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往礼仪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2)介绍自己的内容
• • • • 一是应酬式。通常只有姓名一项即可。 二是问答式。这种方式即有问必答。 三是交流式。主要内容有籍贯、学历、兴趣等。 四是工作式。主要内容包括单位、部门、职务、姓 名等内容。
15
3)自我介绍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实事求是 ; ② 介绍时举止庄重、大方,讲到自己时可将 右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 ; ③ 介绍时表情坦然亲切,眼睛应看着对方或 是大家 。 ④ 介绍时控制好时间,最好将时间控制在一 分钟左右为最佳。
• 握手是日常交往的一般 礼节,多用于见面时的 问候与致意; • 也多用于告别时的致谢 与祝愿。
6
1、握手的场合
A.遇到较长时间未曾谋面的熟人,应与其握手。 B.在被介绍与人相识,双方互致问候时,应握手致意。 C.当对方取得很大的成绩或重大的成果、获得奖赏,见 面应与之握手以表示祝贺。 D.在自己领取奖品时,应与发奖者握手以表示感谢。 E.向他人表示恭喜、祝贺之时,应与之握手,以示贺喜 之诚意。 F.应邀参加社交活动,如宴会、舞会、音乐会前后,应 与主人握手,以示谢意。 G.参加友人、同事或上下级的家属追悼会,在离别时, 应和死者的主要亲属握手,表示劝慰。
16
2、介绍他人
• 介绍他人,又称第三者介绍,是经第三者 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交 际方式。
17
1)为他人作介绍的顺序
① 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下级后上级。 ② 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先晚辈后长辈。 ③ 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先男士后女士。 ④ 介绍公司同事与客户时,先同事后客户。 ⑤ 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 已婚者。 ⑥ 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 绍同事、朋友。 ⑦ 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⑧ 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 后介绍先来者。
30
• 案例2 • 电视连续剧《陶行知》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担任育才 小学校长的陶行知,一次在校园了看到学生王友用泥 块砸自己班里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 立即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王 友已经战战兢兢地站在门口,准备挨训。可陶行知却 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应为 你按时来到这里。”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接着 ,陶 行知又将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第二快糖也是奖 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砸人时,你立即住手了。” 王友更加惊疑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快糖给他;“我 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快砸那位同学,是因为他欺负 女生,你砸他,说明你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 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哭着说:“校长,我错 了,我砸的不是坏人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 掏出第四块糖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给你一 块糖,作为对你的再次奖励。”
19
3)介绍失误时的应对
(1)如果不知道或忘记了被介绍者的姓名, 应该立即予以承认。 (2)若某人忘记介绍你,应该采取主动,迅 速报上自己的姓名。 (3)若某人叫错了你的名字,或发错了音, 或提供的有关信息不太确切,应礼貌地加 以纠正并尽量避免使对方难堪。
20
3、集体介绍
• 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介 绍者在为他人介绍时,被介绍者其中一方或者 双方不止一个人,甚至是许多人。 • 基本规则: • 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 • 而在介绍其中各自一方时,则应当由尊而卑。
33
(二)交谈的内容
• 交谈由谈话者、听话者、主题等三个要素组成 。
• 1、可以选择的内容
• • • • •
目的性内容 内涵性内容 时尚性内容 时代性内容 对象性内容
34
2、忌选择的内容
• • • • • • • • • • 年龄 婚姻状况 收入支出 身体状况 家庭住址、私人电话 政治和宗教信仰 个人经历 他人的毛病 倾向错误 悲痛之事
第三章 交往礼仪
• • • • • • • • • • 一、见面礼仪 (一) 致意 1、致意概述 致意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见面礼仪,俗称打招呼。 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致意方式: 日本人的鞠躬礼; 中国人的拱手礼; 欧美人的吻面礼、吻手礼; 阿拉伯人的按胸礼等等。 当今世界各国最为通行的相见礼是握手礼
1
18
2)常见的介绍方法
①一般式 也称标准式,以介绍双方的姓名、单位、职 务等为主。 ②引见式 将被介绍者双方引到一起即可。 ③简单式 只介绍双方姓名一项。 ④附加式 也可以叫强调式,用于强调其中一位被介绍 者与介绍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⑤推荐式 介绍者经过精心准备再将某人举荐给某人。 ⑥礼仪式 最为正规的他人介绍,适用于正式场合。
同学们跟着老师学鞠躬
2
• 男人要注意“左抱财右抱丧”的讲究,注意左手在前,右 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这称作 “吉拜”,相反则是“凶拜”。
3
布什向布朗夫人行吻面礼。
4
2、致意的次序 • 男士先向女士致意, • 年轻人先向年长者致意, • 职位低者先向职位高者致意。
5
wk.baidu.com
(二)握手
38
(四)交谈的时间
• 任何交谈都应适可而止。
• 普通场合的小规模交谈,以半小时以内结束为宜, 最长不要超过1个小时。 • 在交谈中一个人的每次发言,最好不要长于3分钟, 至多不要长于5 分钟。
39
令交谈适可而止,有四点好处: • 第一,节省时间。 • 第二,使每名参加者都有机会发言。 • 第三,可以使大家的发言提炼其精华,少 讲废话。 • 第四,还可以使大家对交谈意犹末尽,保 持美好的印象。
21
集体介绍时的顺序
• 1)将一人介绍给大家
• 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应先介绍一人,后介绍 人数较多的一方。
• 2)将大家介绍给一人
• 被介绍者在地位、身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先向其介 绍地位、身份低的一方,再介绍高的一方(即使只有 一人) 。
22
• 3.人数较多的双方介绍
• 先介绍位卑的一方,后介绍位尊的一方;先介绍 主方,后介绍客方的顺序。
40
(五)交谈的禁忌 • • • • • 要双向沟通,不要始终独白 要活跃气氛,不要导致冷场 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插嘴 要言论自由,不要与人抬杠 要赞美他人,不要否定他人
41
掌握说话分寸的几点要求 • • • • • • 1.把握听与说的分寸 2.要有角色意识 3.要顾及他人 4.要考虑措辞 5.要以对方为取向 6.要学会幽默
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有爵位的应称 爵位或“阁下”。对神职人员应根据其身份称为“教皇”、 “主教”、“神父”、“牧师”等等。
11
2、称呼禁忌 ① 错误的称呼 ② 易产生误会的称呼 ③ 带有歧视、侮辱性的称呼 3、称呼的原则 ① 称呼要看对象 ② 称呼要看场合 ③ 要与称呼人身份、地位相称
35
(三)交谈的语言技巧
• • • • • • • • • • 语言要礼貌 客人到来,要说“光临”。 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 请人勿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 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 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42
24
25
26
2、名片交换时机 • • • • • 初次见面结束时; 在宾客较多的场合 ,会议开始前; 去拜访某人结束道别前; 用餐结束后; 如果本人不能亲自前往,可以送上名片作 “代表”。
27
3、名片交换时的要点
• 1.双手递接,食指和拇指执名片的两角,文字正 向对方。 • 2. 双方同时递名片,自己的应从对方的稍下方递 过去,同时以左手接过对方的名片。 • 3.接过名片后,要看上几秒钟,以示尊重。 • 4.对方人较多时,应从领导开始交换名片。 • 5.收到名片不要立刻放进包里,应放在面前桌上, 谈话时用得着。
• 4.人数较多的多方介绍
• 由尊至卑,按顺序介绍各方; • 如果需要介绍各方的成员,也应按由尊到卑的顺 序,依次介绍。
23
(五)名片
• 名片是当代交往中一种最为实用的介绍性媒介。 • 1.名片设计的方法 A. 尺寸。一般长9厘米,宽5.5厘米。 B. 双面名片。 C. 名片上的字体可横排也可竖排。 D. 名片通常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公司标志、商标或公司的徵记; (2)姓名; (3)职务; (4)公司名称; (5)公司地址; (6)电话号码; (7)传真号码;
① 泛尊称 对男子一般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
“小姐”、“女士”。 ② 职务称 如 “部长”、“经理”、“处长”、“校长”等.
③ 职衔称 如“博士”、“教授”、 “法官”、“将军”。 ④ 职业称如:“老师”、“教练”、“警官”、“医生”等
等
⑤ 姓名称如“老王”、“小张”。 ⑥ 特殊性的称呼如在君主国家,应称国王或王后为“陛
7
2、握手的顺序
① 长者优先的原则
② 女士优先的原则
③ 职位高者优先的原则
3、握手的姿态
① 握手必须用右手 ② 握手要热情。
③ 握手要注意力度。
④ 握手应注意时间。
8
4、握手的禁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忌不讲先后顺序。 忌戴手套握手。 忌用左手握手。 忌握手时身体其他部分行为不规范。 忌交叉握手。 忌握手时手部不洁净。
9
(三)称呼
• 称呼即称谓,指的是人们在交往应酬时,用以 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用语。 • 一般讲姓名按构成和排列顺序大致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前姓后名,主要有亚洲一些国家。 • 第二类:前名后姓,主要是英国、美国等英语 国家。 • 第三类:有名无姓,以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 为多。 •
10
1、称呼方式
31
(一)交谈概述
• • • • • • •
所谓交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进行的对话。 交谈具有下述特征 1.真实自然。 2.相互了解。 3.相互包容。 4.信息传递。 5.内容多样。
32
注意事项
• 交谈的声音 • 说话的声音要适度,也就是能让所有听你讲话的人 听清楚,而又不干扰与此无关的人。 • 交谈的目光 • 在说话时,说话人眼睛应该看着对方,表现出诚意、 专注,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 交谈的举止 • 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坐姿要端正。 • 谈话时可以用适当的手势加强语气,帮助表达。 • 注意控制手的小动作。
36
“五句十字” 礼貌用语
• • • • •
“您好”,是一句表示问候的礼貌语。 “请”,是一句请托礼貌语。 “谢谢 ”,是一句致谢的礼貌语。 “对不起”,是一句道歉的礼貌语。 “再见”,是一句道别的礼貌语。
37
语言要标准
• • • • • •
1).通俗易懂 不要“引经据典”,甚至咬文嚼字。 2).讲普通话 少用土语,慎用外语。 3).内容简明 不要没话找话,短话长说。
28
4、名片的存放
• 将其精心放在名片包、名片夹或上衣口袋里。 • 不要把它放在裤袋、裙兜、提包、钱夹里。
• 在交际场合,应事先预备名片。
29
二、 交谈礼仪
• 案例1 • 在一艘游艇上,来自各国的一些实业家边观光边开会。 突然,船出事了,慢慢下沉:船长命令大副:“赶快 通知那些先生们,穿上救生衣,马上从甲板上跳海。” 几分钟后大副回来报告:“真急人,谁都不肯往下跳 海。”于是,船长亲自出马。说来也怪,没多久,这 些实业家们都顺从地跳下海去。“您是怎样说服他们 的呀?”大副请教船长,船长说:“我告诉英国人,跳 海是一项运动;对法国人说,跳海是一种别出心裁的 游戏;我同时警告德国人,跳海可不是闹着玩的!,在 俄国人面前,我就认真地表示:跳海是革命的壮 举。”“你又怎样说服那个美国人呢?”“那还不容易,” 船长得意的说:“我说已经为他办了巨额保险。”这 纯粹是个笑话,然而笑话里包含了一个道理。
12
(四)介绍
• 所谓介绍,通常是指在人们初次相见时, 经过自己主动沟通,或者借助第三者的帮 助,从而使原本不相识者彼此之间有所了 解,相互结识。 • 介绍的分类 • 介绍自己、介绍他人和介绍集体
13
1、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的一般适用场合 ①应聘求职时或应试求学时。 ②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或打算介入陌 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 ③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时。 ④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无所 知时。 ⑤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挡驾时。 ⑥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时。
2)介绍自己的内容
• • • • 一是应酬式。通常只有姓名一项即可。 二是问答式。这种方式即有问必答。 三是交流式。主要内容有籍贯、学历、兴趣等。 四是工作式。主要内容包括单位、部门、职务、姓 名等内容。
15
3)自我介绍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实事求是 ; ② 介绍时举止庄重、大方,讲到自己时可将 右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 ; ③ 介绍时表情坦然亲切,眼睛应看着对方或 是大家 。 ④ 介绍时控制好时间,最好将时间控制在一 分钟左右为最佳。
• 握手是日常交往的一般 礼节,多用于见面时的 问候与致意; • 也多用于告别时的致谢 与祝愿。
6
1、握手的场合
A.遇到较长时间未曾谋面的熟人,应与其握手。 B.在被介绍与人相识,双方互致问候时,应握手致意。 C.当对方取得很大的成绩或重大的成果、获得奖赏,见 面应与之握手以表示祝贺。 D.在自己领取奖品时,应与发奖者握手以表示感谢。 E.向他人表示恭喜、祝贺之时,应与之握手,以示贺喜 之诚意。 F.应邀参加社交活动,如宴会、舞会、音乐会前后,应 与主人握手,以示谢意。 G.参加友人、同事或上下级的家属追悼会,在离别时, 应和死者的主要亲属握手,表示劝慰。
16
2、介绍他人
• 介绍他人,又称第三者介绍,是经第三者 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交 际方式。
17
1)为他人作介绍的顺序
① 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下级后上级。 ② 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先晚辈后长辈。 ③ 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先男士后女士。 ④ 介绍公司同事与客户时,先同事后客户。 ⑤ 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 已婚者。 ⑥ 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 绍同事、朋友。 ⑦ 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⑧ 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 后介绍先来者。
30
• 案例2 • 电视连续剧《陶行知》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担任育才 小学校长的陶行知,一次在校园了看到学生王友用泥 块砸自己班里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 立即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王 友已经战战兢兢地站在门口,准备挨训。可陶行知却 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应为 你按时来到这里。”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接着 ,陶 行知又将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第二快糖也是奖 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砸人时,你立即住手了。” 王友更加惊疑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快糖给他;“我 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快砸那位同学,是因为他欺负 女生,你砸他,说明你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 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哭着说:“校长,我错 了,我砸的不是坏人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 掏出第四块糖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给你一 块糖,作为对你的再次奖励。”
19
3)介绍失误时的应对
(1)如果不知道或忘记了被介绍者的姓名, 应该立即予以承认。 (2)若某人忘记介绍你,应该采取主动,迅 速报上自己的姓名。 (3)若某人叫错了你的名字,或发错了音, 或提供的有关信息不太确切,应礼貌地加 以纠正并尽量避免使对方难堪。
20
3、集体介绍
• 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介 绍者在为他人介绍时,被介绍者其中一方或者 双方不止一个人,甚至是许多人。 • 基本规则: • 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 • 而在介绍其中各自一方时,则应当由尊而卑。
33
(二)交谈的内容
• 交谈由谈话者、听话者、主题等三个要素组成 。
• 1、可以选择的内容
• • • • •
目的性内容 内涵性内容 时尚性内容 时代性内容 对象性内容
34
2、忌选择的内容
• • • • • • • • • • 年龄 婚姻状况 收入支出 身体状况 家庭住址、私人电话 政治和宗教信仰 个人经历 他人的毛病 倾向错误 悲痛之事
第三章 交往礼仪
• • • • • • • • • • 一、见面礼仪 (一) 致意 1、致意概述 致意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见面礼仪,俗称打招呼。 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致意方式: 日本人的鞠躬礼; 中国人的拱手礼; 欧美人的吻面礼、吻手礼; 阿拉伯人的按胸礼等等。 当今世界各国最为通行的相见礼是握手礼
1
18
2)常见的介绍方法
①一般式 也称标准式,以介绍双方的姓名、单位、职 务等为主。 ②引见式 将被介绍者双方引到一起即可。 ③简单式 只介绍双方姓名一项。 ④附加式 也可以叫强调式,用于强调其中一位被介绍 者与介绍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⑤推荐式 介绍者经过精心准备再将某人举荐给某人。 ⑥礼仪式 最为正规的他人介绍,适用于正式场合。
同学们跟着老师学鞠躬
2
• 男人要注意“左抱财右抱丧”的讲究,注意左手在前,右 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这称作 “吉拜”,相反则是“凶拜”。
3
布什向布朗夫人行吻面礼。
4
2、致意的次序 • 男士先向女士致意, • 年轻人先向年长者致意, • 职位低者先向职位高者致意。
5
wk.baidu.com
(二)握手
38
(四)交谈的时间
• 任何交谈都应适可而止。
• 普通场合的小规模交谈,以半小时以内结束为宜, 最长不要超过1个小时。 • 在交谈中一个人的每次发言,最好不要长于3分钟, 至多不要长于5 分钟。
39
令交谈适可而止,有四点好处: • 第一,节省时间。 • 第二,使每名参加者都有机会发言。 • 第三,可以使大家的发言提炼其精华,少 讲废话。 • 第四,还可以使大家对交谈意犹末尽,保 持美好的印象。
21
集体介绍时的顺序
• 1)将一人介绍给大家
• 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应先介绍一人,后介绍 人数较多的一方。
• 2)将大家介绍给一人
• 被介绍者在地位、身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先向其介 绍地位、身份低的一方,再介绍高的一方(即使只有 一人) 。
22
• 3.人数较多的双方介绍
• 先介绍位卑的一方,后介绍位尊的一方;先介绍 主方,后介绍客方的顺序。
40
(五)交谈的禁忌 • • • • • 要双向沟通,不要始终独白 要活跃气氛,不要导致冷场 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插嘴 要言论自由,不要与人抬杠 要赞美他人,不要否定他人
41
掌握说话分寸的几点要求 • • • • • • 1.把握听与说的分寸 2.要有角色意识 3.要顾及他人 4.要考虑措辞 5.要以对方为取向 6.要学会幽默
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有爵位的应称 爵位或“阁下”。对神职人员应根据其身份称为“教皇”、 “主教”、“神父”、“牧师”等等。
11
2、称呼禁忌 ① 错误的称呼 ② 易产生误会的称呼 ③ 带有歧视、侮辱性的称呼 3、称呼的原则 ① 称呼要看对象 ② 称呼要看场合 ③ 要与称呼人身份、地位相称
35
(三)交谈的语言技巧
• • • • • • • • • • 语言要礼貌 客人到来,要说“光临”。 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 请人勿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 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 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42
24
25
26
2、名片交换时机 • • • • • 初次见面结束时; 在宾客较多的场合 ,会议开始前; 去拜访某人结束道别前; 用餐结束后; 如果本人不能亲自前往,可以送上名片作 “代表”。
27
3、名片交换时的要点
• 1.双手递接,食指和拇指执名片的两角,文字正 向对方。 • 2. 双方同时递名片,自己的应从对方的稍下方递 过去,同时以左手接过对方的名片。 • 3.接过名片后,要看上几秒钟,以示尊重。 • 4.对方人较多时,应从领导开始交换名片。 • 5.收到名片不要立刻放进包里,应放在面前桌上, 谈话时用得着。
• 4.人数较多的多方介绍
• 由尊至卑,按顺序介绍各方; • 如果需要介绍各方的成员,也应按由尊到卑的顺 序,依次介绍。
23
(五)名片
• 名片是当代交往中一种最为实用的介绍性媒介。 • 1.名片设计的方法 A. 尺寸。一般长9厘米,宽5.5厘米。 B. 双面名片。 C. 名片上的字体可横排也可竖排。 D. 名片通常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公司标志、商标或公司的徵记; (2)姓名; (3)职务; (4)公司名称; (5)公司地址; (6)电话号码; (7)传真号码;
① 泛尊称 对男子一般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
“小姐”、“女士”。 ② 职务称 如 “部长”、“经理”、“处长”、“校长”等.
③ 职衔称 如“博士”、“教授”、 “法官”、“将军”。 ④ 职业称如:“老师”、“教练”、“警官”、“医生”等
等
⑤ 姓名称如“老王”、“小张”。 ⑥ 特殊性的称呼如在君主国家,应称国王或王后为“陛
7
2、握手的顺序
① 长者优先的原则
② 女士优先的原则
③ 职位高者优先的原则
3、握手的姿态
① 握手必须用右手 ② 握手要热情。
③ 握手要注意力度。
④ 握手应注意时间。
8
4、握手的禁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忌不讲先后顺序。 忌戴手套握手。 忌用左手握手。 忌握手时身体其他部分行为不规范。 忌交叉握手。 忌握手时手部不洁净。
9
(三)称呼
• 称呼即称谓,指的是人们在交往应酬时,用以 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用语。 • 一般讲姓名按构成和排列顺序大致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前姓后名,主要有亚洲一些国家。 • 第二类:前名后姓,主要是英国、美国等英语 国家。 • 第三类:有名无姓,以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 为多。 •
10
1、称呼方式
31
(一)交谈概述
• • • • • • •
所谓交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进行的对话。 交谈具有下述特征 1.真实自然。 2.相互了解。 3.相互包容。 4.信息传递。 5.内容多样。
32
注意事项
• 交谈的声音 • 说话的声音要适度,也就是能让所有听你讲话的人 听清楚,而又不干扰与此无关的人。 • 交谈的目光 • 在说话时,说话人眼睛应该看着对方,表现出诚意、 专注,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 交谈的举止 • 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坐姿要端正。 • 谈话时可以用适当的手势加强语气,帮助表达。 • 注意控制手的小动作。
36
“五句十字” 礼貌用语
• • • • •
“您好”,是一句表示问候的礼貌语。 “请”,是一句请托礼貌语。 “谢谢 ”,是一句致谢的礼貌语。 “对不起”,是一句道歉的礼貌语。 “再见”,是一句道别的礼貌语。
37
语言要标准
• • • • • •
1).通俗易懂 不要“引经据典”,甚至咬文嚼字。 2).讲普通话 少用土语,慎用外语。 3).内容简明 不要没话找话,短话长说。
28
4、名片的存放
• 将其精心放在名片包、名片夹或上衣口袋里。 • 不要把它放在裤袋、裙兜、提包、钱夹里。
• 在交际场合,应事先预备名片。
29
二、 交谈礼仪
• 案例1 • 在一艘游艇上,来自各国的一些实业家边观光边开会。 突然,船出事了,慢慢下沉:船长命令大副:“赶快 通知那些先生们,穿上救生衣,马上从甲板上跳海。” 几分钟后大副回来报告:“真急人,谁都不肯往下跳 海。”于是,船长亲自出马。说来也怪,没多久,这 些实业家们都顺从地跳下海去。“您是怎样说服他们 的呀?”大副请教船长,船长说:“我告诉英国人,跳 海是一项运动;对法国人说,跳海是一种别出心裁的 游戏;我同时警告德国人,跳海可不是闹着玩的!,在 俄国人面前,我就认真地表示:跳海是革命的壮 举。”“你又怎样说服那个美国人呢?”“那还不容易,” 船长得意的说:“我说已经为他办了巨额保险。”这 纯粹是个笑话,然而笑话里包含了一个道理。
12
(四)介绍
• 所谓介绍,通常是指在人们初次相见时, 经过自己主动沟通,或者借助第三者的帮 助,从而使原本不相识者彼此之间有所了 解,相互结识。 • 介绍的分类 • 介绍自己、介绍他人和介绍集体
13
1、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的一般适用场合 ①应聘求职时或应试求学时。 ②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或打算介入陌 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 ③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时。 ④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无所 知时。 ⑤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挡驾时。 ⑥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