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9fcccc285a8102d276a22fc0.png)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设计过程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逻辑,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学语文。
”有鉴于此,结合文本特点和学情,本课设计坚守的教学理念是:化难为易,化枯燥为乐趣,学习活动充分展开,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学语文,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教材分析:《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
本文充满美感,文字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将秋天美景描写得形象、热烈,“颜色+事物”的词语丰富,色彩鲜明,可谓秋天因“词”而美丽。
尤其是“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这样的词句,其中比拟手法的奥秘和“颜色+事物”的语言结构,既适合积累词语,也适合积累句子;既适合朗读,培养语感,也适合培养审美的情趣。
学情分析:刚进入二年级学习的学生,形象思维优势明显,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表达。
但认知能力有限,理解、表达等能力无疑比较稚嫩,即使“脸颊”“稻海”等这些在生活常见的词,学生的理解也似是而非;“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一句所采用得比拟手法,低段孩子并不了解这一形式,甚至在他们的认知中,梨树就是挂起了灯笼。
而“金黄、红红、金色、燃烧”这一系列的修饰语,孩子往往视而不见,……这些都需要教师作一番设计和引领的。
一言以蔽之,这一阶段的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语汇积累有限,突出的问题是表达不够准确,因此需要通过教师的引领积累语言材料、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语言知识目标:会写“波、浪”二字,能识记“梨、笼、浪、粱、燃、勤”等字。
语言技能目标:体会比拟手法的妙用。
学习策略目标:发现“颜色+事物”的语言结构,积累语言材料并尝试运用。
情感态度目标及文化意识目标:通过朗读、看图、想象,培养语感和审美的情趣,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现课文“颜色+事物”的语言结构,学着课文的语言特点尝试运用。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篇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7d3dc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3.png)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5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在本课教学中,我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每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听音乐欣赏图片,游戏识字等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本课要求一节课认识8个字。
领读、开火车、摘苹果游戏等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认识了汉字,真正做到了寓教自乐。
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本课的教学中不搞孤立,枯燥的识字环节。
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坚持“生字从文中来,再到文中去”的识字顺序。
课堂上首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遍课文,把文中生字圈出来,体现了生字从文中来。
先学字再学词,学生在文中能认识绳子后,引导学生把文中的绳子提出来,强化生字的读音,然后通过“开火车”的形式,把绳子又放回文中。
同时有创设了新的语境,使学生加深了生字的印象,巩固了生字。
三、识字和语言思维训练结合在识字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识字个语言训练思维结合起来。
如:在学生认识“梨”时,学生说:“我喜欢吃梨。
”就记住了“梨”字。
随即教师提出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梨?这样学生说说出了各种梨。
即认字,说词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再如说“勤”字时,学生说“勤劳”,教师就启发学生用“勤劳”说一句话。
这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拓展了识字。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课文朗读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加强练习,指导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从读中感知、感悟。
本节课处处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开始时是自由读课文,同桌对读。
大声读文来初步感知课文,待生字学完后,又回到文中。
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想怎样朗读就怎样朗读。
同时分句进行朗读指导。
有指名读,自由速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进而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2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每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秋天的图画》教案(15篇)
![《秋天的图画》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c5ac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c.png)
《秋天的图画》教案(15篇)《秋天的图画》教案1【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欢、赞美之情。
3、喜爱秋天,情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会写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预备】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妙。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板书课题,让同学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
〔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三、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示: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老师检查读书状况,指导同学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认真观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四、再读感悟1、老师范读,同学留意体会老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欢与赞美的情感。
2、同学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描写的美景。
4、竞赛读,看谁读得美。
5、同学选读。
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爱?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集中识字1、展示苹果卡片,让同学自由读,自我检查。
2、展示自我认读状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娴熟地背诵课文。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八个生字。
〖教学方法表演式学习。
〔包括朗读、说话、演义课文。
〕〖教学过程一、朗读感悟1、比一比,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有感情,读出秋天的漂亮。
1、秋天的图画
![1、秋天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b2215d8e0029bd64793e2c1a.png)
课题《秋天的图画》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1 课时(共 2 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波”、“浪”、“灯”、“丽”、四个生字;会认“图、梨”等7个字;3、积累秋天的词语:秋风习习果实累累枫叶似火4、学习第一、二句话。
在读中想象秋天的美丽图画,感悟秋天之美;5、初步认识“找词、品味、朗读”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第二课时1、会写““作”、“字”、“苹”、“劳”等四个字;认识“勤劳”2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学习三、四句话。
体会对勤劳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4、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点:会认“图、梨”等八个字;会写“波、浪”等八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1、在读中想象秋天的美丽图画,感悟秋天之美;体会对勤劳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2、初步认识“找词、品味、朗读”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学具学生:搜集秋天的美图,熟读课文教师:PPT 古诗及秋天作品的准备。
教学过程(板书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3’1、根据图片说出词语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
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
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欣赏秋天吗?看着图说说你积累的关于秋天的词语。
1)气候方面: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再积累词语:秋风习习2)丰收方面: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再积累词语:果实累累3)美景方面: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再积累词语:枫叶似火4、秋天真美。
说了那么多秋天的词语,秋天真是美不胜收,怪不得秋姑娘这样说,播放录音: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PPT修改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齐读。
二、学习第一句第二句24’一)学习第一句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出示句子: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1)指名读,齐读。
2)读得多好听呀,多美呀,看,“图”你一定能读好。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ab05dba7f121dd36a32d823c.png)
7、还有哪些使秋天变得这样美丽?
五、回读课文,回归整体。
(结合黑板板书)在这幅图画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景色美,感受到了人们的勤劳美,接下来就让我们以美好的心情再美美地读一遍这篇课文吧。
秋天的图画
两个“秋天来啦”体现了山姑娘喜悦、兴奋的心情
梨树灯笼比
苹果脸颊喻
稻海波浪句
高粱火把
谁使秋天这么美丽?——勤劳的人们
教学反思:
课题
1、秋天的图画
课时
2课时
备课时间
9月2日
教学目标
1、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景。
2.教学难点:理解“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的含义,明白劳动的可贵。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有代表性的字,一起评议。
6、学生再练习写。
七、总结,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的图画》这一课,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如: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板书设计:
1、请问大家这是个什么句子啊?(问句)
2、谁能把设问的语气读出来呢?
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你们找一找书上有没有给我们答案啊?请你们有没有“~~~”画出来。像这样提出问题,接着又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问句叫做设问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a64a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c.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及赏析《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赏析:
这篇课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
作者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鲜活的生命力。
首先,课文通过“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示了秋天丰富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
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金黄的梨子、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田和火红的高粱,感受到秋天的丰饶和美丽。
其次,课文通过提问“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引导读者思考,并通过大雁的回答揭示了答案——是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秋天的图画。
这个设计富有哲理,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赞美了人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力。
最后,课文的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易于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课文中的画面和情感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让人对秋天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10篇)
![《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2a5a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2.png)
《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10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篇一《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
作者运用比较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
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1、知识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较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
“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根底上反复体味。
学生刚刚升入二年级,朗读、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加上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上课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以到达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朗读训练上。
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
首先是自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再读课文、欣赏秋天,自己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想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540b5273eff9aef8941e06b4.png)
。”
高粱说:“
。”
请欣赏
灯笼 燃烧 高粱
lànɡ qín láo
波浪 勤劳
图画 梨树 灯笼 高粱 燃烧
波浪 勤劳 作出 苹果 美丽 劳动 写字
图梨笼浪 粱 燃勤劳 波 灯丽苹
浪劳 作字
波灯 丽苹
勤劳的人 们画出秋天
的图画。
谁使你这样美丽?
梨树说:“是
让我
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说:“是勤劳的人们
让我露出
。”
稻海说:“
新课程标准教科书
二年级 上册 语文
点此播放视频
李惠利小学 李慈明
我会找
梨 树 挂 起 金 黄 的 灯 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梨树 挂起金黄 的灯笼,
红 的脸颊,
高粱举 起燃烧的 火把。
tú
lí
图画 梨树
lónɡ rán shāo liánɡ
1、秋天的图画
![1、秋天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a6e18a45a8956bec0975e325.png)
2、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学习内容
教学程序与策略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与教后反思
写字
复习
精读
诵读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
1、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2、师引读课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编写者:柯燕芳
学习容
《秋天的图画》
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性
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力性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性
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及教案
![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85b9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c.png)
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四章《秋天的图画》。
内容包括课文原文的学习与解析,通过描绘秋天景色,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收获的季节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秋天景色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秋天的图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词学习和句子解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的景色,以及课文结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特点,引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课文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b. 学习生字、生词,讲解句子解析。
c.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描绘秋天的。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的景色,鼓励创新和想象力。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一句描绘秋天景色的句子,讲解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写一句描绘秋天景色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秋天的图画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生字、生词:枫叶、金黄、硕果、丰收等4. 描绘秋天景色的句子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一段话描绘你心中的秋天。
2. 答案示例:秋天来临,大地换上了金黄的新装。
枫叶红了,硕果累累,农民伯伯笑开了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秋天的诗句、文章,提高学生对秋天主题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示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秋天的图画9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秋天的图画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af643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3.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秋天的图画9篇中班语言秋天的图画 1《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
作者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
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段儿童的朗读训练。
特别是中间四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不仅读来有滋有味,它整齐对仗的句式,更是孩子们进行模仿说话写话极好的训练点。
1、秋天是美丽的、可爱的、喜悦的,为了孩子们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尽兴地、愉悦地学习课文,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⑴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文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浓郁的秋色,针对富阳的气候特点,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将第一单元的课文后置到了十月份,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边学文一边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颂秋天,真正达成情感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同步发展的目的。
⑵适量的从课外引进一些学生喜爱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儿歌和散文,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
⑶与音乐老师商量是否能与此同时教一些赞美秋天的歌曲,让孩子们多维的感受秋天美丽与喜悦。
2、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⑴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⑵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写一写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
⑸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秋天。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三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理解了课题,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并理解了部分词语,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第三课时带学生走进春秋公园观察秋天、欣赏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秋天:如画秋天、写秋天、唱秋天等。
人教三年级上习作《秋天的图画》
![人教三年级上习作《秋天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3f4a4ad69ec3d5bbfd0a7465.png)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果 园顿时发生了变化。柿子树上结满了红 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葡萄 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有红的、 白的、紫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像一串串彩色的玛瑙,在阳 光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摘果子的 姑娘们看了,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果
园里还有什么果实,问问父母,例如:梨子像葫芦想 大铃铛……)
•
秋姑娘来到了校园里,校园里充满了 欢声笑语。在温柔的阳光下,小朋友们 有的兴高采烈地在操场上奔跑,有的在 草地上玩耍,还有的在收集树叶打扫卫 生。空气中则充满了桂花甜甜的香味, “太美了!”我陶醉在这美景里!
(1)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 (2)抓住重点,具体描述。 (3)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拟人、比喻), 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 (4)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题目:秋天的图画 第一段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例:①一场落叶雨之后,秋姑娘来到人间,大自然一派丰收、喜庆 的景象,不过最热闹的还得是那香甜四溢的果园。(《秋天的果 园》) ②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迎来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真美啊,像一幅 幅多彩的图画。(《美丽的秋天》) 第二段可以写果园 1、水果都成熟了。 2、石榴大大方方的挂在枝头大笑,露出了…… 3、柿子就像一盏盏…… 4、一串串葡萄…… 5、黄澄澄的沙糖桔,它们有的像调皮的孩子…… 第三段可以写田野: 1、那稻田里,……的稻谷,随着风翻起了……农民伯伯们来到了 田里,他们背着……扛着…… 2、菜地里,…… 第四段:结尾点题,抒发情感 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秋色图啊!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果 园顿时发生了变化。柿子树上结满了红 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葡萄 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有红的、 白的、紫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像一串串彩色的玛瑙,在阳 光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摘果子的 姑娘们看了,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
《秋天的图画》教案
![《秋天的图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e402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3.png)
《秋天的图画》教案《秋天的图画》教案1活动目标:1、看图感知和讲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2、能根据小图片的提示,有序完整地讲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3、感知秋天美丽的景色,进一步萌发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1、《秋天的图画》的三幅图画。
2、小猴、小花猫、小兔和内容相关的小标记小图片三套。
3、ppt一份。
活动过程:一、出示背景图,播放歌曲《秋天多么美》,引出话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刚才听的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你觉得秋天美吗?2、教师: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要上美术课,熊猫老师请小动物画出秋天的景色。
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小动物?他们画的秋天美不美?3、老师已经把小动物画的画都带过来了,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二、出示图画,幼儿欣赏画面内容。
教师:三幅图画都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中有什么?三、图文结合,理解散文内。
教师:这些画真美呀,把你看到的来告诉大家。
(1)小猴子画的是什么?有哪些果子?是什么颜色的?这些水果真诱人呀,看得叫人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红色的__、黄色的__)教师小结:原来呀,小猴子画的是果园。
红色的苹果,黄色的梨,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请幼儿填充内容)(2)小猫画的是什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银杏树叶变黄了、枫树叶变红了),(蝴蝶)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飘的情景。
教师小结:小猫画的是树林。
银杏树叶变黄了,枫树叶子变红了,象蝴蝶一样从天上飘落下来。
(请幼儿填充内容)(3)小兔子画的是什么?这些菊花是什么颜色的?(丰富词语"五颜六色")教师小结:小兔子画的是花园。
美丽的菊花开放了,五颜六色,真是漂亮极了!(请幼儿填充内容)四、幼儿根据散文内容分组完成图标排列教师出示操作材料:老师知道许多小朋友都学会了,现在我们三组小朋友来把这三段话用图标补充完整。
六、师幼共同校对幼儿操作图。
来看看排列的对不对,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它说出来。
总结:熊猫老师看见这些美丽的图画心情会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熊猫老师高兴地说:"秋天真美啊!"七、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秋天的景色之美。
二年级语文教案《秋天的图画》
![二年级语文教案《秋天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2a1b67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3.png)
《秋天的图画》二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材简析《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全文语言优美,行文流畅。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带给人们的喜悦。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1.认识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之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
2.课件:秋天的风光。
3.苹果等教具。
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为什么喜欢。
这么美丽的秋天,已经有人把它画下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秋天的图画。
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初步感受到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去欣赏一幅秋天的图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出示课件、创设情境)现在让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来亲身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说说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果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果实;在果园旁边是金色的稻田,稻子成熟了;红红的是高粱;天上有一群大雁往南飞。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景物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又使学生感受到秋天发生的变化。
]三、读课文,认读生字1.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课文)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图梨笼浪粱燃勤劳①带拼音读;②去拼音读;③男女生开火车赛读。
[设计意图:在认读生字过程中,学生通过开火车赛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体会秋天的美丽景象。
《秋天的图画》 教案
![《秋天的图画》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9d4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3.png)
《秋天的图画》教案《秋天的图画》教案1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让学生谈一谈秋天倒田野里都看到了什么,景象怎样?2、教师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秋天,自然而然地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1、教师先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熟读课文。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字、读课文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1、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检查学生人度生字的情况。
(2)出示去掉音节的生字,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3)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2、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先组织学生围绕思考题自学:(1)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短文的主要意思?(2)短文都写了山野中的哪写景物?这些景物都又哪些特点?(3)是谁把秋天打扮得这么美丽?再走到学生中间去,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并进行学法指导。
2、出示图画,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__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和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谁把秋天打扮得这样美丽?(4)启发学生谈一谈劳动人民还创造了哪些奇迹。
3、朗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巩固识字1、利用生字卡片继续巩固识字。
2、朗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诗歌,巩固识字。
3、重点指导字、苹的写法。
《秋天的图画》教案2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丰富词汇“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3.感受散文语言的优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大家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讲你感受到的秋天的变化。
(出示一些标志:秋天的天气、秋天的果园、秋天的花园、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穿着。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42347a3a7375a417866f8f1f.png)
3学习生字
1.跟读词语
你能根据这些图片,正确读读这些词语吗?请先跟老师读一读。
图画梨树灯笼
高粱波浪
燃烧勤劳
2.自读词语
请你自己也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图画梨树灯笼
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3.认读生字
这些生字从词语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吗?
图梨笼浪
粱燃勤劳
4.学习生字
你能正确掌握下面生字的拼音、字形、笔画、结构,了解字义,并利用生字组词吗?
波浪灯作
字萍丽劳
5.重点观察
有的字作偏旁时笔画会变形,如:
火灯
6.请你认真抄写这些生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波浪灯作
字萍丽劳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8个生字,学习书写了8个生字,初读了课文。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丽,下节课我将继续走进秋天,细细品味它的美丽。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
《秋天的图画》(共2课时)设计脚本
科目版本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
章节
第一组(第一课)
课名
第一组第二课《秋天的图画》(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步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内容
1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识字(一),掌握了很多描写秋天图景的词语,今天我们就到田野、果园去欣赏秋天美丽的风光吧。
2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
秋天的图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tú)画。梨(lí)树挂起金黄的灯笼(lóng),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jiá),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làng),高粱(liáng)举起燃(rán)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qín)劳(láo)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段话描写了秋天的田野色彩缤纷, 、这段话描写了秋天的田野色彩缤纷, 主要描写了( 的稻谷,( 主要描写了( )的稻谷,( ) 的高粱,( 的棉花。 的高粱,( )的棉花。 2、文章写得也很形象,小作者用了一连 、文章写得也很形象, 串的比喻,描绘出庄稼的样子: 串的比喻,描绘出庄稼的样子: );高粱地像披上了 稻田 像( );高粱地像披上了 );棉花地像( ( );棉花地像( 棉花地像 )。
1、小作者按照观察点的变换顺序写 、 出了秋天绚丽多彩: 出了秋天绚丽多彩: 先写秋姑娘来到( 先写秋姑娘来到( )里, 庄稼丰收了;再写秋姑娘来( 庄稼丰收了;再写秋姑娘来( ) 果子成熟了; 里,果子成熟了;最后写秋姑娘来 花儿竞相开放。 到( )里,花儿竞相开放。
1、小作者按照观察点的变换顺序写 、 出了秋天的绚丽多彩: 出了秋天的绚丽多彩: 先写秋姑娘来到( 田野)里, 先写秋姑娘来到( 田野) 庄稼丰收了;再写秋姑娘来到( 庄稼丰收了;再写秋姑娘来到( 果 果子成熟了; 园 )里,果子成熟了;最后写秋姑 娘来到( 花儿竞相开放。 娘来到(花园 )里,花儿竞相开放。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习作准备:
-
1、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2、积累有关秋天的好词佳句。
选材:
1、描写秋天的景物。 2、人们在秋季里的活动。
一、描写秋天的景物
(一)观察描写抓住景物 特点,而且要有顺序 顺序。 特点,而且要有顺序。 1.可以选择一处秋天的景 可以选择一处秋天的景 仔细观察,展开想象, 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 通过颜色和样子写出这处 景物的特点 特点。 景物的特点。
秋姑娘来到花园里, 秋姑娘来到花园里,细心 勾画,牵牛花开了 红的、 开了, 勾画,牵牛花开了,红的、黄 紫的……好像一个个彩色 的、紫的 好像一个个彩色 的小喇叭正在告诉人们秋天到 来的消息;鸡冠花也开了 也开了, 来的消息;鸡冠花也开了,像 一个个红鸡冠,真美丽; 一个个红鸡冠,真美丽;还有 菊花也开了 有的雪白如玉 也开了, 雪白如玉, 菊花也开了,有的雪白如玉, 有的粉红似霞 有的红如 粉红似霞, 有的粉红似霞,有的红如 火……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 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 福的笑容。 福的笑容。
梨子像葫芦想大铃铛……) ) 梨子像葫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 果园顿时发生了变化。 果园顿时发生了变化。柿子树上结满 红彤彤的大柿子 像一个个红灯笼; 大柿子, 了红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葡萄熟了 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 熟了, 葡萄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有 红的、白的、紫红的、淡绿的……五 红的、白的、紫红的、淡绿的 五 光十色,美丽极了, 光十色,美丽极了,像一串串彩色的 玛瑙,在阳光下晶莹透亮、 玛瑙,在阳光下晶莹透亮、闪闪发 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 光……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脸上露 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 出甜美的微笑。 出甜美的微笑。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 果园顿时发生了变化。 果园顿时发生了变化。柿子树上结满 了红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了红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葡萄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 葡萄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有 红的、白的、紫红的、淡绿的……五 红的、白的、紫红的、淡绿的 五 光十色,美丽极了, 光十色,美丽极了,像一串串彩色的 玛瑙,在阳光下晶莹透亮、 玛瑙,在阳光下晶莹透亮、闪闪发 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 光……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脸上露 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 出甜美的微笑。 果园里还有什么果实,问问父母,例如: 出甜美的微笑。(果园里还有什么果实,问问父母,例如:
秋天的快乐
到了南湖公园,我立刻被天空中那花花绿绿、千姿百态的风 到了南湖公园,我立刻被天空中那花花绿绿、千姿百态的风 花花绿绿 筝给吸引住了。你看,东边有只“蝴蝶”飞上天空, 粉红色的身 筝给吸引住了。你看,东边有只“蝴蝶”飞上天空,那粉红色的身 黄色的花纹真是艳丽极了 的花纹真是艳丽极了。 那边又飞起了一位“仙女” 子,黄色的花纹真是艳丽极了。看,那边又飞起了一位“仙女”, 浓妆艳抹的笑脸 格外俏丽。她穿着白纱做成的衣裙, 的笑脸, 那浓妆艳抹的笑脸,格外俏丽。她穿着白纱做成的衣裙,披着长长 红色的“披肩” 在微风的吹动下,为我们翩翩起舞 翩翩起舞。 的、红色的“披肩”,在微风的吹动下,为我们翩翩起舞。我和妹 妹都看得入了迷。“小姐妹,快看呀!我们的‘金凤凰’也飞起来 妹都看得入了迷。 小姐妹,快看呀!我们的‘金凤凰’ 看得入了迷 姑姑扯着线叫着。 接过线 风筝。 了。”姑姑扯着线叫着。我接过线,边跑边拉风筝。风筝开始上升 它在低空盘旋着。我心里不住地念叨 “‘金凤凰 念叨: 金凤凰’ 了,它在低空盘旋着。我心里不住地念叨:“‘金凤凰’你可要为 我争口气呀,千万别掉下来。 果真, 金凤凰” 我争口气呀,千万别掉下来。”果真,“金凤凰”看透了我的心思 一样越飞越高了。 真美呀!”“真漂亮呀 真漂亮呀! 一样越飞越高了。“真美呀!”“真漂亮呀!”旁边的阿姨直夸我 的风筝。望着我那翩翩起舞的“金凤凰” 我的心简直乐开了花。 的风筝。望着我那翩翩起舞的“金凤凰”,我的心简直乐开了花。 (先总写天空中风筝的特点,再分写几种风筝的颜色和姿态,最后 先总写天空中风筝的特点,再分写几种风筝的颜色和姿态, 是怎样放风筝的和旁观者的反应,体现自己的快乐心情。) 写“我”是怎样放风筝的和旁观者的反应,体现自己的快乐心情。)
二、人们在秋季里的活动
人们在秋天的活动有很 多,如:摘果子、看红叶、 放风筝、捉蛐蛐、赏菊花、 秋游等。
秋天的快乐
到了南湖公园,我立刻被天空中那花花绿绿、 到了南湖公园,我立刻被天空中那花花绿绿、千姿百态 的风筝给吸引住了。你看,东边有只“蝴蝶”飞上天空, 的风筝给吸引住了。你看,东边有只“蝴蝶”飞上天空,那 粉红色的身子,黄色的花纹真是艳丽极了。 粉红色的身子,黄色的花纹真是艳丽极了。看,那边又飞起 了一位“仙女”,那浓妆艳抹的笑脸,格外俏丽。她穿着白 了一位“仙女” 那浓妆艳抹的笑脸,格外俏丽。 纱做成的衣裙,披着长长的、红色的“披肩” 纱做成的衣裙,披着长长的、红色的“披肩”,在微风的吹 动下,为我们翩翩起舞。我和妹妹都看得入了迷。 动下,为我们翩翩起舞。我和妹妹都看得入了迷。“小姐妹 快看呀!我们的‘金凤凰’也飞起来了。 快看呀!我们的‘金凤凰’也飞起来了。”姑姑扯着线叫着 我接过线,边跑边拉风筝。风筝开始上升了, 我接过线,边跑边拉风筝。风筝开始上升了,它在低空盘旋 着。我心里不住地念叨:“‘金凤凰’你可要为我争口气呀 我心里不住地念叨:“‘金凤凰’ 金凤凰 千万别掉下来。 果真, 金凤凰” 千万别掉下来。”果真,“金凤凰”看透了我的心思一样越 飞越高了。 真美呀!”“真漂亮呀 真漂亮呀! 飞越高了。“真美呀!”“真漂亮呀!”旁边的阿姨直夸我 的风筝。望着我那翩翩起舞的“金凤凰” 的风筝。望着我那翩翩起舞的“金凤凰”,我的心简直乐开 了花。 了花。
秋天到了,许多景物发 生了变化,仔细观察秋天的 田野、果园、花园、树 林……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秋姑娘来到田野上, 秋姑娘来到田野上,重重地抹 上几笔。顿时,稻谷黄了, 上几笔。顿时,稻谷黄了,一阵风 吹过,稻田掀起金色的稻浪, 吹过,稻田掀起金色的稻浪,像金 色的海洋;高粱红了,远远望去, 色的海洋;高粱红了,远远望去, 高粱地就像披上了一件红色的披风; 高粱地就像披上了一件红色的披风; 棉花白了, 棉花白了,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就像 一团团雪球,远看, 一团团雪球,远看,棉花地就像盖 上一床雪被子……农民伯伯看了, 农民伯伯看了, 上一床雪被子 农民伯伯看了 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庄稼地里还有哪些庄稼可以
(一)观察描写抓住景物特点,而 观察描写抓住景物特点, 且要有顺序。 且要有顺序。 1、可以选择一处秋天的景物,仔细 、可以选择一处秋天的景物, 观察,展开想象, 观察,展开想象,通过颜色和样子 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 特点。 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 2、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以观察点 、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 顺序 写出几处秋天的景色。 的转移为线索 写出几处秋天的景色。
秋姑娘来到花园里, 秋姑娘来到花园里,细心 勾画,牵牛花开了,红的、 勾画,牵牛花开了,红的、黄 紫的……好像一个个彩色 的、紫的 好像一个个彩色 的小喇叭正在告诉人们秋天到 来的消息;鸡冠花也开了, 来的消息;鸡冠花也开了,像 一个个红鸡冠,真美丽; 一个个红鸡冠,真美丽;还有 菊花也开了,有的雪白如玉, 菊花也开了,有的雪白如玉, 有的粉红似霞, 有的粉红似霞,有的红如 火……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 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 福的笑容。 福的笑容。
重重地抹上几笔。顿时,稻谷黄了, 秋姑娘来到田野上,重重地抹上几笔。顿时,稻谷黄了, 一阵风吹过,稻田掀起金色的稻浪,像金色的海洋; 一阵风吹过,稻田掀起金色的稻浪,像金色的海洋;高粱红 远远望去,高粱地就和、像披上了一件红色的披风; 了,远远望去,高粱地就和、像披上了一件红色的披风;棉 花白了,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就像一团团雪球,远看, 花白了,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就像一团团雪球,远看,棉花地 就像盖上一床雪被子……农民伯伯看了,脸上挂着丰收的喜 农民伯伯看了, 就像盖上一床雪被子 农民伯伯看了 悦。 轻描淡抹,果园顿时发生了变化。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轻描淡抹,果园顿时发生了变化。 柿子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柿子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葡萄熟 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红的、 了,一串串挂在枝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红的、淡绿 五光十色, 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像一串串彩色的玛瑙,在阳光 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像一串串彩色的玛瑙, 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脸上露出 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 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 摘果子的姑娘们看了 甜美的微笑。 甜美的微笑。 细心勾画,牵牛花开了,红的、 秋姑娘来到花园里,细心勾画,牵牛花开了,红的、黄 紫的……好像一个个彩色的小喇叭正在告诉人们秋天到 的、紫的 好像一个个彩色的小喇叭正在告诉人们秋天到 来的消息;鸡冠花也开了,像一个个红鸡冠,真美丽; 来的消息;鸡冠花也开了,像一个个红鸡冠,真美丽;还有 菊花也开了,有的雪白如玉,有的粉红似霞, 菊花也开了,有的雪白如玉,有的粉红似霞,有的红如 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火……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赏花的人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