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说课稿-彭程熙
《静女》公开课教案(精选2024)
![《静女》公开课教案(精选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9d34e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a.png)
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反映
礼仪之美
诗中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之美 ,男女主角的交往遵循着一定的 礼仪规范,表达了尊重、谦恭等
美德。
家庭观念
通过男女主角对家庭的向往和期 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庭的重
视和对家庭生活的美好愿景。
社会责任感
诗中男女主角不仅关注彼此的情 感,还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体 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04 主题思想探讨与 价值体现
爱情主题思想阐述
01
02
03
纯真爱情
诗中描绘了静女与男子之 间纯真无邪的爱情,表达 了人类情感中最真挚、最 纯洁的一面。
相互倾慕
通过男女主角的相互欣赏 和倾慕,展现了爱情中双 方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交 融。
忠贞不渝
诗中传递了对爱情的忠贞 不渝,即使在困难和挫折 面前,也要坚守对爱情的 承诺和信念。
古今爱情观念的对比与反思
通过对比古代和当代社会的爱情观念,可以深入思考爱情的本质、价值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 式。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爱情观念进行反思和审视,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注重礼 仪、道德和审美,诗歌创作也达 到了巅峰,《诗经》就是这一时
期的产物。
教学目标与要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提 高其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静女》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色。
知识目标
了解《静女》的背景、作者及 作品内容;掌握诗歌中的艺术 手法和表现技巧。
诗歌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静女的外貌、性格以及她与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 。
作品以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回环往复,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
静女说课稿
![静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93c89c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0.png)
静女说课稿《静女》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静女》,下面我将从以下这八个环节来进行汇报两课时的教学实施。
1、教材分析《静女》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职业学校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漫步古诗苑是整套教材的第一个古典诗歌阅读与欣赏单元。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诗歌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读懂而要鉴赏所以以《诗经》中《静女》为单元的首篇课文,既可以让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形式的发展脉络有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认识又为后面学习各朝诗歌奠定了学习基础。
《静女》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生动的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美好的艺术形象,歌颂了他们淳朴真挚的爱情,是一首民间情歌,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简练,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充满愉悦的生活情趣2、学情分析我所执教的班级是12级(11)班,职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级的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理解和鉴赏的基础,但基础相对薄弱,所以不少学生对学习欣赏古诗词有很多的胆怯之处。
但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喜欢讲故事、搞活动、搞表演。
先做好设计来激发学生表现欲,再利用学生优势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能充分参与学习,点燃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变劣势为强势。
3、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进行再创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感受男女主人公纯真的初恋。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教学重点、难点立足教材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这样两点:1、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进行再创作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难点确立为:引导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编、演鉴赏诗歌,初步领会《诗经》的艺术特点。
5、教学构思我将以活动单导学的模式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信息化教学手段下发活动单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明确任务,完成任务。
《静女》优质课教案范例及评课
![《静女》优质课教案范例及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47a676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a.png)
学生提问情况
记录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分析其思考深度和创新性,以此
评估其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课堂氛围
观察课堂氛围是否活跃、融洽,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教师反馈
评估教师对学生提问和讨论的回 应是否及时、准确,是否有助于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023
PART 05
教案设计亮点
REPORTING
《静女》的文本解读
01
02
03
主题解读
阐述《静女》的主题,即 爱情、相思之情,以及其 中所蕴含的人性美、人情 美。
字词解释
对诗中出现的生僻字、多 义字进行解释,确保学生 理解诗句含义。
意境分析
分析《静女》的意境,包 括自然环境、人物形象、 情感表达等方面。
《静女》的创作特点
艺术手法
总结《静女》所运用的艺 术手法,如比兴、重章叠 句等。
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 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社会实践资源
教师结合当地文化、历史等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增 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
学科专家资源
教师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提升 教学质量和效果。
2023
PART 06
评课建议
创新的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跨学科整合
以读促写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提 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结合写 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 能力。
教师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如历史、艺 术等)进行有机整合,拓宽学生的知 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静女讲课稿(大全五篇)
![静女讲课稿(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f33d8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e.png)
静女讲课稿(大全五篇)第一篇:静女讲课稿静女讲课稿同学们,为了增加大家对求职的认识,是大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那么本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我们的课前近职场,看看今天有的职场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好了同学们看黑板,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小慧。
下面老是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来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其他同学在听的故事过程中,仔细思考,在职场遇到小慧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请一名学生读故事】案例:小慧可以说是幸运的宠儿,美丽聪明的她一直是异性追逐的对象。
也许是从小就被宠坏的原因,她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
的确,无论在相貌上还是业务上她都是佼佼者。
但她却很少有朋友,特别在单位里,同事们表面上对她笑脸相迎,但实际上都敬而远之。
因为,她的光环太耀眼,别人同她在一起会感到一种压力和不自在。
偏偏小慧也自恃自己有才有貌,一股从内心里透出来的优越感,使她说话时都会有种盛气凌人的样子,而且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让同她相处的人感到格外的不舒服。
本来她的优势就很让人嫉妒了,可她不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还是我行我素的独来独往,像个孤家寡人,显得挺没人缘的。
后来,她也意识到这点,就主动靠近大家,然而,她多年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做的总是那么不自然,反而适得其反。
小慧也是很苦恼的,但就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好,请坐,这个故事讲完了,同学们之间讨论一下,在职场遇到小慧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好到这里,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呢?请两名同学来说一说。
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首先:努力沟通。
应该说沟通是人的天性,在碰到问题时,一定要想法进行交流,不然问题会越积越深。
其次:修炼自己的性格,性格除了天生之外,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修炼好性格会带来好命运。
然后:多读书,沟通和相处是需要技巧的,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运用不同方式方法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交流。
所以当我们走上职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下面走进我们今天的你说,我说,大家说,普通话练习,我们今天练习的是舌尖中音。
探寻物微情深的美好—《静女》说课设计
![探寻物微情深的美好—《静女》说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4be80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b.png)
探寻物微情深的美好—《静女》说课设计【中文摘要】《静女》选自高教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诗经》二首,在《采薇》之前。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能判断出《静女》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能够逐步实现有感情朗读全诗;能够依据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征;一年级开设了素描、PS和flash等课程,学生可达到将诗中场景用信息化手段呈现的水平。
能逐步了解“物微情深”的爱情,陶冶高尚情操。
【关键词】静女物微情深诗歌鉴赏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正是祖先3000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我们可以寻见物微情深的美好,也可寻见今天的我们渴望生活的样子,《静女》就是如此这般的一首诗。
一、教材分析《静女》选自高教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诗经》二首,在《采薇》之前,是《蒹葭》《关雎》之后,对《诗经》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可加深理解的范文。
《静女》选自《诗经•邶风》,是东周时期产生于邶地的民歌,全诗以男子的口吻生动描写了青年男女在城郊约会的生活场景,展示了纯朴、美好的爱情。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
之前学过《诗经》里的《蒹葭》《关雎》,对《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有所了解,能判断出《静女》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对爱情诗《静女》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前能完成疏通字词的任务,喜欢朗读诗歌,谈到鉴赏诗歌就有点无所适从;第一学期已经学过PS、flash及素描等,可达到用信息化手段将诗中场景用画面呈现的水平,一些较难字词和文言句式以及文中含有深意之处需要老师讲解。
三、教学目标1、识记通假字、重要实词及《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逐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能够依据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征;3、了解“物微情深”的爱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四、教学策略教学重点:在反复朗读中分析人物形象及心理特征。
《静女》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静女》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fb0c3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08.png)
《静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静女》。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静女》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诗意的青春”为主题,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诗歌作品,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青春的美好与多彩,体会诗歌的魅力。
《静女》是《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语言简洁明快,风格质朴自然,生动地描绘了男女青年之间纯真而美好的爱情。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诗经》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能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但对于《诗经》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诗歌鉴赏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包括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2)掌握《静女》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语句,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体会《诗经》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男女青年之间纯真美好的爱情。
(2)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一些生字词和特殊句式的含义。
《静女》教案
![《静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66b3e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1.png)
《静女》教案•相关推荐《静女》教案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女》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女》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
3.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纯朴的恋情。
4.了解诗歌新颖的表现手法:人、物、情巧妙融合;寄情于物。
体会诗歌重章叠唱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掌握朗诵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中感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品读鉴赏诗歌中的名句。
2. 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民歌《敖包相会》,这首来自草原的情歌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歌曲讲述了一个小伙子在十五月圆之时,翘首盼望美丽善良的心上人以及和心上人相会的情景。
类似的场景在《诗经》中也曾经出现过,那么诗中的那个小伙子盼来了自己的心上人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邶风·静女》去寻找答案吧。
二、熟读课文,把握文意1.录音范读,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姝(shū) 俟(sì) 见(xiàn) 蜘蹰(chí chú)娈(luán)贻(yí)彤(tóng)管炜(wěi)怿(yì)归(kuì)荑(tí)洵(xún)2.学生自读,并完成下列任务①勾画出诗歌中的通假字和不会解释的词语,与邻桌相互提问。
②提问: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参考: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男子按照约定赶到城墙下,却没有看见心爱的女子,焦急万分之时,女子出现了,并且赠送给男子两件礼物。
3.学生齐读,读准停顿。
三、师生问答,理解内容提问:诗歌第一章写了什么?这一对恋人的性格各有何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明确:交代了一对恋人相约在城墙下,男子如约而至,但女子却故意躲着不肯出来,男子着急得抓耳又挠腮。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部编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18fb1d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0.png)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预习进度的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静女》的内容和背景,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诗人创作背景的故事,引出《静女》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3. 诵读指导:在课堂上增加诗词诵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4. 课后作业:布置更多诗词鉴赏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鉴赏能力。
5. 教学评价:设计反思活动,定期评估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实施这些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课堂参与度。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在课后作业的批改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诗词鉴赏的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
针对以上反思,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 预习环节:在预习任务中增加字词解释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2. 课堂活动:调整讨论问题的难度,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文学评论文章:关于《静女》的相关文学评论,以及诗人生平、创作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静女》的内涵。
4. 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如《离骚》、《古诗十九首》等,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诗人风格特点,拓宽文学视野。
二、拓展建议
1. 阅读古诗词选集:建议学生阅读不同时期的古诗词作品,了解诗词发展历程,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
2. 深入学习诗词鉴赏:鼓励学生阅读诗词鉴赏书籍,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从意象、情感、技巧等多方面鉴赏古诗词。
静女教案及说课稿
![静女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269cd5482fb4daa48d4b77.png)
静女教案及说课稿这是静女教案及说课稿,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静女教案及说课稿第1篇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国风·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诗经·国风·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6)对《诗经》中的爱情诗进行总结,请同学齐读。
《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
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
这种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比拟的。
这种浪漫与明媚的爱情,如山野中不败的鲜花,虽然充满野性,但却像营养着生命的空气一样,培育着生活和情愫,塑造着生命的精神。
《诗经》中描写的爱情,绝无半点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没有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的考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静女》说课稿
![《静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f5c1a35022aaea998f0fc1.png)
《静女》说课稿一、说教材《静女》是中职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古诗文诵读”专题中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辉煌成就;在了解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有的要达到背诵程度;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二、说学生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常识,对古诗词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掌握上就显得薄弱的多,在这方面就需要多下功夫。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了解此诗表现的情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中理解赏析,掌握古诗诵读要读准字音的要求,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静女》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逐步养成诵读古诗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掌握朗诵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中感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1、感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手法。
六、说教法与学法诵读、讨论。
《诗经》中的诗篇,原本就是歌曲的歌词,重视节奏和韵律,需要多诵读,读准字音,读对停顿和节奏。
《静女》中热烈而纯朴的恋情,通过讨论,学生们能够有深切的感悟。
依据:"三分诗七分读"。
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全词—听读全词—导读全词,最后分组诵读。
七、说教学过程(一) 导入出示古典女子图片,播放古典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和图片中引入课题。
(依据: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二) 自主学习,把握文意1、学生自读,并完成下列任务:勾画出诗歌中的通假字和不会解释的词语,与邻桌相互提问。
2、录音范读,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姝俟见蜘蹰娈贻彤管炜怿归荑洵3、学生齐读,读准停顿。
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依据:反复诵读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三) 学生讨论问题,分组展示:1、第一节写了什么?这对恋人的性格有何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相会时,静女给男子送了什么?男子为什么对这些礼物大加赞赏?3、男子对自己接受的两件礼物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4、试着翻译全诗,要求忠于原文,尽量押韵。
静女》说课
![静女》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952e25611ed9ad51f01df225.png)
二、说学情分析
劣势: 对诗歌有初步理解和鉴赏的基础,但 基础相对薄弱,所以不少学生对学习欣赏古诗 词有很多的胆怯之处; 优势: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特 别喜欢搞活动,喜欢表演、讲故事„„
先做好设计来激发学生表现欲,再利用学生 优势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能充分参与学习, 点燃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变劣势为强势
• 总结延伸 —— 8′
•作业布置 —— 3′
识记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学生 培养文学素养最好方法,让学生在理解 基础上进行识记、背诵,可为学生形成 丰富的文学内涵,更提升人文品味。
六、说板书设计
1.诗作主题 2.人物形象 3.诗作写作特色
提纲式板书不仅使学生对课文重 难点更加明确,而且有利他们在 以后的职业工作中能准确发现解 决各项工作问题的关键的切入点
•温故知新 ——10′
• 自读感知 ——10′
此环节设计 着重培养学生的概 括能力,概括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 的基本能力,要求能用简洁的语言 表达出准确内容。这也是学生在未 来职业生涯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明确, 老师也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理解。
• 表达交流 ——11′
说、写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重要一环,也 是从事各种职业的最初能力展现,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人物展开对话,对文 本进行鉴赏,而准确表达和阐述自我观点,不 仅是学习语文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的 未来职业生涯中势必会遇到情形的一种演练, 所以在学生表达交流时,要给予鼓励,并适当 帮助学生完善回答,使其更深刻的体会诗作
五、说教学过程
(一)
(二)
• 导入新课 —— 3′ • 温故知新 ——10′
• 自读感知 ——10′
(三)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静女》教案(2021年整理)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静女》教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03eabf3b3567ec112d8a29.png)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静女》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静女》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静女》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静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相关文学常识。
2。
掌握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
3.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纯朴的恋情。
4。
了解诗歌新颖的表现手法:人、物、情巧妙融合;寄情于物。
体会诗歌重章叠唱的艺术效果。
一、导入(以诗经知识复习导入)学生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成.(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2)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3)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大家对这些诗句都比较熟悉,那么,你们知道这些诗句的出处吗?明确:《诗经》.《诗经》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明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传说是由孔子编订的.《诗经》还被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160篇),是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的核心内容.“雅”分为大雅、小雅(105篇),是朝廷的正乐。
“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诗经》里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前三者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后三者是诗的表现手法)。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经作品。
静女说课稿
![静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43b5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1.png)
静女说课稿一、说教材《静女》是我国古代诗经中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作为《诗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展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爱情的赞美。
本诗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强化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了解和热爱。
3.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诗经》的韵律特点和表现手法。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章,分别描绘了静女的容貌、品质和爱情。
第一章写静女的美貌,第二章写静女的品质,第三章写静女的爱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夸张等,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韵味。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静女》,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掌握《诗经》的韵律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 诗歌的韵律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夸张等。
3.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静女》这首诗歌,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1. 启发法:- 我通过设置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诗中的静女形象如何?”“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诗歌的内涵。
- 采用情境创设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音乐,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美,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静女》公开课教案优秀
![《静女》公开课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a385d4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0.png)
《《静女》公开课教案优秀.doc》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jiaoan/7090008.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一次诗歌的旅行静女》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次诗歌的旅行静女》教学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01052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e.png)
1、翻译全文并理解文意(先独立完成再分组交流)
2、形式方面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赋”的手法运用;运用了哪些意 象?写了哪些景物?以“彤管”“荑”的谐音双关妙语来写恋人的感情交流;语 言方面的特点?采用了双声叠韵和叠字叠词来摹形拟声写特色情歌情景交融;押 韵的特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韵脚?押“uò”“yù”
托物言志的: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 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借古讽今的:这是咏史诗常用的手法,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
3、古代诗歌的特点:短小精悍; 语言凝练;意蕴深厚;以形象表 达思想。
2、要抓住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能揭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或感情 意象的词语。这类词语一般有很强的概括性。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 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关键词语有 “尽”、“满”、“惟”等。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之情和对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
3、要善于联想、想象。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时空中 遨游,才能捕捉到诗歌的精髓所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面看去是一首 登临之作,实际上是一首含蕴深远的托物言志之作。如果不展开想象,那末“白 日依山尽”就只是一个自然现象,“黄河入海流”也就只是眼前所见的景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就只是对登临感受的一般叙述了。
三、学习目标:
1、培养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有昂扬、含蓄等)
四、方法点拨:
1、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典故、语汇。古人常以诗言志,为表情达意,常用典 故。阅读时要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用典意图。另外要了解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 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古诗词诵读《静女》说课课件30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说课课件30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e6cdc4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b.png)
重要字词 正音释义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确立 教学构思 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㈢赏析诗歌、领悟内涵
教学步骤
读熟/感知 读懂/分析 读透/领悟
.
教材分析 ㈢赏析诗歌、领悟内涵——读熟/感知
学情分析
目标确立
教学构思 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自由诵读 大声齐读
分角色读
读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讲述大意
.
教材分析 ㈢赏析诗歌、领悟内涵——读懂/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确立
教学构思
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
)的
的方法写(
)的 用(
)的
为 ) 诗。
.
教材分析 ㈢赏析诗歌、领悟内涵——读懂/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确立
1 “我”为 静女 写诗。
教学构思 方法手段
2 “我” 为 “静女” 写爱情 诗 静女 用 )的方法写 爱情 诗。
教学反思
4 ( 憨厚、痴情、真诚)的“我 为( )的 静女 用(细节描写、顶真、对
比、
)的方法写 爱情 诗。
.
教材分析 ㈢赏析诗歌、领悟内涵——读懂/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确立
3 ( 憨厚、痴情)、的真“诚我”为 静女 用 ( 细节描写、对)比的方法写 爱情 诗。
教师小结→学生小结→学生再读→齐背诗歌
1.落实大纲要求,自评互评、评过程评结果; 2.诵读训练贯穿始终,教学重点重点解决; 3.由诵而背,显现课堂教学效果。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确立 教学构思 方法手段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㈤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女》说课稿-彭程熙
《诗经·邶风·静女》说课稿
湖南省经济贸易职业中专学校彭程熙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诗经·邶风·静女》。
林语堂先生说过:“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
”如此看来,语文课其实是一次次的旅行。
那么今天我带大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诗歌旅行。
接下来,我将从旅行介绍、旅行目的、旅行攻略、旅行内容、游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行程介绍之——教材分析
《静女》选自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诗经》两首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生动的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美好的艺术形象,歌颂了他们淳朴真挚的爱情。
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简练,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充满愉悦的生活情趣。
行程介绍之——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班级为计算机专业学生。
这群接近00后的青少年,性格外向活泼,可塑性强,但是学习主动性不高。
在语文素养方面,他们的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一般。
另外,该班学生在校期间长期接触计算机,学习过PS、等相关绘图软件,能胜任课堂中对信息化操作的要求。
二、行程目标(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本人设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明晰《静女》全文大意、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
2.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诵读,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
2、让学生下载YY语音软件至手机,提前熟悉录制流程。
3、组织学生提前做好《静女》情景剧演出。
二、复习导入
课程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诗句,检查学生课前对于《诗经》中爱情诗句的掌握。
比如:我出窈窕淑女,学生答:君子好逑;通过互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随后我接着提问:这些是关于什么的诗句呢?同学们回答“爱情”。
老师随即导入课题《诗经·邶风·静女》,并告知学生今天将学习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
三、特色合作探究
根据大纲要求“对诗歌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读懂而要鉴赏”。
特色合作探究部分我通过细读慢品、绘图、配乐初补白、说说、猜猜再补白、穿越时空的表演四个模块来开展课程。
(一)细读慢品
“细读慢品”这一环节我通过学生自读、听读、齐读、录制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并达到对诗歌初步的整体感知与鉴赏。
在自读环节,教师提供网站链接,要求学生参考“西克朗诵网”中的诵读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诵读。
接下来,学生聆听老师推荐的音频范读,感知其重章叠唱的音乐美。
(播放视频)继而我要求全班大声、响亮的齐读,并读准字音,读出韵感。
最后我要求学生参考“朗诵网”诵读技巧,分组利用YY 软件进行诗歌录制,并
推选出本组优秀作品让全班同学进行赏析、评论。
这是学生作品。
(二)绘图、配乐初补白。
完成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后,学生对于诗中人物形象,具体爱情故事还并没有深入鉴赏。
接下来,我采用做任务的方式来初次填补学生对于本课的空白。
首先我将全班分成绘画爱好组和音乐爱好组。
绘画爱好组:参考班级空间“图片”素材库中物象和人像集锦,查找合适的意象进行组合,利用PS等软件为本诗歌设计一张或一组插图。
音乐爱好组:参考网页“西克朗诵网”中朗诵配乐大全,搜索下载合适的乐曲。
两大组分别推荐优秀作品上传至班级空间,大家点击欣赏。
这是课堂上学生设计的插图,很有创意。
(三)说说、猜猜再补白
课程进行到此处,学生对本课已经有了很大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采用说一说、猜一猜等方式引领学生深层次鉴赏本诗。
说一说:猜外貌,感知形象
要学生在文中找出直接描述人物形象的关键字词,并说说这些词体现出怎样的外貌形象?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女子形象;
搔首踟蹰,说怿女美———男子形象
猜一猜:摹对话,品悟情感
本环节,我要求男女同学分别以男女青年的口吻,以QQ聊天方式进行对话交流,围绕下列问题情境模拟对话,最后公选出合适的或经典的对话。
a、如果两人见面了,彼此会说些什么?
b、女子送男子彤管时,彼此会说些什么?
C、女子送男子荑草时,彼此又会说些什么?
这个环节增添了课堂的乐趣,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平时比较安静的同学也大胆积极表现。
这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模拟男女主人公对话的结果。
(四)穿越时空:演一演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脑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心理特征逐渐清晰,并且立体起来。
最后,教师安排事先排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这个过程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课堂也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学生通过表演亲身感受诗歌的意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而看的学生也再次直观、深刻的领悟到本首诗歌的魅力。
4、课后作业:
分组尝试将《静女》改为五言诗、七言诗,并将讨论的作品利用手机微信、QQ等软件上传至教师空间及个人朋友圈,点击查看和评论他人作品。
五、游后反思——教学实践反思
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本人尝试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在课程中间,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胆运用图片、音频、视频、QQ、
YY语音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服务。
这些方式不仅突破了以往古诗词生涩难懂的困境、还拉近了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
信息化手段的不但可以激活学生兴趣,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力。
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信息化方式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
我的课就说到这里,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