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https://img.taocdn.com/s3/m/f344d4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e.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 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两栖动物是指能在水和陆地两个环境中生活的动物。
它们的繁殖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1. 单性繁殖大多数两栖动物进行单性繁殖,即雄性和雌性繁殖器官分别位于不同的个体上。
雄性通过精子和雌性通过卵子的结合来进行繁殖。
1.2. 线虫状繁殖部分两栖动物采用线虫状繁殖方式。
这种方式中,雌性动物会将胚胎包裹在自己身上,孵化时会释放出已经孵化出的幼崽。
1.3. 变态发育绝大多数两栖动物都有变态发育的过程,即经过多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才能达到成体状态。
常见的两栖动物的发育阶段包括卵、孵化及蝌蚪三个阶段。
2. 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与哺乳动物有所不同,以下是两栖动物常见的生殖器官:2.1. 雄性生殖器官雄性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阴茎和阴囊。
阴茎用于将精子传递至雌性的生殖道中。
阴囊则负责储存精子,待到合适的时间再释放。
2.2. 雌性生殖器官雌性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和子宫。
卵巢产生卵子,输卵管负责将卵子传输至子宫,子宫则是卵子着床和胚胎发育的地方。
3. 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一般由卵子孵化成为蝌蚪,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变态发育,最终变成成体。
3.1. 卵的孵化两栖动物的卵是在水中进行孵化的。
大部分两栖动物的卵有一层黏液保护,以防止水分蒸发。
卵内的胚胎通过呼吸管与外界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
3.2. 蝌蚪阶段孵化出的幼崽被称为蝌蚪。
蝌蚪没有四肢,主要依靠尾巴在水中游动。
它们会通过腮呼吸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
3.3. 变态发育在蝌蚪阶段,两栖动物的身体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它们会逐渐长出四肢,尾巴则会退化。
同时,内脏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以适应陆地生活。
3.4. 成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变态发育,蝌蚪最终会变成成体。
成体是完全适应陆地和水生活的两栖动物,具备独立的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
4. 两栖动物的繁殖行为两栖动物的繁殖行为与它们的生殖方式密切相关。
以下是两栖动物常见的繁殖行为:4.1. 雄性战斗在繁殖季节,雄性两栖动物之间会发生激烈的争斗,以争取雌性的交配权。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7a77b3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f.png)
起源
两栖动物起源于水生爬行 动物,大约在3.6亿年前开 始向陆地进化。
特点
两栖动物具有适应陆地和 水中生活的特殊生理和解 剖结构。
两栖动物的分类
有尾目
具有长尾,适应水生生活,如蝾 螈。
无尾目
无尾,适应陆地生活,如蛙和蟾 蜍。
两栖动物的特点
01
02
03
04
呼吸系统
两栖动物通过皮肤和肺呼吸, 肺发育不完全,需要依靠皮肤
两栖动物的卵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颜色多样。
卵壳对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较为 脆弱。
卵的大小
卵的大小因种而异,从非常小到较大 都有。
孵化方式
自然孵化
两栖动物的卵在自然环境中孵化,通常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人工孵化
在实验室或养殖场,通过控制环境条件进行人工孵化。
03
CHAPTER
两栖动物的发育
VS
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有助 于发现新的生物资源和药物来源。一 些两栖动物具有特殊的生殖和发育机 制,如卵胎生、幼体变形等,这些特 点可能为人类提供新的生物资源和药 物开发途径。
生物进化的意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反映了生 物进化的历程。研究两栖动物的生殖 和发育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的规 律和机制,为进化生物学提供重要的 理论支撑。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也体现了 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研究两栖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助于揭示生物对 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为生物的进化 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THANKS
谢谢
繁殖环境适应性
两栖动物会根据繁殖地点的环境特点, 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调整繁殖行 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繁殖季节的适应性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db59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5.png)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变态发育的含义法板书设计:一、两栖动物的生殖1、雄蛙的鸣叫及其意义2、雌雄蛙的抱对及其意义:3、青蛙的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生殖活动离不开水。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区别。
外部结构、呼吸器官、生活环境。
蝌蚪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成蛙无尾,有四肢用肺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可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上4、变态发育:在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多差异,而且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就叫变态发育。
5、两栖动物:象青蛙这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6、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8、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水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一、集体完成学案任务一二、自学教材合作探究1大家思考一下一般在什么季节可以听到蛙叫?青蛙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雌雄蛙都会鸣叫吗?他们的鸣叫有区别吗?其意义是什么?3除了鸣叫之外,青蛙在繁殖季节还有那些现象呢?其意义是什么?4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什么?5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学习任务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1思考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原因。
2我们应该怎么做?练案玩成学案上的练习题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及其分析(一)教学内容1、两栖动物的种类和主要特征。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6a55d3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5.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介绍两栖动物是一类生活在水陆交界地带的动物,包括蛙类、蝾螈类和爬行两栖类等。
它们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与其他动物有一些显著的不同,本文将重点介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卵生和胎生。
1. 卵生生殖大部分两栖动物采用的是卵生生殖方式。
在卵生生殖中,雄性和雌性进行交配,雌性会在水中或湿润环境中产卵,然后雄性会在卵上释放精子,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
受精后的卵会孵化成为幼体,孵化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2. 胎生生殖少数两栖动物采用的是胎生生殖方式。
在胎生生殖中,雌性会将受精卵留在自己体内,卵在体内发育成为胎儿,直到胎儿具备了生存的能力,雌性才会产下幼体。
三、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受精、胚胎发育、幼体和成年阶段。
1. 受精受精是两栖动物生殖过程的第一步,雄性释放的精子会在外部或雌性体内遇到卵子,完成受精过程。
在受精过程中,卵子的细胞质与精子融合,形成新的细胞。
2. 胚胎发育受精后的卵子会经历胚胎发育阶段,这个阶段是卵子逐渐发育成为具有基本组织结构的胚芽的过程。
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并逐渐分化为组织与器官。
3. 幼体卵子在胚胎发育后会孵化成为幼体。
幼体通常具有类似成年个体的基本特征,但大小较小,身体结构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幼体会以不同的方式获取食物并适应环境。
4. 成年阶段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和发育,逐渐转变为成年个体。
成年两栖动物具有性成熟、繁殖能力和完全发育的器官和结构。
四、两栖动物的繁殖行为两栖动物的繁殖行为种类繁多,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和习性。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两栖动物繁殖行为:•声音交配信号:许多蛙类通过发出高频的叫声来吸引异性。
雄性会发出特定的叫声来表明自己是同一物种的成员,同时也吸引雌性进行交配。
•雌性选择:在某些物种中,雌性会选择最强壮、最有竞争力的雄性进行交配,以保证后代的质量。
两栖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两栖动物的繁殖与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7b0d6c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6.png)
03
消化道长而复杂,能够消化多种食物。
幼体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水质污染、水温变化、水中溶氧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幼体的生存。
捕食与竞争
幼体可能面临来自其他生物的捕食压力,同时与同种或异种幼体 之间的竞争也会影响其生存。
遗传因素
亲本的遗传背景对幼体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04
繁殖策略与适应性进化
人工养殖对两栖动物繁殖影响
人工养殖对繁殖策略影响
人工养殖环境可能对两栖动物的繁殖策略产生影响。例如,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某些两栖 动物可能会改变其繁殖方式或产卵行为以适应新的环境。
人工养殖对遗传多样性影响
人工养殖可能导致两栖动物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由于人工饲养种群通常来源于少数个体, 因此可能导致基因漂变和近交衰退等问题,进而影响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
一些两栖动物在一个繁殖季节内可以 多次产卵,而有的则只进行一次繁殖 活动。
产卵数量的差异
不同种类的两栖动物产卵数量差异巨 大,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这与它们 的生态策略和生存环境有关。
受精过程及雌雄识别
体外受精
大多数两栖动物采用体外受精的 方式,雄性将精子释放到水中或 陆地上,雌性同时释放卵子进行
受精。
政策与管理
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完善法律法 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保障两栖动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 的两栖动物濒危问题,推动全球两栖动 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THANKS
两栖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23
目录
• 繁殖方式及特点 • 胚胎发育过程 • 幼体生长与变态过程 • 繁殖策略与适应性进化 • 保护现状与未来展望
两栖动物的发育
![两栖动物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7259221f79563c1ec5da71fd.png)
两栖动物的发育(变态发育):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
蝌蚪用鳃呼吸。
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
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必须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上生活。
两栖动物除青蛙外,常见的还有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1)两栖动物在生殖和发育上的特点,限制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这是其种类较少的主要原因。
(2)青蛙的皮肤要经常保持湿润以利于呼吸,如果将青蛙的皮肤擦干,则很快死亡。
(3)两栖动物的幼体形态和生理结构很像鱼,说明两柄动物与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是一种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域环境,如果水质被污染.则有可能发生变异,如少一条腿的畸形蛙。
早期蝌蚪与成蛙的区别见下表: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4个时期。
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呼吸器官 鳃 无鳃,有肺,皮肤辅助呼吸适于陆地生活运动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在陆地上跳跃。
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动青蛙,它可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呢!在田野里、水沟边,如果有一只苍蝇飞过,它能准确无误把苍蝇捉住,吞入腹中。
青蛙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本领呢?原来青蛙捕捉害虫,主要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翻舌捕食的取食方式。
青蛙的石头和人类的舌头构造不同,人的舌头后端固定,前端可以自由活动。
而青蛙的舌头却是前端固定不动,后端能够自由翻转。
因此,当苍蝇等昆虫飞过它的头部前方的时候,它能迅速地把舌翻出来,靠舌头上的黏液,把苍蝇粘住,舌头缩回口中,把食物送入腹中;另一种方法是跳跃取食方式,当昆虫在它旁边出现时,后肢用力跳起来,张嘴含住昆虫,然后吞咽下去。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c8823a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6.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概述•两栖动物的生殖•两栖动物的发育•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进化•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环境影响目•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物种多样性录01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概述内部生殖器官两栖动物的生殖腺为一对,分别产生卵子和精子。
外部生殖器官两栖动物有雌雄异体的外生殖器官,即卵巢和睾丸。
两栖动物生殖系统的特点卵细胞受精卵细胞在体内受精后形成受精卵,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形成蝌蚪。
蝌蚪变态蝌蚪变态是两栖动物特有的发育过程,经历了由蝌蚪到蝾螈的变化。
两栖动物发育的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规律,对于保护和利用两栖动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人类和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相似之处,因此研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也有助于了解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研究意义02两栖动物的生殖1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23大多数两栖动物通过产卵的方式进行繁殖。
卵生部分两栖动物以卵胎生的方式繁殖,即将受精卵在体内孵化成幼体后直接生出。
卵胎生部分两栖动物实行体外受精,将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体外受精03卵壳的功能卵壳具有保护卵和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调节孵化过程中的水分平衡。
两栖动物的卵和卵壳01卵的形态两栖动物的卵通常呈椭圆形,具有硬壳或软壳。
02卵的发育卵在母体内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形成幼体后产出。
受精方式体外受精的两栖动物在水中结合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
体内受精的两栖动物将精子和卵子在体内结合。
两栖动物的受精和孵化孵化过程受精卵在母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最终形成幼体并产出。
孵化条件孵化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以保证幼体的正常发育。
03两栖动物的发育两栖动物幼体的特征水中生活01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具有流线型的体型和侧线系统,以便在水中游动和感知周围环境。
鳃呼吸02两栖动物幼体通过鳃进行呼吸,吸入水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生命活动。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0a7d1c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4.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非常有趣。
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内受精和外受精。
大多数两栖动物都有两性器官,即具有雌雄同体的特征。
但也有一些物种不具备两性器官,需要进行交配以进行内受精。
两栖动物的交配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物种进行外交配,即雄性通过将精子释放到雌性的体外,雌性通过接受精子受精。
这种交配方式常见于青蛙、蝾螈和蟾蜍等物种。
其他一些两栖动物则进行内交配。
雌性会通过排出卵子,雄性在受精之前会将精子直接注入到雌性的体内,从而实现内受精。
内交配常见于蛇颈龙类和一些蛙类。
卵的发育和孵化过程也有所不同。
大部分两栖动物的卵是
在水中产生的,孵化时需要水环境。
一些动物的卵是通过
直接分泌的黏液覆盖,在水中孵化。
也有一些动物将卵产
在陆地上,然后父母会保护卵直到孵化。
孵化后的幼仔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
大多数两栖动物经历蝌蚪阶段,其中幼仔生活在水中,通
过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吸收虚胎营养来生长。
一段时间后,
幼仔逐渐转变为成体形态,离开水域开始陆地生活。
总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
过程,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交配方式和繁殖习性。
对于我
们来说,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些迷人
的生物。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a860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7.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优秀5篇)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两栖动物比较熟悉,但对什么是两栖动物?其生殖和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与环境有关吗?等问题还比较模糊。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青蛙(frog)的生殖和发育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卵----蝌蚪----青蛙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amphibian)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两栖动物可能是由于累进化来的。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补充说明认真观察表述交流补充说明得出结论阐述观点说明道理表述交流补充说明得出结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
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么?点拨指导得出结论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关吗?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解释说明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本节课不仅要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要联系以前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变态的含义(成体的形态结构与幼体明显不同),两栖动物的含义(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明显区别是,两栖动物到了繁殖的季节要回到水中,二爬行动物却是到陆地上产卵。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a1e96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f.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一、导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什么特点?与昆虫类似的发育方式还有哪些代表?二、新授常见的两栖类: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比较常见两栖类的异同点。
相同:皮肤裸露不同:青蛙、蟾蜍无尾:大鲵、蝾螈有尾。
㈠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观察图说说雌雄蛙区别,青蛙的发育过程是怎么样的?蛙与蟾蜍的卵有什么区别?雄蛙:有鸣囊,有婚垫雌蛙:略大青蛙发育过程:卵蝌蚪幼蛙成蛙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地上蛙卵团状,蟾蜍卵带状。
想一想:雄蛙的鸣叫、雌雄蛙抱对各有什么意义?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鸣叫吸引异性,抱对使受精更加容易。
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均有很大差异。
㈡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讨论:⑴上述事例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干旱、沙漠化不利两栖类生长。
)⑴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环境污染)⑴从上述事实你受到哪些启示?(保护环境)2. 讨论本地区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何?数量是不是在不断减少?如果是,我们应当采取哪些保护措施?(耕地大量被挪作它用,活动区域越来越小。
数量亦在减少。
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耕地;产卵期注意保持水面面积;不允许大面积作业化捕捉等。
)三、小结青蛙发育的特点四、练习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注意了对学生观察方法的培养。
在每一次观察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的线索。
这既是观察的内容,又隐含着观察的顺序,无意识的对观察的科学方法进行了训练。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看到的表面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深层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养成。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教学目标: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赶紧收藏,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出炉!
![赶紧收藏,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出炉!](https://img.taocdn.com/s3/m/a557cde0a300a6c30d229f39.png)
赶紧收藏,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出炉!两栖类动物是由鱼类进化来的,物种进化使两栖动物既能在陆地上生存,又能游动于水中,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知识点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蝌蚪与成蛙的比较: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课后练习1、青蛙的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还必须在水中进行( )A、受精作用和捕食B、生殖和冬眠C、捕食避敌和变态发育D、生殖和发育答案:D试题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还必须在水中进行生殖和发育2、在生殖季节,雄蛙的鸣囊鼓起,叫声洪亮,其作用是( )A、吓退天敌B、吸引昆虫C、吸引雌蛙D、占据地盘答案:C试题分析: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抱对,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3、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它的幼体区别于成体的显著特征是( )A、陆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B、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C、水生、用肺呼吸、无尾、无四肢D、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答案:D试题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是蝌蚪用鳃呼吸,有尾、在蝌蚪发育后期出现后肢,成蛙用肺呼吸,没有尾、有四肢,故D符合题意。
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共26张
![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共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347625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9.png)
变态过程与幼体特征
变态过程
两栖动物的变态是指从幼体到成体的变化过程。这一过 程中,幼体会经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包括外形、器官 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变态过程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如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幼体特征
幼体阶段的两栖动物通常具有独特的特征,如鳃裂、尾 巴等。这些特征有助于幼体在水中呼吸和游泳。随着变 态过程的进行,这些特征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体 的特征。
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共26张
目录
CONTENTS
• 两栖动物概述 • 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 • 两栖动物的生殖细胞与生殖器官 • 两栖动物的繁殖行为 • 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 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生态影响 • 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01
CHAPTER
两栖动物概述
两栖动物的定义与分类
卵的孵化与幼体的生长
卵的孵化
两栖动物的卵通常在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条件下孵化出幼体。孵化时间因物 种而异,从几天到几周不等。
幼体的生长
刚孵化的幼体通常是微小的,需要经 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最终成长 为成体。幼体的生长速度和成体的体 型大小也因物种而异。
03
CHAPTER
两栖动物的生殖细胞与生殖 器官
生态恢复与重建
通过研究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种群恢复和重建的 过程,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03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两栖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生殖与发育有助于提高
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揭示物种起源与演化
胎生
部分两栖动物采用胎生的方式繁殖。雌性两栖动物在体内受精后,胚胎在母体内 发育,最终直接生出幼体。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b449a1cc5fbfc77da269b1b6.png)
妈妈有腿没有尾, 儿子有尾没有腿, 儿 子长大变了样, 脱掉 尾巴长出腿。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什么时候什 么环境条件 下才能听到 蛙叫?
叫叫 所 青黄 ?? 有 草梅 青 的 池时 蛙 青 塘节 为 蛙 处家 什 都 处家 么 会 蛙雨 雄蛙鸣叫 鸣 鸣 。, 求偶,吸引雌蛙进行交配。
5. 蝌蚪在发育成幼蛙之前是用( B )呼吸。 A. 内鳃 B. 先外鳃后内鳃 C. 外鳃 D. 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6. 青蛙中能叫的是雄蛙,它长有一对鸣囊,青蛙“呱、 呱、呱”的叫声是( C )。 A. 唱歌 B. 吸引人们的注意 C. 向雌蛙示爱 D. 玩耍 7.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C )。 A.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8.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 B )。 A. 水中和陆地进行 B. 水中进行 C. 陆地进行 D. 母体中进行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稻香与丰年有某种联系么?
归纳小结
1、生殖方式
鸣叫 (求偶) 抱对 (提高受精率) 体外受精 (水中完成)
2、发育方式 卵 蝌蚪
3、生殖特点
:
幼蛙
成蛙
(用腮呼吸)
(用肺呼吸, 皮肤辅助)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生 殖过程离不开水
考考你
1. 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C )。 A. 蟾蜍 B. 蝾螈 C. 龟 D. 大鲵 2. 蝌蚪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B ①受精卵②有内鳃的蝌蚪③有后肢的蝌蚪④有前肢的蝌蚪 ⑤有外鳃的蝌蚪 ⑥幼蛙 ⑦成蛙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⑤②③④⑥⑦ C. ①③②④⑤⑥⑦ D. ①④③②⑤⑥⑦ 3.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D )。 A. 蝌蚪 B. 卵 C. 幼蛙 D. 受精卵 4. 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D )。 A. 体温不恒定 B. 肺不发达 C. 皮肤呼吸 D. 生殖离不开水
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
![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d117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02.png)
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两栖类的生殖方式仍采取体外受精,受精卵在自然水环境发育。
但是在发育上又有了独特之处-变态发育,水生的幼体蝌蚪保留了许多低等动物的特征,如:鳃、游泳尾、侧线等但是变态后的成体有了适应陆生的许多特点,如:第一次出现了五趾型的四肢、用肺呼吸、可以短时间离开水生活,蟾蜍等能长期离开水生活。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一、皮肤薄而湿润。
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内含大部分腺体,皮肤下蜜集着许多血管;第二、两栖动物的肺呈囊状,其内被分隔成细小的末端气室。
此外,两栖动物的心脏分两心耳,一心室。
血液循环分大、小循环。
两栖动物有哪些两栖动物是皮肤柔软的生物,它们停留在水栖息地附近,就像它们的祖先在3.65亿年前走出的栖息地一样。
1、红眼树蛙红眼树蛙属于被称为新世界树蛙的多样化青蛙群体。
红眼树蛙是极好的攀登者。
它们有脚趾,使它们能够附着在各种表面上,例如叶子的底部或树干。
它们因其鲜红色的眼睛而广为人知,这种颜色被认为是对它们夜间活动的习惯的适应。
2、美西螈蝾螈是一种原产于墨西哥中部霍奇米尔科湖的蝾螈。
蝾螈幼虫在成熟时不会发生。
相反,它们保留鳃并保持完全水生。
3、火蝾螈火蝾螈是黑色的,带有黄色斑点或黄色条纹,栖息在欧洲南部和中部的落叶林中。
火蝾螈经常躲在森林地面或长满苔藓的树干上的树叶中。
它们与溪流或池塘保持安全距离,它们依靠溪流或池塘作为繁殖和育雏地。
它们在夜间最活跃,尽管它们有时在白天也很活跃。
两栖动物相关例题及解析所有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可以离开水进行。
×(判断对错)。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
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一)
![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f84d18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e.png)
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一)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课件鸟是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它们通过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在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了解的知识,本课件将对其进行介绍。
一、鸟的生殖器官鸟的生殖器官包括两个输精管和两个卵巢。
卵巢位于腰椎部位,输精管位于肾脏两旁。
雄鸟的输精管连接到生殖器官尖端,而雌鸟的输卵管将卵子输送至子宫内。
二、鸟的繁殖行为鸟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配对、筑巢、产卵、孵化和哺育。
求偶是指雄鸟向雌鸟展示自己的漂亮羽毛和鲜艳的颜色,以吸引雌鸟的注意。
一旦雄鸟和雌鸟配对成功,在适当的环境下,雌鸟会开始筑巢,产卵,孵化并哺育幼鸟。
三、鸟的卵鸟的卵通常是白色或棕色的,大小和形状因物种而异。
一般来说,鸟的卵包括两个部分:蛋壳和蛋黄。
蛋壳通常由钙质组成,可以保护蛋黄不受外界打击或损伤。
蛋黄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可以提供幼鸟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四、鸟的孵化孵化是鸟的重要生命周期事件。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周的时间。
在孵化过程中,幼鸟内部的羽毛逐渐变得坚硬,身体逐渐发育强壮。
此时的幼鸟需要得到父母鸟的保护和照顾。
五、鸟的发育在幼鸟出生之后,它们需要吃足够的食物才能正常成长。
幼鸟的饮食通常包括种子、昆虫、甚至小鱼等。
在长大后,幼鸟会开始学习如何飞行,这通常需要几周的时间。
在此期间,幼鸟需要得到父母鸟的帮助和指导。
鸟的生殖和发育是人们了解和探究鸟类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对鸟类繁殖和生长过程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同时也能深化我们对神奇的自然世界的认识。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VII—5 至右)
蟾蜍、大鲵和蝾螈(从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末夏初,青蛙 “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雌蛙和雄 蛙都能鸣叫吗?如果你循着蛙鸣,悄悄来到水边,就会发现正在鸣叫 的青蛙,它们的口角有一对鸣囊,鼓起来又瘪下去.这就是雄蛙.幸运 的话,你还会看见雌雄的抱队现象(图VII—6)。再仔细观察水面, 还会发现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 点,这就是青蛙产下的卵块(里面有许多受精卵)。
(2)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饲喂蝌蚪。还应饲喂煮熟 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还应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3)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
泳
3.晓明同学想观察从蛙卵到成蛙的详细过程。他在老师的带领下采
集了一些蛙卵,放在鱼缸中培养。想一想,他应当为挖乱的发育提
供怎样的环境条件?
(1)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 境应是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有一些水草(如金鱼藻)。
2.根据你的观察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列表比较早期与成蛙在外部 形态上的不同点。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四肢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 适于陆地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 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 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 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 物字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距今大概的年数 3.45亿—2.25亿年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 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导入课文
•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 境
• 练习
说到两栖动物,你可能自然会想到青蛙。其实,除青蛙
以外,蟾蜍、大鲵和蝾螈等(图VII—5),也都是两栖动物 (amphibian)。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雄蛙鸣叫
雌雄蛙抱 图Ⅶ对-6 蛙的生殖和发育
蛙的卵块
观察图VII—6,想一想,雄蛙的鸣叫,雌雄蛙抱对 各有什么意义?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的有什么异同?
蝌蚪的几个时 期
图Ⅶ-6 蛙的生殖和发育
同青蛙一样,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 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有人认为这是导 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小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认 为这种说法对吗?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没有 影响呢?
根据资料分析和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两栖动物的 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 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 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 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资料分析
1.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只青 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和水质良好的产 卵场所。
蝌蚪在发育的过程中,随着四肢的逐渐长出,尾部也逐渐消失。经科学家研 究发现,蝌蚪的这种发育现象是受基因(遗传物质)控制的,就好像是按照编 好的“程序”使蝌蚪尾部细胞死亡消失,因此科学家将此称为“程序性细胞死 亡”。刚孵出的小蝌蚪不会取食,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残存的卵黄获 得营养,2~3天后才开始吃藻类和水蚤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两栖动物 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在蛙的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蝌蚪生 活在水中,具有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等特点,说明生物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 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讨论
畸形蛙
1.上述事例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 影响?
2. 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 从上述事实你受到哪些启示?
在你的家乡,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何?他们的数量是 不是在不断减少?如果是,我们应该采取那些保护措施?
练习
1.请你对图VII—6进一步观察,想一想有没有感到困 惑不解的地方。提出问题与同学交流(见)下土,并请叫老 师或家长,或者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 长的繁盛时期。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 减少,分布范围小。
气候温暖潮湿,水 域密布,食物丰富。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 旱和沙漠,气候干 燥。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 正常发育的物质。
3.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 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 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 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 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赡做实验,结果爪赡在发育 过程中也发生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