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

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
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

疾病名: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

英文名:senile malignant hydrops pericardil

缩写:

别名:老年恶性心包积液

ICD号:I31.3

分类:老年病科

概述:恶性肿瘤进展时侵犯心脏并非少见;原发灶以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多见。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也可引起。新近报道艾滋病成为心包积液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出现心包填塞症即属急症,应紧急处理。

流行病学:一些尸检资料的记载,其发生率为0.1%~21%。1986年报道1组3327例尸检中,肿瘤侵犯心脏的发生率为5.1%,其中侵犯心包者为45%,侵犯心肌者为32%,两者均被侵犯者为22%。侵犯心脏或心包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白血病、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黑素瘤和胃肠系原发性肿瘤等。许多资料均指出,恶性肿瘤侵犯心包者,以肺癌为最多见(35%左右),乳腺癌次之(25%左右),两者占60%~70%。

病因:国外报道常见原因为急性心包炎(病毒、非特异性)、新生物(支气管、乳腺或淋巴瘤转移)放射治疗及胸部创伤后。在我国结核性心包炎曾是心包积液的最多见原因,近年来较前少见与生活水平提高,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及普及卡介苗预防接种使结核感染发病率相对下降有关。肿瘤性心包炎多为心包转移,原发灶以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多见。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心包炎中,多数由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引起。化脓性心包炎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状球菌感染。新近报道艾滋病成为心包积液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病机制:正常心包腔内液体量约30ml,作为润滑剂以减少摩擦。恶性肿瘤病人如心包内液体超过50ml即考虑恶性心包积液。通常可分为2型:①周围型:是由于恶性肿瘤直接扩展或经淋巴或(和)血行转移,形成肿瘤小结节可浸润侵犯心包或(和)心肌,引起其淋巴和静脉通道受阻所致心包内液体滞留;②中心型:是由于纵隔淋巴结转移妨碍心肌和心包的引流淋巴通过心脏淋巴结和(或)其静脉血液回流而产生心包积液。如心包为肿瘤浸润增厚的纤维化,可形成缩窄性心包炎,导致无心包积液的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心包填塞症。

临床表现:恶性心包积液中约15%的病人发展成心包填塞症,约70%可在生前不增加心脏方面的症状。心包积液的症状主要由心排出量下降和静脉系统充血所致;症状的轻重又与起病的急缓有密切关系,急性者心包积液量较少(<250ml)时,即可出现较重的症状;而慢性者即使心包积液量较大(>1000ml)其症状仍可较轻。常见的临床表现(表1)。

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呼吸困难、心悸、肝脾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心包穿刺与心包积液检查:有些情况需要确定心包积液的性质。在抗癌放射治疗中,需决定为心包肿瘤病变引起积液,还是放射治疗后现象。在原发肿瘤未确定性质时,积液细胞学检查很重要。在细菌性感染时,需检查是否为渗出

液,并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的情况不一定需要分析心包液体,不应考虑心包穿刺,诊断性心包穿刺意义不大,如非特异性心包炎有小量积液时。心包穿刺常是为解除心包填塞或排空脓性积液。其他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帮助很大,常可见心影、纵隔或肺门异常,并提示或证实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恶性心包积液的存在。但积液<250ml时,胸片常难于发现异常,有时也可见转移肿瘤小结节形成不规则结节状心影外廓;积液量≥300ml时,心影呈普遍性尤其向两侧增大,腔静脉明显,心膈角呈锐角;大量积液时,其心影呈烧瓶状或梨形。短期内胸片复查,如发现心影增大,且无肺部充血征,则心包积液的诊断可以肯定。如病情允许胸部透视或记波摄影,若有心包积液可见心脏搏动减弱或缺如征象。心血管造影术可明确显示心影外围有无异常增厚及其程度,对可疑癌性缩窄性心包积液具有诊断价值。CT或MRI检查均为最灵敏检查,不仅可发现其他检查难于明确的心包积液,还可发现转移灶部位。

(2)心电图:恶性心包积液或癌性心包炎的心电图可显示心动过速、期前收缩以及心电交替。心电交替可在2/3癌性心包炎并大量心包积液的病人中发生,为预后不良的征象。交替脉常发生于心肌损伤,而罕见于有交替心电的心包填塞症。当大量心

包积液抽出小量即使是50ml心包液体时,心电交替即可消失。 (3)超声波检查:超声心动描记术为最简便、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二尖瓣前叶活动不正常可为诊断心脏压塞症的依据,罕见假阳性;如不是心包积液,则可能为肿瘤浸润包裹心脏所致。二维超声显示:①心包壁层及心外膜层增厚(>3mm),回声明显增强;②两层间有较低或强弱不等的回声。有这两点,即可明确心包积液的存在。

2.特殊性检查 诊断性心包穿刺术。恶性心包积液常为渗出性或血性,血性心包积液送检细胞阳性率较高,尤其肺癌病人可达80%~90%,但阴性并不能排除恶性心包积液。心包内注入二氧化碳有利于X线检查时发现心包内肿瘤,较其他对比剂如空气、氧或造影剂(可使积液增多和发生心包粘连)更安全。但心包穿刺术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可并发冠状动脉、心房、心室或内乳动脉的穿刺针损伤而造成心包积血、室

性心动过速、室颤、虚脱、气胸和(或)胸腔感染,甚至张力性气胸,但危险性与积液量及穿刺点定位准确性密切相关。 穿刺点通常选在剑突与左肋缘间,针尖向左肩方向,针尖斜面向上,或选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心尖浊音界内2cm以避开胸膜,针尖向第4胸椎,针尖斜面向胸骨中线。由二维超声导向穿刺则更为安全。穿刺针可接胸前导联并心电监护及抽液前由穿刺针管内送入尼龙管,或选用带聚四氟乙烯鞘的穿刺针,退出穿刺针后抽液,以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免针尖损伤心脏,这些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穿刺引起的猝死和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根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恶性心包积液首先应为恶性肿瘤病人伴有心包积液,并在积液中找到肿瘤细胞。血性心包积液常易于找到肿瘤细胞,但应重视假阴性的存在,有时有些病例较难获得细胞学诊断,尤其是淋巴瘤和白血病病人。另有些曾接受纵隔放疗的淋巴瘤病人可呈现晚期渗漏性缩窄性心包炎。据

Applefeld等(1981)报道,霍奇金淋巴瘤经上部斗篷式放疗后31%的病人出现与放疗有关的心包积液;再如肺癌经纵隔放射治疗的病人,出现血性但细胞学检查阴性的心包积液,为转移灶还是放疗引起的鉴别常较困难,须认真鉴别和治疗后追踪观察。放射性心包炎常发生在心脏承受放疗总量35~40Gy后。急性放射性心包炎常为自限性,并能好转而不留缩窄;慢性放射性心包炎可导致心包缩窄或心包填塞症。鉴别诊断:恶性心包积液应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心包积液相鉴别。

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治疗不取决于心包积液量的多少,而取决于其临床表现。如出现心包填塞症,在准备作急症心包穿刺时应即开始支持治疗,如建立静脉通道,静滴液体或血浆增容剂,必要时加用升压药。对呼吸困难或周围型发绀者予以吸氧,但不予加压人工呼吸,因其可引起胸腔压和心包压升高,减少静脉回流;心包

穿刺为挽救生命的措施,应尽快进行(图1)。C D D C D D C D D C D

D

1.心包穿刺和导管引流术

(1)心包穿刺的适应证:①发绀、呼吸困难或休克样综合征;②意识障碍;③周围静脉压升高至1.27kPa以上;④脉压下降至2.67kPa以下;⑤测定奇脉压改变已超过脉压50%以上。

(2)心包穿刺和导管引流术:治疗性心包穿刺和导管引流术的基本操作与诊断性心包穿刺相同,在抽出50~100ml心包积液后,奇脉、心电交替和周围静脉压应有所改

善,其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改善有待心包积液的进一步排除。保守治疗(即反复心包抽液或短期导管引流)对一些病人可得暂时疗效,但心包填塞症常可在48~72h内复发,除非延长使用心包导管引流,或可有3%的病人能较长期缓解;因此须综合应用其他治疗手段。 2.全身性化疗 对化疗敏感的肿瘤且心包积液发展缓慢者,全身化疗一定时间后获得肿瘤缩小及减少心包液的产生,即可缓解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症状。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对肺小细胞癌、淋巴瘤及乳腺癌常可取得40%~48%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

3.放射治疗

(1)放射性核素: 198Au(金)、32P(磷)或90Y(钇)心包内注射控制恶性心包积液曾获得鼓舞人心的结果。经用5mCi(185MBq)32P稀释于35~50ml生理盐水在心包导管引流后注入心包,20/28(71%)的病人经治疗后恶性心包积液未再出现,其中位缓解期为7个月,7/28(25%)生存期在1年以上。然因放射性排出物的处理和费用较高是存在的问题,不便广泛开展,也难于做进一步的结论。

(2)外照射治疗:可使约半数恶性心包积液得到控制:由于心脏的耐受剂量为35~40Gy,恶性心包积液常用治疗剂量为25~35Gy/2.5~3.5周,2/7(28.6%)肺癌和11/16(68.8%)乳腺癌病人的恶性心包积液获得明显好转,61%中位缓解期为4个月。

4.硬化剂治疗 心包内注入硬化剂,目的在于使心包壁层与脏层粘连,常用的药物有四环素(500mg)、博莱霉素(40mg)、氮芥(10~20mg)、氟尿嘧啶(500~750mg)、丝裂霉素(6~8mg),塞替派(20~30mg),磷酸铬(32P,5mCi即185MBq)或滑石粉(0.5~2g制成混悬液)。约有半数病人可明显减少心包积液的产生;其副作用有恶心,轻度胸痛及短暂发热。

5.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为恶性心包积液经常采用的方法,但因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术后多须住院,因此长期以来先选用非手术治疗。至于采取何种手术方法,应从安全和疗效考虑,依据病人体力状况,病变范围,预期生存期,所选手术的可能死亡率和并发症而定。对大多数晚期肿瘤病人因体质差,全心包切除手术过大,是不可取的。心包胸膜开窗术可缓解心包填塞症约3.5~13个月,偶因肿瘤包围心包而妨碍手术进行,也可因开窗处手术后短期内被肺覆盖而粘连,以致手术失败,又因

须全身麻醉不利于患者。预后:近来常用剑突下心包开窗,只需局麻,较易于成功,但仍有一定的死亡率(8%)和复发率(7%)。预防:综上所述,有人报道1975~1986年的10篇恶性心包积液治疗的论文后提出了首选剑突下心包开窗术;但也有许多人仍认为以首选保守的心包穿刺放液、心包内和全身性化疗为妥;手术治疗宜用于放射治疗引起的重症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增长过快、心包穿刺不能控制的恶性心包积液,以及一般非手术治疗无效,诊断难于C D D C D D C D D C D

D

明确的心包积液病人。

D

D

C

D

D

C

D

D

C

D

D

C

心包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心包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一)症状 1、胸痛是急性心包炎最主要症状,多见于急性特发性心包炎及感染性心包炎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是易变的,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颈部和背部,呈锐痛,偶可位于上腹部,类似“急腹症”;或与心肌梗死缺血性疼痛相似,呈钝痛或压榨性痛并放射至左上肢;或随每次心脏跳动而发生刺痛。疼痛可因心包和胸膜炎症受累两个因素引起,也可能与心包腔积液时心包牵张因素有关。疼痛多在卧位、咳嗽、深吸气时加重,前倾位时减轻。 2、呼吸困难是心包渗液时最突出的症状,为避免心包和胸膜疼痛而产生呼吸变浅变速。 呼吸困难也可因发热、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腔压塞、邻近支气管、肺组织受压而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胸闷、大汗淋漓等。患者常采取坐位,身体前倾,使心包积液向下、向前移位以减轻其对心脏及邻近脏器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 3、全身症状可伴有潜在的全身疾病如结核、肿瘤、尿毒症所致的咳嗽、咳痰、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 (二)体征 1、心包摩擦音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特异性体征,炎症导致壁层与脏层心包变得粗糙,在心脏活动时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似皮革摩擦呈搔刮样、粗糙的高频声音。心包摩擦音的特点是瞬息可变,通常使用隔膜性胸件在胸骨左缘3-4肋间、胸骨下段和剑突附近易听到。其强度受呼吸和体位影响,深吸气或前倾坐位摩擦音增强。当心包内出现渗液,将两层心包完全分开时,心包摩擦音消失;如两层心包有部分粘连,虽有心包积液,有时仍可闻及摩擦音。心包摩擦音应与胸膜摩擦音或听诊器胸件未压紧皮肤所产生的嘎吱音相鉴别;而单相心包摩擦音需与三尖瓣或二尖瓣反流性收缩期杂音相鉴别。 2、心包积液症状的出现与积液的量和速度有关,而与积液性质无关。当心包积液达200-300ml以上或积液迅速积聚时出现下列体征:①心脏体征: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轻而远,心率快,少数人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舒张早期额外音(心包叩击音),此音在第二心音后0.1-0.13s,高调呈拍击样,是由于心室舒张时受心包积液的限制,血液突然终止形成旋涡和冲击心室壁产生震动所致。 ②左肺受压迫征: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向左后移位,压迫左肺,引起左肺下叶不张,在左肩胛下角区出现肺实变表现,称之为Ewart征。③心脏压塞征:大量心包积液或积液迅速积聚,即使积液仅150~200ml,引起心包内压力超过20~30mmHg时即可产生急性心包压塞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血排量下降、发绀、呼吸困难、收缩压下降甚至休克。如积液为缓慢积聚过程,也可产生慢性心脏压塞征,表现为静脉压显著升高,颈静脉怒张和吸气时颈静脉扩张,称Kussmaul征,常伴有肝大、腹水和下肢浮肿。由于动脉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而表现脉搏细弱、脉压减小,出现奇脉。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为临床常见表现,一般通过心脏超声诊断。临床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以心包填塞为表现可危及生命。临床症状取决于积液量、积液产生速度、积液性质。但可能会出现积液量和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的情况,临床意外发现大量心包积液而无症状,同时亦可能有少量积液在短期内迅速增长导致心包填塞的情况。 一、病史采集要点 1 现病史 (1)详述起病过程:起病缓急,首发症状时间,如胸闷、胸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现有的临床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等。 (2)临床症状:少量心包积液患者常无临床症状。心包积液对胸部其他器官空间占据效应可产生许多症状,包括食管受压引起的吞咽困难,肺 受压和肺不张引起的呼吸困难,膈神经受压导致呃逆和邻近腹腔脏器 受压产生的恶心和腹胀感。 2继往史:有无急性和慢性心肌炎病史,有无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病史。3病因: (1)特发性 (2)感染性:病毒、细菌、霉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 (3)结缔组织病的心包疾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发动脉炎 (4)代谢性疾病的心包疾病:尿毒症、粘液性水肿、痛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自身免疫性心包疾病:心肌梗塞后综合征、心脏术后综合征、药物过敏反应性——普鲁卡因胺、异烟胫、奎尼丁、保泰松、青霉素等。 (6)肿瘤:原发性肿瘤、转移癌 (7)放射性。 二、体格检查要点 1 少量心包积液,临床体检可以无阳性发现。 2 大量心包积液,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不能叩出相对浊音界,早期可表现为二三肋间处的心浊音界向外侧增宽,卧位可见,坐位时浊音界变小。心尖搏动微弱难扪及,常于心界左缘内侧。可产生心音模糊,左肩胛骨下可出现浊音和支气管呼吸音,即心包积液征——Ewart征。肺受压引起的肺野内可闻及啰音。 三、诊断要点 1诊断要点: 1)典型的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 2)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QRS低电压,T波变化持续存在。电交替是大量心包积液的标志。 3)X胸片:正常心包壁层在心外膜脂肪的1-2mm内。心包线距心脏大于2mm 可诊断有心包积液,此征相在侧位投照最清晰。当心包积液超过250毫升时可出现心影增大。有心脏增大伴明显增粗的腔静脉和奇静脉,肺血管分布减少,应联想到心包积液的诊断。在透视时一般认为心外膜脂肪线离开心界向内移位超过1cm以上,可肯定有渗掖的存在。 4)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包积液最常见手段。可用于心包积液的定

心包积液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心包积液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本病病人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的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易被误诊为心脏扩大,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往往无法确定本病发生的时间。 本病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耐受性,由于心包积液是逐渐增加,心包容量对积液的增长已有一定的适应,这使得大量心包积液的聚积只引起轻度的心包内压增加,表现为非限制性心包积液,因此心包堵塞很少或几乎不发生,只有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才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曾有过心包积液自行消失的报告,但由于这可能与病因治疗有关,因而对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时是否会有积液自行消失仍不能确定。 对心包积液临床表现,大家得积极把握,正确认识和诊断心包积液临床表现,才能够帮助大家得出积极的确诊和治疗,通常心包积液临床表现有很多,如下便是专家的分析。 心包积液临床表现: (一)心包摩擦 是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两层心包膜因发炎表面粗糙并有纤维蛋白渗出,心脏搏动时,互相摩擦而产生,摩擦音常出现于胸骨在缘第三、四、五肋间隙,也可满布心前区,坐位、深吸气后屏息时较易听到。响的摩擦音在心前区扪诊可有摩擦感。通常持续时间短暂,它可存在数小时,数天、少数可达数周,当心包积液增多,使两层心包分开时,摩擦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二)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量超过300ml或积液发生较迅速时,可以出现很多症状。 本病尚缺乏精确而统一的定义,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 ①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UCG证实; ②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 ③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 ④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关;

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

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 恶性心包积液是肿瘤转移至心包膜引起渗出增多所致,绝大部分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可出现慢性心包填塞症状,如气促、不能平卧、下肢及面部水肿等。急性心包填塞时,可出现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心包穿刺为挽救生命的措施应尽快进行,在准备做心包穿刺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滴液体或血浆增容剂,必要时加用升压药。呼吸困难或周围发绀者予以吸氧,但不予加压人工呼吸。 (一)评估与观察 1.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 1)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UCG证实。 2)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 3)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 4)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 关。 5)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为阴性。 2.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300毫升以上);大量积液(大 于1000毫升)时心影呈烧瓶状,上腔静脉影增宽,透视下心脏搏动 弱。肺野清晰可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2)心电图:常有低电压、心动过速、大量积液者,可见电压交替。 3)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在心前壁之间和心后壁之后均见有液性暗区, 即当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间最大舒张期暗区(10毫米时,则积液为小量; 如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则为大量)。 4)心包穿刺:可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解除心包填塞症状。留取部分 积液进行相关病因的实验室检查。 (二)护理措施 1. 积液引流护理: 1)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将其留置于心包腔内,末端连接肝素帽,在胸 壁处固定,使用导管间断式的将心包积液抽取。第一次抽取量一般

在100ml左右,不能大于200ml.避免抽取过量引起不适,再次抽取 便可加量,最多可抽取500ml,放慢速度,避免出现肺水肿。 2)每日更换引流袋与肝素帽,操作时严格防止污染留置导管与肝素帽, 定时更换伤口包扎敷料。 3)置管至拔管后48小时禁止淋浴,防止置管部位潮湿,仔细观察伤口 有无渗出液,一旦有液体渗出,立即更换敷料,杜绝感染。 4)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及面色的变化,记录引流液粘稠度,颜色和 流量。 5)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4h,每30min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一次 至平稳。 2. 病情护理: 1)患者取前倾位和半卧位休息,可以取端坐位缓解严重的呼吸障碍。 2)必要时双导管吸氧3L/min,或面罩吸氧。 3)询问患者感受。 4)同时检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心率,血压变化。 5)准确记录出入量,测体重,注意观察身体下垂部位有无水肿。 6)半卧位时注意观察骶尾部、内外踝、足跟等处,预防压疮发生。 3. 饮食护理: 恶性肿瘤引起代谢消耗增加,心包积液以纤维蛋白和细胞为主,在抽取过程中造成蛋白丢失,选择富含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减少牛奶等产气食物的摄入,避免肠道胀气,上抬膈肌。低盐食物为主,水肿严重应选择无盐食物。 4.心包填塞征象的监测: 1)每2h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并记录。叩诊心脏心浊音界,听心音。 2)观察患者情绪,颈静脉、腹部、下肢情况,如呼吸困难加重,心浊 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透远,并出现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肝脏 肿大、腹水、下肢水肿等征象,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三)健康指导 1、避免劳累、俯卧及过度躬曲运动,防止导管打折致心包损伤或引流不

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置管引流及护理分析

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置管引流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讨论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病人的护理措施,分析研究将置管引流应用 于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于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 进行治疗的68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病人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及时的置管引流与 相应的护理,探讨在实施治疗后的病人病人控制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护理后,所有病人的护理效果较好。其中,48名病人通过护理后病情好转,占总数的70.59%,18名 病人的病情基本上能够得到控制,占总数的26.47%,其余2名病人由于抢救无效而死亡,仅 占总数的2.94%,护理效果较好。结论:为患有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病人实施置管 引流及护理分析,对病人病情的控制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护理分析 肿瘤晚期病人的机体功能通常都很低下,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健康。若晚 期的肿瘤转移到病人的心包中,会造成恶性心包积液的产生。若不为病人实行及时有效的引 流措施,会造成病人由于心包填塞受压,从而导致死亡的情况。为了便于病人症状的缓解, 尽快的控制病人的病情,需要及时有效的为病人心包积液实施引流,同时实行护理。本次研 究中,将于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 包积液病人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及时的置管引流与相应的护理,探讨在实施治疗后的病人 病人控制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将于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 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病人有40例,女性病人有28例;年龄在41~79岁之间,平均年 龄为(60.85±9.3)岁;患有食管癌的病人有9例,支气管肺癌的病人有23例,乳腺癌病人 有19例,纵膈的恶性肿瘤有6例。所有病人均经过诊治确认为患有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 积液。 1.2方法 1.2.1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病人实施引流术后,需要对留置在心包中的导管做妥善的处理。需要固定导管,防止导管从 切口处脱落,保护导管不因为外力的作用导致损伤心包;随后,置管的过程中,需要实行绝 对的无菌操作,防止由于不规则的操作,造成病人出现感染现象,在实行引流手术后,需要 为病人及时的消毒以及换药;同时,需要保持引流管的畅通无阻,避免导管粘连阻塞,保障 引流液能够顺利流出。 1.2.2手术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因为大部分的病人及其亲属缺乏对肿瘤晚期的认识,所以通常会对此产生恐惧心理,同时,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会压塞病人的心脏,造成病人发生呼吸困难与胸闷气 促等现象,加深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所欲,需要为病人以及其亲属耐心的解答疑惑,促进病 人对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认识,以及为病人解释对心包内注入药物实施化疗的原因,令病人 能够明白其对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延长生命的重要作用。要告知病人在实施置管引 流术后,会造成不适与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引导病人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障病人能 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进行心包积液的引流治疗,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饮食护理。依据病人的特殊情况做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患有肿瘤晚期这类慢性消耗性疾病 的病人,其体内营养状况大部分会很差,在为病人提供低盐低脂流质食物的同时,还需要给 予病人高蛋白的饮食,同时为病人提供营养支持治疗,保障病人拥有较好的机体条件。

恶性心包积液病因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恶性心包积液病因是什么 导语:恶性心包积液,对人们生命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患者朋友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的采取治疗方案和措施,这样也是为了保证自己健康, 恶性心包积液,对人们生命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患者朋友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的采取治疗方案和措施,这样也是为了保证自己健康,尽量将提它伤害的最好方法,同时我们最不能够忽视的就是,要了解它的病因在哪里,只有了解病因,那么在平时生活当中,才可以提醒自己,做好最科学有效的预防。 恶性心包积液 - 病因 心包由脏层和壁层组成,两层之间为心包腔,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内约有10-30 ml液体,起润滑作用。病理状况下,恶性肿瘤累及心包或心脏、心包原发性肿瘤均可引起心包大量积液。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恶性心包积液是转移瘤引起的,其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最为常见,其它还有消化道肿瘤、肉瘤、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胸腺肿瘤、肾癌和宫颈癌等。原发于心脏和心包的恶性肿瘤很少,多数为间皮瘤。某些肿瘤化疗药物也可引起心包积液,主要见于白消安、阿糖胞苷、维甲酸的治疗中。 国外报道常见原因为急性心包炎(病毒非特异性)新生物(支气管乳腺或淋巴瘤转移)放射治疗及胸部创伤后。在我国结核性心包炎曾是心包积液的最多见原因,近年来较前少见与生活水平提高,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及普及卡介苗预防接种使结核感染发病率相对下降有关肿瘤性心包炎多为心包转移,原发灶以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多见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心包炎中多数由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引起。化脓性心包炎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状球菌感染新近报道艾滋病成为心包积液的一个重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探讨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

探讨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 目的对肿瘤晚期患者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系统护理后临床效果总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经过一般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总的有效率为88.0%,有效率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患有恶性心包积液的肿瘤晚期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减轻病痛提高家属和患者的满意度。 标签:恶性心包积液;肿瘤晚期;临床护理 肿瘤晚期患者常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等并发症,临床表现[1]为心包填塞,严重时加重患者心脏负荷,甚至引起患者死亡,是肿瘤晚期患者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对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积极的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肿瘤晚期患者的死亡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就我院收治的伴有恶性心包积液的肿瘤晚期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伴有恶性心包积液的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27例;年龄为32~72岁,平均4 2.5 3.2岁;肿瘤类型为:21例患者为肺癌,12例患者为食管癌,17例患者为乳腺癌。两组不同护理手段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方面比较,P>0.05,尚不能认为存在差异,故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临床护理,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建议患者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从而弥补肿瘤患者的机体营养缺乏状态,并保证患者就餐环境卫生、整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治疗,保证患者心情舒畅。并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常因心脏负荷过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表现。对此类患者指导正确的卧床姿势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如采取半卧位或前倾位卧床。对于呼吸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可给予双导管吸氧从而减轻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 1.3统计处理将获得的数据输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分析。若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说明两组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

疾病名: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 英文名:senile malignant hydrops pericardil 缩写: 别名:老年恶性心包积液 ICD号:I31.3 分类:老年病科 概述:恶性肿瘤进展时侵犯心脏并非少见;原发灶以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多见。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也可引起。新近报道艾滋病成为心包积液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出现心包填塞症即属急症,应紧急处理。 流行病学:一些尸检资料的记载,其发生率为0.1%~21%。1986年报道1组3327例尸检中,肿瘤侵犯心脏的发生率为5.1%,其中侵犯心包者为45%,侵犯心肌者为32%,两者均被侵犯者为22%。侵犯心脏或心包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白血病、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黑素瘤和胃肠系原发性肿瘤等。许多资料均指出,恶性肿瘤侵犯心包者,以肺癌为最多见(35%左右),乳腺癌次之(25%左右),两者占60%~70%。 病因:国外报道常见原因为急性心包炎(病毒、非特异性)、新生物(支气管、乳腺或淋巴瘤转移)放射治疗及胸部创伤后。在我国结核性心包炎曾是心包积液的最多见原因,近年来较前少见与生活水平提高,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及普及卡介苗预防接种使结核感染发病率相对下降有关。肿瘤性心包炎多为心包转移,原发灶以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多见。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心包炎中,多数由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引起。化脓性心包炎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状球菌感染。新近报道艾滋病成为心包积液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病机制:正常心包腔内液体量约30ml,作为润滑剂以减少摩擦。恶性肿瘤病人如心包内液体超过50ml即考虑恶性心包积液。通常可分为2型:①周围型:是由于恶性肿瘤直接扩展或经淋巴或(和)血行转移,形成肿瘤小结节可浸润侵犯心包或(和)心肌,引起其淋巴和静脉通道受阻所致心包内液体滞留;②中心型:是由于纵隔淋巴结转移妨碍心肌和心包的引流淋巴通过心脏淋巴结和(或)其静脉血液回流而产生心包积液。如心包为肿瘤浸润增厚的纤维化,可形成缩窄性心包炎,导致无心包积液的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心包穿刺术培训考核试题 (1)

心内二科心包穿刺术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科室: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心包填塞时最快最有效的缓解症状方法为 A.病因治疗 B.使用镇静剂 C.心包切除术 D.心包穿刺抽液 E.使用抗生素 2.下述哪项不是心包压塞体征 A. 心包摩擦音 B. 发绀 C. 脉速,脉压小 D. 颈静脉怒张而搏动不明显 E. 肝大,双下肢水肿 3. 心包积液最可靠的体征是 A. 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 B. 心音低钝 C. 叩诊示心界扩大,坐位和卧位有变化 D. 心尖搏动减弱 E. 脉压减小 4. 下述哪种诊断技术诊断心包积液既安全又准确 A. 心脏听诊 B. 心包穿刺术 C. 心电图 D. 超声心动图 E. 胸部X线摄片 5.下述哪项表现不符合急性心包炎有心包积液体征 A. 心界普遍扩大 B. 呼吸困难 C. 脉压减小 D. 心尖搏动明显 E. 心音低沉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心包穿刺术常用的穿刺部位是。 2. 应用心包穿刺术接触心脏压塞的初次抽液量不宜超过。 3.心包穿刺的禁忌症:, ,。 三、简答题:(1题25分,2题20分,共45分) 1.心包穿刺术的适应证? 2.应用心包穿刺术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选择题答案:DACDD 填空题答案: 1.剑突下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或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厘米处。 。 3.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低于50×109/L,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病人不能配合。 简答题答案: 1.(1)确定心包积液性质;(2)解除心包填塞;(3)心包积脓的治疗;(4)心包开窗的术前判断。 2. (1)肺损伤、肝损伤;(2)心肌损伤及冠状动脉损伤引起出血;(3)心律失常;(4)感染。

心包积液病例一例

心包积液病例一例患者外院检查心电图报告如下: 我院彩超结果如下:

心包积液相关内容: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 病因: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相关检查:1.X线检查: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300毫升以上);

大量积液(大于1000毫升)时心影呈烧瓶状,上腔静脉影增宽,透视下心脏搏动弱。肺野清晰可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2.心电图:常有低电压、心动过速、大量积液者,可见电压交替。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演变典型演变可分四期:①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一般急性心包炎为弥漫性病变,故出现于除aVR和V1外所有导联,持续2天至2周左右。V6的ST/T比值≥0.25。②几天后ST段回复到基线,T波减低、变平。③T波呈对称型倒置并达最大深度,无对应导联相反的改变(除aVR和V1直立外)。可持续数周、数月或长期存在。④T波恢复直立,一般在3个月内。病变较轻或局限时可有不典型的演变,出现部分导联的ST段、T波的改变和仅有ST段或T波改变。 3.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在心前壁之间和心后壁之后均见有液性暗区,即当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间最大舒张期暗区(10毫米时,则积液为小量;如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则为大量)。 4诊断:在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则心包炎的诊断即可确立。在可能并发心包炎的疾病过程中,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原因不明的体循环静脉淤血或心影扩大,应考虑为心包炎伴有渗液的可能。心电图异常表现者,应注意与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等进行鉴别。

恶性心包积液12例临床治疗

恶性心包积液12例临床治疗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付剑韬郑志鹏于文福汤继泉王树华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12例病例中9例依据胸部CT直接行床头穿刺,3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穿刺顺利患者无不适症状。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恶性心包积液腔内给药 恶性心包积液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为恶性肿瘤伴心包转移,原发性恶性心包积液罕见[1]。心包积液通过影像学检查很容易做出诊断,心包积液的性质需要对液体进行细胞学检查。现将我院2009-2010年经细胞学确诊为恶性心包积液12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47岁。细胞学检查结合临床均诊断为恶性肿瘤心包转移。(腺型肺癌5例,

鳞型肺癌3例,小细胞型肺癌2例,原发病灶不明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压塞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心慌,气急阵发性咳嗽或端坐呼吸,心界扩大,肝肿大等。 1.2治疗方法诊断明确,依据胸部CT大量心包积液者可直接在床头穿刺。少量胸腔积液患者或穿刺经验较少医生,可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心包穿刺。我院12例病例中9例依据胸部CT直接行床头穿刺,3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引流为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均在左侧剑肋角下方。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以2%利多卡因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进针同时回抽,见积液证实进入心包腔后,经穿刺针尾端植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扩张管沿导丝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中心静脉导管顺导丝进入心包腔内10-15cm,退出导丝,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外接引流袋,用透明敷贴固定导管。恶性心包积液多为暗红色血性不凝液体,如出现鲜红色血液高度提示副损伤,应立即停止进针,超声引导下重新穿刺。大量心包积液引流早期间断排液,间隔半小时开放一次,避免出现充盈性心力衰竭。病情平稳无不适症状可持续引流。用0.9%氯化钠注射液40-80ml冲洗心包腔。心包腔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顺铂20-40mg,关闭引流管保留24h。开放引流,若引流量100ml/24h,重复注射药物一次,一般不超过3次。若无液体流出或20ml/24h,则可拔管。 1.3判断标准以WHO标准作为判断标准(1)完全缓解:心包积液完全消失!心包积液症状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解:心包积液减少50%以上,心包填塞症状明显减轻至少维持4周以上;(3)无效:

心包积液部位

. 心包积液部位: 胸部 心包积液科室: 内科心血管内科风湿科心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 心包积液相关疾病: 急性心包炎冠状动脉终止异常穿透性心脏外伤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心包肿瘤心脏内粘液瘤自发性血胸心脏钝性闭合伤 心包积液相关检查: 血清球蛋白(G,GL0),乳酸脱氢酶(LDH,LD),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载脂蛋白B(ApoB),胸部CT检查,心血管造影,心肌灌注显像,ECT检查,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心包积液概述: 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心包积液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 线检查即可确定。 心包积液病因: (一)感染性 1、细菌:结核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

菌。 2、病毒:①Coxsackie B、A,Echo病毒、流感病毒;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真菌:组织胞浆菌、放线菌、球霉菌、曲菌、囊球菌。 . . 4、寄生虫:阿米巴、丝虫、包虫。 5、立克次体。 (二)全身性疾病 1、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Takeyasu综合征、Wegener肉芽肿、皮肌炎、白塞病。 2、变态反应血清病、Dresler综合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射线照射损伤。 3、代谢病尿毒症、痛风、Addison病危象、新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者糜性心包炎。 4、邻近器官病变累及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壁间动脉瘤、肺栓塞、食管疾病。 5、其他急性胰腺炎、地中海贫血、BoanWight综合征、Wipple 综合征、非淋巴性关节炎、Relier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家族性心包炎。 (三)肿瘤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心包是由脏层和壁层组成的一圆锥形浆膜囊,它包绕着心脏和大血管的根部,壁层和脏层心包之间的潜在腔隙为心包腔。正常心包腔内有15 ~ 30 ml液体,起润滑作用以减少壁层与脏层心包表面的摩擦。当心包腔内液体的聚集超过50 ml则为心包积液。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 ~ 15%。引起心包积液的疾病种类繁多,原因复杂,既可以原发于心包组织本身,或继发于临近组织器官疾病,也可以是全身系统疾病的表现之一。心包积液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因心包积液的增长速度与量的不同,心包积液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的差异。心包积液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和排除积液以解除心脏压塞症状。 病因与病理生理 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可出现于所有急性心包炎中,为壁层心包受损的反应。多种致病因素可引起心包积液,常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或由临近组织病变蔓延而来。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肿瘤、心肌梗死、外伤及与心脏手术有关的心包切开后、结缔组织疾病、代谢性疾病、放射、药物以及原因不明的特发性的心包积液等(见表)。恶性心包积液多由心包转移癌所致。心包原发恶性肿瘤罕见。人体任何系统的恶性肿瘤都可能转移到心包,以肺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黑色素瘤者为常见。 心包积液可根据病因、积液性质和病理发展阶段作出分类。按积液性质可分为血性、乳糜性、胆固醇性和脓性等。按发生机制可分为漏出性和渗出性心包积液。根据病理的演变可分为纤维蛋白性、浆液纤维蛋白性、化脓性等。 正常心包内压力是零或负值。如积聚较多液体时,心包腔内压力会升高,可以产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当液体积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限制心脏的扩张,降低心肌的顺应性,显著妨碍心脏舒张期的血液充盈,从而导致心搏量降低。每搏量的下降最初由反射性的增加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张力而代偿。静脉压的升高以增加心室的充盈;心肌收缩力的增强和心率的加快以增加心排出量;收缩周围小动脉以维持动脉血压。如心包积液继续增加,心包腔内压力进一步增高,机体代偿机制衰竭,导致心排出量显著下降,动脉血压下降,周围组织灌注不足,循环衰竭而产生休克,此时即为心脏压塞。如心包积液发展较慢,则当积聚到一定限度时,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心包压塞。此时,心包腔内压力增加使静脉血液回流到右心困难,致使静脉压升高而出现体循环淤血征。 心包积液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心包积液的容量、性质、积聚速度、心包韧性和心肌功能。积液量明显增多,可以使心包腔内压力急剧上升;但积液量虽少,却急剧增长时,因心包本身不能迅速发生适应性扩张,故心包腔内压力急剧上升,当积液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至100 ml 以上时,即可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此外,如心包因纤维化或肿瘤浸润而异常僵硬则很少量的积液也会使心包腔内压力显著升高,引起心脏压塞。若心包积液增加速度缓慢,心包伸展,液体量超过2 L可不出现心包腔内压力升高。

心包积液部位

心包积液部位: 胸部 心包积液科室: 内科心血管内科风湿科心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 心包积液相关疾病: 急性心包炎冠状动脉终止异常穿透性心脏外伤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心包肿瘤心脏内粘液瘤自发性血胸心脏钝性闭合伤 心包积液相关检查: 血清球蛋白(G,GL0),乳酸脱氢酶(LDH,LD),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载脂蛋白B(ApoB),胸部CT检查,心血管造影,心肌灌注显像,ECT检查,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心包积液概述: 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心包积液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即可确定。心包积液病因: (一)感染性 1、细菌:结核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2、病毒:①Coxsackie B、A,Echo病毒、流感病毒;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真菌:组织胞浆菌、放线菌、球霉菌、曲菌、囊球菌。

4、寄生虫:阿米巴、丝虫、包虫。 5、立克次体。 (二)全身性疾病 1、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Takeyasu综合征、Wegener肉芽肿、皮肌炎、白塞病。 2、变态反应血清病、Dresler综合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射线照射损伤。 3、代谢病尿毒症、痛风、Addison病危象、新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者糜性心包炎。 4、邻近器官病变累及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壁间动脉瘤、肺栓塞、食管疾病。 5、其他急性胰腺炎、地中海贫血、BoanWight综合征、Wipple综合征、非淋巴性关节炎、Relier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家族性心包炎。 (三)肿瘤 1、原发性间皮细胞瘤、肉瘤。 2、继发性肺癌、支气管癌普腺癌、胸腺癌、黑色素癌、淋巴瘤、白血病。

心包积液部位

胸部 心包积液科室: 内科心血管内科风湿科心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 心包积液相关疾病: 急性心包炎冠状动脉终止异常穿透性心脏外伤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心包肿瘤心脏内粘液瘤自发性血胸心脏钝性闭合伤 心包积液相关检查: 血清球蛋白(G,GL0),乳酸脱氢酶(LDH,LD),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载脂蛋白B(ApoB),胸部CT检查,心血管造影,心肌灌注显像,ECT检查,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心包积液概述: 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心包积液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即可确定。心包积液病因: (一)感染性 1、细菌:结核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2、病毒:①Coxsackie B、A,Echo病毒、流感病毒;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真菌:组织胞浆菌、放线菌、球霉菌、曲菌、囊球菌。 4、寄生虫:阿米巴、丝虫、包虫。

5、立克次体。 (二)全身性疾病 1、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Takeyasu综合征、Wegener肉芽肿、皮肌炎、白塞病。 2、变态反应血清病、Dresler综合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射线照射损伤。 3、代谢病尿毒症、痛风、Addison病危象、新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者糜性心包炎。 4、邻近器官病变累及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壁间动脉瘤、肺栓塞、食管疾病。 5、其他急性胰腺炎、地中海贫血、BoanWight综合征、Wipple综合征、非淋巴性关节炎、Relier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家族性心包炎。 (三)肿瘤 1、原发性间皮细胞瘤、肉瘤。 2、继发性肺癌、支气管癌普腺癌、胸腺癌、黑色素癌、淋巴瘤、白血病。 (四)药物诱发

心包积液体征有哪些

心包积液体征有哪些 心包积液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因为大多数心包积液患者出现的积液量比较少,所以临床上并不会出现太多征兆。想要检查出心包积液可以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近些年来,我们国家患上心包积液的人数量不断提升,已经超出了5.4%。想要尽早治疗, 就必须要掌握心包积液体征,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如下的介绍。 ★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典型症状如下: 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对诊断很有意义,但是资料中大多数的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的出现率仅44.18%;肿瘤性心包积液的患者中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的出现率仅42%。结核性和肿瘤性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症状的出现率差别不显著,约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症状和体征。 心包积液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症状和体征,如胸闷、气促、不能平卧、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心音低钝、心浊音界

扩大、低血压、脉压减小、奇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及两下肢浮肿等,其中包括肿瘤性心包积液;有病例首发症状为发热、胸闷、胸痛、咳嗽、咽痛等。患者中少量心包积液,或中量,或大量心包积液 (多为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包积液会诱发哪些疾病: 1、脑出血 心包积液并发脑出血较少报导,其发生可能与大量心包积液后,回心血流受阻,颅内血管内压力增高致血管破裂有关。因此在治疗时应严格注意其它伴发的症状,如出现一些难以用本病解释的症状时,应该积极查找其他疾病,以免漏诊而得不到及时治疗。 2、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并发本病的前提是由于心包积液内含有脓性细胞,当发生感染型心内膜炎时,由于瓣膜受累,渗出的纤维蛋白和白细胞以及细菌可以形成赘生物,附着于受累的瓣膜上,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时,这种赘生物所形成的反射回声,是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表现,在二维超声上,还可以清楚的看见赘生物的大小、形态、附着位置、活动情况,故赘生物的检出对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帮助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