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 H 434.1 0.691 紫 H 410.2 0.731
/109m /1015s1
氢原子发射光谱
把n1 = 2 ,n2 = 3、4、5、6分别代入里德伯光谱 经验式,可算出4条谱线的频率。如n2 = 4时, = (1.097×107) × (2.998×108 )
原子发射光谱仪
原子发射光谱仪由激发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器组成。
原子发射光谱仪装置示意图
原子发射光谱仪
激发光源:高温燃烧(如电感偶合等离子光源)、 放电(如电弧光源)、激光等使试样分子分解、原子 化、电子激发。如用电弧光源时,可将固体待测样品 直接作为电极,或将样品粉碎后放入电极小孔中;溶 液样品可蒸发浓缩后滴入电极小孔;有机物可通过干 燥灰化后放置在电极上。 分光系统:将光源发射的(含试样辐射光线)光束, 按波长大小分开的装置。有棱镜分光或光栅分光两种 类型。棱镜分光后的光谱是非匀排,光栅分光色散率 高,光谱匀排,效果好。
1 1 × 2 2 4 2
= 0.617 × 1015 s1 ,与图中的Hβ线相符。 当n1 = 1,n2 1或n1 = 3,n2 3时,可分别求得 在紫外区或红外区氢原子发射光谱谱线的波长。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机理
分子吸收电磁波后解离(原子化),原子中的电子从低 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高能级状态(激发态)。如氢 原子的电子从n1 = 2 跃迁至n2 =4,吸收波长486nm 激发态的样品不稳定,经约10-8秒电子返回基态,并辐 射出与激发时同样波长的电磁波。如氢原子的电子从n1 = 4返回至n2 =2时,辐射486nm的电磁波,即发射光谱 图中的Hβ线。
物理性质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2
物理性质
电势 电量 电流 电阻 质量 电位分析 库仑分析 安培分析,极谱分析 电导分析 石英微晶天平分析 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热电导分析 稳定同位素稀释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
质量/电荷比 质谱分析 热性质 同位素放射
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光是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可用以下两式描述:
=c
其中c为光速,真空中为2.998×108m· s-1
E =h =h c/ 其中h(普朗克常数)为6.626 × 10-34J·s 原子发射光谱:当物质中原子或离子受到热、电或光的 能量激发后,能发射出一些特征电磁辐射。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量特征辐射的频率(波长)和强 度,可以分析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最简单原子-------氢原子发射光谱
十九世纪末,里德伯总结的氢原子的发射光谱经验式:
1 1 R c 2 2 n1 n2
红 H 656.3 0.457 绿 H 486.1 0.617
其中n1、n2为正整数,且n2 > n1; R∞(里德伯常量) 为1.097 107 m1。
无线电波(射频)
1~1000m
核的自旋
物理性质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1
物理性质 仪器分析方法
发射光谱(X-射线、紫外、可见、电子能谱、俄 电磁波发射 歇电子谱)分析,荧光、磷光、发光(X-射线、 紫外、可见)分析 吸收光谱和光度(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 电磁波吸收 分析,光声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顺磁共振 分析 电磁波散射 拉曼光谱分析、浊度分析 电磁波折射 折光分析、干涉分析 电磁波衍射 X-射线和电子衍射分析 电磁波旋转 旋光分析,旋光色散分析,圆二色光谱分析
外层电子跃迁的频率范围为200~750nm,处于近紫外 和可见光区,按波长顺序排列即为原子光谱。
一些原子在可见光区域的发射光谱。
Biblioteka Baidu
钠 氢



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不同元素的核外电子的能级不同,每种 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列特定波长的特征谱 线,通过测量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根据特征谱线 可以判断样品中存在什么元素。 定量分析:谱线的强度与试样含量成正比。在固定 的条件下,通过比较同一谱线的强度,可以分析样 品中元素的含量。
仪器分析
使用仪器研究试样的性质达到分析目标的方 法。包括光谱分析、电分析、质谱分析、色 谱分析等。 各类别还包含多种不尽相同的分析方法,如 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的类型
按对象,可分为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 按分析对象与光的相互作用,可分为吸收光谱、发 射光谱、散射光谱等; 按光或电磁波谱范围,可从x射线能谱到紫外-可见 光谱,再从红外光谱到射频等; 从测定系列波长下信号分布情况、还是测定单一波 长下的特定信号强度,可分为光谱分析和分光光度 分析等。
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三 个层次;以及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方法。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基于试样的化学反应以及反应物之间定 量关系达到分析目标的方法,主要包括重量分析和 容量分析,分别通过测定相关物质的重量或体积进 行分析。 化学分析主要应用于无机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定性 、定量分析。目前渐渐被仪器分析所取代。
棱镜分光和光栅分光
棱镜分光
光栅分光
仪器装置
检测器:接受样品辐射的电磁波,将其转变 为电信号并记录。 检测器有摄谱仪、单道光子检测器、多道光 子检测器等。其中多道光子检测器,如电荷 耦合阵列检测器(CCD)等已成为主流检测 器,可实现全光谱多元素的同时定量测定。
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
概述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介绍几种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仪器组成和适用范围;包括原子发射光谱 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吸 收光谱、电位分析、色谱和质谱分析等。
一、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概述
分析化学:通过实验测量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 和结构的学科。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即 物质中有哪些组分,这些组分在物质中如何存在以 及各组分的含量等。
电磁波谱范围与分子、电子能级的对照关系表
光谱名称
X射线 远紫外光 近紫外光 可见光 近红外光 中红外光 远红外光 微波
波长范围
0.01~10nm 10~200nm 200~400nm 400~750nm 0.75~2.5μm 2.5~5.0μm 5.0~1000μm 0.1~100cm
跃迁类型
n=1和2层电子 中层电子 外层电子 外层电子 分子振动 分子振动 分子转动和振动 分子转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