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计算专题复习完整版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a12e9b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f.png)
n(OH—) =2n(Cu2+)﹣n(Cl—) =2×9.600×10﹣3 mol﹣4.800×10﹣3 mol =1.440×10—2 mol,
m(Cl—) =4.800×10—3 mol×35.5 g•mol—1=0.1704 g,
m(Cu2+)=9.600×10﹣3 mol×64 g•mol—1=0.6144 g,
按计算结果可将计算分为: 含量的测定
2
22
从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题分析看,以考查计算能力为 主的第18题的命题趋势基本上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基础, 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方 法对特定物质的质量、浓度、质量分数、化学式等进行相 关计算。
1 写反应 2 找关系(得失电子、质量、电荷守恒) 3 计算
步骤2:收集步骤1所得滤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mL
溶液,用0.1000mol/L FeS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6.00mL。 步骤3:在步骤2滴定所得溶液中滴加氨水至出现沉淀,然后加入
适 固量体N(过H4H量F2)溶,液轻(摇使使Fe之、溶MnF解元e2并素++发不M生参n反与O4应后-=:续F2反eC3u应+2++)+,M4加nI2-入+═约21CugI↓KI+
指如下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OM滴2n定+O至(MO终nH点2)+,2+测-定I---过---程----中M--物-nM质O(的nO2转+H+化)2I关2 系 取加过一定量CaO2· 8H2O的池I2+塘水S2样O13020-.0-0--m--L--,S按4O上6述2-方+法测I-定水
中溶解氧量,消耗0.01000 mol· L−1 Na2S2O3标准溶液13.50 mL。计 算该水样中的溶解氧(用mg· L−1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章专题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章专题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2cd5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8.png)
根据异构体的结构和性质,判断其稳定性,排除不合理的异构体 。
计算数量
结合数学组合和排列原理,计算同分异构体的数量。
07
化学实验中的计算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计算
1 2
仪器选择与使用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仪器,如量筒、滴定 管、容量瓶等,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试剂取用与称量
准确称量和取用试剂,注意使用天平、药匙等工 具的规范操作。
晶体结构与性质的计算
晶体的类型与判断
了解晶体的分类及各类晶体的特点,掌握判断 晶体类型的方法。
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
理解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及特点,了解 其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掌握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理解影响晶体熔沸点的因素。
06
有机化学的计算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与计算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 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是 mol/L。计算公式为
c(B)=n(B)/V,其中n(B)是溶 质B的物质的量,V是溶液的
体积。
质量浓度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 质B的质量,单位是g/L。计 算公式为ρ(B)=m(B)/V,其 中m(B)是溶质B的质量,V是
溶液的体积。
体积分数
表示溶质B在溶液中所占体积 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φ(B)=V(B)/V×100%,其中 V(B)是溶质B的体积,V是溶 液的体积。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 验原理、步骤、试剂、仪器等。
实验方案评价
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其可行性、安全性 、经济性等方面。
实验优化与改进
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和 改进,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化学计算专题总结及习题集锦
![化学计算专题总结及习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6ee0425ed630b1c59eeb508.png)
化学计算专题总结及习题集锦1.化学计算高考I 卷的知识点(1)以微观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原子序数为主的有关原子结构的计算。
(2)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价态,以反应过程中原子守恒为主的有关化合价计算。
(3)以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观粒子数为主的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4)以多角度、多综合为主的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计算。
(5)以物质的量浓度、PH 、H +浓度、粒子浓度为主的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计算。
(6)有关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相互关系的计算。
(7)以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为主的计算。
(8)以处理图表数据、定量实验结果等为主的应用性计算。
2.化学计算高考п卷的知识点(1)混合物反应计算。
(2)反应过量问题计算。
(3)确定复杂化学式计算。
(4)多步反应计算。
(5)信息迁移型计算。
(6)取值范围讨论计算。
(7)图像型的计算。
(8)半定量计算。
(9)STSE 的计算。
(10)数据缺省型计算。
(11)开放型计算。
(12)跨学科综合计算。
一、按知识点编制相应的例题及学生练习题1、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等基本量的计算。
(5A1)[例题1]2004-2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B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B.等体积等密度的CO 和C 2H 4C.等温等体积的O 2和N 2D.等压等体积的N 2和CO 2(5A2)[例题2]2005-17.某500mL 溶液中含0.1molFe 2+、0.2molFe 3+,加入0.2mol 铁粉,待Fe 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C )A .0.4mol/LB .0.6mol/LC .0.8mol/LD .1.0mol/L(5A3)[例题3]1998-8.在100g 浓度为18mol/L 、密度为ρ(g/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 的硫酸,则加入的水的体积为 ( A )A .小于100mLB .等于100mLC .大于100mLD .等于100/ρmL(5A4)[练习1] 氯只有Cl 35和Cl 37两各稳定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Cl Cl 3735:为3:1。
高三二轮复习---化学计算专题
![高三二轮复习---化学计算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316a54f7ec4afe05a1df0b.png)
化学计算专题Ⅰ、化学计算基础知识及公式一、物质的量及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1)n =A N Nn =M m n =m V V n =1mol L 22.4-⋅V (标准状况) n =c ·V n =MρV ω⋅⋅ (2)M =n m m =M ·n V =ρm V m =nV cB =V nB c 1V 1=c 2V 2 (浓溶液稀释) 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三、物质溶解度、溶液浓度的计算四、pH 及有关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五、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六、有关化学平衡计算的“三步曲”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涉及到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压强等,通常的思路是写出平衡式,列出相关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确定各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比例式或等式或依据平衡常数求解。
如对以下反应:m A(g)+n B(g) p C(g)+q D(g),令A 、B 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 、b ,t min时达到平衡后,A 的消耗量为mx ,容器容积为V L 。
m A(g) + n B(g) p C(g)+q D(g)起始(mol) a b 0 0变化(mol) mx nx px qx平衡(mol) a -mx b -nx px qx则有:(1)K =(px V )p ·(qx V )q (a -mx V )m ·(b -nx V)n (2)对于反应物:n (平)=n (始)-n (变);对于生成物:n (平)=n (始)+n (变)。
(3)v(A)= mol ·L -1·min -1 (4)c 平(A)=a -mx V。
(5)α(A)平=mx a ×100%,α(A)∶α(B)=mx a ∶nx b =mb na。
(6)φ(A)=a -mx a +b +(p +q -m -n )x×100%。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18f7c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6.png)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点归纳规律方法1.化学计算中常考查的守恒思想有“转移电子数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等,它们是解决化学计算的“金钥匙”,首先要准确判断应该运用哪一种守恒解题。
(1)运用转移电子守恒解题①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谁变价)。
②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变几价)。
③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几个变)。
④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2)运用电荷守恒解题电荷守恒的解题依据是: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即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解题的关键是:找全离子;离子带几个电荷乘几。
(3)运用质量守恒解题运用质量守恒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哪一种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淡化中间过程,快速解题。
2.关系式法解题的答题思路和模式(1)分析题中反应——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关系——确定已知物质与待求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列比例求算(2)分析题中反应——根据某元素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列比例求解3.(1)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掌握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和数目如:CO2;CH4;P4;P2O5等4.活用“三点”可快速准确解电解计算题(1)串联电路中每个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准确判断各电极的电极产物。
(3)掌握转移4 mol e-不同电极产物之间满足的关系。
4 mol e-~1 mol O2~2 mol H2~2 mol Cl2~2 mol Cu~4 mol Ag~4 mol H+~4 mol OH-反思归纳1.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计算时常注意的问题(1)要利用“三段式”突破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的计算题。
高三化学计算技巧专题复习(一)
![高三化学计算技巧专题复习(一)](https://img.taocdn.com/s3/m/c0f2b11ce009581b6ad9eba9.png)
化学计算技巧专题复习一、守恒法运用守恒定律, 不纠葛过程细节, 不考虑门路变化, 只考虑反响系统中某些组分互相作用前 后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始态和终态,进而达到速解、 巧解化学试题的目的。
全部化学反响都按照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守恒,如元素质量守恒、原子的物质的量(个数)守恒、 电子得失陷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能量守恒等等。
这就是翻开化学之门的钥匙。
一).元素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就是指化学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1.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氧气100 mL 。
经反响 3O 22O 3,最后气体体积变为 95 mL (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则混淆气体的密度是A .1.3 g/LB . 1.5 g/LC . 1.7 g/LD .2.0 g/L二).原子物质的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响前后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和个数不变2. 30 mL 必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5.12 g 铜片反响,当铜片所有反响完成后,共采集到气体 2.24 L (标准状况下) ,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起码为A . 9 mol/LB . 8 mol/LC . 5 mol/LD . 10 mol/L3. 在 CO 和 CO 2的混淆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4%。
将该混淆气体 5 g 经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足反响后,气体再所有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获得白色积淀的质 量是A. 5 gB. 10 gC . 15 gD. 20 g三).电子得失陷恒 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复原剂失电子总数。
4. 某强氧化剂 [XO(OH)2] +被亚硫酸钠复原到较廉价态。
若复原 2.4 ×10 3 mol [XO(OH) 2] +到较廉价态,需要20 mL 0.3 mol/L Na 2SO 溶液,则 X 元素的最后价态为3A .+2B .+1C . 0D . 15. 3.84 g铜和必定量浓硝酸反响,当铜反响完成时,共产生气体2.24 L (标况)。
(完整word版)浙江选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
![(完整word版)浙江选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de5ac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6.png)
浙江学考、选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一、差量法(1)不考虑变化过程, 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变化来求解的方法叫差量法。
无须考虑变化的过程。
只有当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存在比例关系时, 且化学计算的差值必须是同一物理量, 才能用差量法。
其关键是分析出引起差量的原因。
(2)差量法是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量或减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 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 利用各对应量成正比求解。
(3)找出“理论差量”。
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
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实际差量列成比例, 然后求解。
如: 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Δm(固), Δn(气), ΔV(气)2 mol 1 mol 2 mol 221 kJ 24 g 1 mol 22.4 L(标况)1. 固体差量例1. 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过一会儿取出, 烘干, 称量, 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
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2.体积差法例2. 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 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该b 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A.2a-baB.b-abC.2a-bbD.b-aa3.液体差量例3. 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 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 滤去杂质, 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 求此铁的纯度。
真题再. 29.(2017.11)29. (4分)取7.9..KMnO4, 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7.4.g。
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生成单质气体A, 产物中锰元素以Mn2+存在。
请计算: (1) KMnO4的分解率________。
(2) 气体A的物质的量________。
二、守恒法1. 质量守恒关系质量守恒定律表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e342d8e5022aaea998f0fd3.png)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方法介绍一、新课标下化学计算中部分考点(分类汇总)1、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及(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2、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包括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等有关计算】。
3、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K W)的简单计算。
4、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
5、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目前考得比较少)和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6、有关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7、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含电离常数(K a、K b)、水解常数(K h)、溶度积常数(K SP)等】的简单计算。
8、有关有机物燃烧的简单计算。
9、利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进行的计算(含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二、解答计算题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仔细审题,划出重要信息点2.计算思路要清晰,计算过程要简单(不可能太复杂比如解方程组)解:设→写方程式→列比例式→写公式→带入数据→计算结果3. 注意题目要求“列算式”还是“计算结果”。
“列算式”不用约简,“计算结果”不要分步计算结果(一步一算),要最后算总式,这样误差小。
4.有效数字的要求:除题中要求外,一般保留题中同类量的最多有效数位。
注意数据单位的写法和换算:如:反应速率(ν):mol/(L•s)或mol•L-1•s-1;反应热:kJ/mol或kJ•mol-1;各种浓度:mg/L或mg/mL;化学平衡常数k:用否写单位?(如果写,必须写对)常见计算错误:①=1.0×10-3(实得1.0×10-9)② x2/(2.0-x/2)2=64 (可直接开平方计算)5.注意题中溶液体积的转换:配制250mL溶液,取出25mL进行实验…(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物质的量差10倍)取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0mL进行实验…(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物质的量浓度差1000倍)6.常用方法:①(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计算中的)比例式法:【例1】②(多步反应的)原子守恒法或关系式法:【例2】【例3】③(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法:【例4】准确量取H2O2溶液25.00 mL,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0mol· L-1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0 mL ml。
(word完整版)高三化学化学计算专题
![(word完整版)高三化学化学计算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02e7645901020206409c0d.png)
计算计算推断专题化学计算麒麟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考点分析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5、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8、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9、以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种类问题的综合应用。
一、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与解题策略1、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考查热点分子式(化学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机物的通式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有机反应中量的关系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解题策略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2、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考查热点有关溶液pH的计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解题策略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
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3、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考查热点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解题策略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4、有关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考查热点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典型计算解题策略关键在于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考查热点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解题策略关守恒关系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6、有关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和解题技巧复杂化学式的确定方法考查热点无数据计算的解决方法数据缺省型的计算方法讨论型计算的解题思路隐含条件题的解决方法认真审题,明确是常见综合计算中的哪种类型,寻求解决的合理思路和解决方法解题策略善于抓住化学与数学知识间的交叉点,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分析,建立函数关系二、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规律及典型例题1、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式计算解题的一般步骤可分为:①准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深入细致地分析题意,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找出产生差量的“对象”及“理论差量”。
高考化学计算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计算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0cdb17ad0d233d4b04e694e.png)
高考化学计算复习资料高考化学计算复习资料第一节化学计算中的方法和技巧【知识网络】计算方法原理说明实例差量法质量差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利用该法关键有两点:①弄清差量的原因;②弄清差量与什么量成比例.体积差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例1守恒法质量守恒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例2电荷守恒①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呈中性,所以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必须相等.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与生成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例3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通过两极的电子数必然相等.例4原子守恒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数例5例6关系式法粒子守恒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是计算中用来表示已知量与未知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例7方程式叠加对循环反应(前一反应的某一产物,在参加后续反应后,又再生成,使反应循环下去)将方程式相加,消去循环项.例8平均值法平均式量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物质成分或含量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它依据数学原理是:两个数A1和A2的平均值A,A介于A1和A2之间.应用于混合物的分析(定量.定性),常用的技巧:十字交叉法.例9平均摩电子质量反应中平均转移1mol电子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其值介于两组分之间例10例11平均组成在混合物的计算中,可以把平均组成作为中介,以此讨论可能的组成例12极值法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通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极限问题求解.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算题,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行反应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等.例13例14估算法是从化学原理出发,充分利用边界条件,并运用近似值.平均值.极限值.等于.大于或小于等数学方法,对化学问题的定量问题进行估量.评价.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特别适用于计算型选择题,由选项结合题意判断.例15【易错指津】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时,一是准确判断新给物质的化合价,二是如原子团中某原子个数不为1时,要乘以原子个数.2.根据化学反应,利用气体物质的量推算容器压强时,不要将固体物质的量也计算在内.3.对一些特殊反应,如浓H2SO4.浓HNO3.浓HCl随反应进行浓度在减少,导致反应情况改变,不能只从理论上计算.【典型例题评析】例1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思路分析:依题设条件确定在建立化学平衡时A.B.C三种气体体积的关系:A+3B 2C平衡时的体积0.9VL 0.1VL生成气体0.1VL C,消耗0.05VL A和0.15VL B.消耗总体积为:0.05V L+0.15VL=0.2V L因此,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0.9VL+0.2VL=1.1VL.由此可知,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答案:A一题多解:本题对化学平衡的知识通过简单的定量关系进行考查,只给出了平衡时气体C的体积为总体积10%这一个数据.这类题很明显是可以有多种解法的.设_.y为达到平衡时,气体A及气体B分别减少的体积;z为由A.B反应生成气体C 时所减少的总体积.A+3B2C 体积减少1 32 2_ y 0.1V z则_=1/2_0.1V L=0.05V L y=3/2_0.1V L=0.15V L z=0.1V L因此,原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V L+0.1V L =1.1V L例2 C8H16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28B.30C.38D.40思路分析:此题切入较易,深入较难,只要一步一步深入地去思索,就会获得成功.设C8H18为直链,物质的量为1mol.其裂化方式有:①C8H18→C4H8+C4H1O;C4H10→C2H6+C2H4或C4H10→C3H6+CH4.C4H10的两种裂化共产生2mol气体,总计得C4H8.C2H6.C2H4.C3H6.CH4五种气体3mol.则式量为:114÷3=38.②C8H18→C2H4+C6H14,C6H14→C2H4+C4H10,C4H10→C2H6+C2H4,C4H10→C3H6+CH4.1 1 1 1 1 1 C4H10的两种裂化共产生2mol气体.故总量为4mol.式量为:114÷4=28.5答案:B.C方法要领:本题以辛烷裂化为背景,只要分析给出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排出裂化的各种可能,归纳各种产物的物质的量必须在3~4mol之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便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8.5~38之间.例3 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A.0.045mol/LB.0.035mol/LC.0.055mol/LD.0.040mol/L思路分析:本题通过三种硫酸盐与硫酸所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pH 的关系,立足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解答该题时只需要根据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可.由电荷守恒得:0.105mol/L_2=c(K+)+0.055mol/L_3+ 0.01mol/L c(K+)=0.035mol/L.答案:B方法要领:找出溶液中所有的阴阳离子,据电荷守恒列式求解.关键是不要忽略了H+的浓度.例4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O2B.NOC.N2OD.N2思路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即可求出硝酸还原后的价态,即可确定产物的分子式.设金属的化合价为_,还原产物中N的价态为Y,则有:2_=1_(5-Y),Y=5-2_.讨论:_=1,Y=3(为N2O3);_=2,Y=1(N2O);_=3,Y=-1(舍).答案:C方法要领:这类题的关键是看硝酸作用.若为某非金属单质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硝酸只作氧化剂;若为金属与硝酸反应,作氧化剂的硝酸的量:总量减去产物阳离子结合掉的硝酸根的量.此时特别注意硝酸当还原产物中N的价态-3价时,还应再减去生成硝酸铵中的硝酸根的量.例5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0.12molB.0.11molC.0.09molD.0.08mol思路分析:1.92g铜生成0.03molCu(NO3)2,即消耗0.06molHNO3,而产生的1.12L 气体不管是NO还是NO2,需要0.05mol的HNO3,总共消耗HNO30.11mol.答案:B方法要领:在反应过程中HNO3由浓变稀,如以为Cu与浓硝酸反应后,得到气体全为NO2,则造成错误.由: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得NO20.03mol_2=0.06 mol,现已知收集到0.05 mol,说明后来HNO3变稀,产生一部分NO.根据N原子守恒可简化计算:n(HNO3)=n(N)=n(NO)+n(NO2)+2n[Cu(NO3)2].例6由NaH2PO4脱水形成聚磷酸盐Na200H2P200O601,共脱去水分子的数目为A.198个B.199个C.200个D.201个思路分析:从Na+及P原子都为〝200〞的信息出发,可知(NaH2PO4)n中的n值为200,将n乘入单体各原子,得〝Na200H400P200O800〞,减去聚磷酸钠〝Na200H2P200O601〞中的各原子个数,得到〝H398O199〞,可知共脱去水分子199个.答案:B一题多解:题中聚磷酸盐的化学式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抓住变化前后Na+的守恒,即可解得.或脱水分子的数目与脱氧原子的数目必然一致,故有4_200-601=199.例7 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2Ca SO4+2Cl2↑+2H2O,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_%,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2Na2S2O3+I2=Na4S4O6+2NaI,滴定时用去溶液20.0 mL.试用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_%.思路分析:逆推思路是:求_%→需要漂白粉样品的质量(已知)和产生Cl2的总质量(未知)→求样品反应能产生Cl2的总质量[即所配250mL溶液可产生Cl2的质量→求取出25mL溶液反应产生Cl2的量→由有关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即Cl2~I2~2Na2S2O3)]和运用已知量计算.解题的步骤按思路的相反过程进行.设漂白粉与酸反应放出Cl2物质的量为y2Na2S2O3 ~Cl22mol 1mol2.0_10-3mol yy=0.00100mol_%=[(0.00100mol_71g/mol)_250/25.0]]÷2g_100%=35.5%.答案:35.5%方法要领:这是由多步反应完成的一整套的实验.在解这种类型的计算题时,找出各步反应中有关物质的数量关系式,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省略了中间步骤,它的优点是解题简捷.但在找关系式是必须考虑周密谨慎.否则,一个小的错误会导致整个题目的错误.审题时应注意:①不是求Ca(ClO)2的质量分数;②计算时带单位运算.例8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A.3:2B.2:3C.8:3D.3:8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剩余的气体是NO,则与n体积O2反应的NO为m/2体积.由4NO+3O2+2H2O=4HNO3,可知:m/2:n=4:3,m:n=8:3.答案:C方法要领:关于NO_+O2+H2O→HNO3的计算,把以下两个反应(3NO2+H2O=2HNO3+NO,2NO+O2=2NO2)进行叠加可得:4NO+3O2+2H2O=4HNO3或4NO2+O2+2H2O=4HNO3,利用总反应式计算.如果题目中剩余气体未指明,则应考虑另一种可能:剩余O2,这样选项B也是可能的.例9 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A.29:8:13B.22:1:14C.13:8:29D.26:16:57思路分析:CO相对分子质量与N2相同,CO2与H2体积比:CO2 442628V(CO2):V(H2)=26:5=13:8.H2 216答案:C.D方法要领: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能否灵活掌握有关平均值计算.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因题中提供的混合气中含三种气体,用一般方法无法解出,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CO与N2式量相等,用十字交叉法计算CO2与H2体积比,在选项中只要前两位满足13:8即可.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挖掘出CO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不要计算CO量,CO可为任意量.例10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思路分析:本题通定量的金属与酸置换反应,考查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题中涉及的反应有:Mg+2H+=Mg2++H2↑2Al+6H+=2Al3++3H2↑Fe+2H+=Fe2++H2↑Zn+2H+=Zn2++H2↑10g混合物在反应中失去1mol电子,则Zn.Fe.Al.Mg各失1mol电子的质量分别为32.5g.28g.9g.12g.所以两种金属混合物10g中一定含铝.答案:C方法要领:本题考查的是合金成分的认定.解题的技巧为平均值法.根据每种金属的摩电子质量结合平均摩电子质量确定是何种金属.例11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9.02gB.8.51gC.8.26gD.7.04g思路分析:此题如单纯用Cu.Mg分别与HNO3反应的结果求出合金的物质的量组成而求得沉淀的质量,那是相当烦琐的.如用整体思维,则沉淀的质量为金属Cu.Mg的质量加上OH-的质量,由电子守恒知:Cu.Mg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u,Mg)_2=[4.48L÷22.4L/mol+(0.336L÷22.4L/mol)_2],n(Cu,Mg)=0.115mol,故沉淀的质量为4.6g+(0.115mol_2)_17g/mol=8.51g.答案:B方法要领:某些化学计算题,往往会涉及多个反应或物质,解题中如根据其整体性质或利用内在联系,做整体处理,就能开拓思路,迅速求解.一题多解:本题还可用平均值法计算.被还原的硝酸共0.23mol(+5价N→+4价N),4.6g铜和镁的合金为0.115mol,故合金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6g/0.115mol=40g/mol.故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为:(4.6g÷40g/mol)_74g/mol=8.51g.例12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混合气体中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思路分析: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C1.6H4,所以一定有CH4,另一烃必有4个H原子,即C2H4或C3H4.答案:A.C方法要领:求出1mol混合烃中C和H物质的量,即得平均组成.据平均含义讨论得解.例13 第ⅡA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A.MgB.CaC.SrD.Ba思路分析:RO+H2O=R(OH)2R’+2H2O=R’(OH)2+H2↑R+16 R+34R’R’+3412 16 R=381216R’=102相对原子质量小于102,大于38的有Ca和Sr.答案:B.C方法要领:这是一题利用混合物同时与水反应推算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可采用极限法找出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的范围.假设混合物全为单质或全部是氧化物,根据已知量计算出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正确选出答案.本题考查了考生能否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例14 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铵样品13.2g,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收集到气体4.3L(标准状况),则该样品内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碳酸氢铵和硝酸铵B.碳酸铵和硝酸铵C.氯化铵和碳酸氢铵D.氯化铵和硝酸铵思路分析:若该样品全是硫酸铵则为0.1mol,如与NaOH完全反应,产生NH3为4.48L.而实际上只得到4.3L,说明所混入的铵盐为含氮量小于硫酸铵的物质.几种铵盐的氮的质量分数如下:铵盐NH4NO3(NH4)2CO3NH4Cl(NH4)2SO4NH4HCO335.0%29.17%26.17%21.21%17.95%答案:B.D方法要领:混合物成分的判断可用极限法分析.题中列举的铵盐中,除了NH4HCO3外,其余3种铵盐中氮的质量分数均超过(NH4)2SO4,但只要含有NH4HCO3,即使另一种铵盐超过(NH4)2SO4的质量分数,也可因NH4HCO3在杂质中为主,以致可能导致NH3逸出量减少.例1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 2C(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思路分析:设起始时A和B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达到平衡时A转化物质的量为_A(g)+2B(g) 2C(g)n(起始) 1 1 0n(转化) _ 2_ 2_n(平衡) 1-_ 1-2_ 2_依题意:(1-_) +(1-2_)= 2__=0.4mol A的转化率=(0.4mol÷1mol)_100%=40% .答案:A方法要领:本题是一道没有具体数字的平衡计算题,解题是要设法从题目中找出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结合化学平衡.转化率的概念进行分析.计算.解答.一题多解:若B反应完全,A反应完一半,所以A的转化率不得≥50%.本题以参加反应某物质为载体,考查对化学平衡概念理解的程度.A(g)+2B(g) 2C(g),A和B以物质的量1:2参加反应,现A.B等物质的量,当A的转化率为50%时,B反应完全.然而B不可能反应完,故A的转化率小于50%.第二节综合计算【知识网络】1.过量判断方法具体内容判断过量的1.假设讨论法假设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再进行计算检验,看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或假设 2.终态分析法通过对最终生成物的某些量进行分析.判断,来确定已知反应物是否过量3.极值判断法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最大量(或最小)进行判断.注意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确定2.混合物计算及综合计算使用的数学思想序号数学思想具体内容1函数思想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化学问题中变量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化学问题2分类讨论思想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复杂.综合的计算题分解成几个部分或几种情况,然后逐个解决.单一化学反应的过量计算,可分大于.等于.小于进行讨论,有n个连续的化学反应,则可分为(n+1)段进行讨论3数形结合思想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形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补充,增强解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得出合理而简捷的解题途径3.混合物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序号步骤具体内容1设设原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物质的量的未知数2式写出有用的各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3标将已设的未知数标在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边,注意反应物的各化学计量数关系4列根据原混合物的质量及反应过程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多元一次方程组5解求解上述方程组,得要求各成分的物质的量6验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或事实【易错指津】1.选用化学反应进行关于混合物的计算,在近十年高考的最后一题或倒数第二题中出现的频率高达50%.解有关混合物问题计算的关键是:①根据涉及的化学反应,找出关系列联立方程确定未知数,或根据已知条件直接确定一个或若干个未知数,然后逐一解决;②设未知数时,一般设组分的〝物质的量〞,因为这样〝设〞,找关系方便;解关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关键是建立〝关系式〞,而关系式的建立,是基于熟练掌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将多步反应中始态物质和终态物质间建立关系.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①认真审题,明确条件和要求,挖掘题示和信息,弄清要解决的问题;②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③运用化学知识找出已知项与未知项在量方面的内在联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3.有关混合物过量的计算,要注意由于反应物量的不同,从而导致产物不同,反应方程式也不同.推算时不能仅用一种反应方程式考虑问题.4.计算确定某种盐的化学式时,要注意题中图像提供的隐藏的已知条件,挖掘出反应中需要消耗量与实际消耗量之间是否存在差量,以防导致分析判断失误.5.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熟悉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求出相关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防止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列比例式计算时相关物质上下单位不统一造成错误.注意解题规范,合理使用单位和有效数字.6.进行混合物过量计算时,判断哪种物质过量是解题的关键,抓住不足量物质进行计算,找出质量关系和某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关系,列出多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必要时将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防止不分析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直接乱用数据进行计算.7.对于具有新信息的化学计算题,注意克服陌生感而带来的恐惧心理,细心找出各种有用物质对应的数量变化关系进行计算.高考化学计算的发展新趋势在于从诸多量中找出有用的数据来计算某个量,并进行可能组合的分析,以及缺量分析,需要补足哪些量才能进行计算等,以提高创造思维能力.8.在进行复杂的化学计算时,应用某种解题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考虑问题要周密.凡是用字母代替物质的具体用量时,不能认为都是足量或适量,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划定各段范围,分段讨论,防止因分析不全.疏漏而造成错误.【典型例题评析】例1 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吗啡的分子含C71.58%.H6.67% .N4.91%,其余为O,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试求:(1)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2)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那么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为.思路分析:最简式法(顺向思维):=17:19:1:3.则最简式为C17H19NO3,式量258,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那么它的分子式就是C17H19NO3.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2mol乙酸跟吗啡酯化时,生成2mol水,因此海洛因的分子式可以在吗啡分子式的基础上增加〝2C2H4O2〞再减少〝2H2O〞,为C21H23NO5,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5+2_60-2_18=369.答案:(1)285,C17H19NO3 (2)369,C21H23NO5方法要领:注意小结求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方法.一题多解:试探法(逆向思维):上法求不仅计算量大而且较费时,甚至很难确定原子个数的整数比,不可取.若先粗略设定吗啡分子中含氮原子1个,求得吗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91%=285_lt;300.符合题意要求,再根据物质的量关系法求出:C:(285_71.58%)÷12=17H;(285_6.67%)÷1=19O:(285-17_12-19_1-14)÷1616=3因此吗啡的分子式为C17H19O3N.由于吗啡的结构简式未知,因而写不出海洛因的结构简式,根据一般思路,似乎不便于求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但是思考的方法可改变角度,从醇与乙酸反应转化为酯来考虑即:ROH+CH3COOH→CH3COOR+H2O得1个乙酸发生反应分子中增加了1个C2H2O,相当于式量增加了1个42.因此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5+42_2=369,分子式为:C17H19O3N+2_(C2H2O)=C21H23O5N.例2 为测定一种复合氧化物型的磁性粉末材料的组成,称取12.52g样品,将其全部溶于过量稀硝酸后,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一半,加入过量K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4.66g固体.在余下的50mL溶液中加入少许KSCN溶液,显红色;如果加入过量NaOH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3.20g固体.(1)计算磁性粉末材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确定材料的化学式.思路分析:由题意可得:溶液中(含HNO3)加入K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该沉淀是BaSO4,n(BaSO4)=4.66g/233g.mol-1=0.02mol,该材料含有Ba2+,总量为:n(Ba2+)=0.02mol_2=0.04mol.又溶液中加入少许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3+,与过量NaOH溶液生成沉淀为Fe(OH)3,灼烧后的3.20g固体为Fe2O3,n(Fe2O3)=3.20g/160g.mol-1=0.02mol,n(Fe3+)=0.04mol,材料中总量为n(Fe3+)=0.04mol_2=0.08mol.氧的质量分数为:材料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Ba2+):n(Fe3+):n(O2-)=0.04mol:0.08mol:2.56/16mol=1:2:4.答案:(1)20.45% (2)BaFe2O4或BaO.Fe2O3方法要领:此题考查考生对复合氧化物成分进行定量推算能力.该题综合考查了SO42-离子的检验,[Fe(SCN)]2+离子的特征.颜色等,体现了无机物化学式求解的基本方法:即先判定元素,再确定原子个数比求最简式,最后求得化学式.解这类试题,可采用图解法:例3 自然界存在的碳酸盐类铜矿(如孔雀石.石青等)的化学组成为:aCuCO3.bCu(OH)2(a,b为正整数,且a≤2,b≤2为正整数).(1)将孔雀石.石青矿样分别加盐酸至完全溶解,耗用HCl物质的量与产生CO2物质的量之比:孔雀石为4:1;石青为3:1.它们的化学组成为:孔雀石.石青.(2)今有一份碳酸盐类铜矿样品,将其等分为A.B两份.然后,加盐酸使A样品完全溶解,产生CO23.36L(标准状况);加热B样品使其完全分解,得到20 g CuO.试计算并确定该矿石的化学组成.(3)某碳酸盐类铜矿样加酸完全溶解后,产生CO26.72L(标准状况),这份矿样中CuO含量不低于g;(4)设某碳酸盐类铜矿样的质量为A g,所含CuO质量为G g.加酸完全溶解后,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为V L,则含铜矿样的A.V.G之间的关系式为:A=思路分析:(2)n(CO2)=3.36L/22.4L/mol=0.15mol=n(CuCO3)n(CuO)=20g/80g/mol=0.25mol=n(CuCO3)+n[Cu(OH)2].所以n[Cu(OH)2]=0.25mol-0.15mol=0.1mol.a:b= n(CuCO3):n[Cu(OH)2]=0.15:0.1=3:2 因为a≦2,b≤2,所以该矿样为混合物.化学组成为:CuCO3·Cu(OH)2与2CuCO3·Cu(OH)2混合物.(3)设矿样成分为aCuCO3·bCu(OH)2,则n(CuO)/n(CO2)=(a+b)/a.当a=2,b=1时,比值最小为3/2.已知n(CO2)=6.72L÷22.4L/mol=0.3mol,所以a=0.3mol;n(CuO)=(a+b)/a_n(CO2),不小于0.3mol_3/2=0.45mol.故CuO质量不小于0.45mol_80g/mol=36g.(4)矿样中CuCO3质量为124g_V/22.4,矿样中Cu(OH)2质量为:n(CuO)_98g/mol=(G/80-V/22.4)mol_98g/mol,故A=124_V/22.4+98(G/80-V/22.4).答案:(1)孔雀石:CuCO3.Cu(OH)2 石青:2Cu(OH)2CO3.Cu(OH)2;(2)组成为:CuCO3.Cu(OH)2与2CuCO3.Cu(OH)2混合物;(3)36g;(4)A=124(或65V/56+49G/40)方法要领:此题是一道综合计算题,有化学组成推断,有矿样中某成分含量的有关计算,有矿样中各成分质量关系式推算.需要考生根据提供的条件.信息,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并能按此规律进行推理和运算.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整体性.解题过程中要掌握矿样中n(CO2)=n(CuCO3),n(CuO)=n(CuCO3)+n[Cu(OH)2],根据n(CuCO3):n[Cu(OH)2]=3:2,a≤2,b≤2灵活地判断出化学组成为CuCO3·Cu(OH)2与2CuCO3·Cu(OH)2混合物.在推算矿样中CuO含量最小值时,根据守恒关系,选择n(CuO)/n(CO2)=(a+b)/a比例式,按题中条件,可知a=2,b=1时,(a+b)/a的比值最小,又因n(CO2)为6.72L/22.4L/mol=0.3mol,计算出CuO质量不小于36g.推算矿样中A.V.G关系式时,根据CuO质量为G g,可知n(CuCO3)+n[Cu(OH)2]=G/80;根据产生的CO2体积VL,可知其中n(CuCO3)=V/22.4mol,故可列出A.V.G之间关系式为A=124_V/22.4+98(G/80-V/22.4).例4接触法制硫酸排放的尾气中,含少量的二氧化硫.为防止污染大气在排放前设法进行综合利用.(1)某硫酸厂每天排放的1万米3尾气中含0.2%(体积分数)的SO2.问用氢氧化钠溶液.石灰及氧气处理后,假设硫元素不损失,理论上可得到多少kg石膏(CaSO4.2H2O)(2)如果将一定体积的尾气通入100mL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含16.7g溶质.试分析该溶液的成分,并计算确定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1章 第6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1章 第6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d7475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9.png)
例1 28 g铁粉溶于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 加强热,列式计算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 答案 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最终得到的固体为Fe2O3,根据铁原子守恒: n(Fe2O3)=12n(Fe)=12×56 g2·8mgol-1=0.25 mol,所得 Fe2O3 固体的质量为 0.25 mol× 160 g·mol-1=40 g。
FeO24-~CrO24-~12Cr2O27-~3Fe2+
1 mol n
3 mol 0.10 mol·L-1×0.026 L
n=13×0.10 mol·L-1×0.026 L,
该
样
品
的
纯
度
为
13×0.10
mol·L-1×0.026 L×198 2.0 g
g·mol-1×2255.000mmLL
×100%
样品中 m(Na2CO3)=w1 g-168w612-w2 g,
其质量分数为mmN样a2C品O3×100%=w1
g-168w612-w2 w1 g
g×100%=84w321-w513w1×100%。
关键能力
1.标准状况下,将20 L CO2和CO的混合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在相同状况下,
2.电荷守恒 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的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例3 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 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 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 、Al3+刚好沉淀完全,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 溶液的浓度为__0_.2__m_o_l_·_L_-_1__。
Cr2O27- ~ 3I2 ~
6S2O23-
1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计算专题复习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化学计算专题复习化学计算是借助于数学计算方式,从量的方面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综合科中化学计算题常用选择、填空、简答等基本题型。
下面我们看几道近两年来的综合科高考试题:6.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B 该元素位于ⅢA族Pb相似C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D 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184个中子(2002春季理综)21.美国劳仑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86Kr离子轰击208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
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
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成的第七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六周期相同。
若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则下列预测合理的是:A 它的中子数是118B 它是第八周期元素C 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D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2002年广东大综)34.(16分)自然界中的铀和钴都有同位素。
(1)铀主要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三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23492U0.005%、23592U 0.72%、23892U 99.275%。
请列出计算U元素近似原子量的计算式(不必算出具体数值):。
(2002年河南大综)这两道题均是考察与核素的有关知识,它用到了核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有关计算,大纲要求掌握。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 氯气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B 常温常压下1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NO3—离子C 121g CCl2F2所含的氯原子数为2NAD 62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2002春季理综)25.将H2、N2、O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p)大小的关系,符合(原子量:H 1 N 14 O 16)A p(H2)>p(O2)>P(N2) B p(O2)>P(N2)>p(H2)C p(H2)>P(N2)>p(O2) D P(N2)>p(O2)>p(H2) (2002年广东大综)这两道题均考察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知识,用到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相对原子质量间的关系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知识。
大纲要求掌握。
11.今有0.1mol/L Na 2SO 4溶液300mL ,0.1mol/L MgSO 4溶液200mL 和0.1mol/L Al 2(SO 4)3溶液100mL ,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A 1︰1︰1B 3︰2︰1C 3︰2︰3D 1︰1︰3(2002春季理综)7. 0.01 mol ·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pH =4,则它的电离度为A. 1%B. 2%C. 5%D. 10%(2002年全国理综)8.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 3.5 g 氯化钠和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 30%B. 5.61005.35.26++×100% C. 26.5% D. 5.35.61005.35.26+++×100%(2002年全国理综)这三道题都是有关溶液的计算,但考察的知识点又有所不同。
考察了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和电离度的有关知识,从考察的知识来看都是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从能力来看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一定的解题技巧。
15.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还原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C 2H 4O 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甲分子中C 的质量分数为40%B 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C 乙比甲的沸点高D 乙和甲的最简式相同(2002春季理综)12.用足量的CO还原32.0 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 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A. FeOB. Fe2O3C. CuOD. Cu2O(2002年全国理综)13.化合价为n的某元素的硝酸盐的式量为x,其氢氧化物的式量为y,则n的值是A.45yx- B.45xy- C.79yx- D.79xy-(2002年全国理综)23.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Χ,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
则X的分子式是(原子量:H-1 C-12 O-16)A.C10H14B.C11H16C.C12H18D.C13H20(2002年河南大综)13.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有两组份,两组份各取1摩尔,在足量氧气中燃烧,两者耗氧量不相同的是A 乙烯和乙醇B 乙炔和乙醛C 乙烷和乙酸甲酯D 乙醇和乙酸(2003北京春考理综)这五道题均考察与确定物质组成有关的计算,能力要求掌握。
但同时考察了学生巧解巧算的能力。
2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2002年河南大综)25.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2,有一半Br- 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原溶液中HBr和H2CO3的浓度都等于:A.0.0075mol?L-1 B.0.008mol?L-1C.0.075mol?L-1 D.0.08molL-1(2002年河南大综)24.(14分)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 CO 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⑴.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 = ________L,V(H2) = ________L⑵.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 = ________(2002年全国理综)25.(16分)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g。
计算:(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2)原混和气体中CH4跟O2的体积比(2003北京春考理综)这四道题均是考察有关化学方程的计算,计算出以后需要进行比较、讨论、推理,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脑子不清楚不得分。
大纲要求为掌握。
通过这些试题,我们可以看出:高考综合科中化学计算一方面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进行解答,用来考察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运用简单的化学计算技巧进行巧解,考察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因此,建议化学计算专题的复习应安排两个专题进行讲解和训练。
一、以巩固双基知识点为主的计算训练1、以微观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阴、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为主有有关原子结构的计算。
(1)科学家把不同的原子称为核素。
最近,我国科学家又合成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为 185Hf说法正确的是72A 其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B 它是一种新的元素C 其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D 它是Hf的一种新的同位素(2)某二价非金属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其质量数为32,中子数为A 12B 14C 16D 18(3)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 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A (m+n+2)w/m molB (m-n+2)w/m molC (m+n-2)w/m molD (m-n-2)w/m mol(4)主族元素X、Y,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a,X2+比Y2—核外少8个电子,若Y原子的质量数为b,则Y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 b—a—10B b—a—8C b+a+8D b—a—4(5)有a X n—和bY m+-两种简单离子(X、Y为短周期元素),且X n—比Y m+多一个电子层,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a-b+m+n=10B a+n=b-mC a-b+m+n=8D a-n=b+m2、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价态,以反应过程中原子守恒为主的有关化合价计算。
(1)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A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O2 B、NO C、N2O D、N2(2)某强氧化剂 XO(OH)2+,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
如果还原2.4×10-3mol XO(OH)2+,需用30 ml 0.2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还原后X的最终化合价为 A、+1 B、+2 C、-2 D、0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A、S2—B、SC、SO32— D、SO42—3、以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观粒子数目为主的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C.25℃,压强为1.01×105Pa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 NA(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 NAB.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 NAC.1L1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的个数为NAD.25℃,1.01×105Pa时,1mo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AB.3 NA 个NO2分子跟水分子充分作用,转移(偏移)的电子数为2 NAC.在石英晶体中,NA 个硅原子与2 NA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D.在标准状况下,11.2L 氖气含有N A 个氖原子(4)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3gNa 2CO 3固体含有的CO 32-离子数为0.5 N AAC.常温常压下,11.2L 氧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D.1molNa 2O 2与水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N A(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 克含有b 个分子,则n 克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单位L )应是A 22.4nb/N AB 22.4mb/bN AC 22.4nN A /mbD nbN A /22.4m(6)若某钠原子的质量是ag ,12C 原子质量是bg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钠元素的原子量一定是ba12 B .mg 该钠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 aN m A C .该钠原子mg 中所含的质子数是am11 D .该钠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4、以多角度、多综合为主的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