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影像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Company Logo
【临床表现】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二)脊柱侧弯畸形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六)神经系统检查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 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 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 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 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Company Logo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Company Logo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Company Logo


椎间盘退变 损伤
遗传因素
妊娠
Company Logo
分 类 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
1.旁侧型突出: 分为根肩型、根腋型、根前型 2.中央型 (1)偏中央型 (2)中央型:
Company Logo
腰椎间盘突出定位鉴别表
Company Logo
【鉴别诊断】 (一)腰椎后关节紊乱 (二)腰椎管狭窄症 (三)腰椎结核 (四)椎体转移瘤 (五)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Company Logo
CT表现
Company Logo
正常CT表现: 正常腰椎间盘后缘不超过椎体骨性终板 的后缘,且中部略有凹陷呈肾形。
椎间盘主要由外部纤维环和中心髓核构 成,髓核主要由胶质基质组成,纤维环主要 由纤维软骨束构成内环部分,10岁以前含水 量分别达到85%和75%,10岁以后髓核 自其腹背侧缘开始纤维化并逐渐向中心发展, 30岁以后含水量进一步下降。

椎间盘突出的影像表现

椎间盘突出的影像表现
椎间盘突出
解剖
•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终板构成 • 中央部为髓核,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
质,髓核无神经分布 • 周围为纤维环,是分层状的纤维组织,纤维
环后部有少量窦椎神经,起源于背根神经节 • 软骨终板:位于椎体的上下缘,为薄层的透
明软骨,以防止髓核突入椎体内
椎间盘的生理功能
• 保持脊柱高度,占脊柱高度的1/5 • 连接上、下两椎体,保持一定活动度 • 平衡压力 • 弹性结构缓冲压力 • 维持侧方关节突位置 • 保持椎间孔大小 • 维持生理曲度
1/2 • 重度:突出距离>椎管前后径1/2
伴随影像表现
➢椎间盘真空征:椎间盘退变时,纤维环变性,髓核萎缩,继而纤维环出 现裂隙样改变,形成负压,周围组织产生的气体(以氮气为主,以及少 了的氧气及二氧化碳),沿着裂隙弥散到负压空腔
➢椎管狭窄: • 颈椎椎管矢状径(mm):正常>13,10-13相对狭窄,<10为狭窄 • 腰椎椎管矢状径(mm):正常>18,15-18相对狭窄,<15为狭窄
伴随影像表现
• 椎间孔狭窄:宽度<2mm为狭窄 • 侧隐窝狭窄:矢状径<2mm为狭窄 • 黄韧带增厚: >5mm • 神经根受压 • 脊髓变性 • 脊柱侧弯、终板炎、滑脱
男性,67岁,腰疼数天
男,64岁,双手麻木感2月,双下肢无力1月
男,64岁,双手麻木感2月,双下肢无力1月
男性,65岁,右侧腰腿痛10余天
分型:突出方向
➢椎间盘向后方突出: • 中央型(后正中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物位于椎管中部主要对硬
膜外脂肪间隙和硬膜囊形成压迫; • 旁中央型(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物位于椎管内一侧,未超过椎
间孔内口,主要对硬膜外脂肪间隙、硬膜囊和神经根形成压迫 • 外侧型(椎间孔型):椎间盘位于椎管以外,主要引起椎间孔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分析3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分析3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分析30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变性基础上的髓核疝出,其X线表现及CT/MRI表现有其基本特性。

X线片以腰椎间隙不均匀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以及Schmorls结节有其特征;CT表现更具有特征,以其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起,突出的CT值高于硬膜囊CT值和硬膜外脂肪移位为其特点改变。

其MRI表现T1加权象信号强度与高信号强度的硬膜外脂肪及低信号强度的硬膜囊形成鲜明对比,诊断意义可以成为最佳影像手段。

本文分析了30例患者,对30例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CT;MR;诊断椎间盘突出是在椎间盘变性基础上发生的髓核疝出。

在青壮年是一种常见病,多为长期慢性劳损所致。

病理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变性加重,水分减少而失去弹性,髓核干燥碎裂,纤维环断裂及向周围膨出,椎间盘高度变小。

其突出方向分为后方、后外侧及侧方。

目前,该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平片、造影、CT和MRI,随着影像技术的日趋完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认识也不断深入,现就腰椎间盘的影像学分型、诊断方法综述如下。

1 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分型临床学者将纤维环、髓核和覆盖于椎体上下缘的骺软骨板统称为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较为复杂,根据突出的方向与受压神经的关系分型:①中央型:突出部分位于椎管中央;②中央旁型:突出部分位于椎管中央旁;③椎间孔型:压迫鞘内神经根与神经节。

根据突出的程度分型:①椎间盘膨隆;②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母体呈宽基底相连;③椎间盘脱出;④椎间盘游离。

根据Moharmed Bann氏分型还有前缘型和垂直型等,垂直型在影像学上可见Schmor1's结节。

2 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方法2.1 X线平片检查平片表现:可见椎间隙狭窄对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意义较大。

腰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一侧变窄,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有关,患者为减轻疼痛而长期形成保护姿势导致腰椎向一侧弯曲,腰椎X线片特别是正位很少见到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但可以通过正位片侧弯和生理曲度等改变这些间接征象加以推测。

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诊断与随访

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诊断与随访

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诊断与随访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影像学诊断在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的存在和定位上起着重要作用,并对随访治疗提供了依据。

本文将从影像学诊断与随访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影像学诊断1. X线检查X线检查能够显示椎体的形态和结构,大致判断椎体是否出现畸形或骨折等损伤。

然而,对于直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变化有限。

因此,在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细致评估时,X线检查并不是首选方法。

2. CT扫描CT扫描以其高分辨率图像能准确显示骨性结构和软组织,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

CT扫描可以明确间盘变性或突出、神经根受压情况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如神经根缺血、硬脊膜囊肿等。

然而,CT扫描无法直接反映间盘的周围软组织变化,因此,在临床上常配合MRI进行综合分析。

3. MRI检查MRI作为目前最广泛应用于脊柱影像学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高对比度和优越的软组织分辨率。

通过MRI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椎体、椎间盘、硬脊膜等结构的形态和病理变化。

特别是在评估椎间盘突出时,MRI能够清晰显示突出程度、压迫范围和神经根受压情况等关键信息。

二、随访治疗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腰椎间盘突出,以及没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通常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这包括减少活动、休息充足、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和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

此外,针对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疼痛,可以使用神经根阻断技术进行症状缓解。

2. 微创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选择。

微创手术治疗包括腰椎间盘镜手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等,能够减少组织创伤、恢复较快,并在控制腰背痛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3. 注意事项与随访建议在腰椎间盘突出的随访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康复运动:恢复期后,适当进行力量锻炼和柔韧性训练,加强肌肉支撑,预防再发。

教你如何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片

教你如何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片

教你如何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片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o^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SpinalNerveRootsL5·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SpinalNerveRootsS1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髓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_^<第一课完>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如果没有腰椎的定位图,对“外行人”来说几乎无法分清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不同.定位图就象路线图一样告诉我们腰椎每个扫描层的具体扫描部位,所以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医师定位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张定位图从矢状面观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平面所拍的MRI图像.这张片子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L4,及L5三节.例如,层11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穿过L4椎间盘.如果你L4椎间盘有问题,就看此层图像.图层18信息也非常有用,它对应着L3椎间盘.对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厚度应最好更薄一点6mm,以便保证其正好穿过变薄的椎间盘.所以,如果你现在再去看自己的磁共振或者腰椎CT片子,就已经学会了怎样通过“定位图”找到它.在许多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都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知道正在看的哪个椎间盘.<第二课完>第三课,学会看腰椎MRI/CT片子轴状面观.图一及图二是L5椎间盘的轴状面观.此病人虽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在片子上看到黑色的椎间盘和小的非压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但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现轴向核磁共振解剖.椎间盘的髓核在这两个图像中看不到,一是因为椎间盘脱水太严重,不能将纤维环及髓核区分开,另外这些图像为T1加权象更高分辨率,所以不能将含水多的髓核与较干燥的纤维环区分开.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2加权图像见图三.“后部神经结构”包括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NerveRoots、硬膜囊ThecalSac及发出神经根ExitingNerveRoots.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看图中IVF粉红色区内,在此图像中看不到.如果你发挥点想象力,你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象“米老鼠”样的图像,硬膜囊是米老鼠的头,两个过往神经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重复以下,虽然此椎间盘有4mm的突出,但此病人的过往神经根S1和突出物之间没有接触.大部分情况下,椎间盘突出物或疤痕组织将遮挡住其中的一个过往神经根米老鼠耳朵,这通常是神经根受压的象征.图三是另一个健康的45岁男性的L4椎间盘的轴状面观.现在我们可以区分开髓核区及周围的纤椎环区.注意,在此平面将看不到“米老鼠”.另外请注意靠近L5神经根的椎间盘后缘的凹度,这是正常健康椎间盘的象征.L4发出神经根更靠侧方一点.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果有大的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发出神经根L4及过往神经根L5将同时受压.在此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悬挂在硬膜囊内的细小的神经根L5神经根及S1神经根,它们以不完全有绪地状态排列着.注意,神经孔是很开阔的浅黄色区,表明没有因邻近椎间关节问题形成在的椎管狭窄.T2加权象对于察看退化性椎间盘病是最好的,因为T2像将富含水份的结构表现为亮白色,含水少的区域表现为黑色.<第三课完>第四课,学会看腰椎CT/MRI矢状面图.图四是脊柱腰区的侧视图,或称矢状面图像.请注意此影像是介于T2和T1之间,被称作质子密度像,对于判断椎间盘突出是否穿破后纵韧带PLL是最好的图像.象T1像一样,它用的是高磁性,所以细微部分表现得出奇地好.先看其基本结构:位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应是白色的含水多.注意黑颜色脱水的的L5椎间盘L5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这代表了中度到重度的退化性椎间盘病.后纵韧带PLL小蓝箭头在图像中表现为沿着每个椎体及椎间盘后缘垂直向下的黑线.有意思的是,尽管此病人有一个9mm的椎间盘突出HNP,骨质有一定的翘起,在椎间盘平面以上可见髓核物,但后纵韧带仍然包容着突出的髓核物而没有游离出.这种情况在学术上被称作一个大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硬膜囊红星表现为“超白色”结构,填充在椎体后方的中央椎管内.此囊袋内有可自由浮动的由运动神经纤椎及感觉神经纤维共同组成的脊神经根马尾.黄韧带绿星位于每个椎骨之间,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此结构可变大或增厚,助长年长者易患的中央型椎管狭窄的形成.<第四课完>第五课,找到腰椎间盘的突出区:硬膜外腔前区现在让我们用一些CT轴状面图来学习前硬膜外腔的不同区域,腰椎间盘突出就发生在此部位.如果你曾经读过核磁共振报告,有些术语听起来可能很熟悉,因为这些区域常被放射科医师用来描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蓝色区域:这里是“中央区”,紧靠椎间盘后方并环抱硬膜囊前方.因为后纵韧带在此区最厚,椎间盘突出在此区通常不是轻微偏左就是偏右.粉色区域:这里是“旁中央区”或称侧隐窝,位于中央区紧外侧.因为此区的后纵韧带不象中央区那样厚,故常在此区出现椎间盘突出.事实上,这是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头号位置.常常看到过往神经根在此区被突出的椎间盘接触到、被移位和被压迫.请记住,发生在侧隐窝的L5椎间盘突出压迫的是过往神经根S1,而不是位于椎间孔的发出神经根L5绿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内区”,也叫作“关节下区”,位于椎间孔内.椎间盘突出到此区或更外方是很少见的.事实上只有5%到10%的椎间盘突出发生在此区或更外侧.当椎间盘突出确实发生在此区时,对病人来说通常是必较麻烦的.这是因为具有超精细神经结构的“背根节”DRG位于此区.对于背根节的任何压迫将导致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及神经元损伤.黄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外区”,位于椎间孔紧外侧.同样是椎间盘突出罕见的发生区,但如果发生,则对于病人及医生都感棘手.此区的椎间盘突出还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下肢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SD样症状.<第五课完>第六课,观察轴状面CT脊髓造影.现在让我们看一些CT脊髓造影.图六的是来自紧靠L5椎间盘上,椎体下的一层记住不管是CT还是MRI都是穿过脊柱不同平面的薄切片.因为此层是椎间盘水平面上的一层,故只能看到后部神经结构而不能看到椎间盘本身.注意,亮白色的环状突起未标明,表示了椎体的外轮廓图片上部.马尾硬膜囊完全被“白色”的造影剂做脊髓造影时注入充填使得硬膜囊及硬膜鞘都显示为亮白色.因为造影剂只填充到背根节以下的根鞘,L5的背根节不能很好显示.我在每侧背根节的中央划了一条黑线.还请注意椎间关节倾斜的黑色裂开,它就象骶骨上关节突与L5下关节突之间的一个三明治.图七的CT片是来自左侧图层的下面,将椎间盘的后部表现得相当地好.我们能可明白地看到后部椎间盘既有膨出又有突向左侧过往神经根S1的突出,所以遮挡淹没了S1神经根颜色不象右侧S1那样白.现在环状突起后部画了一条线白色细的笑脸线来说明病变椎间盘是怎样向外膨出的.任何时侯,只要在椎体后部环状突起外看到有椎间盘组织,就可认为此椎间盘有膨出.膨出的椎间盘通常不会超过2到3毫米,在形状上是同心性的或非焦性的.图中的椎间盘膨出是一个向外的袋状及偏心性的形状,部分已经到了左侧“侧隐窝”.这个向外的袋状物就是椎间盘损伤后的膨出物,使得左侧S1神经根可能因为在此水平面受压不能正常充入造影剂而消失淹没.你可能注意到在受影响的左侧S1神经根下方有一个白色的,象地对空导弹的发射束.这是在做脊髓造影后造影剂“意外”渗漏到了硬膜外腔而形成的,而不是故意产生的一个半硬膜外造影效果.同一张L5椎间盘影像,但没有标注.在没有辅助线及标注的情况下,自已试着看一下.看到突出了没有我想你现在一定看到了这是一个基部比凸起端大的大基型突出.有一点要记住:CT脊髓造影查找的是“填充缺陷”,它不是评价人体椎间盘的最佳影像.核磁共振在显示椎间盘细节方面要比其好得多.在CT脊髓造影片上左侧,如果椎间盘突出很大,它将使神经根变黑,或消失.这是因为施加在神经根上的压迫使得造影剂不能充填到神经,所以看不到亮白色的神经根.这就意味着存在问题 <第六课完第七课,来看一个9mm腰椎间盘突出的MRI看片的实例.图9展示的是一个大的9mm的突出红星的T1轴状面及矢状面图.突出物已经完全将右侧过往神经根S1图像左侧遮盖掉看不到,并将其挤压到椎板小绿箭头.在轴状面及矢状面图蓝箭头与红五星之间可观察到硬膜囊有来自这个大的突出的中重度压迫.此患者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已经避免了手术,表现良好.注意看他的椎管要比图10和11中年轻人的椎管小得多,大的椎管要远比小椎管能容忍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七课完>第八课,考试了~看看我们现在都会了什么请运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回答下面五个问题:1、说出图十MRI轴状面图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结构名称.2、用正确的区域划分,说出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3、哪个神经根被椎间盘的突出物代替了4、此MRI图像是什么类型的提示:T1、T2、或质子密度5、椎间盘突出物接触到了哪两个组织结构先动头脑想一想,不要马上就看下面的答案噢~~公布答案:1、按照数字顺序,图十中的标注分别是:1L5椎间盘29mm椎间盘突出.3左侧S1神经根.4硬膜囊.5硬膜外腔.6右侧椎板7棘突8左侧椎间关节2、是一个9mm大的位于右侧侧隐窝的非包容性右侧旁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3、右侧S1神经根.4、T1加权像5、右侧S1神经根和硬膜囊------------------------------------------。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从症状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表现为腰部疼痛、
放射至下肢的疼痛、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根
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来确定。

其次,体征方面,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
统的检查,如腰椎的压痛点、腿部肌力、腱反射等,以及进行腰部
的活动度检查,这些体征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腰椎间
盘突出症。

最后,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

常用的影像
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检查可
以明确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范围和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情况,从而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综合分析这些信息来做出最终
的诊断。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影像分析摘要:目的:展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磁共振影像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影像的运用价值,并为医护人员后续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5月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以核磁共振(MRI)以及磁共振脊髓造影(MRM)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的研究价值。

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详细评估之后,发现200例患者中有着突出的椎间盘数量一共271个,分别为游离型、旁中央型、中央型、椎间孔型等,而两种及诊断方法的最终结果来看,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是在一定程度上MRI与MRM相结合更能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可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补充手段。

结论: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面能够发挥极为积极的作用,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症状,进而来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核磁共振;水成像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当下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指出,此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在5%左右,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发病率,而深入探究此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中给出的解释多为长期的劳作、运动或者从事部分对脊柱有损害的工作,导致患者脊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患者最终发生了此类疾病[1]。

而在治疗此类疾病的过程中,医学界指出要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或者其他诊断,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程度,选择手术治疗或者保守药物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质量。

而MRI以及CT检查等技术的飞速进步为医学界诊断腰椎间盘脱出症提供了新的机遇。

以下将以核磁共振在此类疾病中的运用展开具体的分析,探究核磁共振影像运用在此类疾病中的具体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接诊的200例患者,并对2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以确保研究的顺利推进。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男性患者106例,均龄为(56.35±4.24)岁,平均病程为(6.4±1.4)年,男性患者多从事体力劳动、运动方面的工作等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放射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该病在临床上占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CT与MRI影像学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本文将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CT影像学特征1. 椎间盘突出程度腰椎CT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检查手段之一。

在CT影像上,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程度。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椎间盘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椎间盘突出的位置与范围CT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位置与范围。

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可以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症状表现及疾病对周围神经结构的影响。

椎间盘突出的范围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信息。

3. 椎旁软组织变化腰椎CT影像还可以观察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软组织的变化。

如硬脊膜脱出、椎旁肌肉炎症等改变。

这些椎旁软组织的改变对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椎间盘组织状态MRI是检查椎间盘突出症最经典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通过MRI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的组织状态及变化。

椎间盘的突出、脱出情况以及椎间盘的水肿、变性、炎症等病变性改变都可以在MRI影像上得到直观的表现。

2. 神经根受压症状MRI影像在显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症状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在MRI影像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情况,包括神经根的受压程度和受压的部位。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

3. 椎管狭窄情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常伴有椎管狭窄的情况。

MRI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椎管狭窄的程度和范围,为手术的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诊断价值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影像学在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MRI和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影像对比研究

MRI和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影像对比研究

MRI和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影像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MRI和CT的应用价值,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就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例,80名患者均进行MRI和CT检查,并观察腰椎间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以及腰椎管和神经根的受压情况。

结果:MRI和CT检查均可发现腰椎间盘的突出,其中MRI检查的检出率稍高于CT检查。

在特异性征象方面,MRI和CT检查均可以发现腰椎间隙的变窄、脊髓的受压、椎间盘的变形等病变特征。

结论:MRI相较于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而CT的诊断效能相对较低。

该结论有助于临床医生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时做出明确决策,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MRI和CT各具优势,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临床效果,促进了医学影像技术在脊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医学影像技术;MRI;CT;影像对比近年来,公众不良生活习惯增多,明显增大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概率。

腰椎间盘突出有较多的类型,患者以躯体疼痛,活动受限为主。

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类型疾病,该病症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65岁,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出现在重体力劳动、高强度运动、负重等活动的年轻人和老年化的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患者容易出现腰疼、腿痛、四肢麻木等症状[1]。

一、研究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之一。

患者的椎间盘受到诸如运动和不正常工作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组织退化和损伤,髓核会因此突出顶到患者的脊神经,对脊神经是一种伤害,这种压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机制。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虽不属于严重的疾病,不会有性命之忧,但其生活方方面面都会受到疼痛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
蓝色区域:这里是“中央区”,紧靠椎间盘后方并环抱硬膜囊前方。因 为后纵韧带在此区最厚,椎间盘突出在此区通常不是轻微偏左就是偏右。
粉色区域:这里是“旁中央区”或称侧隐窝,位于中央区紧外侧。因为 此区的后纵韧带不象中央区那样厚,故常在此区出现椎间盘突出。事实上, 这是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头号位置。常常看到过往神经根在此区被突出的椎间 盘接触到、被移位和被压迫。(请记住,发生在侧隐窝的L5椎间盘突出压迫的 是过往神经根S1,而不是位于椎间孔的发出神经根L5)
开。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2加权图像
(见图三)。

“后部神经结构”包括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
及发出神经根(Exiting Nerve Roots)。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看图中IVF粉红色区)内,
学会看腰椎CT/MRI失状面图 :
图(四)是脊柱腰区的侧视图,或称矢状面图像。 请注意此影像是介于T2和T1之间,被称作质子密度像,对于
判断椎间盘突出是否穿破后纵韧带(PLL)是最好的图像。象T1像 一样,它用的是高磁性,所以细微部分表现得出奇地好。先看其 基本结构:位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应是白色的(含水多)。注意 黑颜色(脱水的)的L5椎间盘(L5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这代 表了中度到重度的退化性椎间盘病。后纵韧带(PLL小蓝箭头)在 图像中表现为沿着每个椎体及椎间盘后缘垂直向下的黑线。有意 思的是,尽管此病人有一个9mm的椎间盘突出(HNP),骨质有一 定的翘起,在椎间盘平面以上可见髓核物,但后纵韧带仍然包容 着突出的髓核物而没有游离出。这种情况在学术上被称作一个大 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
绿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内区”,也叫作“关节下区”,位于椎间孔 内。椎间盘突出到此区或更外方是很少见的。事实上只有5% 到10%的椎间盘 突出发生在此区或更外侧。当椎间盘突出确实发生在此区时,对病人来说通 常是必较麻烦的。这是因为具有超精细神经结构的“背根节”(DRG) 位于此 区。对于背根节的任何压迫将导致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及神经元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诊断价值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诊断价值评价
骨 盘 的受 损 破 裂 处 突入 其 上 下 椎 体 的 骨
发现腰椎退变 的有关 征象 。但 x线 平
片 的 表 现 均 为 问 接 征 象 , 能 明确 诊 断 本 不 症 。@C T的诊断价 值 :T对 判断腰椎 问 C
不能确诊 , T的诊 断 准确率 比较 高, I C MR
可做 出 明确 诊 断 。结 论 : 种 影像 诊 断 方 各
的 x 线 平 片 、 T MR 资 料 进 行 分 析 , C、 I 就 上 述 三 种 常 用 的 影 像 诊 断 方 法 的 价 值 及
综上所述 , x线平 片可 提供腰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 一些 间 接 征 象 , 作 为 初 步 检 查 可 手段 。C T与 MR 诊 断 技 术 的 应 用 , 一 I 进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的 真 实 程 度 的 判 断 及 对 中 央型 、 侧后 型 的粗 略估 计 , 不及 C 略 T直 观 。 MR 对 椎 间 孔 型 易 漏 诊 。 I
伤所致 的腰椎 间盘纤维环破裂 , 部分髓核
通 过纤 维环 缺 损 处 向 周 围 突 出 所 引起 的

系列 临床症状 与体征 。腰 椎 问盘 突出
结 果
的上下可见线形高信号 , 是硬膜外静 脉丛 受 压使血 流缓 慢 所 致。④ 平 扫 C T易将 联 合Biblioteka 经根或不 对称 的神经 鞘 与疝至侧
隐窝 内的髓 核相 混淆 , MR 可 清楚证 而 I
2 卢光明. T读片指南 . C 南京 : 苏科学技 术 江 出版 社 ,0 6,( )4 8 20 7 2 :4 . 3 曹丹庆 , 祖龙 . 身 C 蔡 全 T诊 断学 . 北京 : 人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诊断护理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诊断护理课件

通过基因、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深入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
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探索非手术治疗方法
02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如
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以减轻患者痛苦。
关注特殊人群的腰椎间盘突出问题
03
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孕妇等特殊人群的腰椎间盘突出问题,
开展专项研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诊断护理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腰椎间盘突出概述 • 影像学诊断 • 护理与康复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01 腰椎间盘突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病因
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 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 病变。
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 2
发展高分辨率影像技术
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分辨率,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 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推广无创、无辐射的影像技术
如超声、磁共振成像等,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提 高诊断的安全性。
3
智能化影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提高影像学诊断 的准确性和效率。
护理与康复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腰部保 暖,避免腰部受到外伤。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保持正确的 坐、站、卧姿势,避免长时间维 持同一姿势。
注意事项
定期进行腰椎检查,及早发现并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例分享与讨论
CHAPTER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教你如何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片

教你如何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片

教您怎么样瞅腰椎间盘超过CT战MR片之阳早格格创做椎间盘超过症是一种多收病,要确诊自己是可患有腰椎间盘超过症,最佳的要领是去医院拍一弛腰部CT片大概者MRI (磁共振片子).不过普遍医死皆不富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小心阐明给您听,患者时常只可拿着“谈话简练”的CT大概者磁共振报告单对付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 不要着慢~当前便去脚把脚教您,何如自己也能瞅懂CT战MRI磁共振片子,搞到自己心中罕见.教习原瞅片教程不需要往日有医教知识背景,只消教完原教程的几个简朴的步调,格中钟后您自己也不妨瞅懂“下妙”的CT/MRI片子啦(^o^)第一课,咱们先教一面女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中边包抄着纤维环,上下是硬骨板.闭于腰椎间盘形成的小心知识,请拜睹腰椎知识堂中的相闭文章,那里主要道一下战MRI/CT片中取腰椎间盘徐病有闭的几个闭键解剖结构. 瞅瞅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里视图示企图,那几个闭键结构是诊疗的要害依据:·腱鞘囊、又喊搞硬膜囊(Thecal Sac)·收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咱们小心瞅察那个图,闭键的“尾恶福尾”要瞅:·髓核·后纵韧戴·后纤维环·小闭节那几个结构中的所有一个出现问题皆皆不妨引导腰痛以及下肢痛痛(坐骨神经痛). 要瞅浑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粗确的要领是瞅其MRI/CT的轴状里图(从上往下瞅).而从矢状里图(从正里瞅)上只可大概天瞅出是可存留压迫、膨出大概超过. 随着对付底下真量的教习,您大概感触CT战MRI 图像本去不象那个示企图中所绘的那样浑晰辨别出各个部分,瞅真正在的CT/MRI片子,偶尔不克不迭不收挥面“设念空间” ^_^ <第一课完>第二课,找到咱们要瞅的那一个椎间盘.如果不腰椎的定位图,对付“中止人”去道险些无法分浑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分歧.定位图便象门路图一般报告咱们腰椎每个扫描层的简曲扫描部位,所以纵然对付于很有体味的医师定位图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弛定位图从矢状里瞅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仄里所拍的MRI图像.那弛片子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 L4, 及L5三节. 比圆,层11 (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脱过L4椎间盘.如果您L4椎间盘有问题,便瞅此层图像. 图层18疑息也非常有用,它对付应着L3椎间盘.对付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薄度应最佳更薄一面(6mm),以便包管其正好脱过变薄的椎间盘. 所以,如果您当前再去瞅自己的磁共振大概者腰椎CT片子,便已经教会了何如通过“定位图”找到它.正在许多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皆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那便使咱们很简单了解正正在瞅的哪个椎间盘. <第二课完>第三课,教会瞅腰椎MRI/CT片子轴状里瞅 .图(一)及图(二)是L5椎间盘的轴状里瞅. 此病人虽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正在片子上瞅到乌色的椎间盘)战小的非压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间盘超过,但是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央管”,不妨很好天表示轴背核磁共振解剖.椎间盘的髓核正在那二个图像中瞅不到,一是果为椎间盘脱火太宽沉,不克不迭将纤维环及髓核区别启,其余那些图像为T1加权象(更下辨别率),所以不克不迭将含火多的髓核取较搞燥的纤维环区别启.但是正在一个仄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简单瞅浑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2加权图像(睹图三). “后部神经结构”包罗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及收出神经根(Exiting Nerve Roots).收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瞅图中IVF粉红色区)内,正在此图像中瞅不到.如果您收挥面设念力,您不妨正在图中找到一个象“米老鼠”样的图像,硬膜囊是米老鼠的头,二个过往神经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沉复以下,虽然此椎间盘有4mm的超过,但是此病人的过往神经根S1战超过物之间不交战. 大部分情况下,椎间盘超过物大概疤痕构制将遮挡住其中的一个过往神经根(米老鼠耳朵),那常常是神经根受压的象征.图(三)是另一个健壮的45岁男性的L4椎间盘的轴状里瞅. 当前咱们不妨区别启髓核区及周围的纤椎环区.注意,正在此仄里将瞅不到“米老鼠”.其余请注意靠拢L5神经根的椎间盘后缘的凸度,那是仄常健壮椎间盘的象征.L4收出神经根更靠侧圆一面.那便不易明黑为什么如果有大的椎间盘超过大概椎管渺小,收出神经根L4及过往神经根L5将共时受压. 正在此图中,可领会天瞅到悬挂正在硬膜囊内的细小的神经根(L5神经根及S1神经根),它们以不真足有绪天状态排列着. 注意,神经孔是很启阔的(浅黄色区),标明不果相近椎间闭节问题产死正在的椎管渺小.T2加权象对付于瞅察退化性椎间盘病是最佳的,果为T2像将富含火份的结构表示为明红色,含火少的天区表示为乌色. <第三课完> 第四课,教会瞅腰椎CT/MRI矢状里图.图(四)是脊柱腰区的侧视图,大概称矢状里图像. 请注意此影像是介于T2战T1之间,被称做量子稀度像,对付于推断椎间盘超过是可脱破后纵韧戴(PLL)是最佳的图像.象T1像一般,它用的是下磁性,所以细微部分表示得出偶天好.先瞅其基原结构:位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应是红色的(含火多).注意乌颜色(脱火的)的L5椎间盘(L5取骶骨之间的椎间盘),那代表了中度到沉度的退化性椎间盘病.后纵韧戴(PLL小蓝箭头)正在图像中表示为沿着每个椎体及椎间盘后缘笔曲背下的乌线.蓄意义的是,纵然此病人有一个9mm的椎间盘超过(HNP),骨量有一定的翘起,正在椎间盘仄里以上可睹髓核物,但是后纵韧戴仍旧包涵着超过的髓核物而不游离出.那种情况正在教术上被称做一个大的包涵性椎间盘超过. 硬膜囊(黑星)表示为“超红色”结构,弥补正在椎体后圆的中央椎管内.此囊袋内有可自由浮动的由疏通神经纤椎及感觉神经纤维共共组成的脊神经根(马尾). 黄韧戴(绿星)位于每个椎骨之间,巩固脊柱的宁静性.此结构可变大大概删薄,帮少年父老易患的中央型椎管渺小的产死. <第四课完>第五课,找到腰椎间盘的超过区:硬膜中腔前区当前让咱们用一些CT轴状里图去教习前硬膜中腔的分歧天区,腰椎间盘超过便爆收正在此部位.如果您曾读过核磁共振报告,有些术语听起去大概很认识,果为那些天区常被搁射科医师用去形貌椎间盘超过的简曲位子. 蓝色天区:那里是“中央区”,紧靠椎间盘后圆并环绕硬膜囊前圆.果为后纵韧戴正在此区最薄,椎间盘超过正在此区常常不是沉微偏偏左便是偏偏左. 粉色天区:那里是“旁中央区”大概称侧隐窝,位于中央区紧中侧.果为此区的后纵韧戴不象中央区那样薄,故常正在此区出现椎间盘超过.究竟上,那是椎间盘超过爆收的头号位子.时常瞅到过往神经根正在此区被超过的椎间盘交战到、被移位战被压迫.(请记着,爆收正在侧隐窝的L5椎间盘超过压迫的是过往神经根S1,而不是位于椎间孔的收出神经根L5) 绿色天区:那里是“椎间孔内区”,也喊做“闭节下区”,位于椎间孔内.椎间盘超过到此区大概更中圆是很少睹的.究竟上惟有5% 到10%的椎间盘超过爆收正在此区大概更中侧.当椎间盘超过真真爆收正在此区时,对付病人去道常常是必较贫苦的.那是果为具备超粗细神经结构的“背根节”(DRG) 位于此区.对付于背根节的所有压迫将引导宽沉的坐骨神经痛及神经元益伤. 黄色天区:那里是“椎间孔中区”,位于椎间孔紧中侧.共样是椎间盘超过罕睹的爆收区,但是如果爆收,则对付于病人及医死皆感棘脚.此区的椎间盘超过还可刺激“接感神经系统”引导下肢反射性接感神经萎缩症(RSD)样症状. <第五课完>第六课,瞅察轴状里CT脊髓制影 .当前让咱们瞅一些CT脊髓制影. 图(六)的是去自紧靠L5椎间盘上,椎体下的一层(记着不管是CT仍旧MRI 皆是脱过脊柱分歧仄里的薄切片).果为此层是椎间盘火仄里上的一层,故只可瞅到后部神经结构而不克不迭瞅到椎间盘自己. 注意,明红色的环状突起(已标明),表示了椎体的中表面(图片上部).马尾(硬膜囊)真足被“红色”的制影剂(搞脊髓制影时注进)充挖使得硬膜囊及硬膜鞘皆隐现为明红色.果为制影剂只弥补到背根节以下的根鞘,L5 的背根节不克不迭很好隐现.尔正在每侧背根节的中央划了一条乌线. 还请注意椎间闭节(倾斜的乌色裂启),它便象骶骨上闭节突取L5下闭节突之间的一个三明治.图(七)的CT片是去自左侧图层的底下,将椎间盘的后部表示得相称天好.咱们能可明黑天瞅到后部椎间盘既有膨出又有突背左侧过往神经根S1的超过,所以遮挡(淹出)了S1神经根(颜色不象左侧S1那样黑). 当前环状突起后部绘了一条线(红色细的笑脸线)去证明病变椎间盘是何如背中膨出的.所有时侯,只消正在椎体后部环状突起中瞅到有椎间盘构制,便可认为此椎间盘有膨出.膨出的椎间盘常常不会超出2到3毫米,正在形状上是共心性的大概非焦性的. 图中的椎间盘膨出是一个背中的袋状及偏偏心性的形状,部分已经到了左侧“侧隐窝”.那个背中的袋状物便是椎间盘益伤后的膨出物,使得左侧S1神经根大概果为正在此火仄里受压不克不迭仄常充进制影剂而消得(淹出).您大概注意到正在受做用的左侧S1神经根下圆有一个红色的,象天对付空导弹的收射束.那是正在搞脊髓制影后制影剂“不料”渗漏到了硬膜中腔而产死的,而不是蓄意爆收的一个半硬膜中制影效验.共一弛L5椎间盘影像,但是不标注.正在不辅帮线及标注的情况下,自已试着瞅一下.瞅到超过了不?尔念您当前一定瞅到了!那是一个基部比凸起端大的大基型超过. 有一面要记着:CT脊髓制影查找的是“弥补缺陷”,它不是评介人体椎间盘的最佳影像.核磁共振正在隐现椎间盘细节圆里要比其好得多. 正在CT脊髓制影片上(左侧),如果椎间盘超过很大,它将使神经根变乌,大概消得.那是果为施加正在神经根上的压迫使得制影剂不克不迭充挖到神经,所以瞅不到明红色的神经根.那便表示着存留问题!<第六课完》第七课,去瞅一个9mm腰椎间盘超过的MRI瞅片的真例 .图(9)展示的是一个大的9mm的超过(黑星)的T1轴状里及矢状里图. 超过物已经真足将左侧过往神经根S1(图像左侧)覆盖掉(瞅不到),并将其挤压到椎板(小绿箭头).正在轴状里及矢状里图(蓝箭头取黑五星之间)可瞅察到硬膜囊有去自那个大的超过的中沉度压迫. 此患者是一个24岁的年少人,他已经预防了脚术,表示优良.注意瞅他的椎管要比图10战11中年少人的椎管小得多,大的椎管要近比小椎管能容忍腰椎间盘超过症.<第七课完>第八课,考查了~瞅瞅咱们当前皆市了什么!请使用前里教到的知识,回问底下五个问题:1、道出图(十)MRI轴状里图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结构称呼. 2、用粗确的天区区别,道出腰椎间盘超过的位子. 3、哪个神经根被椎间盘的超过物代替了?4、此MRI图像是什么典型的?提示:T1、T2、大概量子稀度?5、椎间盘超过物交战到了哪二个构制结构? 先动头脑念一念,不要赶快便瞅底下的问案噢~~宣布问案:1、依照数字程序,图(十)中的标注分别是:(1) L5椎间盘(2) 9mm椎间盘超过. (3) 左侧S1神经根. (4) 硬膜囊. (5) 硬膜中腔. (6) 左侧椎板(7) 棘突(8) 左侧椎间闭节2、是一个9mm大的位于左侧侧隐窝的非包涵性左侧旁的中央型椎间盘超过. 3、左侧S1神经根. 4、T1加权像5、左侧S1神经根战硬膜囊------------------------------------------。

腰间盘突出的CT、MRI影像学诊断

腰间盘突出的CT、MRI影像学诊断

腰间盘突出的CT MRI影像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腰腿痛的常见病因。

腰椎间盘病变是导致患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的最主要原因[1] 。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5例中,男28例,女7 例。

年龄20-61 岁,最长病程5年,最短 3 个月。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下肢放射痛。

腰部运动障碍。

两侧或一侧下肢麻木。

坐骨神经痛及下肢串痛感。

当马尾神经受压时,可出现大小便障碍[2] 。

1.2 检查方法CT扫描;应用GE单排螺旋扫描机,仰卧屈膝位,层厚2cm, 层距3cm 电压120Kv,电流50-120mA时间2S.MRI;应用Siemens Symphony 1.5T磁共振扫描仪,取仰卧位,包括TSE矢状面,T1WI, T2WI及横断面T2W。

扫描参数;T1WI: TR400ms TE10ms。

T2WI: 3500ms, TE120ms扫描视野(FOV 280m M 280mm矩阵256X 256.1.3 影像分析由2 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每位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记录CT MRI表现。

2.1 CT扫描目前,CT已成为诊断本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献报道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为83%- 100%[3, 4],且为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无痛、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

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主要有:(1 )椎间盘后缘正中或偏侧有局限性突出的软组织密度块影,突出物的CT值(61〜121HU高于硬膜囊的CT值;(2)邻近的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移位,是椎间盘突出的典型CT表现;(3)髓核脱出:脱出的髓核突破后纵韧带后形成碎块,常嵌顿在侧隐窝内[4] ,髓核脱出久者可产生钙化。

CT 还可以有以下特殊征象:(1 )Schmor 1's 结节;(2)真空现象,椎间盘内含气的低密度影,且边缘整齐清晰、无硬化。

此外在CT图像上还可清晰地显示椎体骨质赘生、椎管或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等伴随异常。

本组35 例病人中,有33例出现腰间盘突出的CT征象,占94.2%,其中椎体后缘出现CT值低于椎管而稍高于硬膜囊的软组织影15例,占4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亮白色的环状突起(未标明),表示了椎体 的外轮廓(图片上部)。马尾(硬膜囊)完全被“白色 ”的造影剂(做脊髓造影时注入)充填使得硬膜囊及硬 膜鞘都显示为亮白色。因为造影剂只填充到背根节以下 的根鞘,L5 的背根节不能很好显示。我在每侧背根节的 中央划了一条黑线。
还请注意椎间关节(倾斜的黑色裂开),它就象骶 骨上关节突与L5下关节突之间的一个三明治。
,另外这些图像为T1加权象(更高分辨率),所以不能将含水多的髓核与较干燥的纤维环区分
开。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
及发出神经根(Exiting Nerve Roots)。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看图中IVF粉红色区)内,
蓝色区域:这里是“中央区”,紧靠椎间盘后方并环抱硬膜囊前方。因 为后纵韧带在此区最厚,椎间盘突出在此区通常不是轻微偏左就是偏右。
粉色区域:这里是“旁中央区”或称侧隐窝,位于中央区紧外侧。因为 此区的后纵韧带不象中央区那样厚,故常在此区出现椎间盘突出。事实上, 这是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头号位置。常常看到过往神经根在此区被突出的椎间 盘接触到、被移位和被压迫。(请记住,发生在侧隐窝的L5椎间盘突出压迫的 是过往神经根S1,而不是位于椎间孔的发出神经根L5)
硬膜囊(红星)表现为“超白色”结构,填充在椎体后方的 中央椎管内。此囊袋内有可自由浮动的由运动神经纤椎及感觉神 经纤维共同组成的脊神经根(马尾)。
黄韧带(绿星)位于每个椎骨之间,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此 结构可变大或增厚,助长年长者易患的中央型椎管狭窄的形成。
a
7
腰椎间盘的突出区:硬膜外腔前区
现在让我们用一些CT轴状面图来学习前硬膜外腔的不同区域,腰椎间盘突出 就发生在此部位。
在此图像中看不到。如果你发挥点想象力,你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象“米老鼠”样的图像,硬
膜囊是米老鼠的头,两个过往神经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重复以下,虽然此椎间盘有4mm的突出
,但此病人的过往神经根S1和突出物之间没有接触。

大部分情况下,椎间盘突出物或疤痕组织将遮挡住其中的一个过往神经根(米老鼠耳朵)
,这通常是神经根受压的象征。
a
9
图(七)的CT片是来自左侧图层的下面,将椎间盘的后部表现 得相当地好。我们能可明白地看到后部椎间盘既有膨出又有突 向左侧过往神经根S1的突出,所以遮挡(淹没)了S1神经根( 颜色不象右侧S1那样白)。
现在环状突起后部画了一条线(白色细的笑脸线)来说明 病变椎间盘是怎样向外膨出的。任何时侯,只要在椎体后部环 状突起外看到有椎间盘组织,就可认为此椎间盘有膨出。膨出 的椎间盘通常不会超过2到3毫米,在形状上是同心性的或非 焦性的。
a
1
椎间盘突出诊断
Arrow007007
a
2
学会看腰椎CT/MRI横断面图 :
1.腱鞘囊、又称硬膜囊(Thecal Sac) 2.出口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3.行走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 ·髓核 ·后纵韧带 ·后纤维环
在此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悬挂在硬膜囊内的细小的神经 根(L5神经根及S1神经根),它们以不完全有绪地状态排列 着。
注意,神经孔是很开阔的(浅黄色区),表明没有因邻 近椎间关节问题形成在的椎管狭窄。T2加权象对于察看退化 性椎间盘病是最好的,因为T2像将富含水份的结构表现为亮 白色, 含水少的区域表现为黑色。
黄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外区”,位于椎间孔紧外侧。同样是椎间盘 突出罕见的发生区,但如果发生,则对于病人及医生都感棘手。此区的椎间 盘突出还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下肢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SD)样 症状。
a
8
观察轴状面CT脊髓造影
图(六)的是来自紧靠L5椎间盘上,椎体下的一层(记 住不管是CT还是MRI都是穿过脊柱不同平面的薄切片)。 因为此层是椎间盘水平面上的一层,故只能看到后部神 经结构而不能看到椎间盘本身。
a
3
a
4
• 图(一)及图(二)是L5椎间盘的轴状面观。

此病人虽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在片子上看到黑色的椎间盘)和小的非压迫性4mm的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但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现轴向核磁共振解剖。椎
间盘的髓核在这两个图像中看不到,一是因为椎间盘脱水太严重,不能将纤维环及髓核区分开
a
6
学会看腰椎CT/MRI失状面图 :
图(四)是脊柱腰区的侧视图,或称矢状面图像。 请注意此影像是介于T2和T1之间,被称作质子密度像,对于
判断椎间盘突出是否穿破后纵韧带(PLL)是最好的图像。象T1像 一样,它用的是高磁性,所以细微部分表现得出奇地好。先看其 基本结构:位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应是白色的(含水多)。注意 黑颜色(脱水的)的L5椎间盘(L5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这代 表了中度到重度的退化性椎间盘病。后纵韧带(PLL小蓝箭头)在 图像中表现为沿着每个椎体及椎间盘后缘垂直向下的黑线。有意 思的是,尽管此病人有一个9mm的椎间盘突出(HNP),骨质有一 定的翘起,在椎间盘平面以上可见髓核物,但后纵韧带仍然包容 着突出的髓核物而没有游离出。这种情况在学术上被称作一个大 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
a
5
图(三)是另一个健康的45岁男性的L4椎间盘的轴状面观。 现在我们可以区分开髓核区及周围的纤椎环区。注意,
在此平面将看不到“米老鼠”。另外请注意靠近L5神经根的 椎间盘后缘的凹度,这是正常健康椎间盘的象征。L4发出神 经根更靠侧方一点。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果有大的椎间盘 突出或椎管狭窄,发出神经根L4及过往神经根L5将同时受压 。
绿色区域:这里是“椎间孔内区”,也叫作“关节下区”,位于椎间孔 内。椎间盘突出到此区或更外方是很少见的。事实上只有5% 到10%的椎间盘 突出发生在此区或更外侧。当椎间盘突出确实发生在此区时,对病人来说通 常是必较麻烦的。这是因为具有超精细神经结构的“背根节”(DRG) 位于此 区。对于背根节的任何压迫将导致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及神经元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