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赏析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原文译文赏析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aa041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b.png)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原文|译文|赏析《西江月·阻风三峰下》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这首词写了词人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以及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宋词吧。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原文宋代: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译文及注释译文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行船被风浪所阻,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
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准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注释山峰:指黄陵山。
(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湘水由此入湖。
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庙,世称黄陵庙。
词题一作“黄陵庙”。
词句也稍有差异)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赏析《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
“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
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
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张孝祥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
这是写的天气咋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
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
西江月辛弃疾阅读答案
![西江月辛弃疾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b37676ad02de80d5d84025.png)
西江月辛弃疾阅读答案【篇一:【阅读欣赏+训练】《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其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主题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之情。
赏析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
词的三、四句写的是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
田里的青蛙也不甘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写出了词人热爱自然的情感。
五、六句则写出词人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都被乌云遮挡住了。
突然,山前下起小雨,“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
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
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12最后两句词写词人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突然出现在词人眼前。
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题库1、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心情。
答案:夏夜闲适(淡泊、喜悦、欣喜、怡然自得)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答案: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3、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答案: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
张孝祥《西江月》
![张孝祥《西江月》](https://img.taocdn.com/s3/m/c6dcb88848d7c1c709a145a3.png)
张孝祥《西江月》篇一: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张孝祥)阅读答案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注][宋]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三塔寺:在今江苏溧阳县三塔湖,寺内有寒光亭。
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答案①对时光流逝的叹惜,②对个人历经坎坷的感慨,③对湖边春色的怀恋,④再次来此的欣喜。
篇二:张孝祥《过洞庭》赏析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
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
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
但是敏感的诗人从风云变幻之中是可以感觉到风色的。
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那万里黄云使风都为之变色了。
张孝祥在这里说“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读之冷然、洒然,令人向往不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玉鉴就是玉镜。
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
“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
“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
著,犹着,或释为附着。
船行湖上,是飘浮着、流动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
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
”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钓船。
”都是这个意思。
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古诗西江月·阻风山峰下翻译赏析
![古诗西江月·阻风山峰下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cf21be482fb4daa48d4b37.png)
古诗西江月·阻风山峰下翻译赏析《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孝祥。
其古诗全文如下: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前言】《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了作者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热爱。
【注释】1、山峰:指黄陵山。
(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湘水由此入湖。
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庙,世称黄陵庙。
词题一作“黄陵庙”。
词句也稍有差异)2、“波神”句“谓行船被风浪所阻。
波神,水神。
3、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4、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5、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7、“准拟”句:意谓准顶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上,面对洞庭湖。
【翻译】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仿佛水神留我看夕阳,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
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一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赏析】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
“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
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
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八校联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034d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b.png)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八校联考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8分)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变化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jiāo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甲】我们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遵xún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基本lǐ数,也是中美两国相处的起码【乙】。
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中美两个大国必须守住的底线。
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cháo流,也是中美关系应该有的【丙】。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摘自《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的演讲》(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汉字。
(4分)(2)填入【乙】【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准则本色B.原则本色C.准则底色D.原则底色(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结构上来说,“充满挑战、狂风巨浪、和平共处”这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甲】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句号。
C.从复句类型看,画线的句子属于递进复句。
D.《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适用于这次的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
2.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②,八年风味徒思浙。
③,西北望,射天狼。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⑤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了词人对家人的思念,对成就功业的向往;李白的《行路难》中“,”以夸张的笔法写出了诗人面对美酒佳肴的无限惆怅。
3.学校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分)(1)【新闻宣传展风姿】小华同学搜集到了一条有关“小说剧场”的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则标题。
(2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12月13日新华初中初三学子在二楼阶梯教室开展“小说剧场”展演活动。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赏析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1267a05901020206409c56.png)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赏析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译词]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满载着一船秋天的景色航行,开阔的水面平铺开明澈湖光。
是洞庭水神挽留我观赏斜阳,平湖上有意召唤起粼粼细浪。
明天风向改换将更利于航行,今夜何妨就露宿在湖面之上?且听水晶宫里演奏霓裳乐曲,明天我准定能登到岳阳楼上。
【试题】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参考答案】①D②苏轼辛弃疾豪放派③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题目解析]题目中的胸怀是就思想感情的层面提问,两处具体描写指的就是具体形象,略作分析则要求分析出是哪处具体描写(形象)怎样展示出的某种胸怀(感情)。
[评分答案]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
[备考答案]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从容面对世事人生的旷达宽广的仁人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例如词的上阕,诗人乘舟北行,原本陶醉于秋色湖光。
忽然风起浪涌,船不能行,被迫滞留在黄陵庙下,但诗人没有焦躁牢骚,更没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反而吟唱道: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在诗人旷达的胸怀里,险恶的风浪只不过是水神为挽留而召唤来的粼粼细浪,他仍然瞩目烂漫斜阳。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70d4d1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0.png)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
(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深邃(suì)蓬蒿(hāo)顷刻(qǐnɡ)谆谆教导(zhūn)B. 疲惫(bèi)纤绳(xiān)淤滩(yū)戛然而止(jiá)C. 虔信(qián)蝼蚁(lóu)胚芽(pēi)良莠不齐(xiù)D. 绯红(fěi)晨曦(xī)瞰望(kàn)长吁短叹(x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游弋蒸气机形销骨立鸠占鹊巢B. 视察扫描仪娇揉造作自暴自弃C. 恪守青蒿素前赴后继惹是生非D. 旁骛流水账言不及意走投无路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社区的人民调解员张伯伯常常为人们排忧解难,他说话幽默,言不及义,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B. 中国梦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应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C. 重阳节这天四万人涌向千佛山,山上人潮涌动,真是间不容发。
D.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据统计,今年中学生的“人情消费”与去年相比,增加了近一倍左右。
B. 济南地铁的修建,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D.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程,也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及特长。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
②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
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
A. ③②①B. ②①③C. ②③①D. ③①②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足下,古代上称下或者同辈相称的敬词。
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翻译
![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d276d5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a.png)
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翻译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翻译原文: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
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
准拟岳阳楼上。
西江月·黄陵庙字词解释:1.山峰:指黄陵山。
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2.“波神”句:意思是行船被风浪所阻。
波神:水神3.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4.风回:顺风5.准拟:准定西江月·黄陵庙翻译: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仿佛是水神留我欣赏斜阳,微风弄起粼粼波浪,泛起波光。
最好明天风向变了,就可以行船启程,今晚露宿也就没什么关系。
江上的声响像是水府在演《霓裳羽衣曲》,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上岳阳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答案:(1)苏轼、辛弃疾。
豪放派。
(2)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示例:“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明月皎洁,那小小的船儿似乎装满了这迷人的月光;秋江澄澈,波平如镜的湖面似乎是平平地铺展开的。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无法言说的轻松与喜悦。
又如;“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词人由自我想象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际情况,却抒写自己幻想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我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
将这骤然而至的不速之客摹写得极富人情味。
再如:“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那样泰然自若。
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风向转变。
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
这些,都显示出作者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意对即可)西江月·黄陵庙创作背景:暂无西江月·黄陵庙赏析:宋孝宗乾道四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5401e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a.png)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释】①张孝祥:宋词人。
这首词,是作者船行至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时所作。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预料,打算。
⑴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一句中,哪两个词用的最妙,请简要分析。
(4分)
⑵ 结尾两句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4分)
试题答案:
14 ⑴留和唤(1分)。
运用拟人手法(1分),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
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1分)。
将这骤然而至的不速之客摹写得极富人情味,生动而形象。
(1分)
⑵ 比喻手法。
(1分)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象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
想象生动,新颖(1分)。
达观、豪迈的胸怀。
(2分)(显示出作者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2019年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赏析-实用word文档 (4页)
![2019年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赏析-实用word文档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aab120c0b8f67c1cfad6b887.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赏析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译词]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满载着一船秋天的景色航行,开阔的水面平铺开明澈湖光。
是洞庭水神挽留我观赏斜阳,平湖上有意召唤起粼粼细浪。
明天风向改换将更利于航行,今夜何妨就露宿在湖面之上?且听水晶宫里演奏霓裳乐曲,明天我准定能登到岳阳楼上。
【试题】①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参考答案】① D②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③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题目解析]题目中的胸怀是就思想感情的层面提问,两处具体描写指的就是具体形象,略作分析则要求分析出是哪处具体描写(形象)怎样展示出的某种胸怀(感情)。
[评分答案]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
[备考答案]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从容面对世事人生的旷达宽广的仁人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例如词的上阕,诗人乘舟北行,原本陶醉于秋色湖光。
忽然风起浪涌,船不能行,被迫滞留在黄陵庙下,但诗人没有焦躁牢骚,更没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反而吟唱道: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https://img.taocdn.com/s3/m/87c920b40029bd64783e2c34.png)
篇一:西江月·黄陵庙西江月·黄陵庙西江月·黄陵庙【年代】:宋【作者】: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内容】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翻译字词】:宵:晚上波神:水神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水晶宫:传说中的宫殿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翻译】: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仿佛是水神留我欣赏斜阳,微风弄起粼粼波浪,泛起波光。
最好明天风向变了,就可以行船启程,今晚露宿也就没什么关系。
等到登上岳阳楼,奏起霓裳乐曲,就似水晶宫一般呢。
【鉴赏】: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
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
词题一作“阻风三峰下”。
词句亦稍有差异。
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
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
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
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起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
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
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
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
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
北京诗歌试题
![北京诗歌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48714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8.png)
北京诗歌试题第一篇:北京诗歌试题【2014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12分)【1】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园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②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C.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
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按: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春《游曲江》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2015京卷】(18分)【1】醉翁操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2】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3】【4】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古诗鉴赏学习方法指导
![古诗鉴赏学习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9b1730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5.png)
古诗鉴赏学习方法指导古诗鉴赏学习方法指导一、反复吟诵,品味诗词的韵律美诗歌的美,在读时才能感受到。
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所以,要反复吟咏,感知诗的意味,提高感知美的能力。
例句语言特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句式短小,节奏急促,声音高昂,给人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感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节奏柔缓,声音低沉,给人以柔肠百转、委婉哀痛的感觉。
二、联想想象,再现诗歌创设的画面诗歌是最精练、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描绘一个个意象,通过读者的想象,即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美不胜收,言简而义丰,妙不可言。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原句读者组合意象后形成的画面碧云天湛蓝的天空多么明净黄叶地黄叶飘飘铺满了大地秋色连波江河也染上了秋的颜色波上寒烟翠水汽雾霭凝成了秋的绿意山映斜阳天接水夕阳西下,映照着山的身影,天水相连,浑然一体芳草无情无情的芳草还是那样无动于衷更在斜阳外芳草远远地绵延到夕阳之外诗人借意象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读者借助联想想象把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使诗歌的内容通过感知得到补充,使自然与人得到和谐统一。
解读诗歌时的联想与想象,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读诗时的联想想象,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合乎情理。
三、涵泳画面,缘景明情悟情感诗歌之所以能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意境。
意境是合景与情而言,古人有所谓“诗情缘景发”“意与境合”的说法,诗歌欣赏要由“境”入“意”。
要完成由“境”到“意”的升华,把诗人浓缩的生活还原,把诗人结晶的感情展示出来,需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抱负及诗人写诗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背景。
如:要理解李清照前期词的清新明快与后期词的深沉低吟,便要知道李清照晚年因国破家亡而导致的与前期迥然不同的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https://img.taocdn.com/s3/m/d1a2fc02b90d6c85ec3ac6e2.png)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西江月·黄陵庙》做者:弛孝祥本文:谦载一舟亮月,仄展千面春江。
波神留尔看斜阴,唤起鳞鳞细浪。
亮日风归更孬,目前含宿何妨?火晶宫面奏霓裳,准拟岳阴楼上。
正文:一、波神”句:意义是止舟被风波所阻。
波神:火神。
二、鳞鳞:描述涟漪轻微如鱼鳞。
三、风归:逆风。
四、准拟:准定。
翻译:谦载着一舟的春色,止驶正在广大仄铺的江里上。
好像是火神留尔观赏斜阴,和风搞起粼粼海浪,泛起波光。
亮日风背转为逆风愈加孬,这么古夜含宿又有甚么闭系呢?火外的宫殿像是正在吹奏霓裳羽衣直,当达到岳阴时,准定正在岳阴楼上欣赏湖光山色。
赏析:宋孝宗坤叙四年春八月,弛孝祥分开湖北少沙,达到湖南荆州(古江陵)任职。
那尾词是他正在到差途外所做。
词习题一做“阻风山岳高”。
文句亦稍有差距。
他正在给友人黄子默的疑外说:“XXXX离少沙且旬日,尚正在黄陵庙高,波臣风伯,亦擅戏矣。
”黄陵庙正在湖北湘阳县南的黄陵山。
相传山上有舜之两妃娥皇、父英庙,故称黄陵庙。
否睹孝祥正在到差途外曾为风波所阻,但是他的意图没有是正在邪里描画波澜壮阔的海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擅戏”。
因而词人倾注了浓郁的客观念象色调。
“谦载一舟亮月,仄展千面春江。
”那二句写船泛湘江一路止去的风光。
只写“一舟亮月”、“千面春江”,其余美景堪支、旅怀足慰之事,高必细数。
如下转进黄昏阻风情事。
“波神留尔看斜阴,唤起鳞鳞细浪”二句,由自尔念象而入进一种客观幻觉心思的境界。
词人没有说本人的止舟为年夜风所阻,没有失止驶的真况,相反却抒写本人幻觉的意象,火神殷勤天约请他观赏这美妙的落日风光。
早霞映射的火里,明灭着象鱼鳞般的涟漪。
那种浪漫主义脚法,把现真取念象,幻觉心思取时空变迁,十分谐和天描画正在一幅绘里上,令人感触似幻似实,从而加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高片还景抒怀。
“亮日风归更孬,目前含宿何妨。
”面临风遏止船的状况词人此刻的心绪,如同苏轼《定风浪》词外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仄熟”这样恬然自若。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试题答案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cfb8d4afe04a1b171de14.png)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试题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释]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是因船行至洞庭湖畔的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道:“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8.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二两句点明了行船的季节,描写了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两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上是指滚滚波涛。
C.五、六两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两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9.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进行赏析。
(8分)8.D9.(1)达观、豪迈的胸怀。
(2分)(2)提示:如“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明是行船受阻,却戏谑为波神留我欣赏斜阳的景观;如“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的不以受阻为意;如“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既已受阻,不如就此欣赏眼前的风光,听水波演奏的美妙乐曲等。
(例子每个1分,赏析每处2分。
表述言之成理,表达顺畅)【解析】解答这两道题时,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读懂全词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作答。
D项所述内容对文本理解不正确。
本诗七、八两句收结,别具情味。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首舞曲。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城西,面临洞庭湖。
第七句写江中波涛发出的一阵阵声响,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
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独到的想象。
第八句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雄伟壮阔的自然风光。
本题中颇有干扰性的是B项,有的同学会误以为“鳞鳞细浪”是指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但在“波神”所放而使作者“阻风三峰下”的语境中,“鳞鳞细浪”指“滚滚波涛”。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92e0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d.png)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释】①张孝祥:宋词人。
这首词,是作者船行至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时所作。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预料,打算。
⑴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一句中,哪两个词用的最妙,请简要分析。
(4分)
⑵ 结尾两句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4分)
试题答案:
14 ⑴留和唤(1分)。
运用拟人手法(1分),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
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1分)。
将这骤然而至的不速之客摹写得极富人情味,生动而形象。
(1分)
⑵ 比喻手法。
(1分)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象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
想象生动,新颖(1分)。
达观、豪迈的胸怀。
(2分)(显示出作者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诗歌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6f12266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e.png)
诗歌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风格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语言风格,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语言风格1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
如《诗经?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
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c461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7.png)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甲】一带一路【甲】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讲。
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初心,是借jiàn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zhāng 显了友谊和合作。
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乙】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我们chóng尚的是,自己过的好,也让别人过的好;jiàn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
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让我们携手解决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甲】【乙】两处正确的一项是()A.书名号分号B.书名号句号C.引号逗号D.引号分号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的核心是“演”,是口头表达。
应该注意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B.文中加点词语“发表演讲、名垂青史、互联互通、美好未来”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文中“开辟、无论、友谊、我们”词性依次为动词、介词、名词、代词。
D.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错误类型为成分残缺。
4.文中横线处缺了三个词语,你认为依次填入空白处的正确顺序为()①相互成就①相互尊重①相互支持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二、名句名篇默写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1bd8c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b.png)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牌坊、院落、街道、老民居等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更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
保护、传承、利用好文化遗产,有利于激活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品牌、增加城市魅力。
城市是一个活态的生命体,需要不断更新。
可城市更新又面临着诸多悖论,比如大拆大建和不当的整治更新会导致老城风貌消失;若将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封存固化,又会使其失去活力和使用价值。
保护文化遗产既不能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不能将文化遗产封存固化,而应采取一种渐进的、由点及面的城市更新方式。
具体而言,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和最大隐蔽原则,在保护城市整体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老城进行必要的小尺度提升性改造,针对基础设施进行活态化改造,按照“点(文化遗产建筑)、线(历史文化街区)、面(活态城市空间)”的顺序进行老城更新。
文化是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尤其要注意的因素。
城市更新改造时,“被保留”的文化不应仅仅作为一种静态化修辞的“建筑”而存在。
要想让文化遗产成为活的文化,不能对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而必须依托人进行活态传承,即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传承,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方式,激发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对特定的文化空间进行微改造,如增设社区美术馆、创意书店、生态绿地等,以实现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与百姓生活的活态融合。
作家冯骥才在描述对历史名城巴黎的观感时曾说,巴黎的卢浮宫、凯旋门和圣母院等,只是“历史的几个耀眼的顶级的象征”,而巴黎真正的历史感则表现在城中一片片的老街和老屋中,因为这些昔日的空间中有活生生的历史,有血有肉,生动而真实。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