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鼓浪屿是厦门的"瑰宝",其先天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加上后天人工建设和文化艺术底蕴的植入和铺垫,使其成为了得天独厚、天人合一的玲珑宝岛。属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的鼓浪屿,目前正为成为世界历史遗产而努力。对于鼓浪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建立在对其内涵的准备把握和科学认识上,更重要的是针对现状,进行统筹管理。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对鼓浪屿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分类和分析,从而为鼓浪屿旅游资源更为有效地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鼓浪屿概况及其调查方法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侧与之相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鼓浪屿面积1.78平凡公里,岛上居民2万多人。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鼓浪屿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对于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中,本文采用了以下的调查方法:
(一)实地调查:通过一场到鼓浪屿实地观察、直接观察的历程,对鼓浪屿的旅游资源进行观察研究,我们对鼓浪屿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和了解。
(二)文献调查: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调查,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通过互联网,我们很方便地搜索到了有关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的信息,收集了鼓浪屿鼓浪资源开发的各种现有数据和情报资料,然后通过集中收集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信息,按照我们所需要的要求进行甄别、修改、完善,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内容。
三、鼓浪屿旅游资源分类
我们小组对鼓浪屿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并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进行统计和分类。经统计和分类,鼓浪屿的旅游资源有4个
主类、12个亚类、19个基本类型,共35个旅游资源单体,具体资源分类构成如下: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景点名称
A地文景观
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山地型旅游地日光岩、古避暑洞
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N 岸滩龙头山寨
B水域风光BE河口与海面
BEA观光游憩海域港子后滨海浴场
BEB 涌潮现象鼓浪海滩E遗址遗迹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遗址遗迹
EBA 历史事件发生地英国、日本、美国、荷兰领事馆旧址
F建筑与设施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天主教堂、日光岩寺
FAK 景物观赏点皓月园、英雄园
FB单体活动场所FBC 展示演示场馆钢琴博物馆、风琴博物馆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
建筑
FCC 楼阁八角楼
FCG 摩崖字画鼓浪洞天
FCK 建筑小品
海天堂构、黄荣远堂
四十四号别墅、菽庄花园
黄赐敏别墅
FD居住的与社区
FDA 传统与乡土建筑殷承宗宅
FDB 特色街巷龙头路
FDD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
建筑
郑成功纪念馆
林语堂故居FF交通建筑FFA 桥海沧大桥
FG水工建筑FGD 堤坝段落拦海大堤
G人文活动HA人事记录HAA 人物
郑成功、林语堂、许兴艾、
胡友义、林巧稚
HC民间习俗HCF 庙会与民间集会天后宫庙会
四、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一)旅游发展优势
1.地理区域优势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部的一个海岛,四面环海,鼓浪屿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鼓浪屿一厦门岛的视觉景观互动”。鼓浪屿的日光岩、轮渡码头等都成为从鼓浪屿观赏厦门本岛海岸风光的重要景观观赏点。通过船渡到达鼓浪屿只需要几分钟船程,有大渡船、中环鼓船、小快艇以及酒店专船。
2.环境质量优势
鼓浪屿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季相变化颇有规律:冬季冷而不寒,被誉为“疗养圣地”。
(二)鼓浪屿发展中的劣势
1.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足
目前,鼓浪屿的管理机构和民间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施等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如此。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必然会导致行动上的滞后。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
岛内现有的丰富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良好条件,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对鼓浪屿旅游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双重功效。但岛内尚有许多可作为旅游资源的现有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3.部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鼓浪屿对历史遗留下来个各国的领事馆以及遗留下来的各种特色建筑物的管理上没有明显的保护措施,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特色建筑现被当地居民居住,有些已经失去了原貌,另一些则被管理员锁着铁门保护起来,虽说是保护起来,但这些建筑基本失去身为历史遗留建筑的意义。
五、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探索建立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确定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制定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景观规划、旅游营销、旅游区管理的相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