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世纪以后,西欧的手工业生产继续向前 发展,且速度大大加快,但在手工业发展 的地区分布上却有了显著变化。 这是因为:一方面,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 美洲的发现和到东方的新航路开辟的造成 的西欧对外贸易扩大,以及西欧本身的人 口增长、而城市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 高,使西欧手工业产品的市场大为拓展
纺织业是这一时期西欧最主要的手工业, 它的发展与纺织技术方面的革新是分不开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用水车漂洗布匹的情况。12 世纪90年代,西欧出现了一种脚踏综线织布 机,这使普通布的生产速度大大加快,以致 一个织布工能教好几个纺纱工忙于供应棉纱, 从而要求有一种新的纺纱机与之相适应
纺织品消费的增加,为造纸业提供了可贵的 原料。13世纪眼镜的发明又使书籍市场骤然 扩大。这一切都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13世 纪末,水力被用于捣制纸浆。 15世纪40年代,美因茨的古登堡出现了活字 铸版,从此,印刷业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行 业。 此外,武器制造、造船业等行业的发展,也 都和技术进步息息相关。
第三阶段(1320-1440)
战争和疾病对农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基本特征:人口减少和由此引起的重新吸 收农村无产阶级使得封建领主失去了它已 经控制农村经济的地位——在西欧。在东 欧是相反的结果:贵族领地更加巩固,徭 役制度和依附关系更加沉重。在西欧,农 业有了如下进化:
大庄园在1300年后非常繁荣,但他们的利 润却非常狭窄。穷苦劳动者的减少引起粮 食价格的下跌而劳动力价格上升。地主利 润减少到几乎没有。14世纪租佃方式有了 很大进展。农庄租赁向小块土地发展。农 民家庭的数量有所增加。
这一时期,尽管手工业技术不断取得进步, 但由于封建行会的束缚,这些技术进步所 隐含的生产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大多数手工业作坊规模都不大,只是作坊 主带着几个学徒、帮工一起劳动,工具的 数目受到限制
这一时期的广大农村地区,手工业并没有 因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而窒息,相反,由于 交换的逐步扩大和12世纪开始小土地持有的 逐步发展以及不受行会束缚等,农村的手 工业同样有所发展
但农民的整体生活标准有所提高。农民在 数量上比以前少的多。14世纪末农民发现, 资本并未贬值,封建领主的控制大为放松, 而且还在继续放松之中。农村手工纺织业 达到了顶点。
1440年以后,在人口减少的地区,分散的复 兴迹象已经很明显了。人口数量又开始上 升。但1550年以前,农业扩张有明显进展的 地区为数极少。这次扩展以贵族的土地财 产和农民的劳力为基础,是一批贪婪的企 业家推动起来的。
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这是以佛兰德尔 城市,特别是布鲁日为中心。德意志北部、 尼德兰、英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都参与 这一区域的贸易。这一地区还通过海上航 道和内河,与地中海贸易区进行密切的贸 易联系。
汉萨同盟。这是14世纪中期由德意志北部 城市汉堡、律伯克等联合了北欧100多个 城市建立起来的贸易集团,其目的在于获 取这些城市在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中的地 理优势。德意志北部的这些城市地处北欧 斯堪的纳维亚与南部地中海沿岸以及西欧 佛兰德尔之间的中心位置,有利于发展对 各地区的贸易。
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
概况 中世纪时期的农业 中世纪时期的手工业 中世纪时期的技术发展 中世纪时期的商业和贸易 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概况
农耕的经济 贸易相对缺乏 财政权力的相对集中 经济水平低下 社会分工水平很低,手工业者大多没有脱离农业 经济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不列颠贸易区。在该区内,意大利商人起 着重大作用。他们很早就在不列颠设立了 许多商号。因此,不列颠贸易区与地中海 贸易区是紧密相连的。该区与汉萨同盟的 贸易关系也Biblioteka Baidu密切。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使西欧与东方的贸易逐 渐扩大,到14至15世纪时,已经达到相当大的 规模。由于当时欧亚两洲都处于封建时代,自 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交换很不发达,所以 商品结构主要是供封建贵族消费的奢侈品和地 区特产。
由于战争的蹂躏和疾病的流行,地主对佃 户和农奴的控制大为放松。试图加强控制 反而引起农民外流。而这种外流有助于西 欧大部分地区奴役制的解体。农奴和佃户 的义务被减少,封建领主的收入大为减少。
领主地产收入的减少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 展,但城市消费量限制了农村经济。粮食 价格不断下降。农民经济的税赋还很重。 农民受企业家、王公贵族、收税人剥削深 重。由于货币在农村奇缺,农村受到了牲 畜投机商人、高利贷者的盘剥。国家税收 也很重。从两次农民起义就可以看出,农 村重税延缓了农村生活标准的提高。
11至15世纪,西欧各地的手工业有了很大 的发展。这首先表现在手工业技术的不断 提高方面。 大约11世纪前后,人们开始把水力运用到手 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
在水力被广泛运用的同时,机械设计方面 也有显著进步。能把往返运动与不断旋转 运动连接起来的基本工具是曲柄。这种工 具在中国汉代就已被发明,但在西欧,最 早出现是在9世纪中期,直到12世纪才被广 泛运用。1335年又出现了复式曲柄,但到15 世纪,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
10世纪开始,随着交换的发展和手工业技 术的进步,那些有熟练手艺的农奴越来越 不愿承受庄园对他们的束缚。他们借机逃 出庄园,在交通便利而又较为安全的地方 聚居起来生产。他们将手工业品卖给农村, 买进农村的粮食和原料。这样,独立的手 工业开始在城市及其附近发展起来,作为 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也不断成长起来
随着城市商业和国家间的集市贸易的发展, 西欧各地间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从而形 成更大范围的地区性贸易中心。到14世纪, 西欧已出现4个区域性贸易区:
地中海贸易区。这是欧洲南部最大的贸易 区。它以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特别是威尼 斯、热那亚和比萨为中心。这个区占据了 东西方交通的要道,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枢 纽。其商业活动以中介性贸易为主。在贸 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威尼斯的商人。
农业技术的变化
耙犁耕作,使得文明向北移动。肥沃的热积 土开垦出来,重型轮式犁开始投入使用 牛拉犁代之以马拉犁。马的速度更快,力量 更持久 运输和通讯有了改进。农产品的供应范围更 大。在13世纪中叶,两轮交通工具被四轮车 取代 谷物三区轮作制使得农业生产力提高 农村开始结束隔离状态
当时,西欧从东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国 的丝绸、瓷器、茶叶,印度的珠宝、蓝靛、 棉织品、地毯、药材,东南亚的香料等。 由于当时西欧各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 发展程度一般都比东方落后得多,除了羊 毛、呢绒和少数金属制品之外,还拿不出 更多适合东方国家需要的商品来进行交换, 所以西欧各国在和东方的贸易交往中,存 在着比较大的贸易逆差,致使它们不得不 以黄金和白银支付,从而造成大量金银的 外流。
中世纪农业发展概况
农业经营单位:a : 家庭:农业经济的基本单位, 工作组织有父母子女和家庭佣人以及一些牲口组 成,一般是一片围起来的土地,有私有制以及领 主的土地。土地租赁世代相传。会使用短期帮工 和家仆。 B :村庄:无法请雇工的农民家庭与邻 居互相帮助完成季节性的劳作。C :庄园制 技术:地力有耗竭的倾向,于是加大开垦荒地 播种面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扩展的余地不 大 各地农业生产差异很大 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农奴,生存水平很低
三 中世纪的手工业
手工业是10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逐步发展 起来的。在此之前,手工业依附于农业,几乎不 存在独立的手工业者。但从9世纪开始,一些封建 庄园或修道院里,也有不少在各种作坊里主要从 事手工业劳动的农奴。这些人的生活部分依靠从 小块土地上收获的粮食,部分依靠他们的手工业 品。他们用手工业品向领主交租,也用他们自己 生产的产品换取粮食和其它一些生活必需品
分期
第一阶段(900-1180年)对教会馈赠土地 和财产的情况普遍存在,世俗贵族的财产 几乎侵蚀殆尽。 教会财产是这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
大地主经济用一种间接管理方式。将土地 以块出租,以收取年租。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在这一阶段,城市经济的影响比上一阶段强烈。 城镇扩大了,城镇中大部分人口几乎全由农民 组成,进行简单的贸易,出现了畜牧业的兴盛, 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加速了农村经济的 发展。
商业与国际贸易的初步兴起
10至11世纪,随着独立手工业者的成长,交换 进一步活跃,集市逐渐兴起,城市因此复兴 起来。从此,城市商业开始发展。起初,交 换和市场也是很有限的,商业活动的范围还 是狭小的。最初的商人们往往同时也是手工 业者,经营方式是“前店后场”,生产和销 售融为一体。
在11至12世纪,在西欧的城市里不断地产生出一大 批不再从事手工业生产,只经营商品交换的商人。 他们开始形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以经营商业 作为独立的职业。这些商人起初主要是行商,后 来逐渐定居于交换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有些商 人还经常把城市商业与外地贸易结合起来,将本 地区的商品运销到迢远的地方去。12世纪以后, 城市商业有进一步发展。通过小型的地方集市, 城乡间的商品交换也日趋活跃。这种地方集市通 常设在城市广场或教堂附近,周围的农民都在这 里出售农产品,购回城市手工制品。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教会和军事贵族阶级中的许多成员从他们 的领地上迁移出去。有些人选择换地居住。 货币需求越来越急切。城市风尚影响。而 国家机构在发展,把不断加重的负担加在 他们身上。国王收回原来由他们行使司法 权和治安权,使得领主收入来源减少。他 们更加注重土地收益。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地主的态度有了新变化。地主们产生了营利的 观念。贵族集团 本来就关心营利,而企业家、贵族的管事和商 人对营利最为关心。这是一个处于农民与大地 主为一方和城市商人老板为一方的中介人物。 这个阶级的人在倡导经济趋势方面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土地所有制的分配问题对农民影响很大。有少 数农民上升加入地主行列。领地大部分掌握在 教会和军事贵族手中。
经济条件全部有利于大农庄。人口压力使农产 品价格保持高昂,而工资水平一降再降。大庄 园的优势很多,甚至能控制耕种季节劳动的组 织,作物的轮种,公用地的管理,农具的质量 等均占有有利位置。 拓殖运动,农奴在经济上贫困而团结; 城市经济的影响开始出现,私人财富的流动性 更大;地主开始出现营利观念; 就所有制而言,逐渐出现了一个独立小农阶层; 大农庄在经济上处于有利的经济条件下;出现 了较多的自由农
12至13世纪,西欧各国间的贸易已普遍发 展。贸易主要是通过定期集市进行。这种 定期集市,不但交换欧洲各地的产品,甚 至还有来自东方的名贵特产。当时,西欧 的布鲁日、科伦、法兰克福、日内瓦、里 昂等地都以大型定期集市闻名。但最有名 的还是法国香槟集市。香槟位于地中海与 北方主要商路的交叉点,在香槟伯爵的领 地内
农奴制有消失的征兆,可向领主交纳巨额货币赎 回“自由”,特许状,货币地租有了发展。 其后果主要有:
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农村社会内部过去在经济上的团结衰落了, 家族集团的内聚力下降。 私人财富的流动性变得更大。 农民的一致性消失了。
农村里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困难农民 发动了一些反叛、抢劫和掠夺。
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中,交通运输的进步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交通的发展,主要 是依靠航海和造船技术以及陆上运输工具的 改进。中世纪中期待别是14至15世纪,西欧的 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西欧各 地的陆路交通也大为改善,这对于西欧与东 方的贸易规模和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都是至 关重要的。
人口、军事技术和组织是影响中世纪经济的主要 因素
二 中世纪的农业
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人口因素 马尔萨斯 技术发展状况 耕作制度 二圃 权力 贸易的逐步发展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唤醒了农民的营 利意识;扩大了对食物的需求;加速了农民的分化 国家地位和财政技术的加强,使得农村与城市差距加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