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结构的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关于品德结构的理论

西方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由于对品德结构中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不同大体上分为唯智派和行为派,他们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唯智派认为人的品德形成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和智力与道德动机的形成与发展,他们认为大部分不道德的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概念所形成的。因此,他们重视对学生道德知识的教育。他们认为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唯一的决定因素。一些人的不道德行为或是犯罪行为,都是由于道德认识上的无知造成的。

所以唯智派主张在实施道德教育时,要强调伦理性谈话,讲解系统的道德知识。由于片面地强调了道德认识的作用,满足于说理教育,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因而势必导致学生言行脱节的后果。

行为派认为人的品德甚至整个人格都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人们各种行为习惯的最终产物。

行为派强调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他们强调行为训练、重视环境、社会文化、榜样强化等客观条件对品德行为的影响。所以他们主张在道德教育中,要严格进行行为方式的训练,而不让学生懂得道德行为的依据,这将会导致学生在道德评价中是非不明,在道德行为中出现盲目行动。

唯智派和习惯论作为侧重研究品德结构某方面的学派是有意义的,但他们都夸大品德结构中某些成分的作用,而抹煞其他成分的存在和作用则是不全面的,把这种片面观点带到教育工作中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反对知行关系上的形而上学观点,主张认识与行为的统一,这对加强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应坚持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训练的有机结合,把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考查道德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

近年来,西方各国也开始重视品德结构各种成分的研究,他们在继续开展道德认识研究的同时,也开展了对道德情感的研究。例如对焦虑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对道德情感中移情能力的发展和培养问题的研究。关于道德行为目前侧重研究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与矫正。

苏联的“动机圈”理论方兴未艾,很引起学术界重视。它产生于70年代,这是从品德结构内部探讨品德的新动向。列昂节夫是这种理论的代表。他认为需要是人的行动产生和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个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进行道德教育,首先应注意培养和激发人的道德需要,只有产生了道德需要才会引起道德动机。品德就是稳定的道德动机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动机圈理论认为“稳定的占优势的动机统领着动机区的谱系,从而形成个性的倾向性。”A.B.彼得罗夫斯基主编《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北师大编译本,第300页。品德是一种以需要动机为中心,周围排列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组成一个等级化了的统一完整结构,其中有一个稳定而占优势的动机统帅着这个完整结构中的各种心理因素,因此,这个道德动机就决定了品德的性质和水平。

动机圈的理论企图依据需要动机来探讨品德的内部结构,认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道德需要和实现道德需要的可能性之间的矛盾能否解决直接相关。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部分。但理论本身对“动机圈”的结构并没有分析清楚,其中所说的中心和外围的联系是令人费解的,实际上它并没有说清楚品德的心理结构也并没有说清楚那个稳定而占优势的动机是怎样统帅这个完整结构的各种心理因素的。这些心理因素又包括哪些成分?只是提出品德心理成分相互关系的一种抽象图示,而不能说明品德及其形成这个最本质的问题。

我们认为需要、动机仅仅是品德形成的动因,良好品德的形成,应当是知、情、意、行协调平衡发展的结果。并不是由什么稳定而占优势的动机统帅所谓完整结构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