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瘫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通用的诊断标准,根据文献综合如下: (1)术后7天仍需行胃肠减压,或者终止胃肠减压进 食流质饮食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再次出 现胃潴留症状而需行胃肠减压者。 (2)胃引流量>800ml/d,持续时间超过5天。
(3)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 征象。
(4)无明确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5)无引起胃排空障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胰 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 (6)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如654-2、阿托 品等
核素99mTc标记餐胃排空测定也能发现病人 排空延缓,简便、无创、可定量。因此,被 认为是测定胃排空最佳方法。不仅适用于全 胃排空的测定,也同样适用于胃术后残胃排 空的测定。
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
术前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 高龄 糖尿病等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HT4受体激动剂:增 强胃蠕动,协调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
胃瘫
定义
胃瘫(gastroparesis)是腹部手术,
尤其是胃癌根治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 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腹部手术 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 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 综合征,胃瘫一旦发生,常持续数周 甚至更长时间。
病因
1.由于胃大部手术切除后,胃的完整性受到 破坏,整个消化道内环境改变、紊乱,导致 胃蠕动节律失常、胃动过速,产生逆行蠕动 波,减弱了残胃的收缩,术后残胃和远端空 肠的正常运动功能受到影响,空肠麻痹或痉 挛使食糜传递阻力增加,干扰了残胃及小肠 对内容物的清扫运动,致使胃排空失调。胃 镜检查见胃内粘膜及吻合口水肿对胃排空也 有影响,但胃镜可顺利通过证明吻合口水肿 并非造成胃瘫的主要原因
临床特征
胃瘫发生时,小肠及结肠动力功能一般 不受影响,故患者可正常肛门排气、排 便,体检发现胃振水音。胃镜检查及胃 肠道造影可排除流出道机械性梗阻,核 素标记液体胃排空试验提示胃排空延迟。 发病率:国内报道0.47-3.6% , 国外 报道5%-24% 。
治疗
心理干预 一般治疗 促动力药物治 疗 • 中医治疗 • 胃镜治疗 • 手Fra Baidu bibliotek治疗:慎 重
胃电起搏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暗示和鼓励,使病人对手术充满信 心,消除了病人的紧张情绪,可以使处于抑 制状态的迷走神经得到缓解,减弱或消除神 经对胃蠕动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 果
抗焦虑、催眠药物
抗抑郁药物
一般治疗
应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使胃充分休息的保 守治疗.同时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维持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高渗温盐水洗胃,减轻残胃及吻合口水肿 如果患者伴有其他疾患,如糖尿病、甲状腺 功能减退等.应同时予以治疗
手术治疗
绝大部分胃瘫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痊愈 关于再次手术,一般情况下一旦诊断明确,应坚持 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多数病人在3-5周内恢复,再 次外科手术需谨慎。因为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 只是功能性的,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过早手术探 查往往不能发现梗阻因素,反而使病人受到不必要 的损伤,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加重无张力残 胃的排空障碍,延长病程时间。只有上述内科治疗 均无明显效果,在诊断上不能完全除外机械性梗阻 因素者,才考虑再次手术探查。如决定手术治疗, 通常采取全胃切除术。
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以急 性最为常见。
急性胃瘫综合征
发生在术后开始进食的
1-2 d内或饮食由流质向半流质过渡时;
慢性胃瘫综合征
可发生在术后数周、数
月甚至数年。
临床表现
常有持续性上腹饱胀、嗳气、反酸及呕吐大量胃内 容物等症状 体检有胃区振水音
胃肠减压量持续多日>800 ml/d
胃镜检查:可见残胃无蠕动波、吻合口慢性炎症, 有时可见吻合口水肿,但胃镜能通过吻合。 上消化道造影:胃蠕动差或无蠕动,造影剂虽可通 过吻合口,但是胃内造影剂残留多,有明显排空延 缓征象
2 手术本身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抑制性交感神 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激 活的交感神经纤维不仅可通抑制胃动力、抑 制平滑肌细胞收缩。近年研究表明迷走神经 的损伤导致残胃运动减弱,影响术后胃张力 的恢复,降低胃的储存和机械性消化食物的 能力。 3 胃肠道激素分泌紊乱导致胃排空延迟亦是可 能的原因。胃远端切除和胃空肠吻合术后胆 汁返流造成胃酸、胃肠道激素、消化酶分泌 与粘膜损伤等变化干扰胃的正常功能,加重 了吻合口和残胃粘膜炎症和水肿。
中医治疗
中药:大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十全大补汤 针灸:曲池、内关、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太冲等,重者取俞穴
胃镜治疗
胃镜检查改善胃瘫症状的可能机制: 通过胃镜注气扩张胃腔和空肠输出袢,机械刺激胃 肠平滑肌,激发了有效蠕动的形成; 胃镜适度刺激胃壁或通过吻合口刺激空肠输出袢, 加速胃及空肠输出袢蠕动功能的恢复; 胃镜检查时可反复多次通过吻合口,既可清除吻合 口处的异物、粘液分泌物等,又可对吻合口起扩张 作用 发生胃瘫患者多数伴有精神高度紧张,胃镜检查可 排除机械性梗阻的存在,证实吻合口的通畅,从而 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增强治疗信心,促进胃动力
预后
胃瘫患者多于3-5周内恢复,亦有报道70余 天恢复。 患者胃动力的恢复常常突然发生, 于1-2天内胃引流量明显减少,腹胀、恶心 等症状很快缓解,即可拔除胃管,逐渐恢复 饮食。
The End Thank You!
口服或胃管内注入30%泛影葡胺, X线下动态观察 胃蠕动及排空情况。胃瘫病人表现为残胃扩张、胃 蠕动减弱或无蠕动,造影剂呈线状或漏斗状通过吻 合口,但胃内造影剂残留多,有明显排空减缓征象, 动态观察24小时可见远端空肠显影。术后10 天以 后可行胃镜检查,可见残胃内大量潴留,残胃粘膜 及吻合口水肿,残胃蠕动差,但胃镜可顺利通过吻 合口进入输出袢,经胃镜检查可排除胃流出道机械 性梗阻,对胃术后胃瘫诊断的确立有重要意义。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胃复安和吗丁啉 5-HT4受体激动剂:西沙必利 、莫沙必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 拟副交感神经药物:新斯的明 头孢菌素:头孢唑啉
胃电起搏
通过外科手术将起搏装置植于胃的浆膜下,通过电 刺激使胃的慢波频率恢复正常 目前对胃电起搏治疗的疗效和确切机理还存在争议 至今还没有临床对照实验证实胃电起搏的有效性
肠内营养支持不失为一种治疗胃瘫有效 手段,术前与胃管一起将鼻饲管插入胃 中,术中将此管插入吻合口远端约20cm 处,或术后胃镜检查时在胃镜帮助下将 鼻饲管插入流出道15-20cm,用于输注 营养液,可促进残胃功能恢复,补充足 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纠正负氮平衡,改善机体营养状态。
促动力药物治疗
4 术前营养不良病人胃瘫发生率比较高,营养 较差,如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后胃壁及吻 合口水肿较多见。糖尿病是引起胃瘫的基础 疾病之一,这主要是糖尿病可致供应内脏的 植物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使胃张力减 退、运动减弱。 5 术前有胃流出道梗阻者较之无梗阻者胃瘫发 生率高。
6 术后腹腔感染、胆汁返流、吻合口水肿或残 胃炎等加重了胃瘫的临床表现并延缓了排空 时间,患者对手术恐惧及焦虑状态亦对胃瘫 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大环内酯类:促进胃肠动力,但无刺激胃酸 分泌的作用,能引起胃壁强烈收缩,促进胃 排空,有效减轻胃潴留。
拟副交感神经药物:兴奋胃肠平滑肌,促进 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