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的异同
00648043 姚金宇
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都是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们各自遵循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显现出了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深厚的美学特征。一方面,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都是随着各自音乐的由低级到高级的成熟过程而逐渐形成、完善的表演体系,在音乐为主、多种艺术形式汇聚的形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在二者各自漫长的发展史中,具有本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东西方不同的发展环境都对戏剧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西方歌剧的历史概况
西方歌剧的诞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多半包含音乐和舞蹈的元素。歌队和角色朗诵、吟唱的韵文都附加伴奏。随后经历了中世纪的教仪剧【1】、15世纪的田园剧【2】、早期意大利牧歌剧【3】,以及15世纪末在意大利宫廷出现的幕间剧等形式。其中,幕间剧这种在戏剧表演的幕间安插音乐演出,迅速成为比戏剧本身更受欢迎的节目,并影响了新的艺术形式——歌剧的发展。
西方歌剧的真正诞生,一般认为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最早的一部音乐戏剧诞生于1597年,名字叫《达夫尼》【4】。西方音乐史上至今保存最早的,也是第一部对外公演的歌剧是写于1660年的《尤利迪斯》【5】。随后西方歌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个不同风格的歌剧派别,包括佛罗伦萨歌剧、罗马歌剧、威尼斯歌剧、那不勒斯歌剧等,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伟大剧作家,例如莫扎特、罗西尼等。
不难看出,西方歌剧传承了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的宗教、礼仪的内容,但却本质上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对自由的呼声体现在了歌剧创作的每一个环节。西方歌剧的魅力在于它不是用单纯推理分析展开剧情和人物,而是通过音乐与戏剧的结合,把人物中最本质最原始的内心活动放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面前,通过感官的刺激使我们感到真正的戏剧力量。因此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剧”的因素在歌剧艺术中已经退居其次,而对音乐本身的追求成为了推动西方歌剧发展的主流力量。
西方歌剧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非常有特色的音乐系统。歌剧运用咏叹调、宣叙调、宣叙调式的咏叹调和咏叹调式的宣叙调完成的,并常出现重唱、合唱的演唱形式。歌剧在演唱的时候使用美声的发声方法,这也是由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那种试图表现神权的空虚、阴暗的音色和单纯显示歌唱技巧、毫无生命力的冰冷的声音已不能满足歌唱的需要,时代需要真正表现人类情感的声音,需要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声音。
总体来说,西方歌剧各环节的发展无一不充满着历史、民族的痕迹,它是西方文艺复兴思想变革的产物。而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推进,西方歌剧也逐渐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1】中世纪的许多作品与宗教相关,戏剧化的表现了基督教圣徒们的生活片断
【2】田园剧大都应贵族的要求而作,在各城邦的宫廷演出,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
【3】牧歌套曲可能是用对话来表达简单的戏剧情节及一系列场景和情绪,有田园场景或至少采用田园题材,用一组牧歌来描绘这些简单的情节,人物以形成对比的小组唱或短小的独唱加以烘托。
【4】《达夫尼》讲述了太阳神阿波罗初恋的故事:阿波罗杀死了巨蟒皮同后,向丘比特夸耀,丘为了报复,他借达夫尼的爱情来折磨阿波罗,达最后变成了月桂树使阿沉浸在深的悲痛中。
【5】《尤利迪斯》是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婚礼而作。歌剧的情节大致是:尤丽迪茜是奥菲欧所心爱的妻子,她和精灵们与牧童们在草地上采花跳舞,不慎被毒蛇咬伤致死。精灵达夫尼把噩耗告知奥菲欧。悲痛中的奥菲欧求教于维纳斯,在维纳斯的帮助下,奥菲欧到达冥府,乞求冥王,获准让尤丽迪茜起死回生,并带她返回人间。
二、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历史发展的显著差异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文化土壤截然不同,其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中国戏曲的起源大体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萌芽期:这里主要是指先秦的戏曲。包括《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成熟期:元曲达到了中国戏曲的一个高潮,“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同时还出现了其他多种声腔、剧种以及优秀的代表人物【6】。
从历史发展的路径上不难看出戏曲和歌剧有一些显著的差异。首先,中国戏曲是从平民歌舞发展起来的,与西方歌剧的贵族路线截然不同。这就导致了在题材选择方面的区别。同样是神话传说,西方歌剧其主旨大都表现强烈的宗教观念,基本上是一种民族宗教行为的戏剧化。随着中世纪影响的远去,现实题材才逐渐增多。而中国戏曲基本是起源于民间,其中的鬼神传说大多都具有世俗、谐虐的意味,娱乐的成分较戏剧大得多。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对诗词文化及其重视,这也反应在了传统戏曲中。中国戏曲的篇章往往是根据辞格来划分的,遵循宫调和节奏的系统。可以说,中国戏曲的词和曲是分离的,同一段音乐可以配在不同的台词上。而西方戏剧则是的通过剧作家自由划分曲幕。西方歌剧音乐中,调性和节奏不存在统一的规定与模式,各分曲的组织方式也体现出较大的自由,有严格韵律的歌唱性曲调和没有严格韵律的宣叙性曲调常常交替进行。
还有,西方歌剧的剧情往往以宗教和爱情故事为主,这符合西方贵族的传统认知和审美要求。而中国戏曲则往往以民间熟知的故事为剧本,在欣赏时也往往脱离了故事本身,而着眼于舞台、音乐、动作等综合艺术效果。例如一个完整的三国演义故事,“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这样分离的片段分别表演,这就是中国戏曲着眼于表演本身的体现。
围绕历史和民族的发展因素,我们还可以挖掘出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的“虚”“实”之别,也有很多相关的讨论【7】。从历史发展这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歌剧和戏剧有许多各自独有的特色,这一定程度上是东西方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
三、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共同点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同作为历史悠久的舞台表演形式,仍然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以音乐作为手段的戏剧艺术,都综合了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手段。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歌剧和戏曲都是千百年来的创作者们为了满足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将音乐融入戏剧表演的探索。其次,他们在历史进程中都是逐步完善、渐进发展的。西方歌剧经历了从纯粹表演到形成一套理论体系的过程;而中国戏曲则通过千百年传承,形成了一套虽不成文但严谨成熟的创作格局。这些相同或者相似之处,都是东西方戏剧继续交流、进步的基石。
四、总结
【6】如魏良辅(1522~1572)对昆山腔进行改革,创造出的“水磨腔”,丰富了伴奏乐队的乐器配置,使昆曲音乐的面貌为之一新。此后,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1550-1616)的名剧《牡丹亭》又将戏曲的发展推向新的高潮。
【7】见参考文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