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系统图设计to
热控典型案例分析

热控系统优化
01
随着工业炉的大型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热控系统的优化显得尤为重 要。
02
热控系统优化的目标是提高控制精度、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生产效率等 ,主要涉及传感器优化、控制算法优化、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
通过改进控制系统的设计,提高家用空调的舒适性,例如实现
快速制冷、自动调节温度等功能。
智能化优化
03
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例如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实现家用空
调的远程控制和智能调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5 案例五:航天器热控系统
航天器热控系统工作原理
航天器热控系统是维持航天器内部温 度环境稳定的关键系统,通过合理调 节航天器内部和外部的热交换,保证 航天器内部仪器的正常运行。
空气循环系统设计
空气循环系统包括风扇和导风叶片 等组件,用于将冷空气均匀地送至 室内各个角落。
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包括遥控器和室内机控制 面板等组件,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并 调节空调的工作状态。
热控系统优化
能效优化
01
通过改进制冷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的设计,提高家用空调的能
效比,降低能耗。
舒适性优化
02
03
通过采用新型传感器、优化算法和控制策略,可以提高热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和 稳定性,进一步满足工业生产对工艺参数的高精度控制需求。同时,加强设备 的维护和保养也是保证热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04 案例四:家用空调
家用空调工作原理
1 2
制冷循环
家用空调通过制冷循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和 冷凝器之间循环,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和室外温 度的排出。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如钢铁厂、化工厂、火电厂等锅炉的温度控制系统,电焊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等。
加热炉温度控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产自动控制过程中 ,随着工艺要求 ,安全、经济生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简单、常规的控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
传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很难使系统完全抗干扰。
串级控制系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快速性、适应性和控制质量,因此在复杂的过程控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主副回路设计进行了详述,设计了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并将基于MATLAB的增量式PID算法应用在控制系统中。
结合基于计算机控制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实现串级控制,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干扰串级控制主回路副回路Abstract:Automatic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ecurity, economic production rising cases, simple, conventional control can not meet the modern production. The traditional single-loop control system is difficult to make the system completely anti-interference. Cascade control system with good anti-jamming capability, rapidity, flexi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and therefore a complex process control industry has been widely used. Cascade control system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and sub-loop design was elaborate, designed cascade control system, furnace, and MATLAB-based incremental PID algorithm i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system. Combination of computer-based control method to achieve PID parameter tuning cascade control,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excellent control accuracy and stabilityKeywords:Cascade control, interference, the main circuit, the Deputy loop目录1.前言 (2)2、整体方案设计 (3)2.1方案比较 (3)2.2方案论证 (6)2.3方案选择 (7)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8)4.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9)4.1控制对象的特性 (9)4.2主回路的设计 (10)4.3副回路的选择 (10)4.4主、副调节器规律的选择 (10)4.5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10)5、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12)6 、MATLAB系统仿真 (13)6.1系统仿真图 (13)6.2副回路的整定 (15)6.3主回路的整定 (16)7.设计总结 (18)【参考文献】 (19)1.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热炉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热控系统图设计

热控系统图设计1.热控系统图1.1 热控系统图设计需要做哪些准备?答:热控系统图的设计需要做以下准备:(1)阅读卷册任务书,注意工程名称/号、卷册名称/号、设计范围、设计依据、主要设计原则、互提资料等;(2)听取主设人的要求;(3)熟悉本卷册工艺系统流程、工艺系统及设备监测控制要求等;(4)考虑本卷册需要的资料、文件、规程规范及需对外提供的资料,并联系收集;(5)协商本卷册与其他相关卷册的分工界限及接口、配合内容;(6)检查本卷册设计资料、文件及规程规范是否齐全,各项资料是否符合院质量管理文件;(7)收集以往工程类似系统的卷册,设计及变更通知单,有关的质量信息反馈等,查阅类似工程勘测设计有关标准设计、典型设计、通用设计图;(8)向主设人索取本工程热控项目设计计划及I/O测点清单、设备材料清册、导管阀门清册格式;(9)列图纸目录,确定卷册出图内容;(10)估算本卷册工作需要的进度及是否能够满足卷册任务书要求;(11)按照有关资料、文件及规程规范首先开始P&ID设计,依次进行I/O测点清单、设备材料清册、导管阀门清册设计。
1.2 设计条件和依据有哪些?答:热控系统图的设计条件和依据主要有:(1)专业卷册作业指导书、热控项目设计计划。
(2)初步设计及有关审批意见。
(3)规程规范,常用的有《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等,其它相关设计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详见1.3条。
(4)院质量管理文件,详见1.4条。
(5)工艺专业资料,如:工艺系统图、阀门资料、电负荷资料、控制保护及联锁要求、系统主要运行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等,尤其是流量测量参数资料)及定值要求资料、工艺设备布置图、工艺管道材质等。
(6)电气专业提供的资料,如:电动机二次线原理图、提供给仪控的电源资料(种类、电压回路数)等。
电厂热控专业施工图设计守则

本文为一套较完整的独立文件,以供300MW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参考需要。
目录第一卷总的部分 (1)1设计范围及分界 (1)1.1设计范围 (1)1.2设计分界 (1)2设计依据及有关资料 (3)2.1设计依据 (3)2.2原始资料 (3)2.3互提资料 (5)3设计工序、规程、规范 (6)3.1设计工序 (7)3.2图纸编制 (13)3.3规范规程 (16)第二卷主厂房部分 (18)1热工检测控制系统 (18)1.1设计范围及内容 (18)1.2技术责任 (19)1.3校核要点 (19)1.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19)1.5技术建议 (20)2热工保护及驱动级控制 (20)2.1设计内容及深度 (20)2.2技术责任 (21)2.3校核要点 (21)2.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22)2.5技术建议 (22)3仪表控制接线 (22)3.1设计内容及深度 (22)3.2技术责任 (23)3.3校核要点 (24)3.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25)3.5技术建议 (25)4数据采集系统(DAS) (25)4.1设计内容及深度 (25)4.2技术责任 (26)4.3校核要点 (26)4.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27)4.5技术建议 (27)5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28)5.1设计内容及深度 (28)5.2技术责任 (28)5.3校核要点 (29)5.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29)6顺序控制系统(SCS) (30)6.1设计内容及深度 (30)6.2技术责任 (30)6.3校核要点 (31)6.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31)6.5技术建议 (31)7锅炉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 (32)7.1设计内容及深度 (32)7.2技术责任 (33)7.3校核要点 (33)7.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34)7.5技术建议 (34)8汽机控制系统(DEH、MEH) (34)8.1设计范围及深度 (35)8.2技术责任 (35)8.3校核要点 (36)8.4汽机电—液并存的控制系统 (36)8.5汽动给水泵控制系统(MEH) (36)9汽机旁路控制系统(TBPC) (37)9.1设计内容及深度 (37)9.2技术责任 (37)9.3校核要点 (38)9.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38)9.5技术建议 (39)10热工信号 (39)10.1设计内容及深度 (39)10.2技术责任 (39)10.3校核要点 (40)10.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40)10.5技术建议 (41)11电源、气源 (41)11.1电源部分 (41)11.2气源部分 (42)12控制室 (44)12.1设计内容及深度 (44)12.2技术责任 (44)12.3校核要点 (45)12.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45)12.5技术建议 (45)13BTG盘台及箱柜 (46)13.1设计内容及深度 (46)13.2技术责任 (46)13.3校核要点 (47)13.5技术建议 (48)14电缆及导管 (48)14.1设计内容及深度 (48)14.2技术责任 (49)14.3校核要点 (49)14.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49)14.5技术建议 (50)第三卷辅助剂附属系统 (51)1化学水处理 (51)1.1设计内容及深度 (51)1.2技术责任 (52)1.3校核要点 (52)1.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52)1.5技术建议 (53)2除灰除渣 (53)2.1设计内容及深度 (53)2.2技术责任 (54)2.3校核要点 (54)2.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55)3启动锅炉房热力控制 (55)3.1设计内容及深度 (55)3.2技术责任 (56)3.3校核要点 (56)3.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56)3.5技术建议 (57)4制氢站热力控制 (57)4.1设计内容及深度 (57)4.2技术责任 (57)4.3校核要点 (58)4.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58)4.5技术建议 (58)5采暖通风 (58)5.1设计内容及深度 (58)5.2技术责任 (59)5.3校核要点 (59)5.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59)5.5技术建议 (59)6环保监测 (60)6.1设计内容及深度 (60)6.2技术责任 (60)6.3校核要点 (61)6.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61)6.5技术建议 (61)7燃油泵房 (61)7.1设计内容及深度 (61)7.2技术责任 (62)7.3校核要点 (62)7.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62)8各类泵房 (63)8.1设计内容及深度 (63)8.2技术责任 (64)8.3校核要点 (65)8.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65)9热工试验室 (65)9.1设计内容及深度 (65)9.2技术责任 (66)9.3校核要点 (66)9.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67)9.5技术建议 (67)10全厂火灾报警 (67)10.1设计内容及深度 (67)10.2技术责任 (68)10.3校核要点 (69)10.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69)11空压站 (69)11.1设计内容及深度 (69)11.2技术责任 (70)11.3校核要点 (71)11.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71)11.5技术建议 (71)第四卷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及盘台箱柜材料汇总 (72)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72)1.1设计内容及深度 (72)1.2技术责任 (72)1.3校核要点 (72)2盘台箱柜及主要安装材料汇总 (74)2.1设计内容及深度 (74)2.1技术责任 (74)2.3校核要点 (75)2.4注意克服的细节老病 (75)第一卷总的部分1设计范围及分界1.1设计范围主要范围:机炉主系统(单元机组主辅设备及其系统)辅助系统及附属车间(补充水处理、循环水处理、凝结水处理、汽水品质分析、废水处理、热网、制氢站、空压站、启动锅炉房、燃油泵房、空调及制冷站、除灰除渣、各类水泵房、热工试验室等)设计内容:对主、辅系统进行热工检测、热工控制、热工保护、热工信号的系统设计,布置设计和安装设计。
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_图文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学院:自动化班级:15级自动化 4班指导老师:陈刚组员: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2019年 1月任务分配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目录任务分配 ........................................................................................................................................... 2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 2 1摘要 ............................................................................................................................................... 4 2模型简介 (4)2.1背景 . (4)2.2模型假设 . (4)2.3系统扰动因素 . (5)3控制方案 (5)3.1传统 PID 控制方法 . ........................................................................................................... 5 3.2串级控制系统 . . (6)3.3 方案选择 . (7)4串级控制器的设计 . ....................................................................................................................... 7 4.1主副控制器设计 . (7)5系统的仿真和改进 . ....................................................................................................................... 9 5.1串级控制系统仿真 . ........................................................................................................... 9 5.2基于 Smith 预估计补偿器的串级控制系统 . .. (11)六.总结 .........................................................................................................................................14七.参考文献 . (15)1摘要当今世界,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也向更高的档次发展,制造产品的工艺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满足优质、高产、低消耗,作为工业自动化重要分支的过程控制的任务也愈来愈重, 无论是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过程中, 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 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省能源等均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一六~二○一七学年第一学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二○一六年十月1. 设计题目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2. 设计任务图1所示为某工业生产中的加热炉,其任务是将被加热物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送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
加热炉工艺过程为:被加热物料流过排列炉膛四周的管道后,加热到炉出口工艺所要求的温度。
在加热用的燃料油管道上装有一个调节阀,用以控制燃料油流量,以达到控制出口温度的目的。
被加热物料图1 加热炉出口温度系统,但是,由于炉子时间常数大,而且扰动的因素多,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工艺对炉出口温度的要求。
为了提高控制质量,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运用副回路的快速作用,有效地提高控制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3. 设计要求1)绘制加热炉出口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2)以加热炉出口温度为主变量,选择滞后较小的炉膛温度的副变量,构成炉出口温度对炉膛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要求绘制该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3)假设主对象的传递函数为)2)(1(1)(01++=s s s G ,副对象的传递函数为)1(1)(02+=s s G ,主、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分别为sK s G c c 21)(11+=,22)(c c K s G =,1)()(21==s G s G m m ,请确定主、副控制器的参数(要求写出详细的参数估算过程)。
4)利用simulink实现单回路系统仿真和串级系统仿真,分别给出系统输出响应曲线。
一.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原料出口温度T受进入管式加热炉原料的初始温度和进入流量和燃烧值的影响。
在原料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在燃料入口处安装一个调节阀,控制进入管式加热炉的燃料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由原料出口温度值控制,构成管式加热炉的燃料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由原料出口温度值控制,构成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
二.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较差,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一、题目300MW 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二、目的与意义本设计是针对“热工控制系统”课程开设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热工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和控制过程,使学生得到一次较全面、系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要求 已知条件:(1)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1-1所示,系统中各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图1-1()1D D d D K T s W s T s =+;11()(1)Ti W s T sδ=+; 00102239()()()(/)(115)(123)W s W s W s C V s s ︒==++; 0228()(/)(115)W s C V s ︒=+; )/(1.021C V ︒==θθγγ;1==μK K z(2)300MW 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汽包所产生的饱和蒸汽先流经低温对流过热器进行低温过热,然后依次流经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后送入汽轮机。
屏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均为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在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的入口分别装设了Ⅰ级、Ⅱ级和Ⅲ级喷水减温器,其中Ⅲ级喷水减温10θ2θ 1θ()d W s()T W sz KμK)(02s W )(01s W2θγ 1θγ器是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主要内容:1、根据图1-1及已知的传递函数完成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的微分器和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2、根据已知的300MW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设计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过热汽温分段控制系统。
要求: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地点认真完成设计;设计共计一周。
2、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1、根据图1-1及已知的传递函数完成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的微分器和调节器的参数整定;(1天)2、根据已知的300MW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设计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过热汽温分段控制系统:确定控制系统的方案,画出控制系统结构图,说明系统的组成,分析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3天)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热控基础(热工检修)(2024版)

热工大修标准项目
1、热工设备外部检查 (1)检查测量管路及其阀门。 (2)检查热工检测元件(如测温套管)。 (3)检查热工盘(台)底部电缆孔洞封堵情况, 核对设备标志。
2、热工仪表 (1)检查、校验各类变送器。 (2)校验各类仪表、测温元件及其补偿装置。 (3)检查、校验分部元件,成套校验仪表系统。
热工监督
热工监督是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包括:压力、温度、流 量、质量、转速、振动等热工检测仪表及检测装置,自动控制、 保护连锁系统及装置的投入率、动作正确率进行检查和监督。其 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系统设计和安 装调试,以及周期性的与日常的检验、维修和技术改进的工作, 使之经常处于完好、准确、可靠状态,以保证机组能安全经济运 行。热工监督是热工检修中的重要内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 检修工作一般随机组检修进行,有些不安装在机组主要设备上的 设备则应安排好年度检修计划,定期检修。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在检修后要进行系统调试,仪表装置的系统误差应在规程允许范 围内,自动及远方操作装置动作应灵活可靠,方向正确。保护及 热工信号装置应逐个进行试验,以确认正确可靠。有些热工仪表 及控制装置须在点火启动后或达到额定参数后进行调整和试验。
(8)检查电/气转换器、执行机构和变频器。 (9)电缆检查及绝缘测试。
8、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SSS) 检修
(1)输入电源及其接地系统检查。 (2)电磁阀、挡板、各种变送器、热电偶、热电 阻检查、校验。 (3)压力开关及取样管、温度开关、流量开关、 火焰监测系统设备检查、校验,进行油泄漏试验。 (4) 检查燃烧器管理控制回路,校验燃烧器顺 控投入情况。 (5) 检查I/O投入。 (6) 检查、修改和维护软件。 (7)进行锅炉吹扫、油枪及点火枪动作试验、主 燃料丧失跳闸(MFT)功能模拟试验。 (8) FSSS系统模拟试验。
例谈热控系统设计内容和方法

例谈热控系统设计内容和方法我公司的湿式镁法脱硫技术业绩在国内保持领先优势,湿式镁法脱硫系统设计中的热控专业设计尤其重要,其设计的优劣,不仅关系到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同时也关系工程投资及安全。
本文将以山东某电厂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实例,结合本人多年的工程项目设计经验,介绍热控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1、工程概况该工程脱硫系统主要由氧化镁浆液制备系统、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排空及浆液抛弃系统、亚硫酸镁脱水系统、工业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杂用和仪用压缩空气系统等组成。
脱硫系统设计原则包括:〔1〕脱硫工艺采用湿式氧化镁法。
〔2〕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一台锅炉100%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浆液制备(浆液制备系统设计为#1、#2塔共用一套,#3、#4塔共用一套)亚硫酸镁脱水为四炉公用。
脱硫效率按不小于97%设计,且必须达到排放标准。
〔3〕吸收剂制备系统采用氧化镁粉作为原料,以吨袋形式,通过下料装置进入到浆液制备罐内进行浆液制备,然后经吸收剂浆液泵送至吸收塔。
〔4〕电气系统〔5〕热控系统〔6〕暖通消防给排水系统2、热控设计的内容热控系统设计的内容也比较广,既有总体设备的选型,也有现场仪表及电缆桥架的安装设计,同时也有本系统与内外部连接方面的设计,内容琐碎而且繁杂,本文根据个人经验总结了设计过程中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设计内容(1)热控系统的电源设计(2)DCS选型与设计(3)就地仪表的选型与设计(4)工业电视系统的选型与设计(5)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的选型与设计(6)CEMS系统的选型与设计(7)电缆及桥架的选型与设计(8)接地系统的设计3、热控设计的实现与设计原则3.1热控系统的电源设计3.1.1 #1#2脱硫和#3#4脱硫FGD_DCS控制系统系统各设置1面电源柜。
电源柜中FGD_DCS电源装置的供电一路来自脱硫UPS,一路来自脱硫保安段,两路同时供电,在电源装置中实现无扰切换。
3.1.2 FGD_DCS各个子系统供电均由各自对应FGD_DCS电源柜送出,确保电源安全。
热力站无人值守电气、电控设计图纸

完整word版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自动化指导老师2010 年12月31日第1章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第2章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2.1 生产工艺介绍2.2 控制要求总体设计方案3.1 系统控制方案3.2 系统结构和控制流程图控制系统设计4.1 系统控制参数确定4.2 PID 调节器设计控制仪表的选型和配置5.1 检测元件5.2 变送器5.3 调节器5.4 执行器系统控制接线图13元件清单13收获和体会14参考文献第1章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电加热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由于这类对象使用方便,可以通过调节输出功率来控制温度,进而得到较好的控制性能,故在冶金、机械、化工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工业过程控制中,工业加热炉是关键部件,炉温控制精度及其工作稳定性已成为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工业控制过程,PID调节器具有原理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可靠、无静差等优点,因此在控制理论和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它在工业控制领域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产品的工艺加工过程中,温度有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温度检测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对加热介质的温度进行连续的测量和控制。
在冶金工业中,加热炉内的温度控制直接关系到所冶炼金属的产品质量的好坏,温度控制不好,将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为此,可靠的温度的监控在工业中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给出了一种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第2章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2.1 生产工艺介绍加热炉是石油化工、发电等工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精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动力和热源的过滤,也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加热炉设备根据用途、燃料性质、压力高低等有多种类型和称呼,工艺流程多种多样,常用的加热炉设备的蒸汽发生系统是由给水泵、给水控制阀、省煤器、汽包及循环管等组成。
T3000电采暖集中控制系统施工示例图概要

电采暖集中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一、设计概况及设计内容1、设计概况工程名称:XX中学;2、设计内容本工程电缆采暖集中控制系统;二、设计依据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T16-924、《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数据专线传输》JG/T162-2004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7、《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11、《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BJ01-200012、甲方提供的采暖图纸及对集中节能控制的要求;13、业主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
三、设计方法[ 电采暖集中节能控制系统]主要结构组成:自动化控制软件系统、数据采集器、电采暖智能温度控制器。
软件系统与采集器的通讯标准为TCP/IP通讯方式。
采集器与电采暖智能温度控制器的通讯采用平衡传输的RS485串行总线通讯标准,通讯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
其中,每一台电采暖智能温度控制器独立完成电加热线缆各种状态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
上位机软件系统以周期询问的方式与数据采集器实现稳定的网络通讯,数据采集器将采集到电采暖智能温度控制器的状态上传至上位机管理中心。
上位机软件系统又将采集到电采暖智能温度控制器的实时状态进行逻辑分析,并将最佳控制结果通过信号控制发送至电采暖智能温度控制器,实现自动化控制。
四、施工注意事项1、所有采暖控制设备的安装位置须根据发热电缆施工现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本工程要求AC220V管线必须进行接地连接处理;走廊的布线可与弱电线槽一起走线,具体要与弱电专业配合。
3、施工参照图纸为依据,设备定位走线应以图纸为准;4、电采暖设备取电施工参照电气专业设计图纸为依据,需与电气施工单位密切配合,预留安装专门供电配电柜。
过热气温对象控制的设计{完成}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组态设计系别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起止日期: 2012年1月2日起——至2012 年1 月13日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组态设计系别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职称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F526 图书馆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 12月30日起止日期: 2012年1月2日起——至2012 年1 月13日止教研室主任 2011 年 12 月 30日批准以下内容根据各专业特点自行确定(如条件、资料、内容、任务、进度安排及要求等):1.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a.熟悉过热气温控制的原理和控制方式,SAMA图设计。
b.掌握常用功能块的用途。
设计出过热气温控制的功能块组态图。
2.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学生应撰写的内容为: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内容要求可参照《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说明书(论文)手写或打印均可。
手写要用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时按《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进行打印。
(4).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3.时间进度安排;沈阳工程学院《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自控系班级:自动化091 学生姓名: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组态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是串级控制系统对过热汽温进行控制的设计,在进行设计的同时应该先了解过热汽温的特性,利用串级控制系统对过热汽温控制,选择合适的调节器。
通过对串级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参数进行整定,在参数整定时主要采用补偿法和等效成串级控制系统所应用的“先内后外”的方法,并采用衰减曲线法进行验证。
锅炉过热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第1章绪论在现代火力发电厂的热工过程控制系统中,锅炉过热器出口温度(主汽温)对整个电厂的效率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锅炉的主要参数之一,对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
主汽温偏高,会使过热器和汽轮机高压缸承受过高的热应力而损坏,从而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主汽温偏低,则会降低机组的热效率,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同时,主汽温偏低会使蒸汽的含水量增加,从而缩短汽轮机叶片的使用寿命。
因此,必须将主蒸汽温度严格控制在给定值附近。
若温度过高,过热器和高压锅炉会被损坏,若温度过低,电厂的效率会被降低。
过热器内部温度变化也要很好的抑制,否则,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引起较大的机械压力,可能会引起锅炉破裂,从而会减少加热系统单元的生命并且增加维护费用。
因此合理控制主汽温对保证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
在实际中,由于过热汽温系统具有大迟滞,大惯性,对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线性,时变性等特点,并且具有温度波动允许范围小,模型失配,参数不确定等素,控制主汽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国内电厂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我国刚开始刚引进的300MW,600MW的大型机组时,主蒸汽只有一级喷水减温器作为调温手段,由于我国热控自动化应用水平有限,导致主汽温经常失控,甚至超温。
到目前为止,锅炉生产厂家往往都采用至少两级喷水减温,降低控制难度来调节主汽温。
单回路调节系统(只有被调量一个反馈回路)虽然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广泛的调节系统,但由于现场实际对象多半属于大迟延大惯性,用单回路调节系统性能指标很差,若调节质量要求较严时就无能为力了,采用传统的单回路控制难以达到控制要求。
因此,需要改进调节结构、增加辅助回路或添加其他环节,组成串级调节系统。
过热气温串级调节系统是火电厂最典型的调节系统,所以一般采用串级系统对生产流程加以控制。
串级控制系统是生产过程监视、控制技术发展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的产物,但它更是在过程工业发展对新型控制系统的强烈需要下产生的。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G 8 9-K01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9 2--8 91989年北京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 9 2—8 9批准单位: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主编单位:能源部华东电力设计院1 9 8 9年北京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89)电规技字第1 l 5.号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 9 2—8 9的通知各电管局。
省(自治区)电力局,各部属电力设计院,省(自治区)电力设计院:为适应大机组热控设计发展的需要,我局委托华东电力设计院对原电力建设总局一九八O年制定的《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成品内容深度规定》和原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管理局一九七九年制定的《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的热控专业部分进行了修订.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 9 2—8 9,自发行之日起执行,原规定热控部分同时停止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华东电力设计院。
附件:《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 9 2—8 9。
此页无正文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章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五日抄送:能源部电力司、基建司,科技司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可行性研究设计成品内容深度第三章初步设计成品内容深度第四章施工图设计成品内容深度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施工图成品内容及深度附录一初步设计热控接受外专业的资料项目附录二初步设计热控专业提供外专业资料项目附录三施工图设计热控接受外专业的资料项目附录四施工图设计热控专业提供外专业资料项目附录五热控部分施工图卷册参考目录附录六本规定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以下简称热控)的设计水平,统一热控设计内容的深度,按照现行的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在总结热控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