟肼〔INH〕、利福平
〔RFP〕
〔2〕半杀菌药:
链霉素〔SM〕、吡嗪酰胺
〔PZA〕
抑菌药物
乙胺丁醇〔ENM〕、乙硫异烟胺
抗结核药的使用
〔1〕INH:为小儿结核的首选药 物,剂量10-20mg/kg/日
〔2〕RFP:用于耐药菌感染和短 程治疗的主要药物,剂量1015mg/kg/日
结核与非结核疾患的鉴别 观察治疗效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内膜结核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 诊断
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
可发现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营养、休息 空气流通 填报疫情
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

《小儿结核病》课件 (2)

《小儿结核病》课件 (2)

如何评估预后
观察病情恢复情况和相关检查 结果。
如何预防复发
持续药物治疗和预防策略的实 施。
结语
- 总结 - 展望未来
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复杂病例或药物治疗无效的 情况。
预防接种
定期接种结核疫苗以预防感染。
护理与康复
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
2 营养保障
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康复。
3 康复训练
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提高身体功能。
预后
存在哪些影响因素
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影响预 后的因素。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2)
#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大纲 ## 介绍 - 什么是小儿结核病 - 发病率和死亡率 - 病因和传播途径
症状
常见症状
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
病程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逐渐加重。
诊断
临床检查
包括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等。
病理检查
通过活检或切片检查病变组织。
实验室检查
如结核菌培养和结核抗体检测 等。

关于小儿结核病课件

关于小儿结核病课件

※免疫学诊断及生物学基因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核病人血清、脑脊
液、浆膜腔液等抗结核抗体(抗PPD-IgG)。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
※腺苷脱氨酶(ADA) ※血沉:结核病活动期血沉加快。
预防: ※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的成年人是小儿结核病的主要 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结核 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治本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普及卡介苗接种,新生儿初种。
我国目前的结核病病人数量居世界第二 位,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 一。
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 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约13 万人死于结核病。
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规定将结核病分为五型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亚急性、慢性) Ⅲ型:继发性肺结核(浸润性、干酪性、纤维空洞性)
< 机体对结核菌反应 强
病灶周围发生大片炎性反应甚至干酷性坏死
小儿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可见疱疹性结膜炎,皮 肤结节性红斑及一过性多发性关节炎。
结核病的免疫:结核病的免疫主要属细胞免疫。
侵入
再次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机体→T淋巴C致敏———↓———→
产生不同淋巴因子(趋化因子、活化因子、移动抑 制因子)激—活→巨噬C→吞噬和杀灭大部分细菌,使病 变局限。
变态反应和免疫的关系: 目前大多认为变态反应和免疫是同一细胞免疫 的两种不同表现。如免疫力强而过敏性低就可不发 病,或发病后易局限,好转甚至痊愈。反之,如免 疫力低,过敏性强,易患病,患病后易恶化,扩散。
感染结核杆菌是否发病,有赖于细菌的毒力、数量 及机体的免疫力,此外,还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97年将3月24日定为世界结核病日(World TB Day)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3
我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调结果显示 (2000年):
❖高感染率 ❖高患病率 ❖高死亡率
❖高耐药率 ❖农村疫情高于城市 ❖低递降率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4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5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6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25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2、营养:高蛋白、维生素、钙 3、阳光、清新空气
4、避免感染传染病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26
原则 ① 早期治疗 ② 联合用药 ③ 适宜剂量 ④ 坚持全程 ⑤ 规律用药 ⑥ 分段治疗
目的 ① 杀灭病灶中的结核菌 ② 防止血性播散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23
(七)免疫检查: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酶联免疫电泳技术 3.DNA探针 4.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临床、OT、X线三者最为重要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24
结核性肉芽肿
结核特征性病变: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为增
生的上皮样细胞,其内散在Langerhans巨细胞。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11
细菌的毒力、数量、菌群
致病因素
机体的反应性
变态反应 免疫反应
小儿结核病 ppt课件
12
2.变态反应

机 体 初 次 接 触 结 核 杆 菌




被 致
4—8周






发 型 变 态 反 应 、 病 理 改 变 产 生

小儿结核PPT课件

小儿结核PPT课件
小儿结核特点
• 小儿结核发病特点 • 小儿时期的结核病 • 小儿结核治疗特点 • 卡介苗及结核菌素试验
第1页/共26页
小儿结核发病特点
• 多见原发结核 • 发病急、进展快、全身症状重、易发生合并症 • 不治疗,短期恶化;及时治疗,恢复快
第2页/共26页
小儿结核发病特点
• 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敏感性高 • 易发生血行播散、易侵犯淋巴系统 • 多有结核密切接触史
第15页/共26页
自然感染的结素反应
• 硬结>10-15mm • 深红边缘整齐,消退后色素沉着。 • 硬结持续7-10天 • 阳性反应持续10-20年至终生
第16页/共26页
BCG接种后的结素反应
• <10mm • 淡红、边缘不整 • 硬结持续2-3天 • 阳性反应持续3-5年
第17页/共26页
第23页/共26页
结核感染的治疗
• INH 10-15mg/kg/日 • 每日不超过300mg • 疗程6-12个月
第24页/共26页
结核的预防性治疗
• 与开放性肺结核密切接触 • 有结核病史或肺内有陈旧结核病灶需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 10mg/kg/日,疗程6-12个月。
第25页/共26页
原发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 一般起病缓慢、有结核中毒症状,急性起病者高热。 • 肺部体征不明显 • 婴幼儿易产生压迫症状 • X线检查:肺门、纵隔肿大淋巴结
第6页/共26页
原发型肺结核的转归
• 钙化 • 原发灶扩大或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 • 支气管结核 • 原发空洞 • 结核性胸膜炎 • 粟粒性结核(肺或全身) • 干酪性肺炎
第13页/共26页
结核菌素试验
OT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肺结核的分型
I型:原发型肺结核 I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III型:浸润型肺结核 IV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V型:结核性胸膜炎 其中,I型,II型及V型在儿科较常见


病史 结核菌素试验 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CT、MRI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

两阶段疗法
用于活动性原发性肺结核、急性粟粒性 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
强化治疗阶段:3-4种杀菌药,长程化疗 时此阶段需3-4个月,短程需2个月
巩固治疗阶段:2种药,长程疗法时此 阶段需12-18个月,短程需4个月
短程疗法
快速杀灭机体内处于不同繁殖速度的细 胞内、外结核菌使痰菌早期转阴并持久 阴性,病变吸收、消散快,远期复发少

位: 左前臂掌側中、下1/3处,形成直径6
- 10mm的皮丘
结果判断: 48-72小时后观察结果
取硬结纵、横的平均直径判断其反应强度
结果判断
硬结直径<5mm为阴性 硬结直径5-9mm为阳性(+) 硬结直径10-19mm为中度阳性(++) 硬结直径》20mm为强阳性(+++) 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

病史
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消瘦等 结核接触史:家庭病史 卡介苗接种史:检查卡介苗接种后疤痕 发病前急性传染病史:麻疹、百日咳等 结核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


结核菌素试验
试验方法: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BCG,BCG-PPD)0.1ml(5IU)皮内注 射
血沉:多增快

《小儿结核》课件

《小儿结核》课件
营养不良
小儿营养不良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但 通常不会出现低热、盗汗等症状,而小儿结核病则常常伴 有这些症状。
其他慢性疾病
小儿结核病还需要与其他慢性疾病进行鉴别,如先天性心 脏病、免疫缺陷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 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诊断进行鉴别。
03
小儿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
05
小儿结核病的康复与护理
小儿结核病的康复指导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治疗,不可擅自更 改治疗方案。
合理饮食
保证患儿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 素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适量运动
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 量的运动,促进身体康复。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变化。
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措施
01
02
03
04
接种疫苗
及时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增 强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带幼儿进入拥挤、不通风 的场所,特别是与开放性肺结
核患者接触。
健康宣教
向家长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提高家长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
防意识。
加强营养
保证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增 强抵抗力。
控制小儿结核病的措施
早期发现
对出现持续咳嗽、低热 、消瘦等疑似结核症状 的幼儿,应及时就医检
查。
规范治疗
一旦确诊为结核病,应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 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
和休养。
隔离措施
对确诊为结核病的患儿 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 防止传染给其他幼儿。
监测与追踪
对已治愈的结核病患儿 进行定期监测和追踪,
确保不再复发。
提高小儿结核病防治意识的方法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对已确诊的结核病患儿进行隔离治疗 ,以减少传染源。
确保患儿接受规范的治疗和随访,降 低复发和耐药的风险。
密切接触者筛查
对患儿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及时 发现和治疗潜伏患者。
提高小儿结核病防治意识的方法
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画、手册、讲座等情势,向家长和学校普及结核病的预 防知识。
加强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培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小儿结核病的护理措施
隔离与消毒
饮食护理
对患儿进行适当的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 儿童。同时,对患儿的生活环境进行定期 的消毒,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患儿的饮食需 求,增强患儿的抵抗力。
病情监测
心理护理
定期对患儿进行病情检查,视察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患儿及家上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 焦虑和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Hale Waihona Puke 健康教育对患儿及家上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结核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同时,教育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CATALOGUE
小儿结核病的预防教育与健康 促进
预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预防教育内容
向家长和儿童普及结核病的传播方式、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对结核病 的认识和警惕性。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CATALOGUE
目 录
• 结核病概述 • 小儿结核病的症状与诊断 • 小儿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 • 小儿结核病的治疗与护理 • 小儿结核病的预防教育与健康促进
01
CATALOGUE
结核病概述
结核病的定义与特点

儿童结核病PPT教学课件

儿童结核病PPT教学课件
巨噬细胞 活化因子
使病变局限
吞噬、杀灭 细菌
变态反应与免疫反应关系
❖ 发生机理相同,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中的两种 不同表现。
❖ 双刃剑: 免疫反应>变态反应,机体抵抗力最强; 免疫反应<变态反应,机体反应差,易发病,
病情多较严重; 免疫反应>>变态反应,炎症反应剧烈,造成
组织严重损伤或结核菌播散,对机体不利
儿童结核病
Tuberculosis in Children
结核病流行趋势
❖ 古老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卷土重来,形 成新的回升高峰。
❖ 我国结核病在全球属于高流行区。
我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调结果显示 (2000年):
❖ 高感染率 ❖ 高患病率 ❖ 高死亡率
❖ 高耐药率 ❖ 农村疫情高于城市 ❖ 低递降率
使用不磨损的刻度线
刻度尺的使用
放:尺要放正
错了!
刻度尺的使用
放:尺要放正
让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 的使用
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歪斜
刻度尺的使用
看: 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不能歪斜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刻度尺的使用
读:就是读数
此物体长4.85cm
注意: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的使用
记:指的是记录
❖ 对生长代谢旺盛的细菌 杀菌作用显著
❖ 不易穿过细胞膜 ❖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单独使用容易产生耐药

❖ 副作用: 第八对颅神经损害、
可逆性肾功能障碍。
❖ 剂量: 20~30 ㎎/㎏·d ≯0.75/d
吡嗪酰胺(PZA)
❖ 在酸性环境下有强杀菌 作用
❖ 对持存菌有特殊作用 ❖ 易通透血脑屏障 ❖ 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国家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因 此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处于紧 急状态。22个国家为高发国家,我 国即在其中。3月24日定为世界结核 病日。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 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常见。 HIV的流行和AIDS的出现,多药 耐药性结核菌株的产生,成为防 治结核病的严重问题。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 传染源。 2、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少数经消化 道,经皮肤或胎盘传染者少见。 3、易感人群: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 养不良、社会经济落后。新生儿非常易 感。儿童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①结核 菌的毒力及数量②机体抵抗力③遗传。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小儿结核病总论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2、临床意义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对考评项目进行考评,评出各考评项目的考评实际得分,考评类目下各考评项目考评实际得分之和为该考评类目的考评实际得分 (1)、阳性反应见于:①接种卡介苗后 ②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 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③婴幼儿 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 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愈小,活 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④强阳性反应者, 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由阴性反应 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 10mm增至大于10mm,且增幅超过 6mm时,示新近有感染。
(三)、发病机制
机体在感染结核菌后,在产生免疫力 的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均为致敏 T细胞介导的,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
的两种不同表现。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抗酸杆菌 进入体内(胞内寄生) 致敏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4~8周) 释放cytokines/lymphokines
激活巨噬细胞 吞噬和杀灭结核杆菌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2、迟发型变态反应 宿主对结核菌及其产物的超常免
疫反应,亦由T细胞介导,以巨噬细 胞为效应细胞,最后引起细胞坏死及 干酪样改变,甚至形成空洞。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感染结核杆菌。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四、诊断 早期诊断。病灶、性质、范围、
是否排菌、是否活动。 (一)、病史:中毒症状、接触史、
接种史、急性传染病史、结核过敏表 现。
(二)、结核菌素试验:感染4—8 周后,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迟发型变 态反应。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1、试验方法:常用的结核菌素皮内注射 0.1ml含5个结核菌素单位的纯蛋白衍生物 (PPD)。48-72小时后观察反应结果,取 纵、横两者的平均直径判断反应强度。 ﹤5mm阴性,≥5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 阳性(+++),有水泡、破溃、淋巴管炎 及双圈反应为极强阳性反应(++++)。
中国现状
目前结核感染人数
3.3亿
现有结核病人数
600万
0~14岁儿童结核感染率 6%~9%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一)病因
结核杆菌属于分支杆菌属,抗酸 性,需氧菌,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 色呈红色。结核杆菌分为4型:人形、 牛型、鸟型和鼠型,对人类致病的 主要为人型和牛型,其中人型是主 要病原体。
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抗酸杆菌进入体内(胞内寄生),致敏T淋 巴细胞(细胞免疫,4-8周)释放IFN-r激活巨 噬细胞吞噬和杀灭结核杆菌;IFN-r增强细胞毒 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溶解已吞 噬结核杆菌的巨噬细胞。当免疫反应不足以杀 灭结核杆菌时,其可通过巨噬细胞经淋巴管扩 散到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