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化德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化德县经济和历史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化德县夹在两条山脉中间,山势不是很高,土质比较疏松,多为沙石,降水只集中在雨季,是干旱多发地带。化德县历史悠久,早在三万年前便有远古人类活动的痕迹,秦汉时期亦为边陲要地,历尽元明清等诸多王朝时代,可谓历史悠久。但化德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在六七十年代是清一色的草坯土房,唯一的红砖瓦房就是县里的礼堂了,人们年收入只有百多元。不过化德县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近几年来不断有投资商进驻化德,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越建越宽,车辆也日渐增多,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

化德县原先只有一条主干道,连通东南,灰暗破败,楼房最高只有两层,现如今在北边有修建了一条东南方向的主干通道,楼房也占了多半个县城,由二层添为现在的八层,朝气蓬勃。化德县交通四通八达、物产丰富、农业、畜牧业、林业、风电等为化德县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二、历史

化德县历史可直溯远古时期,历史上化德曾经是一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远在三万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于其北境修筑长城以防犯东胡,燕长城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城西起现在化德县东,东抵今朝鲜半岛北部龙岗;南段长城自现在化德县东。秦(公元前221~前206年)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为防止匈奴南下进犯,秦王朝征发役徒连接和修缮战国时期修筑的秦、赵、燕三国长城,今化德县境南部有秦长城遗迹。金世宗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接着大兴安岭山脉的婆卢火所筑的长城继续修建,金章宗时,又派完颜襄修筑从临潢府(今巴林左旗境)向西南延伸经桓州(今正蓝旗)、昌州(今太仆寺旗)、抚州(今康保)、净州(今四子王旗)直达大青山主峰,即天右山,途经今化德县境,东南由今康保县入境,经朝阳、白土卜子、德善乡镇入商都县卯都乡,化德县境内长城63.6公里,当地人称三道边。

(引致《化德县大事记》)

由此可见,并不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城、旅游胜地才有历史底蕴,像化德县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也是底蕴深厚啊。有材料可见,化德县的历史可以直接追

溯到远古时期,经由两千多年历史变迁,岁月流逝,但这片土地上任然遗留下些许历史遗迹。现在,在县境内南面的山上还能看到些许长城遗迹,虽然残缺不全,但也是历史的证明。

三、现今社会经济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北方,东依正镶白旗,南临康保县,西靠商都县,北接镶黄旗。化德县在中国华北西北部,占地面积二千五百二十二平方千米,总人口十六万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蒙、汉、回、满、朝鲜、达翰尔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人民居住的农牧结合县。境内平均海拔达一千五百多米,普通话和蒙古语是地方官方语言,地方方言为晋语。设区之前化德县原名德化县,1934年在化德县设局,1949年改名新民县,1950年改名为化德县。化德县行政区划分为三个镇,七个乡。化德德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称不上曲折,但他也有自己的机缘底蕴,化德县县名几近变换,但县址变动却是不大,这也为县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交通

交通发达,地处要地,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每日车鸣汽笛声音往复不断,公路上汽车络绎不绝。化德县地处交通要道,锡林郭勒蒙、乌兰布蒙、张家口交汇之地,集通铁路线横跨全县东西,呼满省际高速通道和津二高速公路在化德交汇,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化德新修省际高速公路支线,连通化德县城,县城内两条主干道连通外部通道,全境道路四通八达蛛网密布,联系各个乡村,为往来车辆提供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为人民生活提供方便。

(二)矿产

矿产丰富,闻名全国,近年来,化德县新建了新型硅铁厂,年产硅铁量又破新高。化德县有“北方硅铁县”的美称,因其年产60万吨的硅铁、硅锰而得名。化德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以经探明的有金、银、铁、铜、钨、石英、萤石等矿物,更是有2亿吨以上石英石储量,已经开采的硅藻土,品位可以与云南腾冲、吉林梅河口并称“硅藻土”国内三杰,其品位可见之高,也为化德县发展硅铁产业储备了丰富的资源。化德县建成以硅铁锰为主的工业园区,配置新型生产机械,对外吸引来大量外资,为县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有提供了最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为化德人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

(三)农业

化德县的农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遗余力的进行着,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两大生态工程的政策支持下,有了显著发展,在全县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的首位上,便是生态经济建设,治理了共计106万亩土地,为人民实惠造福,全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展开调整,在县境内各地相继建造蔬菜大棚,承包到户,蔬菜和马铃薯全年产量始终在三亿多公斤,油料、豆类总产量高达3000万多公斤。

(四)畜牧业

畜牧业是化德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全国退耕还林还草不遗余力的推广,全县家畜养殖热潮高涨,蓄养总量在五十万头左右,全县年产羊毛1000多吨,更是成为锡林郭勒大草原等毛皮肉类高产区的皮毛肉类周转运输之地。通过退更换草政策,人工种草和草场改造等项目实施,大量低产耕地被用来种植牧草,全县草产业迅速发展,草产业收入比例已达到农牧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多种植为苜蓿等高产草种。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展计划,全县已经饲养奶牛万头,奶牛、寒羊已经成为化德县养殖业的重要物种,寒羊养殖量已达16万只,预计三年内,寒羊饲养量可提高到到100万头,并且逐步成为“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品企业的奶源供应基地。这为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突出贡献,为全县乡下农民打开致富之路。

(五)林业

化德县林业也有新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境内仅有人工林地52亩,多为个村小规模种植,到2002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2 532 265亩。化德县不遗余力的发展林业,是响应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项目要求,为西部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做出突出贡献,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产量提高,人民收入多寡,对化德发展有深远影响。

(六)风力发电

风能开发得到大力发展,化德县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水利投资公司、中海石油公司、中电新能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签订了风电开发协议,并且已落户并建设完成。化德全县境内,风力发电机组连成一片,宏伟壮观。由国务院三峡办带头组办研制的50千瓦垂直轴实验风机在化德县安装试验成功,并且建设了风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