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革新运动爱伦·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第二节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 一、进步教育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19世纪末; 进步教育运动与“进步主义运动”; 理论源自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 人的教育思想,并深受进化论的影响; • 进步教育对美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 进步教育与新教育的区别。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后期发展阶段(1930~1957年) • 1929年经济危机,进步教育:儿童中心--社会中心; • 30年代,重心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 “八年研究”( 1933~1940) ; • 30年代以后进步教育分裂,“改造主义” 出现;又受到新传统教育的批判; • 50年代以后衰落;协会解散,杂志停办。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第一节欧洲新教育运动 一、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新教育运动” 也称“新学校运动”,指19世 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 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为特 征; 新教育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未的英国; 初期的代表人物:雷迪、利茨、狄莫林等; 20世纪代表人物:爱伦· 凯、德可乐利、罗素、 怀特海等。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2、罗斯新学校(1898年) • 创办人:法国人狄摩林 • 学校特色:“充满快乐的、自由的空气, 工场的作业也不少” • 主张: • 新学校必须重视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得到发展。
第十四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 • • 二、欧洲新教育运动中的学校实验 1、阿博茨霍尔姆学校(1889年) 创办人:英国人雷迪 目的:造就人类一切能力的圆满发展。儿童要成一 个完人,使他能成就一切生活的目的; • 特色: • 采用手工劳动的办法训练学生,以适应现代世界; • 教育与实际相结合。
外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历史 与文化研究院 郭法奇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在欧美出现一场范 围广泛的教育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如何 产生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不同阶段有 什么样的特点,有哪些著名的教育实验和 教育思想;它对于欧美的近代甚至当代教 育产生哪些影响? • 本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欧洲新教 育运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欧美教育科 学化、教育思想等。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3、后期发展阶段: • 20年代,社会、经济的动荡使新教育的目标 发生变化;关注儿童→关注社会; • 30年代,在欧亚非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分会; • 1942年通过《儿童宪章》,提出5项原则, 强调任何性别、种族、国籍信仰和社会地位 的儿童,都有最低限度的权利; • 60年代以后,改名为“世界教育联合会”, 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兴起阶段(19世纪末至1918年) • 帕克创 “昆西教学法”; “进步教育之 父”; • 189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 办了一所实验学校; •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计划”; • 沃特的“葛雷计划”;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建立组织阶段(1919~1929年)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小结 • 新教育运动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主张,促 使西方教育反思; • 新学校的改革实验,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 供了新的模式和指导思想; • 改革的重点主要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 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衰落原因: • 第一,不能与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强权政治 的需要保持同步; • 第二,理论和实践本身也存在许多局限, 过分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忽视社会和文 化对个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 第三,改造主义和各种保守主义的抨击, 在很大程度上击中了进步教育的要害,加 速了其衰落的进程。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 • •

1、兴起阶段 1889年,英国雷迪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1898年,利茨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寄宿学校, 1898年,狄莫林创办了法国的罗斯学校; 1899年,费利耶尔在日内瓦建立“国际新学校局”, 推动了欧洲新教育的发展; 1907年,意大利的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
• 3、生活学校 (1907年) • 创办人:比利时人德可乐利 • 学校环境:便于儿童和自然接触、便于充分自由 地活动的自然环境。 • 课程:以“兴趣中心”;打破分科,围绕个人和 环境; • 教学形式:“单元教学” ; • 教学方法:单元形式;三段:观察、联想、表达; • 活动:泥工、裁剪、油漆、绘画等,也包括书写、 作文和讨论。
• 1919年,协会创立,并提出七原则:
• 儿童有自然发展的自由;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不是布置作业的监工;开展 有关儿童发展的科学研究;对所有影响儿童身体 发展的环境给予更大的注意;适应儿童生活的需 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在教育运动中, 进步学校是一个领导者。
• 1924年,创办《进步教育》杂志。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 • • • • 新学校特征: 设在自然环境中; 强调自然环境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合 民主和自由; 局限: 规模小,面向上层社会。
第十四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 2、建立国际性组织阶段 • 1921年,在法国加来市成立“新教育联合会”, 《新时期的教育》; • 1922年提出了“七项原则”: • (1)增进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2)尊重儿童 个性发展;(3)使儿童的天赋自由施展;(4) 鼓励儿童自治;(5)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合作 精神;(6)发展男女儿童教育间的协作;(7) 要求儿童尊重他人与民族,保持个人尊严; • 召开多次大会,主题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