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73与肝癌关系研究进展
GP73和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 W r h M, n , i e 2 i t g L Yo gS P c nMM , t1D ce sds r i l n e — k ea. e rae u v a a dh p v
【 图分类 号] 5 5 中 R 7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号】 0 6 9 9 2 1 ) 1 0 3 —0 1 0 —1 5 《 0 0 1 - 3 1 1
G 7 P 3即 Ⅱ型 高尔基 体 膜蛋 白 , 因为 在 s s D ~P GE中显 示其 相 对 分 A 子质 量为 7 3 0 而 得名 。近期 研 究 表 明 , P 3与肝 脏 疾 病 有 一定 的 . ×1 ‘ G 7 关系 , 其 与 HC 尤 C关 系 密切 , 能成 为 HC 可 C早 期 诊断 的标 志物 。但 研 究 刚起 步 , 多问题 尚未清楚 , 许 现对 其 目前研究 进展 做 一综述 。 1 GP7 3蛋 白 的 概 况 G 7 P 3基 因位 于第 9号染 色体 , 全长 3 4 b 根据 基 因序 列推测 其 蛋 02p 白相对 分子 质 量应 为 4 5 0 , 由于 在 体 内存 在 大 量糖 基 化 和 含酸 性 . ×1 但 氨基 酸 , 际上会 超过 这一 相对 分子 质量 。G 7 蛋 白的 c末 端编 码 的 氨 实 P3 基 酸位 于细 胞外 区域 , 其结 构性 质提示 , 该蛋 白质 通 过 这一 细胞 外 区域 与 其 他蛋 白质 发 生作 用 。在正 常情 况下 , 7 是 高尔 基 体顺 面膜 囊 上 的一 GP 3 种 整合 膜蛋 白 , 病状 态时 候 可分泌 到达 胞 内体 以及 细胞 表 面 。 疾 多 种细 胞都 能表 达 GP 3 白, 要是 上 皮 细胞 。在肺 部 , 7蛋 主 主要 表 达 于 支气 管纤 毛柱 状上 皮细 胞 ; 肾脏主要 在远 曲小 管 和集 合 管有 表 达 ; 前 在 列 腺 中 , 限于前 列腺 腺体 上 皮 细胞 ; 局 肝脏 胆 管 上 皮 细胞 持 续 表 达 , 正 而 常肝 细胞表 达 量极少 甚 至不表 达 。G 7 P 3在 多种 正常 细胞 中表 达 , 明该 说 蛋 白质 具有 某些 看家 功能 ] 。 GP 3的确 切生理 作用 并 不 十分 清 楚 。使 用 “ o k d w ” 术 于 7 Kn c — o n 技 He G2 2 1 细 胞 中 , 现 GP 3 达 的变化 与 高尔基 复合 表 面 积减 少 有 p .. 5 发 7表 关, 7 GP 3的表 达可 能与 维持 高 尔 基体 结 构 的完 整 性 相关 l 。使 用 “ e e _ 1 ] gn ta ” rp 的方 法将 大 鼠 G 7 P 3基 因的 C 末端 缩 短 , 作 G 7 (r t 大 鼠模 - 制 P 3 t/r ) 型 。经过 数代 繁 殖和野 生 型相 比 , 7 (r t) 鼠 的累 积 生存 率 显 著 下 GP 3 t/r 大 降 ; 活下来 的 GP 3 t t 大 鼠均有 不 同程度 的 肾脏 和肝 脏 疾 病 。此 研 存 7 (r r /) 究进 一 步证实 了 GP 3 白在 肝 、 7蛋 肾上皮 细 胞 中具 有多 种 作 用 , 正 常 生 是 长发 育必 需 的[ 。
血清肿瘤标志物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血清肿瘤标志物GP7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摘要:目的探究几种血清肿瘤标志物(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在原发生的肝癌(PHC)治疗中的诊断价值。
关于PHC手机方法,我们对25例病人,在慢性肝硬化和肝癌,或者在消化系统中存在恶性肿瘤的病人及健康的车选取10例。
我们采用常规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定检测每组中血清GPC-3、GP73、DCP,其中我们采用了微量离心柱和电化学发光法并计算。
结果肝癌组GP73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
而肝癌组的GPC-3和DCP浓度也显然高于其他组(P<0.05),除了肝硬化组除外。
在单项测算中我们发现GP73的灵活度(71.0%)、精准度(85.2%)一及在ROC曲线之下的占有面积(0.813)都是最高的,关于GPC-3的特异性,它的最高值(95.3%)。
在实验过程里GP73他几项指标在联合上的特异性达到99.9%,在相对平行的检测里3种血清标志物在联合的检测中,它的灵敏度达至(98.0%)。
结论肿瘤标志物GP73和AFP-L3独立诊断PHC的灵活性以及特异性都比独自用AFP要好,要是一起联合别的标志物便可大大提升对PHC诊断的安全性和稳妥性。
关键词:肿瘤;酶联免疫测定;肿瘤标志物;诊断可以说在原发性肝癌(PHC)上它是致死病人死亡的最大恶性肿瘤之一[1]。
现在目前检测原发性肝癌经常使用的肿瘤标志物是血清甲蛋白(AFP)。
但血清甲蛋白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2]。
肿瘤标志物73(GP73)和血清(GPC-3)以及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它们三个可变成诊断PHC和预后最新血清[3-4]]。
为探讨这些血清标志物对我国肝癌的诊断价值,我们联合检测谢谢血清目的是为了探讨它对我国肝癌的医疗价值,我们一共测算了25例PHC病人血清里的GP73、AFP-L3、GPC-3、癌胚抗原水平,而且解析了这三种血清在联合检测上的效能。
高尔基体蛋白73
F、磁共振成像(MRI)
肝癌发展至一定阶段 G、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时, 影像学检查可有相 H、剖腹探查应表现,但往往已发展 至疾病中晚期, 且对疾 病早期诊断概率低 B
D
E
7
现行诊断2:实验室辅助诊断
Riener MO, et al. Hepatology. 2009;49(5):1602-9 Hu JS, et al. Med Oncol. 2010;27(2):339-45. 15
GP73与肝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GP73随着肝病严重程度的不同
(普通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呈现由低到高的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
——慢性肝病进程及早期肝癌诊断新标志物
北京·热景生物
目 录
原发性肝癌及现行诊断
高尔基体蛋白GP73
2
1、原发性肝癌及现行诊断
3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肝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居第三位。其死亡率 仅次于肺癌。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食管癌 22人 21人 29人 29人 36人
白,而已经有大量的报道显示岩藻糖基化与HCC
的发生密切相关
13
GP73的临床意义
GP73是慢性肝病病程发展的指标
GP73能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
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
肝癌术后评估及复发监测指标
14
一、GP73与慢性肝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1)急性肝炎时,GP73迅速上升,在病情缓解后又迅速下降; (2)GP73随慢性肝病的进程逐渐增加,在慢性肝病缓解后会回降。
GP73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参与肝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 录一、摘要中文论著摘要 (1)英文论著摘要 (5)二、英文缩略语表 (9)三、论文前言 (10)材料与方法 (14)实验结果 (23)讨论 (34)结论 (36)四、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37)五、参考文献 (38)六、附录综述 (4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51)致谢 (52)个人简介 (54)·中文论著摘要·GP73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参与肝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目 的本文旨在探讨在血清中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Golgi Protein 73,GP73)的高表达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影响,阐明其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肝癌预后提供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方 法1. 利用TCGA数据库,从中获取423例肝癌患者肝组织中GP73和巨噬细胞分泌的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对GP73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2. 采用真核表达系统纯化全长形式的GP73和C端截短形式的GP73蛋白(C-GP73);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SCF刺激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将纯化的GP73和C-GP73蛋白与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PBS 刺激的巨噬细胞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Ms表面分子标志物CD163及CD206的变化水平。
收集GP73和C-GP73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后的培养上清,采用细胞因子芯片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分泌不同类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水平;选取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相关的细胞因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一步验证细胞因子芯片的结果。
3. 收集129例肝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制备肝癌组织芯片;应用多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采用全自动定量病理成像系统(Vectra® Polaris™,PerkinElmer),对标本中GP73表达水平、TAMs分子标志物CD206及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68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方法,对GP73与肿瘤组织中TAMs 富集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一种新的血清肝癌标志物——GP73
一种新的血清肝癌标志物——GP73肖潇【摘要】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肿瘤标志物,部分肝癌患者AFP检测结果呈阴性.学者们一直在寻找新的血清肝癌标志物,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是一种2型高尔基体膜蛋白.众多研究表明,GP73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AFP,而核心岩藻糖化GP73则更为理想.因此,GP73与AFP和(或)其他肝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Serum alpha-fetoprotein( AFP )examina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tumor marker, but some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AFP test results were negative. Scholars have been looking for new serum tumor markers of liver cancer. The Golgi protein 73( GP73 )is a type 2 Golgi membrane protein,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P73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arcinoma are better than AFP,while the core fucosylated GP73 is more ideal. So GP73 and AFP and/or other tumor markers combined detection may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early hepatocarcinoma.【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0【总页数】3页(P3380-3382)【关键词】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高尔基体蛋白73【作者】肖潇【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1肝癌是全球常见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肝癌,中国因肝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45%~50%[1]。
高尔基体蛋白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高尔基体蛋白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117例甲胎蛋白阳性患者(>10ng/mL)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P73含量。
结果高尔基体蛋白73在原发性肝癌组为117.63±25.78ng/m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81.24±18.49ng/mL)、肝炎组(78.12±16.01ng/mL)和对照组(45.49±8.78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尔基体蛋白7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
结论高尔基体蛋白73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对临床具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高尔基体蛋白73【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217-02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最佳途径[1]。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是当前被广泛认可的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有价值的血清学标志物,但对慢性肝病基础上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与小肝癌的鉴别仍较困难。
有文献报道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 73,GP73)最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诊断肝癌,特别是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记物[2]。
本研究以甲胎蛋白阳性的排除相关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中GP73含量,以探讨其对肝癌早期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1.资料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AFP阳性(>10ng/mL)患者117例,其中,肝癌患者51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4岁,男41例,女10例;非肝癌患者66例,其中:肝硬化32例,慢性乙型肝炎24例,对照(排除相关肝病)10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58岁,男53例,女13例。
原发性肝癌血清中高尔基体蛋白73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诊断以及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的估计,在临床上有助于患者
的治疗。 参考文献 [1]付超,齐军,李学祥,等.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检测在肝细
胞癌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肿瘤,2010,19:553—556. 注:GP73为高尔基体蛋白73 图1 GP73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生存的关系
随访时间(个月)
Ez]谭龙益,陈洁,王皓,等.血清Ⅱ型高尔基体膜蛋白与人类肝
发病及病死率相当高。由于肝癌组织血供丰富,很多患者
术前就已存在微转移,术后就更容易发生复发转移。因
置一80。C保存备用。血清GP73的检测按照试剂盒(武汉
伊艾博科技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采用EI。ISA双抗体夹
此,只有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才能改善肝癌患者预后。高
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一73,GP73)是近年来发现的有 关肝损害的新指标,尤其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改变特别明显,甚至有文献报道GP73 可以作为HCC的标志物[1 2『。本研究探讨血清GP73蛋白 水平与原发性肝癌肝损害严重程度、术后复发及生存预后
影像学和血清学标志物结合的方法。目前,AFP是最常用 的肝癌诊断血清标志物,但特异度和敏感度仍不够理想。
GP73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 论是核心岩藻糖化GP73对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
[4]Block TM,Comunale MA,Lowman M,e
glycoproteomics with liver
cancer
a1.Use of targeted
to
identify serum glyeoproteins that correlate Acad
GP73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高尔基体糖蛋白 - 73 ( G o lg iP rote in 73 , GP73) 又称
高 尔 基 体 膜 蛋 白 ( G o lg i pho sphoprote in 2, GOLPH 2 ) 和 GOLM 1 , 因其在 SDS PAGE 中 显 示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7 3 10 , 所以称为 G P73 。近期研究表明 , G P73 在 多种疾 病中 表达异常 , 但 GP 73 与肝脏疾病 , 尤其 同肝癌 关系密 切 , 有望 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 志物 , 且敏感性优 于 AFP。本 文结合目前国内外的 文献报道 , 对 GP73 的结 构、 表 达分布、 调节和功能作一概述 。 1 GP73 的结构 高尔基体是一 个非常 重要的细 胞器 , 功能 复杂 , 除了 参 与蛋白加工外 , 最近研究 表明 , 高尔基 体还能 参与 细胞分 化 和细胞间信号传导
[ 2] 4 [ 1]
, 并在凋亡 中扮演 重要角 色
[ 3]
, 其 功能
障碍也许和肿瘤的发 生、 发 展有着某 种联系。 2000 年 , 美国 学者 K ladney 等 [ 1] 在研 究 成 人 巨 大 细 胞 性 肝 炎 ( g iant ce ll hepatitis , GCH ) 病原学时 , 第一 次发 现了定 位在 高尔 基体 上 的蛋 白 GP 73。人 GP73 基 因 位 于 第 9 号 染 色 体 , 全 长 3042bp, 内含惟一开放读 码框 ( 1200bp), 有两 个同 读码框 的 甲硫氨酸密码子 ( bp151 和 bp178), 相互 间隔 10 个 密码子 , 均能提供真核细胞转 录起始位点 , 并分 别转录 出 400 或 391 个氨基酸产物。 3 非 翻译 区包 含一 个终 止密 码子 ( bpl351 ) 和 3 个 多 聚 腺 苷 酸 位 点 ( 1448 bp 、2950 bp 和 3003 bp) 。 G P73 蛋白具亲水性 , 但含有一个疏水的 N 末端 , N 末端 包含 一个十四 ( 烷 ) 酰化共 有序列 ( GLGNGRR S) 。 C 末端编 码的 氨基酸位于细胞外区 域 , 不包含其他的 跨膜区域。 C 末 端含 有 5 个糖基化位点。 G P73 蛋白的细胞外区 域还包含一 些卷 曲螺旋区 , 并通过其与其他蛋白质发生作用。根据基因 序列 推测 , GP73 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应为 4 5 量约 5 3
gp73与肝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214・ChineseHepatology,Feb.2020,Vol.25,No.2.综述.GP73与肝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孙振宇袁旦平徐力善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是肝癌最有价值的标志之一。
GP73水平的增加与肝硬化、肝癌、乙型肝炎相关的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以及预测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肝癌患者血清GP73表达水平升高,促进了肝癌的侵袭与迁移。
目前GP73已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记物已被纳入肝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
而随着人们对GP73的深入研究发现,GP73与多种肝癌治疗的药物存在相关性,并且血清GP73含量的多寡也可直接影响到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这表明GP73或将成为肝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目前国内外对于GP7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P73促进肝癌发生和进展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GP73与肝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GP73的上调机制GP73最初是在2000年由研究成人巨细胞肝炎的美国学者Kladney RD发现的⑵。
关于GP73在肝癌中的上调机制以及GP73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
有研究指出,GP73的升高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Notch1通路激活所致GP73在诱导小鼠急性肝炎模型中表现出明显升高的趋势,并推测GP73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刘宁等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可以刺激机体应答,促使血清中GP73的表达水平上调,GP73的上调表现在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上5。
可见GP73的上调机制和炎症密切相关,并可能涉及如Notch1等通路的参与,GP73上调的具体机制和相关通路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商榷方可下定论。
关于上调后的GP73如何促进肝癌的发展,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上皮间质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之上,相关研究表明在GP73过表达的肝癌细胞系中可以检测到EMT标志物的增加,而在GP73敲低的肝癌细胞系中可以检测到间质上皮化标志物的增加,得出GP73通过上调EMT进而促进了肝癌侵袭性的结论6。
肝癌筛查新的标志物:GP73
用于肝癌筛查的新的标志物:Meta-analysis Caroline D. M. Witjes1• Susanna M. van Aalten2•Ewout W. Steyerberg3• Gerard J. J. M. Borsboom3•Robert A. de Man4• Cornelis Verhoef5• Jan N. M. IJzermans21,2肝胆移植外科,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230,3015,荷兰鹿特丹,e-mail: c.witjes@erasmusmc.nl3公共卫生学系,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荷兰鹿特丹4肝消化内科,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荷兰鹿特丹5肿瘤外科,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荷兰鹿特丹引文HCC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的趋势[1]。
AFP和超声检查被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筛查。
然而,当cut-off值定为20ng/mL时,AFP检测的敏感性只有60%;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只有65-80%,其特异性大于等于90%[2]。
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HCC的标志物。
一些研究已经报道能够检测HCC,包括DCP、PIVKAⅡ、AFP-L3、α-岩藻糖苷酶、GPC-3、HSP-70。
然而这些血清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偏低,已经被证明不能满足筛查的需要。
WHO推荐的用于疾病有效筛查的一般标准为:疾病筛查应该体现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的自然史、符合成本效益、筛查的方法应该被人们所接受。
另外,诊断和治疗的设备应该是可用的。
此外,在疾病的早期,检查结果可以改善疾病的治疗[2]。
HCC的筛查符合这些标准[1,3]。
为了确定HCC筛查最佳的方法,我们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analysis,讨论最可能成为HCC筛查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材料和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检索,确定了2005年1月~2010年10月间发表的以尿液、血清或唾液中的HCC生物标志物的文章为研究重点。
GP73蛋白在肝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肝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GP73蛋白在肝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肝癌预后相关性
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 GP73蛋白在肝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肝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背景和意义:
GP73蛋白是一种在肝脏中高表达的糖蛋白,其特异性表达使其成为肝细胞内质网病变的标志之一。
许多研究表明,GP73蛋白的表达与肝病的诊断和预后密切相关。
肝病特别是肝癌是全球性医学难题,然而目前
对于GP73蛋白在肝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特点的深入研究尚未开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GP73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特点,为肝癌及其他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指导。
研究目的:
1 探究GP73蛋白在肝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2探讨GP73蛋白在肝癌预后中的作用,确定其与肝癌预后的相关性,为肝癌的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 采集肝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的肝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
法检测GP73蛋白的表达情况;
2. 采集肝癌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及基因测序等技术研
究GP73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肝癌预后的相关性;
3.分析肝癌患者的预后指标,如5年生存率,疾病复发率等,平衡
其他因素,探究GP73蛋白表达在肝癌预后中的作用。
预期结果:
1.探明GP73在肝癌预后中的作用,并确定其与肝癌预后的相关性;
2.研究肝病患者和正常人体内GP7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3.为实现个性化治疗和监测提供预测性预后标志。
关键词:
GP73蛋白,肝癌,预后,肝病。
GP73及其相关miRNA_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肝癌的死亡率位于人类恶性肿瘤的第3位[1]。
近数十年以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2]。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最常见的组织收稿日期:2022-12-07;修回日期:2023-01-30;网络首发日期:2023-04-17基金项目: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项目(2060204)作者简介:郭月(1998—),女,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GP73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郭月和刘梦媛对本文的贡献相同,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邹飞(1965—),男,湖北监利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免疫调节研究,E-mail:*******************。
DOI:10.16605/ki.1007-7847.2022.12.0237GP73及其相关miRNA 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郭月1,2,刘梦媛3,李博韬2,吴江锋2,4,马岚2,4,邹飞2*(1.三峡大学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湖北宜昌443002;2.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湖北宜昌443002;3.宜昌市夷陵医院,中国湖北宜昌443000;4.器官纤维化与药物靶向递送研究所,中国湖北宜昌443002)摘要: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是位于顺式高尔基体膜上的糖基化跨膜蛋白,其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标。
目前研究表明,GP73可作为辅助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血清学标志物。
随着GP73的深入研究,与GP73有关的微RNA (microRNA,miRNA)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GP73相关miRNA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miR-212、miR-27a 等miRNA 能抑制HCC 的侵袭及转移,GP73与miR-27b 、miR-493-5p 等能作为HCC 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现在最常用的监测手段是定期检测血浆中甲胎蛋白(AFP)水平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
然而,甲胎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令人满意。
近年来,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筛选新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可能,各种有希望的新的肿瘤标志物被相继发现,其中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最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诊断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的血清标志物。
在仅有的少数报道中,其敏感性可达69% ,特异性可达90% ,而其异构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0%和100%。
除此之外,新发现的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的标志物有甲胎蛋白异质体(AFP2L3)、异常凝血酶原(DCP) 、α2L2岩藻糖苷酶(AFU)、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23 (GPC2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粘液素1 (MUC21,KL21)等。
这些新的血清标志物,正在被各种临床研究进行检测,有希望改变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现状。
我们正在进行GP73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取得初步结果。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增长速度之快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发病率在全球位居第4位,总发患者数约56.4万[1]。
在我国,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携带者数量之庞大,与此相关的HCC患者已占世界的55%左右,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
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在医疗费用及社会负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早期诊断HCC主要是依靠影像学手段及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但影像学检查对肿瘤体积较小者不易被发现;临床上最常用的AFP也因其敏感性(39%-64%)不高并不令人满意[2]。
GP73、AFP 异质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GP73、AFP 异质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原发性肝癌已成为五大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因素。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更是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胃癌、食管癌。
一直以来,原发性肝癌诊断是临床上的重点、难点,最近几年,临床上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治疗方法已从单一外科治疗发展到外科治疗为主、局部治疗为辅、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因此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对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明显改善了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Abstract] Primary liver cancer (PHC)has become one of the five malignant tumors,is the third major factor leading to the death of patients with cancer.In China,PHC is one of the extremely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with a higher mortality rate,and the mortality rate is next only to gastric cancer,esophageal cancer.All the time since,the diagnosis of PHC i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in clinical medicine,in recent years,the clinical research on PHC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the treatment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single surgical treatment to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surgical treatment mainly,local treatment auxiliarily,therefore early detection of PHC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HC,which grea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HC in China.[Key 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Early diagnosis;GP73;AFP corpora heterogenium;Development history源自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被称为原发性肝癌[1](以下简称肝癌),以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最为常见,其中肝细胞癌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因此通常情况下,肝癌指的就是肝细胞癌。
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73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肝癌等疾病的联系_江均昌
收稿日期:2011-08-15修回日期:2011-10-2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9ZX09103-680).作者简介:江均昌(1985-),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通讯作者:周林福(1973-),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传染病学研究;Email :239zlf@zju.edu.cn.http :∥www.journals.zju.edu.cn /med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12.02.017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73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肝癌等疾病的联系江均昌,周林福综述(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系,浙江杭州310058)[摘要]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73(GP73)是定位于高尔基体的Ⅱ型跨膜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分泌入血。
研究表明,GP73作为血清标志物检测肝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优于AFP 。
另外,GP73在前列腺肿瘤、肾脏肿瘤、肺癌、食道肿瘤、精原细胞瘤等疾病中的表达也有增高,因此,GP73也可能成为这些疾病辅助诊断的新型指标。
但是,目前GP73的生理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文中将从理化性质、细胞内分布、表达调节、与疾病相关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GP73的迄今研究状况作一较为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肝肿瘤/诊断;高尔基体;糖蛋白类/血液;肿瘤标记,生物学;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73;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 73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292(2012)02-0215-07Advances on Golgi glycoprotein 73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iseasesJIANG Jun-chang ZHOU Lin-fu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Genetics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58,China )[Abstract ]Golgi glycoprotein 73(GP73)is a transmembrane glycoprotein residing in the cis-Golgi complex ,which is strongly express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secreted into the blood.It has been regarded as a promising serum tumor marker for the detection of HCC with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an AFP.GP73is also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kidney cancer ,prostate cancer ,lungadenocarcinoma ,esophageal cancer and seminomas ;therefore ,it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se diseases.However ,the function of GP73and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its expression are unclear.In this article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the regulation of its expression ,the relation with various cancers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GP73are reviewed.[Key words ]Liver neoplasms /diag ;Golgi apparatus ;Glycoproteins /blood ;Tumor markers ,biological ;Golgi glycoprotein 73;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erum tumor marker[J Zhejiang Univ (Medical Sci ),2012,41(2):215-221.]第41卷第2期2012年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Vol 41No 22012GP73是近年新发现的Ⅱ型高尔基体驻膜糖蛋白,与肝癌等肿瘤密切相关,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GP73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G P 7 3 ) i s a t y p e I I Go l g i - l o c a l i z e d i n t e g r a l me mb r a n e p r o t e i n t h a t n o r ma l l y e x p r e s s e d i n e p i t h e l i a l c e l l s o f ma n y
Un i v e r s i t y ,Gu a n g d o n g ,Gu a n g z h o u 5 1 0 5 1 5 , Ch i n a ; 2 . S c h o o l o f Bi o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u t h e n r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c u r r e n t s t a n d a r d s o f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f o r a t - r i s k p a t i e n t s . Ho we v e r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i f c i t y o f b o t h AF P l e v e l s a n d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or f HCC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h a v e s o me s h o r t c o mi n g s ,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i n t h e e a r l y s t a g e s o f HCC. F i n d i n g mo r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w t u mo r ma rk e r s o f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r a r e ma i n s h i g h l y u n me t n e e d . Go l g i p r o t e i n 一 7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外科 周文瑞
肝癌现状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 范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每年发病患者数 占全球约 55%。
肝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就诊,往往已 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有效的治疗时机,因此其早期诊
GP73 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价值
2005 年,Block 等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土拨鼠,建立土拨鼠肝 癌模型,运用糖蛋白组学手段检测了GP73 在肝癌组和正常组血 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肝癌组血清中 GP73 明显增高。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超声检查
◘ <1.0
的病灶发现困难
放射性◘ 核良素、恶肝性扫结描节鉴别困难
CT检查◘ 影像学动态监测的高成
选择性腹本,腔患动者难脉以或承受肝动脉造影
检查 ◘ 肝癌发展至一定阶段时,
X线检查影现像,但学往检往查已可发有展相至应疾表病
磁共振成中像晚期(, 且MR对I疾)病早期
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 27(11): 1141-1159.
肝癌现状
肝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居第三位。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食管癌 乳腺癌 胰腺癌 淋巴癌 膀胱癌 甲状腺癌
0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对于 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排 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癌和活动性肝病,应该高度怀疑 肝癌
Debruyne E N, Delanghe J R. Diagnosing and monitor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alpha-fetoprotein: new aspects and applications[J]. Clin Chin Acta, 2008, 395(1-2), 19-26.
诊断概率低
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剖腹探查
B
4
肝癌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高尔基体糖蛋白 73(golgi protein-73,GP73),磷脂
酰基醇蛋白聚糖 -3(glypican-3,GPC3),鳞状细胞 癌抗原免疫球蛋白复合物(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α-L 岩藻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 ,AFU)等。
Hu L, Li L, Xie H, et al. The Golgi localization of GOLPH2(GP73/GOLM1) is determined by the transmembrane and cytoplamic sequences[J]. PLoS One, 2011, 6(11): e28207.
20-50%的慢性 肝炎、肝硬化也 合成AFP
2010 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已不再将 AFP作为筛查指标。但我国的HCC大多与HBV感 染相关,与西方国家HCC致病因素不同(多为 HCV、酒精和代谢性因素),结合国内随机研究 (RCT) 结果和实际情况,目前对HCC的常规监测 筛查指标中继续保留AFP。
甲胎蛋白(AFP)
2 个问题 假阴性,当 AFP 基因表达调控停止在转录后翻译前时
,AFP 的表达量会降低,就会出现假阴性,并且当肝 癌较小时,AFP 的表达量低于检测的最低限,易出现 假阴性;而当肝癌过大时,AFP 表达延迟或者表达量超 过检测的最高限,HCC 患者也可呈现 AFP 阴性。 假阳性,AFP 不仅在 HCC 患者中会升高,在慢性肝炎 、肝硬化、胃癌、胚胎癌及其他肿瘤患者中都常有一 过性 AFP 增高。
36人 29人 29人 22人 21人 7人 7人 7人 7人1020Fra bibliotek3040
前10名癌症每10万人发病数
54人
50
60
肺癌 肝癌 胃癌 食管癌 结直肠癌 胰腺癌 乳腺癌 白血癌 脑癌 淋巴癌
0
46人 26人 26人 17人 14人 7人 5人 4人 4人 4人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前10名癌症每10万人死亡数
甲胎蛋白(AFP)概述
1956年发现,60年代末应用于临床,是目前全世界应 用最广泛的肝癌肿瘤标志物。
正常情况下,来自胚胎的肝细胞和卵黄囊,胎儿出生 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正常人血清中甲胎 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ug/L。
当肝细胞癌变时,低甲基化作用会使 AFP 的基因表达 开放,AFP 表现为表达增加。
甲胎蛋白(AFP)
近年来有报道指出, 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39-64%, 特异性为 76-91%, 对早期肝癌具有9-32%阳性预测值。
有近1/3的HCC患者AFP为阴性(敏感性不足),同时20-50%的慢 性肝炎、肝硬化也合成AFP(特异性不足), 这给HCC的诊断带来 了困难。
特异性不足
GP73 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价值
机制:在正常肝脏组织,GP73 主要表达于汇管区的 胆管上皮细胞,在肝细胞则无表达或表达很少。但在 肝脏疾病中,其在肝细胞及血清中的含量上调,在肝 炎中上调水平低,在肝癌中上调水平高。经研究,这 些高表达的 GP73 主要来自于肝细胞,而胆管细胞表 达 GP73 则改变不明显。
Li X, Wu K, Fan D. Serum golgi phosphoprotein 2 level: a better marker than alphafetoprotein for diagnosing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logy, 2009, 50(5): 1682.
GP73 的概述
又称高尔基体II型跨膜 蛋白,分子量73KD,恒 定表达于正常肝脏的胆 管上皮细胞,肝实质细 胞很少或不表达
从GP73的结构来看, GP73是一个岩藻糖基化 蛋白,而已经有大量的 报道显示岩藻糖基化与 HCC的发生密切相关。
2000年,Kladney等首次 从巨细胞肝炎肝组织内 克隆GP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